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吾来此世开大道 > 二十三章【黎杖芒鞋 关寨驿站】

贾清风走后,已是月夜当空,钟七收拾好行装,吹灭灯烛,便盘膝跌坐榻上。

双目微闭,存神观想,因为没有日月灵机,也只能静坐养神,不敢摄法采炁。

一直是杏杏冥冥,半醒半睡,不觉倏忽之间,已是五更鸡鸣阵阵。

及天光微亮,缕缕云光雾影透木格纸纱窗而过,晨风一拂脸颊,钟七定了定神,缓缓开阖双目,又是微微一叹。

贾清风无心之言说得也确实没错,此世日月山川,湖泊河海之中,地脉水脉皆无灵机半缕,修行一辈子,也不过空坐蒲团。

摇头起身,把掌心搓热,拂擦脸颊,躯干四肢,稍微活动片刻,使血夜循环,开了房门,打井水洗漱。

一番洗漱之后,钟七对着铜镜,稍微打理一番外出行头,系上发丝,挽双抓髻,用老松木簪插住。

戴破旧青绢巾,换上被承泽用碎布补好的杏黄道衣,绑好齐膝云袜,脚穿圆头蹬云履,一副游方的破落道人打扮。

却是将要远行,在这个世道,衣着过于华丽,很容易被剪径的强人洗劫,虽则钟七有些武艺傍身,却也不想惹这麻烦。

负手走出房外,院角搭着栏杆,上面倒挂着一只鸭子,喙滴涎水,被底下用木盏接住。

钟七走近一看,木盏已经接有小半杯涎液,连忙掏出一个瓷瓶,把涎水一滴不漏灌入平中,小心翼翼放入兜儿里。

鸭子涎,对于鱼骨,蟹壳,螺丝等具有强大的腐蚀能力,也是九龙化骨水的一种,许多教门显法都要用到此物,包括茅山止肚痛法,杀蛔仙翁术等。

端公法载:

混墨书符一道,焚符灰化法水一钟,善能消解骨刺,鱼刺卡喉,遂方仙术士常随身备之,以救苦度厄。

沉吟片刻,钟七把绳子揭开,把吊得半死得鸭子丢在院儿里,又看了看一旁小石缸里,翻着肚皮一动不动的乌龟,不由抿嘴一笑,转身又回房中。

那青壳龟前两日遭钟七用药水灌洗,已然榨出龟尿一瓶,所以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来。

相比鸭子涎,龟遗的作用更大,《罗筐秘术》《左襟灵文秘法》《鹅幻神仙戏术》等法册中,龟尿都是中和剂。

以龟尿调混朱砂,或以黄鳝血等物调和,各有法门妙用,或神书万符,或夜叉勾魂魇胜术等法术,皆要用到龟遗。

收拾好符纸,笔墨之物,雷丸皆随身放在衣袖,斜襟里,闭上房门,走出院子,在中门外摸索一阵,从墙缝掏出木拐黎杖一根。

黎杖亦是游方道家常用之物,即能杵着逢山涉水,也能护身辟敌,驱赶野狗,豺狼。

钟七这根拐杖长四尺二寸,顶上盘虬带叶儿,鹅蛋粗细,通体绯红,数日前回山,专门取午山雾顶老桃树削成。

他也早有预料,迟早要下山游方,因为此前打杀山魈折损了兵刃,所以回山之后,就抽空做了这根黎杖,用来防身,也还算件趁手兵器。

一路出了后厢,至伏魔殿前,见着童道人早早起榻,正在殿中焚香颂经,钟七望着童道人背影,眯眼打量一阵,随即假意咳嗽一声,轻笑道:“童道长,你起得可真早啊…”

童道人背对钟七,正自跌坐蒲团颂经,闻言转身望来,见了钟七行装不由一愣,疑惑道:“泓师今儿也起得早啊,瞧泓师这番衣装,这是要远行么?”

