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是皇子外家,如今也算高门大户,但林家的显耀都是建立在丽妃与李璟之上,丽妃进宫之前,林家不过是京城里最普通的官宦之家。
甄氏进门时林家声名不显,娶到的媳妇自然也不是什么大家出身。这些年林家乘着丽妃的东风扶摇直上,甄家却一如既往的默默无闻,既没有顶门立户的能人,也没有上进的后辈,要是不提林夫人,旁人还要想一想到底个哪个甄家。
梁萦就是这样,一时间想不起来甄家有什么人。
与甄家做亲的济阳王府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济阳王府是大周传承最久的王府,祖上可以追溯到开国时期,第一代济阳王是太丨祖皇帝的同胞兄长,追随太丨祖打天下的途中不幸战死在济阳城下,大周立国后太丨祖追封其为济阳王。
然而先祖的荣光并不是现在的济阳王府地位超然的原因。
原因就在御座上头,先帝出自济阳王府。
太宗皇帝子嗣不丰,仅有的两个儿子长成之后没有如太宗所愿,兄友弟恭相互扶持,而是被朝中党派拉扯,视彼此为死敌,斗得昏天暗地,最后谁也没赢,老二派人暗杀了老大,老大的党羽倾力反扑,将老二射杀在闹市之中。兄弟阋墙,最痛心的却是当父亲的太宗皇帝,接连丧子后,太宗皇帝怒急攻心,一病不起,很快便龙驭宾天。
先帝便是太宗死前过继来的嗣子。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朝中呼声最高的人选其实是慧王的嫡次子,因为慧王是太宗的亲弟弟,但最终上位的却是与皇帝隔了好几代的济阳王世子。
自那以后,为避先帝锋芒,慧王逐渐淡出朝堂,连带着整个慧王府都隐了形。而横空出世的济阳王府却凭借着先帝的恩宠参与政事,大有旭日东升之意,直到先济阳王薨逝,王府守孝至今。
一为赢家,一为输家,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两家一直甚少往来,如今却被两桩婚事连在了一条线上。姻亲从来都是政治的衍生,郎情妾意都是话本里的故事,真正的仕宦家族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结亲,尤其是济阳王府和林家这样特殊的人家,结亲就意味着两家交好,站在同一阵线。
“丽妃还真有本事,”梁萦哼哼的笑,这两家都能拉拢,难怪李璟有争大位的意图,就是不知道济阳王府哪根筋没搭对地方,愿意支持李璟那个蠢货。
“不一定是两家都拉拢了,”容昌郡主指点她:“济阳王府简在帝心,丽妃的目的无疑是这头,慧王府或许真的上了她的船,也或许是掩人耳目……”
慧王府虽一直隐忍,但未必没有重拾昔日荣光的意思。只不过是主动选择了三皇子,还是被人利用,外人却无从知晓。
“外祖母的意思我明白了,”梁萦摆弄着衣服上的压襟,脸上没什么表情:“丽妃一边算计我,一边在宗室里搞小动作,事情只怕被皇帝察觉了,所以才有了母亲的郡主和我的县君,一是警告丽妃,二是稳定皇太子的地位。”
李琰是太皇太后抚养大的,不管她是不是太子妃,太皇太后一系的人都被视为太子党。
大长公主却缓缓摇头:“不止如此,再往深了想想,朝中提议立太子妃,你便得了爵位,你猜那些人会如何揣度圣意?”
当然会以为——皇帝有意让她当太子妃。
尽管知道有太皇太后在,皇帝不可能逼她当太子妃,但梁萦心里还是猛地跳了好几下。
皇帝不会逼迫她,她自己知道,母亲和外祖母也知道,但朝中大臣们不知道。他们更不会知道,她其实根本不想当太子妃。
但是他们领会到了皇帝的意思。恰好这个关头,又有了她和李璟的传闻。为了太皇太后与长公主这两尊大佛,支持太子的人肯定会极力促成她嫁给李琰,成为太子妃。支持李璟的人则会以为她与李璟有私情,进而利用她们的“私情”,竭尽全力破坏太子与太皇太后一脉的联系。
若是太子一方胜了,有她与李璟的“私情”横亘在中间,即使保住了太皇太后一脉的支持,李琰心里也会生出芥蒂,哪怕只有一丝,这一丝芥蒂也会成为双方联盟的裂痕。若是李璟胜了,也不打紧,李璟非皇后嫡出,名不正言不顺,支持他的朝臣远不如太子多,能不能彻底将李琰压下去还得两说,更不至于威胁到皇帝的宝座。
甚至到最后,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还能披上“儿女情长”的遮羞布,用来掩盖同室操戈的夺嫡之争。
容昌郡主半是嘲弄道:“太子威望渐重,皇帝这是坐不住了。”
李琰马上就及冠了,紧接着就是娶妻生子,男子一旦成了家,便会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好感,往后支持太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太子的地位也会愈发的坚不可摧。
“所以他就让我当这个靶子?”
