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218章 八月打老虎(一)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18章 八月打老虎(一)

作者:贼秃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20:42:05 来源:转码展示1

安定县城西门外,有几间简陋邸店,在官道旁搭建草棚,或卖茶酒,或卖饭食。

往来商旅有时误了入城时辰,城门关闭,只得在附近邸店落脚歇息。

条件自然和城里没法比,但总好过于露宿荒野。

其中一间邸店,门前旗杆挂的幌子歪歪扭扭写着“梨糟”两个黑粗大字。

梨糟酒算是安定县特产,用附近山林生长的一种酸梨酿造而成。

梨肉吃起来过于酸涩,但酿出的酒却别有一番滋味,深受本地酒客喜爱。

县城里,大多酒肆、食铺、酒楼都会酿造梨糟酒,只是每家酿酒技艺有高有低,酒客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随意挑选。

午后,邸舍没什么生意,草棚下,只有靠里的一张桌子有一位客人。

魏虎在此已经坐了大半个时辰。

他一身粗麻短褐,挎一口短刀,除了身量比寻常人高大些,混迹在人群里倒也不起眼。

泾州是民族混居之地,汉人之外还有大量羌人、吐蕃人、回鹘人、沙陀人,还有一些西域商贩。

魏虎的肤色相貌更偏向于吐蕃人,在泾州与他一样的“杂胡儿”不在少数。

魏虎要了一壶梨糟酒,一碟油呛松子,喝一口酒,吃两粒油松仁,别有一番滋味。

邸店虽然简陋,不过自家酿的梨糟倒还不错,魏虎要了第二壶,还额外打赏店家十文钱,乐得店家连连作揖道谢。

城外都是做普通商旅老百姓的生意,难得遇上出手阔绰的豪客。

第二壶梨糟快喝完时,两骑快马从县城西门方向疾驰而来。

魏虎放下酒盏,站起身朝官道望去。

来人正是后赞,身边跟着一名心腹亲兵。

来到邸店外,后赞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亲兵,自己走进草棚。

又有骑马的豪客到来,店家欢欢喜喜地迎出,还未张口,后赞冷厉的目光扫他一眼,叱道:“滚!”

店家吓一跳,也不知这官人哪来这么大气性,当即讪笑着不敢靠近。

后赞坐到魏虎对面,不悦道:“为何来这种地方?”

魏虎给他倒满一盏酒,笑道:“城里人多眼杂,不易防备,还是出城碰面稳妥些。”

后赞冷冷道:“有必要这般小心?”

魏虎道:“谨慎些总不为过。朱秀手下有一支人马,旗号‘藏锋’,专司情报密探,在泾州可谓无孔不入。”

后赞不以为然,嗤笑道:“人人都说朱秀如何聪慧多智,依我看不过尔尔。他早年在沧州与柴荣有交情,又不知耍了什么花样,哄得郭威喜欢,有这二人撑腰,他才有今日。

我仔细观察过一段时间,那小子顶多有些小聪明罢了,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你堂堂彰义军牙帅,连这种毛头小子都压不住,叫我如何放心与你合作?”

魏虎眼底闪过一丝恼意,沉声道:“朱秀奸猾,军使切不可等闲视之,否则必吃大亏。”

后赞冷笑:“我奉皇命而来,难不成朱秀和史匡威还敢暗中刺杀?闲话少说,这次见面所为何事?”

半月前,魏虎刚从陇山关回来不久,便找机会秘密造访。

魏虎如今空有牙帅之名,却无统兵之权,唯一的嫡系人马还在折墌城,以屯守之名驻扎,实际上则是被严密监控起来。

魏虎在陇山关的事,后赞也有所耳闻,他本就有意等风声小些,就尝试与魏虎接触,没想到魏虎主动送上门来。

两人彻夜叙谈,不为外人所知。

此后在人前又装出一副陌路之样,偶尔在军营或是节度府遇见,也不过眼神交汇而过。

谁也不知他们早已私下里有过深入接触。

这次秘密邀约会面,也是魏虎主动发起。

之所以选择在城外见面,就是要避开城中众多眼线。

可是在后赞看来,却是多此一举。

魏虎没有与他争辩,说道:“几日前我去见过陶文举,此人因小过而遭受重刑,对朱秀怨念颇深,我认为可以争取。”

后赞来了几分兴趣:“继续说。”

魏虎又道:“上次见面,你说官家早就有意改建彰义军,让史匡威回开封,重新换一个可靠之人坐镇泾原。

但是更换边地藩帅,一定要有一个合理名目,否则容易引起各地节帅猜疑,动摇人心。

史家三代经略泾原,朝堂上不乏支持者,如今又有郭威鼎力支持,没有名目,官家也不好得轻动。”

后赞道:“确实如此。只要有确凿证据,官家就可以下旨召史匡威回京审问,史匡威一走,官家必定令我全面接手彰义军。到时候只剩一个朱秀,如果他胆敢不交权,就是忤逆君命,有谋逆嫌疑,本使可令飞龙军将其拿下!

