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498章

五胡之血时代 第498章

作者:疯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6 22:08:05 来源:转码展示1

弘农郡,华阴县。

寒风猎猎,从潼关至华阴县的大道上,两侧的树木都已经是干枯。

在这些树木上悬挂一个个匈奴人的首级,成群结队的乌鸦在树枝上往来飞腾,欢天喜地的啄食着这些尚未腐烂的肉。

旌旗招展的大军就在这两侧挂满人头的道路中前进着,刘预骑在马上望着两边的人头,心情十分的舒畅。

“从潼关到华阴的百里大道上,都已经挂满了胡虏首级,如此美景,只恨刘聪父子不能亲眼看到。”

在潼关得胜后,汉军斩获首级一万多。

还有许多的胡虏逃窜到了山岭密林中,这些逃亡的匈奴人没有粮食,没有马匹,除了在山林中当野人,根本就不可能逃走了。

哔嘀阁

而更加寒冷的冬季很快就要来了,光是风雪严寒就能把他们冻死。

“陛下,此战之后,中原将不会再有匈奴的名号了,此等武功可堪比肩孝武啊!”一旁的司州刺史刘演高兴的说道。

“孝武一扫胡虏百年积威,而屠各胡虏却不过是占据一州之地的贼寇,这点功劳,如何敢自夸比肩孝武?”

刘预立刻笑着摆手。

随侍一边的侍中荀邃闻言,又紧跟着说道。

“陛下,当年的胡虏是草原上的穷凶之徒,如今的胡虏是中原的心腹大患,陛下的功绩足以比肩也!”

刘预明明知道如今的成绩还不足以和封狼居胥的汉武帝时候想比,但这马屁听到耳朵里就是舒服啊。

心情大好之下的刘预和众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弘农杨氏的坞堡。

不过,说是弘农杨氏,却并不是杨氏唯一的坞堡。

从当年赤泉侯杨喜抢到项羽的一条大腿分侯开始,弘农杨氏就已经在关西显赫五百余年了。

这么一个堪称庞然大物的家族,自然不可能全都聚居在一个坞堡中。

“好气派的坞堡!”

刘预远远的望见一座规模广大的坞堡。

他猜想,那应该就是弘农杨氏的坞堡了。

虽然不至于广厦万间,但坞堡的墙垛简直堪比小型的城池,远比所谓的骑士城堡大的多。

“那应该就是得到虏首一百余的杨遵吧!”

在那个坞堡的门前,杨氏一门上百人都已经是门外恭敬的等候了。

其中一名穿着整齐冠服的矫健青年在众人中最为瞩目。

“陛下说的没错,那正是杨遵。”

迎上前来的吴信笑着说道。

吴信的心情此时非常的高兴,他在截杀胡虏之前,对于这些弘农郡的豪强允诺了极为优厚的赏格,就是为了让他们自行堵截匈奴溃兵。

其中这个杨遵就是做的最好的。

杨遵用疑兵之计,不仅斩获了上百胡虏的首级,还逼得呼延晏率领大军绕路耽误了时间,得意让尾随追击的汉军骑兵又是一通袭杀斩获上千。

“走,去见一见这个当年四世三公的杨家人。”

刘预说罢,策马向前。

身后的亲卫骑兵立刻紧随其后。

“臣杨遵参见陛下!”

在见到刘预来到跟前后,杨遵立刻率领族人大礼恭迎。

“免礼!”

刘预立刻下马扶起了他。

杨遵见状,心中很是激动。

新朝天子如此礼遇,这说明什么。

说明是自己的军功很是耀眼啊,已经入了皇帝的眼中。

“杨卿义士,凭借一千部曲,就击退上万胡虏,还斩获百余胡虏首级,实在是关中义士的楷模啊!”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打量起来杨遵,长得倒是非常的平常,但一身的英武豪气却是骗不了人的。

这么一个世家子,如今正是符合刘预的胃口。

经过十多年的战乱和灾祸,如今的关中可不是依靠诗书传家的世家子能维持的。

刘预马上就要进据雍州,就是需要杨遵这种极有名望,又能独挡一方军事的人才。

“不过是王师刀下的惊弓之鸟,臣也是侥幸而已。”杨遵立刻谦虚道。

如今他暂时得到了弘农郡督护的差遣,这已经吴信能任命的最大的官职,要是还要进一步擢升的话,就得需要皇帝的亲自任命了。

“杨仲敬凭借弱旅敢逆击十倍之敌,哪里光是侥幸能行的。”旁边的吴信立刻帮着杨遵说道。

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吴信对于杨遵这个世家子印象非常好,根本不似之前遇到的那些崇尚虚浮的世家公子可比。

如今自然想帮着杨遵多美言几句。

等到进入了坞堡里面之后,一众杨氏宗老也都跟着进来。

待到众人落座,刘预又继续对杨遵说道。

“仲敬。”

“臣在!”杨遵立刻应道,皇帝亲自称呼自己的表字,实在是让他很是开心。

“你们弘农杨氏,如今能有多少部曲?”刘预目光炯炯的盯着杨遵问道。

听到这句话,杨遵到是微微一愣,心中不禁有些小小的慌乱。

在下首的那些杨氏宗老,也都是暗暗担忧起来。

他们可都是知道,这个出身海曲的草莽天子对于关东豪强可是毫不吝啬强硬手段的,不仅是下令释放奴婢田客,还把世家九品授官给弄没了。

如今询问弘农杨氏的根底目的何在?

