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武侠 > 武道龙吟 > 第327章 避水门

武道龙吟 第327章 避水门

作者:犴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1-01-13 22:11:16 来源:转码展示1

晨风飒飒,雾散露消。xiaohua1000

李石(铁三春)持枪而立,傲视众人。

楚中天命人将楚天将抬下,令其好生将养,转身怒视李石。

“铁三春?可惜,我从未听过你这号人物,想来必是不入流之辈!”

李石(铁三春)却只是冷笑,也不言语。

楚中天望着李石(铁三春),他还是想不通。

“你,真的是铁三春?”

楚中天试探性地问道。

“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铁三春是也……”

楚中天见他说话语气、模样,的确与李石判若两人,可越是如此,他便越是不解。

“那你可认得李石?”

楚中天还不死心。

李石(铁三春)低头沉吟半晌,似在努力思索,而后道:“不认得……”

恰巧此时,楚天莹来至楚中天身边,低声道:“爹爹,我前些年偶然看到一本志异录,里面有过一段记载,‘有一人,姓王名五,上山打猎,为老虎伤,归家见其妻子,竟不识,只道己乃南阳村人氏,姓李名六,举止作态果与王五大不同,一觉醒来,却已忘李六等事,仍复往常,时人称奇,后有人至南阳村,村人都说,李六确有其人,只是已作古多年了……’,想来今日李石之症状,与那王五定是一般无二……”说罢,便自行退下了。

楚中天手捋须髯,默默点头,心道:“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已不是李石,我需得先盘问盘问他,探探他的底细……”

计议已定,楚中天面上转怒为常,冲其遥遥作揖,道:“壮士,有礼了……”

李石(铁三春)

瞥他一眼,犹豫片刻,不愿自失礼数,亦回礼。

楚中天长须飘飘,呵呵笑道:“阁下自号‘北疆枪神’铁三春?”

李石(铁三春)道:“正是!”

楚中天道:“鄙人见识浅薄,才疏学浅,不闻世上还有阁下这等英武人物,请恕在下眼拙……”

李石(铁三春)一见,虽不知他用意为何,却也自谦道:“虚名而已,无需在意……”

楚中天又道:“不知高人师出何门?在何门派?也让在下长长见识……”

李石(铁三春)心下了然,知道对方是想探自己的底细,又一想,自己也无需隐瞒,说出来震慑震慑对方也好。

想毕,便道:“吾师外号‘一线天’,乃世外云游散人,吾乃北疆避水门的三公子……”

“北疆避水门?!”楚中天低头沉吟,思绪万千,这北疆避水门他倒是听过,那可是与浮生门同样神秘莫测的江湖门派,人们只知避水门门主姓铁,却从未有人亲眼见过,传闻是在北疆极北大荒原之中,那里终年白雪不化,万里莽原,北疆人心齐,外人根本不得入内,更别提到过避水门,所以,避水门的人与江湖人打交道,从来都是主动上门,若是有避水门人邀请,切记千万不能前往,因为向来都是有命去,无命归。

想到这里,楚中天再细细打量这人,见他一杆大枪斜立,单单站在那里,便给人带来无尽威严,而且江湖传闻,避水门人个个武功高强,若是放在中原任何一个门派,都是长老客卿的水准,只是避水门门规森严,门人不得随意踏足江湖,而且收徒标准极其严苛,一入避水门,便要立誓永不得背叛,若有背叛者,下场凄惨不说,还会连累许多无辜之人。

所以,避水门几百年以来,也只出过一个叛门而逃的人,江湖传闻,那叛逃的人便是避水门门主的三儿子,他的名字便叫“铁三春”。

那时,这件事甚至沦为江湖笑柄,不亚于人们对“石盖娇云,月入中天”这四个武林新出豪杰的谈论。

试想一下,一个自诩门规森严的门派,第一个触犯的人却是门主的亲生儿子,这简直是门派的耻辱,是避水门门主的耻辱。

那时,江湖人对于避水门这个神秘莫测的门派并不了解,从来也不见避水门人行走江湖,正所谓“不知者不畏”,人们无所顾忌,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句句不离这个飘忽无迹的避水门,武林门派大多抱着看乐子的想法,只想看看这个避水门会如何处理,更想见识见识这个避水门的手段。

不想,这个一向不烟不火,好似置身武林之外的门派,却用行动告诉世人,他只是隐身于武林中,就如一片黄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看似毫不起眼,可只要这片江湖泛起一丝涟漪,它便会随波而动。

