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三百零五章 诸将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三百零五章 诸将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3 21:10:00 来源:转码展示1

半月后。

在这半月间,虽然朱燮元一时不能赶到京师,各地的大规模调兵却一直在进行。

此时的京郊大营里,已是旗帐连天,各地兵马奉诏入京,每日间都是人喊马嘶,大批兵马的往来调动。

最先赶来的,是天津总兵马爌。

天津兵距京路途不如大名府和蓟州镇更近,却是接到诏令后第一支抵达京郊大营的兵马。

马爌是山东蔚州人,出身将门,祖上有一个显赫的家世。

他是嘉靖、隆庆、万历的三朝名将马芳之孙,萨尔浒之战中,北路大军的统帅马林亦是他的父亲。

萨尔浒战败,令马氏将门蒙羞不已。

除逃回固原的父亲马林被处死外,他的两位兄长马燃、马熠及百余亲族,尽皆死于努尔哈赤的后金铁蹄之下。

马氏将门,光耀三朝,如今唯马爌一人而已。

听到朝廷动兵与后金大战,当时正在总兵官邸睡觉的马爌,转瞬间便没了丝毫的睡意。

相反,他激动的彻夜难眠!

四年了,整整四年!他每夜都在睡梦中听着父亲悔不战死的哭诉,在脑海中想象着两位兄长倒在女真人屠刀之下的凄惨穷途!

马爌做梦都想带兵杀回辽东,为马氏将门一血前耻。

如今,机会来了,这次朝廷集结兵力规模之大,乃是萨尔浒之战后首次与建奴进行大规模会战。

这一战,他定要为父亲、兄弟报仇雪恨!

马爌一夜没睡,第二天就发出公文,在天津府各处征集兵马,集齐了两万之数,然后迅速北上。

来到京郊大营以后,他望着彼时还空荡荡的营地,挑了个离督师大帐最近的营盘,然后召集天津诸将领,每日商议战情。

马爌率领天津兵抵达京郊大营后的第三日开始,各部官军亦都开始陆陆续续来了。

先是距离最近的蓟州镇,他们的总兵官,是臭名昭着,以谄媚魏忠贤而上位的阉党王威。

再则是位于畿辅之地的大名府,通州三卫,兴州卫、营州所、保定府等地京军。

京军的作战热情普遍很高。

这些人都是在去年同皇帝御驾亲征的凯旋之师,这次被再度召集在京郊大营,他们都是兴奋异常,想要再建功勋。

一到营中,被天启皇帝亲手整顿后的京军们不同于其它卫所军队的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就深深让马爌震惊。

最后,是姗姗来迟的宣府镇、大同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些被视作主力的边军。

尽管在天启二年,朝廷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九边军镇的补齐军饷、更换军械盔甲等整顿事务。

但是不知为何,这些常年于塞外作战的“精锐”相比整顿后的京军,总让马爌觉得少了一丝英气与活力。

......

督师大帐。

还未走进,就能听见其中纷杂的吵闹声音,诸将帅的大笑声,脸红脖子粗的争论声都是不绝于耳。

诸将领座次,依旧按照九边重镇为先,京军在后的理念。

此时位居督师之位下的,就是榆林总兵姜让、宣府镇总兵姜弼,还有大同总兵张万邦三人。

榆林为天下世居将门最多之地,姜氏将门更在榆林、固原、甘肃、宣镇等处都有子弟为官,是如今分布最广的几大家将门之一。

宣府镇总兵官姜弼,就是榆林总兵官姜让的亲弟弟。

宣府与大同,则是九边军镇中连年作战最多的两处,这两个地方的边军,也被各地将校公认为“精锐中的精锐”,是大明官军中的扛把子。

至于天津总兵马爌,他虽然是最早来的,抢了个距督师大帐较近的营盘,但是因为天津介于畿辅之间,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而且上次西南大战也没有天津兵参与,这次的座次,马爌就被负责排序的文官排列到了诸将最后。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要使用有色眼镜看人。

比较靠位最前的榆林、宣府、大同那三位大帅,显然是这次奉诏入京的诸将领之中地位最高,部下公认战斗力最强的。

别的将领上前称呼,一般都是唤做“某帅”,在当下的武将圈子中,只有威望极高的九边总兵,才有资格冠以大帅之名。

现在还不是明末那种“总兵满地走,大帅如牛毛”的时候,被所有人异口同声称作大帅的,其有无真本事尚先不论,也绝对是有这个自傲的资本。

这三名诸将领中的“大帅”坐在位子上,多少显得有些倨傲,说话也只是向左右地位较高的将领附近打哈哈。

对那些靠位较后的,连看一眼都懒得看。

韩爌坐在最后,很少有人会主动上来找他搭话,他倒也不恼不怒,谁叫他们马氏将门在朝廷寄予厚望的时候出了茬子呢。

萨尔浒之战的影响还不仅限于辽东形势上明金的攻守易形,更深远的是参战将领声望的骤然暴跌。

马氏将门曾因名将马芳而显赫三朝,萨尔浒之战中,马爌的父亲马林统领北路大军,作战时却畏敌先逃,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弃之不顾。

这种笑料,至今都是天下武人的闲时谈资。

世人皆知,辽东李氏如今的地位不上不下,不复当初,却不知他固原马氏,早已成了过街老鼠,遭人嘲笑。

马爌决定闭目养神,静待那位朝廷为大军选定的新督师会阅诸将,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上次那个叫杨镐的督师,可把诸将坑的不轻。

才刚闭眼,肩上就被人轻轻点了一下,马爌转头看去,却见到是同列为最后的一名将领。

这个人朝他嘿嘿笑着,马爌记得,他叫做马世龙。

马世龙,字苍元,宁夏卫人。

万历初年由世职中武举,万历末年曾任宣府守备、游击等职,天启二年四月,因战功升永平副总兵,驻滦州。

现在的马世龙,还只是大名府的协守副总兵。

由于座次靠后,一样没什么人肯主动和他搭话,闲着无聊,就只好各种没话找话了。

“这位便是马大帅的第三子马爌吧?”

这话触动了马爌的神经,他神色一变,最后还是转过头去,淡淡说道:“正是标下。”

听见“标下”这种看似自贬,实则是在嘲讽自己的称呼,马世龙神情之中,略显尴尬,也知道他是会错了意。

讪笑说道:

“马大帅北路大军浴血奋战,回来后却被冠以临阵逃将之名,朝廷待人不公啊!”

马爌叹了口气,说道:

“败军之将,说再多也是无用!”

马世龙点了点头,忽然问道:

“马将军知道,后金如今的阵法兵书,是《三国》吗?”

马爌点头,冷笑说道:“这群建奴以此研习我军战法,的确是贻笑大方,浅陋无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