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只是一个支教老师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不是吹

我只是一个支教老师 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不是吹

作者:授与天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5 20:19:12 来源:转码展示1

这一刻,闵文学有些后悔了,后悔和一个孩子置气,导致现在闹到了这样的地步。

对于周义,他心里所不恨是不可能的,就食堂被外人承包,他每年就要说是打把的钱。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但是这一刻,他却有了退缩的意思。

现在看到教育局洛兴朝局长的意思,他想要挽留学校的尖子生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周义承诺把大部分扔教成清华北大苗子,他有什么理由阻止?除非他能够承诺比周义教的好。

但是这可能吗,不可能,就算他承诺了,别人也不会信。

至于他恨周义挖他学校的学生,想要报复周义,闵文学只是想了想就否定了,如果周义没有什么背景还好,但是他的背景太大了,他闵文学根本惹不起。

特别是周义的老师杨信,他要是和对方直接对上,他的校长位置都有可能被撸。

因为学生被排挤离开就能投建一所高中来替学生出头的人,他惹不起。

估计就是他在教育部门的靠山,听到他要招惹那一位的话,也会劝他不要,他如果强行招惹,他的靠山还会与他断绝关系,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闵文学有点后悔了,后悔招惹周义这个毛头小子了。

看着一脸笑容的周义,闵文学只觉得说不出的恶心。

但是最终,闵文学还是同意让教育处给想要转学的学生开具了证明。

这件事他拦不住,也没办法栏。

——

2032年2月26日,寒假终于过去,学生们也开学了。

临和一中。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给我把学生的成绩提上来,人家杨师系学校可以,凭什么我们不行?”会议室中,校长闵文学大声朝所有老师。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我希望今年,所有人都能够严抓学生的学习,咱们学校的尖子生都没了,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再培养出一批尖子生出来。”

“哪个老师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多,学校这边也会给予奖励……”

果然,随着闵文学这次的会议,很快,刚刚入学的学生们,就感觉学校什么意思都变得严厉了起来。

就在临和一中严抓学生学习的时候。

杨师班临和高中,学校第一期工程也终于完工了。

于是,在青山镇读书的一千两百多名学生,和周义从临和一中挖来的一百多名尖子生,都转移到了秦家庄所在的杨师班临和高中。

在杨师系高中校园投入使用后,县府很快就在这边也同时修建了医院,银行,派出所等等配套机构。

此时,在杨师班临和高中里面,杨信已经放置了一些光环中继道具,所以很快,老师们就发现,在他们的教导之下,学生们越来越热爱学习了,这和上学期简直天差地别。

不过,没有人会把这件事往杨信或者是玄学上面牵扯,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就在寒假过后所有学生读书都走上正轨后。

远在首都,中科院化学实验室。

“哈哈,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看到实验结果,整个试验室里面的所有人后沸腾了,无数人相拥庆祝。

在实验室中,一个16岁的孩子少年更是被所有人抛起来又接住。

“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隐身材料……”有人说道。

“没想到这样的材料竟然从我们手中诞生的,我们太厉害了。”

“如果我们的战斗机装备上这种隐身材料,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隐身雷达,也很难发现……”

“刘梓晨,你太厉害了,你才16岁啊,怎么这么厉害啊?”

试验室中,最小的科学家,正是16岁的刘梓晨。

他不仅是博士毕业,竟然短短两年时间,就带着大家研究除了最先进的隐身材料。

四月,一个新闻被国内外的无数媒体关注。

中科院刘梓晨博士带领团队研究出了最先进的隐身材料,这种材料的只需要三毫米厚,就能抵得上传统隐身材料十厘米厚的效果。

这款隐身材料除了隐身功能强大之外,还有超轻超薄的特点,这样的特色不仅能够让这种隐身材料用在飞机上,还能用在更多的地方。

目前,两个超级大国因为利益产生了很大矛盾,有时候,透露一些先进的军事科技,也是震慑宵小的手段之一。

随着这个新闻报道,刘梓晨的名字再次成为了全国人民议论的焦点。

刘梓晨这个名字太有代表性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

现在,这个有着这么多光环的孩子,取得了这样的科研成果,这让很多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几十年前,让很多老百姓报以期望的国内第一神童宁铂,经过国家的培养,换来的却是所有人的失望。

然而刘梓晨这个号称比宁铂还要天才的孩子,却让所有人都扬眉吐气。

就好似很多人期望刘梓晨干什么,然后刘梓晨就按照所有人的期望取得了成绩一样。

所以,他的名字被新闻报道出来时,才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刘梓晨,人民的骄傲!”

“第一神童的荣誉实至名归。”

“刘梓晨了不起,我们永远支持你,希望你能继续为国家建设努力。”

网络上,所有网友对刘梓晨都是一片赞扬。

除了赞扬刘梓晨之外,很多人还没有忘记刘梓晨的老师杨信。

“刘梓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杨老师,如果没有杨老师,刘梓晨可能还在他们县城读高中吧。”

“杨老师太厉害了,教的学生个个都是人才,田佳佳和田雯雯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不说了,周倩也是咱们国家的骄傲,研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铝合金和钛合金,现在又多了一个研究出世界上最先进隐身材料的刘梓晨。”

“不仅仅如此,别忘了赵紫涵,她已经被杨威院士收为关门弟子了,虽然她目前还没有什么成就,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出成果的,或许会成为咱们国家最年轻的战斗机设计师,不信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还有罗雨轩,王玲妮,李可欣,和张岳池他们,他们毕业的时候成绩可并不比其他人差,杨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我相信他们最后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不是吹杨老师,实在是他的学生太强了,让人不得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