第一日,近百户人家,数十个宗派,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凶手行动干脆利落,不留丝毫痕迹,江湖为之骇然。

第二日,又有近百户人家,数十个宗门被灭,仍是一夜之间,凶手不知,不留痕迹。

第三日,官府出动,官兵日夜巡逻把守,那一夜,人们耳边只听喊杀声,有胆大者,趴在窗台向外张望,也只见刀光剑影,刺人二目。

第四日清晨,人们出街,发现遍地的死尸,都是官府官兵,除此之外,并无一具凶手尸体。

官府震怒,第四日夜,官府加派人手,另增派众多官府高手以及自江湖各门派中重金招募来的高手,那一夜,战斗异常激烈。

第五日,人们出街,仍与昨日相同,遍地死尸,血流成河,染红街面,腥气数月不散。

经此一役,避水门成为江湖中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江湖各大门派更是枕戈待旦,人人自危,以防招惹祸事。

后来,人们发现,看似无故死的实则都是那些曾私下里谈论避水门之事的人,人们心下了然,遂对避水门之事缄口不言,若有人与他们主动交谈,他们都会赶忙跑开,生怕听到避水门这三个字,江湖各门派也是心惊非常,尤其是一些势力不大的小门小派,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闭上眼便一觉不醒,再也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更是严令门下子弟禁止提及“避水门”三字,若有无意提起者,即刻逐出师门,以免连累他人。

可避水门行事虽凌厉非常,铁血无情,却也并非滥杀无辜之徒,数月过去,江湖中关于避水门之事再无半点流言,也便再未出现死人事件。

可避水门却也因此得罪了官府,朝廷对武林之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江湖再乱,武林再乱,只要情况尚在他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他们便不会干涉武林诸事,由之任之,只因朝廷既管理天下事,也需要武林中各大门派之间互相争斗,互相制衡,这些门派若是整日里勾心斗角,便也再无余力威胁朝廷,朝廷便也得安稳清闲,当然,对于一些祸乱江湖,祸乱百姓的江洋大盗,朝廷向来也是不余遗力,极力捕杀,对于一些名满天下,武艺高绝的江湖侠客,朝廷也愿重金聘用,为己所用,现如今,朝廷中几位御前侍卫,其前身都曾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大侠客,也曾是各大门派极力竞争的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过腻了江湖漂泊的生活,正巧朝廷有意招募,便找了这个树茂冠大好乘凉的绝佳去处,由此看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确是不假,而江湖成名,再入帝王家,倒也成了一条不错的道路。

只不过,有人醉心庙堂,有人痴心武林,各大门派中的顶尖高手,仍是不容小觑,他们只是不愿与朝廷作对罢了,“高手在民间”,说的便是这些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只求武道巅峰,而这些人在门派之中大多都是长老客卿的人物,享门派供奉,地位绝高,也更自由,做许多事也更方便,更少顾忌,

加之高手性格大多孤僻怪异,本就不适合庙堂之上那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生活,似江湖这般强者为尊,一言不合便杀人的快意日子,才更适合他们。

所以他们便多入身门派,为门派效力,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可这次在江湖中横空出世的避水门,却已是大大地出乎朝廷的意料,更是早已超出他们的掌控,朝廷向来不会容许这样的势力存在,说的简单些,朝廷不会容许任何一个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势力存在,不论这个势力对自己是否有敌意。

而解决一个隐患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铲除、灭杀,几百年来,朝廷都是这样解决对自己的威胁,或明或暗,不论江湖,还是其他。

所以,朝廷很快集结部队,将军领兵,并附上众多大内高手,征剿北疆避水门。

可这支部队刚刚进入北疆,便遇上大风雪,在那万里莽原之中迷失了方向,东转西转,足足走了一个月,最后还是在一个当地人的指引下,方才走出北疆,回到朝廷,此时,人数已损失近一半。

连人还没见到,便已损兵折将,皇帝闻听震怒,毕竟皇家威严,高不可犯,皇帝下令,斩首带队大将,另派一万军队,由征北大将军率领,定于初三日起身,誓要铲平避水门。

可就在军队开拔前几日,宫中太后忽然召见皇帝,旁人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只知第二日皇帝便下令征剿军队行程暂缓,然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这一下,江湖为之震动,众说纷纭,可不论人们如何猜测,避水门还在,只是行事更加隐蔽,更加神秘莫测。

楚中天回过神来,沉声道:“你……就是那个北疆避水门的……铁三春?”

李石(铁三春)朗声道:“正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