实在不行,还可以调凤翔军赵晖、静难军等兵马相助,谅朱秀小贼再怎么奸诈,也难逃朝廷镇压。”

魏虎道:“陶文举之前在盐厂任职,掌握盐厂钱款大权,镇海营的所有盐运、款项交接,全都由他一人负责。只要收降陶文举,让他想办法拿到盐厂账簿,就能坐实彰义军暗中授意镇海营贩卖私盐的证据。”

后赞仔细考量,问道:“你确定此人可靠?”

魏虎笑道:“他犯小过遭朱秀严惩,还被逐出彰义军,心里怨气极深,给他一个翻身的机会,必定会牢牢抓住。

陶文举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不甘平庸之人,给些甜头,他会心甘情愿站到我们这边来。”

后赞盯着他看了好一会:“丑话说朝前,你们如何筹划我不管,我只要史匡威和朱秀忤逆朝廷的证据。倘若事情泄露,我绝不会为你们撑腰求情。

本军使奉皇命来到彰义军,就算不能将史匡威和朱秀绳之以法,也不能反过头来,让他们抓到我的把柄。

官家要的是彰义军平稳交权,而不是四分五裂,让外敌有可趁之机,你明白吗?”

魏虎阴沉着脸,缓缓点头。

后赞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勾结陶文举的阴谋被人察觉,惹怒史匡威,后赞和飞龙军绝不会出头,公开与史匡威决裂。

后赞也打着自己的算盘。

一来他刚到彰义军没多久,不敢贸然行事。

二来官家要的是一位忠于朝廷的可靠之人坐镇泾原,而不是要彻底拆解彰义军。

泾州的战略位置极其险要,扼守吐蕃、后蜀东进之路,与凤翔军互为犄角,将后蜀军队挡在陇山、秦山以西。

彰义军一乱,难保吐蕃人和后蜀军队不会蠢蠢欲动。

到时候朝廷追责,一定会把挑起边地藩镇内乱的罪名压到他头上。

后赞知道开封主子是什么样的德性,指望他为自己开脱罪名是不可能的,大概率会让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宁愿不要功劳,也不能白白担下罪名。

事情商定,后赞露出几分满意笑容,端起酒盏浅尝一口,发觉滋味不错,又细品起来。

“拿到证据,由我亲自跑一趟,去开封面呈官家。”

魏虎突然沉声说道。

后赞一愣,眼睛眯成一条缝,好似毒蛇吐信。

“可以。”

思索片刻,他微微一笑,点头答应。

魏虎仰头一饮而尽,扔下酒盏抱拳告辞离开。

“店家过来,你这酒不错,还有多少,我全都要了....”