当所有人都略微惊慌的时候,杨遵却不继续愣着了,他赶紧小心翼翼的答话。

“回禀陛下,关中凋敝,杨氏一门也难保全丁口财货,如今阖族上下在华阴者,不过千余人而已。”

刘预闻言,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这么少吗?”

“还有不少人虽也是杨氏子弟,但却已经久居他处,甚至已经两三世也不稀奇。”杨遵紧跟着答道。

“朕刚才问的是加上部曲奴仆的。”

“那样的话,应该有五千左右吧。”

“五千左右啊,那也算不得多啊。”

刘预对于弘农杨氏大名早有耳闻,原本想的应该阡陌纵横,家中僮仆部曲至少一两万起步的大族。

如今听到杨遵所说,竟然不过五千人左右,实在是有些失望。

“当年文长公在晋室权倾朝野,族中子弟多有往之投奔者,等到贾后夷灭文长公三族时候,这些人就全都受到牵连折了性命了。”

杨遵看到皇帝失望的眼神,不禁自己解释了起来。

他口中的文长公,就是当年晋武帝司马炎临终托付的顾命大臣、国丈杨骏。

最为风光的时候,几乎半个朝野都被杨骏兄弟掌控了,所以等到妖后贾南风政变的时候,整个弘农杨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嗯,其实五千部曲也已经是不少了,要是再算上妇孺老弱,岂不是能有两万之数?”刘预说道。

“臣倒是没有算过,不过应该是差不多的。”杨遵说道。

“哈哈,好!”刘预一抚掌笑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朕这里有一个重任恐怕就要落到你的头上了。”

听到刘预的话后,杨遵知道不管是好事坏事,终于还是要来的。

“臣惶恐,陛下有命岂敢不从。”

刘预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朕要任你为龙骧将军,安定郡太守,至于兵员嘛,也就不应费力招募了,直接就把杨氏部曲转为屯兵吧。”

“一个安定郡恐怕安置不来这么多兵员,你可再给朕推荐一个族中才德兼备之人,朕任命他为并州督护,也率部曲镇戍并州吧。”

杨遵听到刘预这个决定后,立刻就是惊讶的有些愣住了。

这个消息简直是太令人意外了。

以至于都说不上是什么好消息,或者是坏消息了。

其实,弘农杨氏这么大一个家族,彼此之间的关系远近各不相同,并不是一个人发达了,其余的族人就统统受到照顾的。

就比如杨遵这一支就接连两代没有出二千石高官了,所以一个安定郡太守加龙骧将军的官职,觉得是算的上令人大为满意了。

可是,刘预所说的率领部曲镇戍安定郡,那就是要弘农杨氏迁徙他处啊。

虽然会给予不少的好处,但对于经营了数百年的大族来说,这简直就是要命的举动啊。

“陛下,安定郡虽不远,但族中老弱太多,恐怕不能适应劳顿啊。”杨遵不禁委婉的推脱道。

“安定郡自然是距离弘农郡不远,朕这么做已经是想到这些了。”刘预笑着说道。

“安定郡毕竟边塞,不如臣领一千部曲随行,其余老弱留在弘农罢了。”

杨遵有些担心的说道。

安定郡靠近北方的羌胡杂部,这些人跟本就是不老实的贼寇,杨家人去那里镇戍,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呢。

“哈哈哈,安定郡以前算是边塞,不过以后却是不算了。”刘预大笑道。

“陛下此话何意?”杨遵立刻问道。

“长安的卫将军苟曦,已经尽数收服了长安的羌胡豪帅,这些北地的羌胡都已经尽数臣服,安定郡自然也就不算是边塞了。”

“羌胡素来毫无信义,恐怕有反复啊。”杨遵担心道。

“仲敬说的有道理,所以这就是朕要你去镇戍安定郡的原因啊。”

刘预心中略微有些不满了。

这些世家豪强其实都是一样,看到官职爵位的时候,全都踊跃积极,而一旦要他们迁移出故土的时候,全都是抗拒的不行。

不过,弘农杨氏几乎就是关中世家的标杆,他必须要把弘农杨氏给拿下,否则将来怎么拿捏关中的其它豪强。

“弘农杨氏文武皆是第一,最是合适啊。”

“朕就要北上教化这些羌胡,令他们彻底臣服,成为大汉的爪牙。”

“对付这些羌胡,仅仅是用文教绝对是不行的,如今杨仲敬以千余兵马立抗上万胡虏的威名,应该是绝对够用的。”

“最起码令羌胡不敢贸然反复,就算是羌胡有异动,相信凭借仲敬之才,也足以应付。”

听到刘预强硬的口气后,杨遵就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可避免了。

他此时只想狠狠的甩自己两巴掌,这个安定郡太守、龙骧将军的官职可不怎么好拿啊,这是用自己族中老本去拼啊。

杨遵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当初上报军功的时候,就应该把那些从旁助威的同乡豪强给加上去,那样的话,就不至于什么‘千人破一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