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真没重生呀 > 第6章 我要打工

我真没重生呀 第6章 我要打工

作者:呼啦圈大神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0-03 18:20:42 来源:转码展示1

刘慧芬买了些凉皮,让一家人将就了一顿,答应晚上回家做他们最喜欢吃的菜,庆祝高考顺利结束。

杨思源闷闷的吃着凉皮,一是天气有点热,二是他在想接下来该做点什么了。

大事可以从长计议,眼下最紧要的,是赚点钱,可九九年,该做点什么好呢?

杨国梁和杨思甜也同样变得有些安静,刘慧芬看着丈夫和孩子这样,有些担心。

丈夫闷闷不乐,大概是因为刚才厂里锅炉爆炸的事。

事后杨国梁回去,厂里领导见到他很高兴,甚至有些激动,因为事故原因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假如有人因为这场事故死亡,事情就麻烦了。

说不定某几位领导会被上级主管单位定型为事故责任人,受到处罚,影响他们的官场生涯。

结果还是好的,当值的杨国梁在事发时并不在锅炉房,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只是震碎了离锅炉房最近的一间车间的一些玻璃,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受伤。

那么这件事便可以通过他们的巧妙手段遮掩过去,把一场大事故变成一场微不足道的小事故。

但问题是,杨国梁的工作岗位似乎没了。

厂里有两处锅炉房,杨国梁上班的那一间,是给澡堂子供热水的,还有一间在办公楼旁边,是提供饮用热水的。

眼下的国营厂子,基本不可能有人员不足的情况,多是人员冗余,有的是正式工干领一份基本工资而无活可干。

澡堂子的锅炉房炸毁了,厂子大不了另想办法,或者直接不再给职工提供免费的洗澡服务了。

另一间锅炉房,本来三个人轮班的活已经有六个人在干了,杨国梁还有他的五位同事显然没了工作岗位。

厂子里最可能的安排,是让他们转去所谓的“三产”公司,同样领基本工资,彻底变成闲人。

这个时期国营厂子的积弊不必多说,对个人来说,收入会被腰斩,像杨国梁这样的家庭,会变得越来越难。

一双儿女同样低头不语,大概是担心高考成绩吧。

刘慧芬心中有了计较,“老杨,最近天气热,我还真有可能中暑,以后你陪我一起出摊子吧。”

杨国梁抬头看着老婆,点了点头,露出了默契的笑容。

她又对着俩孩子,“考完了,就不要想了,一会吃完了给你们一人十块钱,去放松放松,找同学玩儿去。”

“我有钱。”

杨思源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花钱存了不少,得有七八十块。

杨思甜冷不丁说,“妈,我想打工!”

刘慧芬心里知道儿子女儿都开始懂事了,可女儿要辍学打工,她怎么可能同意?

“胡说什么,你这个年纪,要上学,学了知识将来才有前途,现在去打工,能有什么前途?”

杨思甜忙解释,“妈,不是,你误会了,没说不上大学,就是想打暑期工,咱家……”

杨国梁打断了她,“上学的钱不用你们操心,爸爸妈妈有积蓄的,足够供你们俩念完四年大学了。”

话是这么说,实际情况呢,姐弟俩心里都有数。

母亲下岗四年了,一直出摊卖水果,风吹日晒的,虽说也挣了些辛苦钱,可大多用于改善生活了。

父亲之前每月还有近千元的工资,他们俩平时省吃俭用,确实很努力的给俩孩子攒大学学费。

可要说足够他们俩读完四年大学,显然不可能。

杨思源借助老源子的记忆得知的,父母这些年攒了将近两万来块。

这个年代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加基本的生活费用,大约需要七千到八千,两万加上未来四年攒的钱,也不够他们姐弟俩读完四年大学的。

或者可以供一个孩子念完四年大学,难怪刘慧芬一开始误会杨思甜要辍学打工。

知道她是想打暑期工,刘慧芬稍稍安心,“爸爸说的对,不过打暑期工的话,妈妈觉得吧,也不会干涉你的想法。”

“啊?”

杨国梁看着老婆,很快捕捉到了老婆眼神里的意思,忙道,“锻炼一下也好,不过你得保证自己安全第一。”

杨思甜笑着点头,“爸,妈,你们放心吧。”

“那我也打工。”

杨思源一开始想的是想办法赚一笔大钱。

但一时之间,他也没想好该怎么去赚大钱。

暑假短短两个月时间,赚点小钱不难,可想赚很多,对他们这样的半大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所以也学姐姐那样,先打工,如果有什么好机会或者想到好点子,可以再考虑。

姐弟俩不自觉地对视了一眼,谁都不服谁,刘慧芬看在眼里,心中欣慰。

俩孩子从小就喜欢斗,她怎么都想不到,他们斗来斗去,还能成了好事。

“你们俩确实长大了,懂得替父母分担了,妈妈很高兴。”

杨国梁没说话,他心里也欣慰,只是作为男人,怎么都会有些伤自尊。

供不起俩孩子读书,这让他心里备受煎熬,刚才妻子让他陪着一起出摊,就是担心他有这样的想法。

杨国梁见孩子们都知道打暑期工来减轻父母负担,他自己也开始寻思,我才四十多啊,身体还好着呢,孩子们都能打工了,我更可以。

因为他工作关系还在三矿机,自然不可能去别的厂子打工,最现实的便是打短工。

他想起早几年一个工友下岗后去干装修,好像混的不错,已经当了工头有了自己的队伍,便想着找找他,看能不能带他一个。

他觉得他在锅炉房铲煤二十多年,干装修这类的活,一定不会比铲煤更累,于是心里悄悄打定了主意。

饭点过后,人流量渐渐大了起来,水果摊也开始忙起来,杨思源和杨思甜道别了父母,各自骑车去找工作。

姐弟俩不用言明,自然要竞争一番。

杨思甜选择去县城,想着机会能多一点,杨思源不着急,先找了个电灯柱。

九九年的电灯柱子啊,那是真精彩,上边贴满了五花八门的小广告。

租房卖房的,招聘寻人的,办假证的,卖耗子药的,治疗不孕不育的,还有重金求子的……

杨思源边看边撕,终于看到了一条好像很适合他的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