后赞笑眯眯地招呼店家。

~~~

县城节度府。

史匡威近来有些无所事事。

闺女陪着符金盏跑到农垦区体验生活去了,听说整日捞鱼摸虾,抓螃蟹掏鸟窝,日子过得清闲自在欢乐。

老史很羡慕,这正是他小时候最梦寐以求的日子。

可惜啊,没这福分。

自小就受到父亲严厉教导,白日习武夜晚读书,寒暑不辍。

武艺倒是练得不错,就是书没读进去多少。

老史一直认为是因为白日练武太累的缘故,导致夜里直打瞌睡,根本无心读书。

要不然,他老史应该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物才对。

幼年时在父亲严苛的管束下习武读书,那时候他最羡慕的就是整日里在外面疯跑的小伙伴。

小伙伴们在一块捞鱼摸虾,遛狗撵鸡,那才叫欢快。

再年长一些,史匡威便跟随父亲混迹军中,从杀死囚开始练胆,一步步成长为军中悍将。

习武和军营,成了史匡威童年时代的全部记忆。

想到自家闺女现在可以无忧无虑享受生活,老史黑脸露出欣慰笑意,感觉自己大半辈子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他四处征战,沙场搏命,不就是为儿女们换一份太平安稳。

唯一让他不爽的是,朱秀这小子也突然跑到农垦区,说是要好好陪陪符金盏,尽尽地主之谊。

人家符娘子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把人往农垦区一扔就完事。

话虽然说得没毛病,但老史总觉得朱秀心里有鬼。

符金盏是寡妇的身份不假,但人家年轻貌美啊,又跟朱小子是旧识,万一俩人凑一块时间久了,日久生情咋办?

朱小子向来荤素不忌,又是个不循礼法的不羁之人,天知道他会不会色迷心窍之下,跟符娘子勾搭上。

为此老史表示很担忧。

另外,老史也担心自家闺女着了朱秀的道。

一想到史灵雁和朱秀在农垦区,有大把的机会孤男寡女相处,老史就觉得心里不安生。

要是朱秀用强,老史反倒不怕,凭借闺女的武艺,让双手双脚也能把朱小子摁在地上打。

就怕朱秀花言巧语,自家傻闺女迷迷糊糊上了当。

老史掐指一算,朱秀去农垦区也有快半个月了,连一封信也没捎回来。

万一过几个月回来,雁儿大着肚皮,这可怎么办?

毫无准备之下喜当姥爷,这份刺激老史自问接受不了。

“不行!得马上派人问问朱小子的近况,警告他千万不能胡来!”

史匡威一拍脑门,越想越心急,沿着回廊一溜小跑,一头扎进内书房,奋笔疾书写好一封信,唤来亲卫命人火速送到农垦区交给朱秀。

做完这些,老史才稍稍安心,回到内书房坐在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品茶。

老史不停在心里安慰自己,朱小子人瘦身子虚,就算和雁儿发生点什么,也没这份实力,让自己短时间内荣升姥爷。

朱秀找木匠量身打造的太师椅相当舒服,史匡威斜靠着,两腿搭在书桌上,身子朝后仰,眯瞪着眼就要睡着。

脚晃了下,把堆放在书桌一角的一摞文书碰倒,凌乱的书册纸页落得满地都是。

史匡威嘟囔一声,蹲在地上捡拾。

大多是彰义军内部的往来公文,还有一些事关农垦区、移民安置区较为机密的资料。

史匡威随手摞起,也懒得看。

反正有朱秀负责打理,他只管安心等着看成果就是了。

忽地,散落的文书里,一份用硬糙纸制成的纸袋引起他的注意。

这种纸袋他见过,专门用来收集整理机密情报,都是一些短期内用不上,但又特别重要的消息。

“臭小子粗心啊,这么重要的东西随处乱扔。”

史匡威摇摇头嘀咕一声,捡起纸袋拍打灰尘。

纸袋封口没有火漆密封,史匡威想了想,取出里面一叠装订好的纸张。

头页用朱砂红墨写着两个醒目大字:绝密

下面还有一列鬼画符似的编号。

史匡威回想了下,发现自己似乎没有见过这份绝密情报。

想了想,他坐回椅子,一页页开始翻看。

这份情报书自然是藏锋营传回的,第二页标题写着:“乾佑二年五月,安定县城动乱详情经过。”

史匡威吃了一惊,迫不及待地往后翻看。

这份情报,调查的是一年多前,安定县城动乱的实情经过。

那场动乱险些波及全城,史匡威还受了重伤,差点性命难保,自然是印象深刻。

时至今日,当日动乱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可动乱的原因早就查清,县衙仓房起火,大批屯粮被烧,军粮严重短缺,消息传开牙军人心惶惶。

薛家安插在牙军里的几个都头指挥使,趁机鼓惑军士起事,不明就里的牙军兵士跟着爆发骚乱,冲出牙城涌上街头,大肆抢掠城中百姓。

早已经查清楚的事件,为何此时翻出来?

史匡威满心疑问,逐字逐句往下看,却是越看越心惊。

调查报告里指明,牙军哗变原本可以在一开始就被控制,可当时有一部分兵马却突然被魏虎抽调走,名义上是守备外城,防止薛家兵马趁机来攻。

牙军重组之前,魏虎身为牙帅,即便没有节帅军令,也可以调动相当数量兵马。

这件事当时看没有问题,可之后分析却存在很多疑点。

藏锋营调查的结论是,魏虎事先知道牙军会哗变,故意抽调走部分兵马,唯独留下那些薛家安插的亲信。

当时魏虎手下两大亲信指挥,褚兴和庞广胜,就是负责执行这一命令的军将。

如此推算,魏虎极有可能一直与薛氏保持秘密联系。

“嘭~”

史匡威眉头拧成川字,狠狠一掌击打桌案,黑脸如暴风骤雨前阴沉的天空,蓄满怒雷。

“来人!”

一声怒喝,史匡威当即就要下令,把魏虎抓来,他亲自审问。

一名亲卫站在内书房门外,抱拳应诺。

史匡威张嘴话却说不出口,脸色一阵变幻,咬牙道:“即刻派人召关铁石回城。”

亲卫领命而去。

朱秀不在,他能完全信任的人只有关铁石。

还是先把关铁石叫回来商量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