“正是要下山一趟,观中诸事,还要劳童道长多多看顾了…”钟七杵杖笑道。

童道人略微沉吟,心中也明白钟七所说看顾,说得是什么,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回道:

“贫道既然担了观里职司,为香客卜卦解签,必不敢怠慢半分的,泓师且放心去吧…”

钟七也不多说,只是笑着朝童道人拱了拱手,杵着黎杖一路出了庙门,沿着石阶头也不回的下了山门。

正是:

自在三山客,逍遥四海宾,孤身到处自全真。

风月永为邻,识破浮华虚假。谁羡望云星马。

一条黎杖胜龙骖,稳步上高岑。

一路跌宕下了午山,过桑叶林上了大道,一路走了数里,不觉天光苒苒,已是日头当空。

深秋的太阳,多少带来些暖意,一路上的行商,游人,士子,小贩断断续续,络绎不绝,都是趁着天色尚好,着急赶路。

钟七反而不急不缓,把装着烈酒的黄皮葫芦挂在黎杖顶上,慢观青山翠岭,乔松柏林,顺着丈来宽的黄土大道,跟着行商脚步一路朝西南方而行。

走个三五里,即找块山石倚着歇脚,取下葫芦嘬两口小酒,闻着群山翠岭的清新空气,更觉自在逍遥。

宁羌位于固城县西南,也是整个兴元府最西南之地。

兴元府辖治梁州,固城为于梁州东北七十余里,宁羌则在梁州西南二百八十余里,当然这是指弯弯曲曲的山道,若是直线距离来算,也不过是几条山头的距离。

钟七此行,约莫得三百里水陆行程,所以他也不急于一时,反正就当游山玩水,他还打算顺路去梁州耍耍,到府城涨涨见识。

歇息半晌,钟七拽杖又走,一路过溪跃涧,翻山过岭,弯弯曲曲,折折绕绕,过日晡【指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时,早过数十里路程。

行至一片山坳口,前方愈见山窄,钟七驻步仰望天时,又沉吟回想片刻,不由出口笑道:

“缓步而行,不期一晌怕是走了三十余里,过这山坳应该就是是梁州地界了…”

见日落西山晌早,钟七略歇片刻,又起行程疾步朝前,准备在前方找个驿站客邸,多少歇一晚再走不迟。

径入山坳二百余步,转个山口果然见里面宽敞些许,两便峭壁高百尺,地下一道木寨关楼,前设据马。

寨子宽有二百余步,开了三个门洞,牵着驼马的行商,挑着山货的小贩,青巾士子,不下数十人,排成长队过关。

三个门洞,拢共前站了十来个兵丁,戴毡帽,穿着布甲褐袄,手托长枪,正在关前梳理行人秩序,驱赶农户,乞儿,诸人稍有不对,便是一阵鞭打。

“哪位黄袍的道家,赶紧站过来吧,可不敢乱走,免遭无妄之灾…”见钟七远远站在一旁,排队的一位锦衣先生连忙招了招手,示意钟七赶紧站好,免得挨打。

钟七颔首点头,笑吟吟的跑到先生身旁,那锦衣先生朝后让了两步,朝钟七拱了拱手,朝身后左右说道:“出家人朴素艰苦,且让道家排前边儿先走吧…”

锦衣中年身后还排了七八人,闻言俱都一致颔首点头,同意出家人先行。

钟七摆摆手稽首道:“多谢诸位先生礼敬,不过凡事先来后到,贫道左右无甚急事,怎能劳诸位为此再久等半晌,排在后面就好,排在后面就好…”

言罢钟七径直走到队伍最后,跟着众人接受关哨查检,那锦衣中年见此,摇头一笑,也不再多言。

不多时,前面已经走得空荡荡,终于也轮到钟七,几个兵丁执戈把刀,不过钟七如今不再是黑户,反而是位受人尊敬的出家僧道,手中有度牒,心中也不慌。

“道人何处来的,往粱州境内要作甚,法籍路引,一一陈明…”寨口一位小旗军官,头戴红缨盔,皮甲环带,腰挎宝刀,朝钟七拱了拱手问道。

此世僧道,欲要出家实际上法度极其严密,不仅需要本地保甲举荐,县令签嘱同意。

还要有一定学识,或有个略有名声的师父引渡等等,与二十一世纪出家还要博士,硕士学历一般模样。

因为僧道备受世人尊敬,更不敢随意喝骂,所以这些军丁语气也是和缓许多。

钟七把度牒这些交上,至于路引,他即不穿州,也不过府,倒是不需要县衙开办路引。

门口的巡检文吏接过度牒稍微检视片刻,便把度牒还于钟七,责令放行。

过了关寨不远,便是一片房舍阁楼,离这牌坊,上书天台驿,钟七见此知是驿站,见日落偏西,也不准备再走,转往驿中走去。

自梁中总以来,朝廷累阔土开疆,国朝百年,到如今宣化年,疆域已至历代鼎盛,而疆域辽阔,驿站也是愈加增多。

驿站者,即官府传递文书,军情,及地方邮寄,送信的地方,又包括了住宿,客栈等,相当于前世邮局与宾馆的集合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