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渣贱文里一心向道 > 第14章 第 14 章

我在渣贱文里一心向道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七流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0 07:40:13 来源:文学城

014/七流

剑山。

几名外门弟子聚在一块,讨论着新出的青云榜。

“宋师兄居然被顶下去了!”

“小点声……宋应溪这几天脸色可差了。最后一名本就经常变动,倒是新上榜三人居然来自同一宗门,有点意思。这玄清宗什么来头?”

一个年纪稍大点的外门弟子喝了壶茶,惊堂木往木桌上这么一拍:“事情还要从几千年说起。”

“玄清宗本来也是天机阁钦定的上品宗门,奈何三千年前,出了一个修真界人人唾弃的魔修,还成为一教掌门,练就盖世魔功。虽然最终玄清宗忍痛清理门户,但宗门上下依然遭到正道人士讨伐,从此后就一蹶不振。如今不过是中下品仙宗。”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那魔头叫什么?又是为何入魔?”

这人面色顿时肃然:“不可说,不可说啊!那魔头修炼的叫《不死不灭功》。此乃夺舍大邪功,每具躯体到了寿命尽头,便可夺舍转世重生……据说只要说出真名,就会被那魔头感知。

“三千年过去,除了一些还在密地准备圆寂的老前辈,已经无人知晓魔头姓名。至于那魔头为何入魔,说法就多了。有人说是为了成仙,有人说是为了长生。倒是有个小道消息,那魔头的亲信曾酒后失言,说他是在找人……”

“找谁?”

“那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听说罢了。”

“玄清宗的无上秘法《玄清炼气诀》,就是在三千年那场正邪大战中遗失的。玄清宗当年就以基础牢固取胜,收纳的炼气诀也是所有宗门里最多最全的。《玄清炼气诀》曾有修真界第一炼气法门的美誉,奈何遗失三千年,已经无人能见。”

一群人围着木桌,聊的热火朝天。

有人取出灵葵瓜子,相互散去,瓜子磕地咔咔响。可见八卦是人之天性,哪怕是剑山修士也毫不例外……

岁时寒站在一边,听了一会。

有人把瓜子放在了他面前,都没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人。

只要岁时寒不想,没有任何人能看见他。

他伸手,敲了敲桌子:“青云榜,劳烦念念。”

他眼睛不好。

虽然平时生活没什么大碍,但是要看字的时候,难免有些麻烦。这种印上去的东西没有形体,他能感觉到有一张纸,却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

手握青云榜的弟子一愣,回头,这才大惊失色道:“剑宗大人!”

一群人纷纷站了起来,准备行礼。

几缕清风稳稳地拖住了他们的准备下弯的膝盖。

“无妨。”

青云榜不仅记录了名字、宗门、生辰,还会简单的交代一下经历与上榜原因。

弟子不敢怠慢,连忙从第一名开始念起。

玄清宗的大师兄被称为首徒,而剑山的大师兄,则被尊为剑子。

青云榜第一,就是剑山剑子。

往下数十人,其中一大半都是剑山子弟。这外门弟子不禁感觉与有荣焉,胸膛都更加挺拔了一些。

这名外宗弟子一直念到了最后一人,嘴唇发干:“第一百名,奚越,玄清宗。凝神境七层。上榜理由:秘境内斩杀渡劫大蛇,玄清宗内比越阶败神藏境伪境同门。擅用剑。”

他的头顶响起了岁时寒的声音:“多谢。”

这位弟子放下青云榜,抬头看向面前的人。但面前哪里有人,分明空荡荡一片。

这群人才恍然意识到,他们都没发现剑宗大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又是什么时候离去。

“剑宗大人竟然回宗门了,”有人喃喃,“是为了最近的要开的十年一次的收徒大会吗?”

*

玄清宗一片寂静。

有人在擦擂台上的血,却没人敢抬头,看看最上方的血雨腥风。

虚元子和一众长老们默默蹙眉。戕害同门乃是大忌,更何况那时候秦九已经认输,的确不该继续。

但……他们都隐约明白,秦九的金丹是怎么来的。

如今物归原主,也不好说出什么狠话。

唯独秦闻气的胸口绞痛,指着台下的奚越道:“跪下!”

奚越抬起头看着他,道:“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凭什么跪你?”

秦闻抬手就挥出一鞭:“天地君亲师,你眼里有没有我这个师父?”

奚越没有躲,硬生生受了一记鞭刑。

他的衣襟直接被鞭子划破,渗出一道血迹。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就像是感觉不到痛一样,奚越的表情依然平静,“三纲亦如此,师徒又如何?这一鞭就算是断了我在你这六年的师徒缘。从此后大道朝天,你我各走一边。”

奚越的话一出,全场哗然。

宗门何来凝聚力、为何比散修更有优势?靠的就是传承。

宗门传承,师徒传承,一代又一代。

一向只有师父把徒弟逐出师门;徒弟自己离去,从来都被叫做“叛出”。

简直大逆不道!

哪怕是原本比较中立的长老,在奚越这话说出来后,脸上纷纷浮现怒意。

如果日后玄清宗上下人人都学奚越,宗门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秦闻被他的话气了个仰倒:“逆徒!秦九已经认输,你却执意毁了他金丹,是为不仁;我是你师长,你性格执拗,桀骜不驯,你我从不亲近,但我自认不曾苛刻于你,你叛出师门,是为不义。如此不仁不义之人,数罪并罚,我看不如毁了一身修为,放逐天刑峰。以儆效尤!”

