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吾来此世开大道 > 二十九章【 奇僧,怪道, 投桃报李】

待八卦教诸人遁走,宝象才悠闲的驾白象走到钟七身前,含笑道:“泓继道长,咱们又见面了,你看这便是缘法哩”

“嘶…”钟七杵杖站起,寒风一吹,身伤七八道口子,大大小小,俱是血淋津津,疼得倒吸一口凉气,呲牙咧嘴的回道:“宝象和尚,亏你来得及时,再晚片刻,贫道就投奔你那西方极乐去也…”

早上才与人家冷面相持,如今却又笑脸相迎,当真是装逼极速,被打脸也是极速。

不过钟七浑身挂彩,也顾不上些面子里子,对于这番僧救命之恩,还是打心底儿里感激。

宝象闻言晒笑一声,把那锡杖端平,用杖尾搭在钟七右胳膊窝,钟七也任他操作,也并不防备抵挡。

宝象端着禅杖金环头,只是横起一挑,单臂托杖竟然把钟七挑起丈许来高。又伸展右手接过钟七身躯,也轻轻放在白象背上,好在这象背宽阔,上面鞍鞒大,俩人坐上并不觉得狭窄。

对于这番僧的气力,钟七甚是惊异,只这一下,一臂怕有千斤之力,况且徒手提起一人,得得百十斤的臂力。

钟七虽则清瘦,但百十斤还是有的,这个用锡杖挑起来,怎么也得数百上千斤的臂力。

宝象打过呼哨,坐骑四蹄如山岳,轻奔小跑,循着山道,径直往天台山而去,钟七问道:“和尚,你带贫道往哪里去…”

“道人你伤得可不轻,有甚要事,也先放下吧,随贫僧往普陀禅院小歇几日,待养好伤势,再走不迟”宝象禅师回道。

钟七想了想,颔首点头道:“如此也好,只望寺中长老宽容,不嫌贫道前脚走,后脚又来就行”

“这个你不必多想,道统之辩,与性命攸关,孰轻孰重,禅院长老还是知道的,且安心去就是”

宝象禅师说罢,又道:“正是先前,贫僧正在**,山下喊杀声震,诸位长老以为前山来了些些剪径的贼人,打杀过路的香客。

急催诸僧侣前来搭救,因为贫僧禅杖随身,又有这脚力,遂来得快些,贫僧走时,他们还在廨舍奔走,换忙寻些趁手器械哩”

宝象禅师话音刚落,那上山的拐角半山亭外,咋咋呼呼冲出来一溜僧众,前遮后用,各扯了旗杆,耥耙,竹篦充做兵器,约莫得好几十人,都是禅院里的青壮小僧。

这些小僧见宝象二人,纷纷道:“上师怎么回得如此快哩,可是我等动静太大,强盗闻风跑走了…”

“哈哈…无碍,无碍,原来是些乡间的泼皮流氓,要抢钟道长这个出家人,贫僧赶去吼了两声,贼人还以为是官军剿他来了,悉数翻山退走了”宝象随口扯了个幌子,应付过去,转而领众僧侣,托着挂彩的钟七,一路奔回禅院。

禅院内几个留守的老僧见诸人回来的快,又都无恙,不由大松口气,有来询问情况的,都被宝象依先前说法,一一搪塞过去。

知道钟七为“匪类”所伤,静玄长老忙领诸僧整理药材,好在释静玄长老修行多年,倒是个知天命,识诸药的,把钟七伤口一一用酒清洗,以免中了金矢之毒。

只是禅院皆是守三皈五戒的僧众,时常也无清酒储备,天台山离着最近的村社也有十余里。

静玄长老只好急传几个小僧打开药窖,抬些治跌打,擦风湿的药酒上来将究。

事后清查内外伤势,钟七左肩胛骨折裂,肋骨折了一根,这都是那力士架钢鞭打的,胸前挨了三道,各有半寸来深,一指来长,是被张绍阳用剑器所伤。

背上两道刀口,小的有五六寸长,一道长有尺许,自肩膀划到脊下,幸好那力士用的薄片儿钢刀,只是趁势撩上,伤口也不深,只是一层皮肉翻起。

钟七是趟着也疼,爬着也疼,只好靠在佛殿的栅栏上。

正要眯眼睡上一会儿,缓解伤痛,不料刚把眼合上,却被静玄长老一瓶子陈酿药酒淋下。

“嘶…呃…”这滋味,钟七瞬间睡意全无,阵阵剧痛袭来,令人直欲打滚哀嚎,只是钟七见宝象与诸僧侣皆在一旁观看,咬牙强忍着不动。

一番处理,忙活到暮时,终于收拾完好,钟七身上缠满白纱布绷住,好似个木乃伊一般。

宝象又给他正了骨,用竹板固定,伤势处理好了,钟七这样子,一时也走不了,只得依静玄之言,留于禅院修养。

光阴荏苒,不觉十余日过去,这些僧众四时关问不绝,又弄些伸筋草,铁罗汉等养筋骨,强气血的药草给钟七内服外敷。

钟七一身外伤大略痊愈,眼见深秋已过,也起了离去之心,便直入禅堂,宝象禅师正与静玄长老二人正坐在亭子里攀谈。

见钟七漫步过来,静玄笑道“钟道长,刚拆下绷带,出来活动的小心些,可别迸裂伤口…”