梁萦气极反笑,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把所有人的焦点都在她身上,兵不血刃就消磨了太子和李璟的势力。
可是也得看她愿不愿意当这个活靶子!
李璟算什么东西,就算她是块儿肉骨头,李璟也没资格当那条狗。
“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一石三鸟的事了,”想起从前的旧事,容昌郡主脸上嘲讽之色更重。
梁萦站起身来:“外祖母放心,这事儿我知道该怎么办,敢把主意打到我身上,我就让他们看看,到底他们算计了我,还是我先烧了他们的房子。”
这话其实很大逆不道,大长公主和容昌郡主却并不制止,前者甚至露出了浅淡的笑容,还透着不易察觉的欣慰。
梁萦不想坐以待毙,有人却比她更急。
陆敏芝是最早听到传言的人之一,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一个让梁萦再也无法觊觎表哥的机会。她悄悄的派人出去,混在饮宴吃酒的公子哥们带来的下人堆里,把林修远说的话一字不差的散播出去。
原本仅限于几个人的流言,顿时以野草蔓延的速度扩大到整个京城,甚至出现在了市井之中。
她想让李璟和梁萦绑的更紧,却忽视了身旁的陆静兮。
陆静兮一心以为,自己和李璟互许心意,将来李璟封了王爷,再不济也能当个侧妃。她差在出身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抓住李璟的心,保证李璟爱的人是她,让未来的正妃沦为陪衬,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梁萦不能当这个正妃。
陆静兮面上只字不提,照常跟在陆敏芝身边,私底下却将所有的私房钱都撒出去,让人散布了另一个故事。
两日过后,本家的丫鬟来请,陆静兮笑面如常:“阿棉姐姐怎么过来了,可是大姐姐有事唤我?”
阿棉是陆敏芝房里的二等丫鬟,往常自恃本家身份,对旁支的陆静兮并不如何尊敬,今日情急,语气更加不好:“我哪里知道姑娘的事,静姑娘快着些,别叫我们姑娘等久了……”
“好,我这就走,”陆静兮把恼意按在心底,略整了整衣裳便跟着阿棉去了本家。
陆家主宅里,陆敏芝正在大发雷霆:
“……是谁在外面乱说,表哥跟她什么也没有……你去,去把那些嚼舌根的人都给我抓起来送去京兆府,让京兆尹治他们的罪,把他们发配到塞外去……”
就在今天,京城里突然又多了一则传言,说应国公府那位小姐不仅跟三皇子郎情妾意,还曾与乔家的神仙公子纠缠不清,而且是在南园宴上,当时赴宴的公子小姐们全都看在眼里。
这股传言不知从何而起,但说的有鼻子有眼,仿佛是当日在场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传言跟事实真相极为相近,只是剔除了乔彬拒绝梁萦,以及扔扇子的部分。但就是因为没有后面,才显得梁萦和乔彬暧昧不清,毕竟大家都知道那位小姐向来目中无人,如今突然对神仙公子青眼有加,男未婚女未嫁的,不是有那意思还能是什么。
况且乔彬的相貌清俊出尘,世间少有,梁大小姐心生爱慕也实乃常事。
后一则传言来得晚,却大有超过前一则的势头,因为梁萦跟三皇子是老生常谈,而且千秋节那日不少人看见梁萦手里牵着谢绮,身后还跟着梁潇,硬说与三皇子私会实在有些牵强。
而另一个故事就不同了,南园宴那日大家亲眼所见,梁萦真的对乔彬献了殷勤,虽然乔彬拒绝了,但这种女追男的故事显然更令人喜闻乐见的,尤其主人公还是梁萦这个为祸一方的霸王,和乔家不世出的神仙公子。
陆静兮心底爽快,进门后却是一副同仇敌忾的神色:
“大姐姐说的极是,梁萦那种朝三暮四的女人,怎么配与乔家表哥相提并论!”
陆静兮只是想搅乱浑水,并不是真的想让梁萦跟乔彬有点什么。她还得靠着陆敏芝,要是因此促成了梁萦和乔彬,陆敏芝发起疯来,难免会损害她的利益。
“一定是梁萦,一定是她,她不喜欢李璟,她想摆脱流言的制约,她想嫁给表哥……”
盛怒之下的陆敏芝眼睛里血丝缕缕,红的让人害怕,嘴里一直狠狠地念着梁萦的名字,仿佛要啖其肉饮其血,以解心头之恨。
早有准备的陆静兮也吓了一跳:“大、大姐姐……对,大姐姐说的没错,是梁萦干的,一定是她,她对乔家表哥的觊觎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只有她才能干出如此不守规矩的事来。”
绝对不能让陆敏芝知道是她做的。
“对了,昨天我看见她的侍卫,那个叫李恕的,在外面到处走,”陆静兮心跳得很快,必须让陆敏芝相信她的说话:“想来、想来就是为了散播谣言的……”
加一更,庆祝我顺利延毕(这TM是什么人间真实剧情)
我jio的我应该改一下简介:一个为了不当太子妃搞出一系列骚操作后终于上当了太子妃的悲惨故事←←←禁止套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流言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