天刑峰是玄清宗几千年来保留下的几座主峰之一,位于另一虚空。

那里环境恶劣,常年冰雪覆盖,罡风阵阵,资源匮乏,更有众多妖兽,凶猛异常。

这已经是宗法里最严峻的刑罚,只比直接处死好那么点。

废去修为丢到天刑峰,和直接让奚越去送死,也没什么区别。

虚元子沉吟片刻:“奚越虽然有错在身,但之前斩杀蛇妖,庇护同门,实乃大功……”

秦闻冷笑:“我与他师徒一场。师父既是师也是父,还我一身修为,理所应当。更何况戕害同门,本就该毁一身修为。”

在宗门,师徒关系一向牢不可破。

说句不好听的,师父对徒弟甚至有生杀大权。

台下季子恒听到这话,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朝掌教道:“掌门真人三思!当初在秘境内,碧云峰不开,数千外宗弟子面临妖兽围剿,只有奚师兄和裴师兄挺身而出,救下我等性命。奚师兄绝非不仁不义之人!”

季子恒这一跪,像是起了连锁反应。

围观的外宗弟子纷纷跪下求情,台下竟然黑压压跪满一片。

“我乃外宗弟子常孟德,还请掌门三思。”

“我乃外宗弟子陈顺,还请掌门三思……”

……

外宗弟子是宗门人数最多的弟子,是宗门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他们就像是消耗品,不受重视,也少有人在乎死活。

然而当几百。几千名外宗弟子聚在一起,做一件同样的事,所造成的场面,几乎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秦闻坐在高台上,指着底下的人:“反了你们!”

奚越莫名觉得十分不自在。

有人对他不好,那就杀回去;但他却并不清楚怎么处理别人的善意。

孟清峥三缄其口,最后也一撩衣袍,跪在地上:“师尊,我和奚师弟从小一起长大,实在不忍他受此磨难。还请师尊息怒,我愿以身替之。”

秦闻一怒,拍碎了面前的案几:“奚越是你师弟,秦九就不是了吗?这事你别来掺和,回去!”

如果是原主,大概会很感动。

不过奚越不会,这事就像是一个穷光蛋说我借你一百万一样。

本来就不可能,谈何感动?

孟清峥不得不承认,在听到秦闻这话时,他其实悄悄松了一口气。

虚元子叹气:“奚越,哪怕秦闻真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你也可以禀告宗门,玄清宗并不是不讲理的地方。你这样做,就不曾想过后果吗?如果不处罚你,宗门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我正是因为相信,玄清宗是个讲道理的地方,所以还站在这里。”奚越看向了虚元子,“我七年前来到玄清宗,六年前成为真传弟子,拜秦闻为师。这六年是什么待遇,秦九的修为又是怎么来的,我相信掌教并非一无所知。无论如何,我还是玄清宗弟子,因此也愿意接受处罚。”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他打不过虚元子。

不仅是掌教,他现在可能连秦闻都打不过。

更何况叛出宗门这种事,不管是哪个世界,说出去都不太好听。

在原著里,虚元子出场次数不多,但看上去还算通情达理,是个合格的掌教。

果然,秦闻还想说什么,虚元子却抬起手,拦下了他:“你也无需多言,我不是没长眼睛。之前便同你提过,你却从未放在心上。”

秦闻闭上嘴,黄豆大的眼里光芒闪烁。

虚元子的确对他说过,身为师长不应因为心有偏私,便苛刻弟子。应该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作为一宗掌门,他既要修行,又要制衡。的确没办法时刻关注门下弟子。

就像是校长隐约知道高三谁谁成绩好,但总不可能亲自去授课一样,只能多督促一下班主任。

宋河在此时突然道:“你既然已经能拔.出剑,我还在想,过段时间就能送你去剑山了呢,真是可惜。”

宋河此言,明显意有所指。

很多时候,下位仙宗都是留不住优秀的门生的。

人往高处走可谓人之常情。像是虚元子自己,就有一位在仙王宫任职的师兄,过去也是玄清宗的真传。

虽然已经离开宗门,但他们依然是宗门的一大助力,挂着太上长老的虚名。

虚元子看了眼在座众人,最终作出决定:“奚越的确有违宗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如此,就去天刑峰面壁思过一个月,并罚三年供奉,奚越与秦闻断绝师徒关系。此事至此了结,不得复议。奚越,你可认?”

对于他来说,这处罚的确已经很轻;甚至算得上是纵容。

当然,如果能打赢虚元子的话,奚越也不想去面壁思过一个月。

奚越执剑,低下头,说了句:“是。”

他儿子半条命都没了,处罚居然这么不痛不痒?

秦闻看向了虚元子的背影,脸上难掩愤懑。

秦九已经被抬下救治,没有围观这场闹剧。

入夜,他躺在床上,等看见秦闻时,不免眼前一亮,咬牙切齿问:“父亲!奚越那贱人呢?!是不是已经死了!?我要把他碎尸万段!”

秦闻面露羞愧,道:“父亲没用。竟让没让奚越为你偿命。”

随后,他的目光逐渐坚定。

“吾儿,玄清宗治不好你的伤势。为父这就护送你外界求医……在此之前,为父有几句话嘱托你。”

他悄然封好门窗,从怀里掏出一册古籍:“你丹田已毁,其他修行功法恐怕于你无用……我玄清宗几千年前也是大教,只是出了一个魔尊。为父还是玄清宗真传弟子时,曾无意于藏书阁中翻出一本残卷……欲练此功,必先自毁丹田。”

古籍上字迹隐约不清,唯独封面的“不死不灭”四字剑拔弩张。

秦闻默默道:“掌教师兄,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分别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处原句为后人演绎,出处有《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封神演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