钟七含笑点头:“这些时日,多些长老,禅师搭救,大恩不言谢,日后但有所命,贫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静玄长老道:“钟道长,都是十方丛林,同为出世之人,说甚么谢与不谢,不必,不必”

“贫道在禅院中,静养休息,叨扰宝刹十余日,又是冬月将近,特来向长老,禅师辞别的”钟七想了想,直言会道。

宝象闻言道“泓继道兄,你伤势并未痊愈,这般着急作甚,且在禅院歇息一段时日吧”

“是啊,伤筋动骨一百天呐,钟道友把左肩伤势养好,到时候任道长来去,贫僧也不留你”静玄长老不容反驳的回道。

随即二人左右相劝,钟七无法,只得依言,留在寺中修养。

哪些和尚念经,钟七则无所事事,倍感烦闷无聊,因为他伤势未好,耍不得棍棒,炼不成武艺。

不过境过上次一战,钟七以一挑十,到底总结了不少经验,索性无事,不断回想前番,思索下次再遇上这情况,又该如何应付。

在查遗补缺中,武艺虽无进益,实战打法却在不断积累总结。

宝象禅师每次讲经,都邀钟七前去旁听,二人也时常辩经论法,有时争得面红耳赤,随后却依旧不计前嫌。

这禅院僧侣,皆拿宝象当活佛看待,除了求学,并不敢辩论修行,唯有钟七,却是时常给宝象拆台,一言不合,就要反驳。

受宝象影响,钟七也认为修行确实不能只顾命功(武艺外象),打坐参禅,使心如清静琉璃的心心性修炼,也必不可少,毕竟道经也有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而钟七的理念,对宝象而言,同样触动极深,宝象逐渐也明白,一味的枯坐参禅,心如死灰,一志不散,并不能成真佛,也非真正的大乘佛法。

俩人一道一佛,辩论各自修行理念时寸步不让,交情却越发深厚,互相引为挚友。

要不是宝象有三皈五戒,钟七有伤不能饮酒,钟七定要请这和尚痛饮宿醉。

到十月中,宝象却是在钟七之前向静玄长老辞别,盖因五台山的文殊院已经数此传信,请宝象禅师至五台山讲经说法。

宝象临走时,却但独唤来钟七,见钟七疑惑,宝象只是笑道:“泓继道兄,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才得相见,咱们法脉有别,分属佛,道两家,你教了贫僧下棋,贫僧也教你一套拳法”

不容钟七推此,宝象直接演练了套路招式,嘱咐钟七记下,又递给他一套梵文策子,宝象道:“这拳法,乃瑜伽之正宗,我见你时常烦闷,你若无事,时常练练,也好散心,至于炼法,打法,都在这书册里”

“宝象和尚,这个瑜伽术,就是你那个刀枪不入的功夫吗?”

钟七接过册子,随意翻开一页,上面是梵字金经,下面却密密麻麻的隶字注释,隶字墨迹未干,显然是宝象连夜写的。

宝象闻言摇摇头笑道“世上那有什么功夫能一定刀枪不入,不过这金刚菩提法,修炼得好了,能稍微抵挡一下,道兄也不必纠结这个,武艺只作护身,修行才是我等根本”

钟七点点头,只是道了声谢,嘱咐宝象一路顺风,并未多说甚么,只是当晚就从寺中借来笔墨,也是奋笔疾书,写了一夜。

到了第二日,钟七,与静玄长老,并着几个禅院首座,知客僧,寮房僧等寺中长老,为宝象禅师送行。

走到山腰八角亭,宝象转身朝众人道“诸位上师,道友,不必再送,就此驻步吧,贫僧去也”

宝象说罢,早有座下两个番人比丘,牵来坐骑白玉象,提着锡杖,袈裟,包袱行礼。

宝象正待动身,却被钟七叫住道“大和尚,且稍待,贫道有一物相赠”

言罢,钟七从袖中掏出自家连夜写的书卷,不由分说递到宝象手上,笑道“我中原有句话,叫投桃报李,你送贫道一册瑜伽,我也送你一套内家功夫,并附上方仙术数,奇门遁甲,一册,皆是贫道心意,你且莫推辞”

宝象也不多说,只是含笑点头,把书卷用黄罗绢包好,珍重的塞入斜襟。

沉吟片刻,宝象在诸人疑惑不解中,走回八角亭,至一根大红漆立柱前,以指为笔,写下了数行篆字,转而朝诸人摆了摆手,跨坐白玉象,一路下山而去。

众人跑上去一看,却是一首《赠泓继道人》

【身披黄衣,手摇玉尘(拂尘)。

身披百纳杏黄衣,宝阁瑶池常赴宴。

手摇黎杖白玉尘,丹台紫府每挥尘。

肘悬仙箓,足踏芒鞋,飘然真羽士,秀丽实奇哉。

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

贫僧不识玄门客,却是泓继真人来。】

这篇篆字,通体以指头刻下,径入木中数寸之深,由此可见,这宝象禅师功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