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在三国觅登天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朝

我在三国觅登天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朝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12 14:12:18 来源:转码展示1

汉朝不兴跪拜礼,当然,实际上,霍海还是跪着跟刘宏说话的,因为,这个时代是跪坐。zhongqiuzuowen

所以,霍海第一次见刘宏,就直接给赐了坐,而且,还是跟刘宏对坐,可见,其待遇之高。

当然,实际上霍海进宫之后最先见识到的,是刘宏对自己搞出来的那些东西的喜爱。

因为,他在刘宏的案几上,看到了自己当初卖出去的那个啤酒瓶,而现在这个啤酒瓶里,正装着大半瓶喝了一半的果酒,这应该是刘宏吃早餐时喝的。

而刘宏本人,正在由十几个装有三十六盏油灯组成的灯架的包围圈中,观看那条琉璃制作的华夏神龙。

其立体的造型,艳丽的色彩,晶莹的材质,尤其是它两丈宽,三丈长的整体布景造型,都将其衬托的像是一条活物一般,哪怕是后世人的看了,都会觉得漂亮,更何况是这个时期的人,刘宏可以说是一瞬间就对其爱不释手了。

“此物,真是山间天然生成的?”前后抚摸了这条琉璃神龙至少十几遍的刘宏终于有心思开口发问道。

“是的,而且形成的地方,正是光武帝当年在北方选定的一处龙脉所在的位置。”霍海点头答道。

闻言,刘宏眼神一眯,向张让道,“大父,快去请老祖宗来核实。”

“诺。”

很快,张让就退了下去,而没过多久,一个须发皆白,闭眼打坐的老者,便被几个小太监给抬了过来。

霍海知道,这位应该就是左慈说的那位宫里的厉害修行者了。

“小宏儿,你有何事要扰我修行?”老者并没睁开眼睛,也没有张开嘴巴,只是淡淡的用气音自腹部发声问道。

这老者应该是在打坐运功,吸收早上东来的紫气,不方便开口吐气。

“请老祖宗看一样宝贝,霍平难说,它是在太行山一处先祖选定的龙脉处发现的此物,朕不知道先祖是否有在那里选定龙脉,想向您求证一下。”

闻言,那老者眉头一皱,睁开了眼睛。

“这……”

被数百盏灯照的彩光四溢的琉璃神龙险些亮瞎了老者的眼睛,让他直接破了功,张了嘴,看来,今天早上应该是白练了。

“怎么样,老祖宗,此物,可是人间至宝?”

“光武皇帝确实在太行山深处发现了一条龙脉,并且在那里修建了石室,以龙脉气运镇压一些邪物,你是说,此物,是出自那龙脉的石室之中?不应该呀!”老者疑惑的向刘宏问道。

“这个,还得霍平难来给您解答。”刘宏指了指已经起身走过来的霍海道。

“禀前辈,此物,确实是从一间巨大的地下石室所得,为了弄到它,我属下一支近百人的狩猎队,都陷在了地下。

据他们说,那洞中有一只几丈长宽的巨龟被一根巨大的石柱压着,此龟一口就能吞下几个人,还能喷毒雾,我属下跑的慢的人,都被它的毒雾毒死了。”

“巨龟?是了,是了,光武皇帝的大阵,终于将玄武巨龟困在那里,龙脉这下总算是安稳了,只是,那洞中应该并没有此物啊!”老者指向琉璃神龙道。

“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那龙脉孕育出了龙灵,聚山川大地之精华,形成了此物。”

对于霍海这个说法,老者是半个字都不信的,不过,他看到刘宏一脸欢喜的模样,也没多说什么,想了想之后又开口道,“虽然光武皇帝设置的大阵已经将玄武巨龟困在石室中帮忙守护龙脉,但龙脉关乎大汉国运,不可轻易对外暴露,须得派人看守,而且,是隐秘看守。”

“一事何须劳烦二主,霍难平受朕委派,负责管理北方诸山谷事,此事交由他负责,再好不过。”刘宏见老者没有否认,更加开心道。

老者看了霍海一眼,却是没有再多说什么,提醒刘宏不要玩物丧志之后,让人把他给抬了下去。

霍海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淡定,应该是相信玄武巨龟的实力是能够守的住龙脉的。

此外,刘宏需要这样的一个祥瑞,来加深朝臣和百姓对他的信仰。

既然这位老祖宗都说没毛病,刘宏自然是对霍海编的词深信不疑的,再有张让这几天不断的吹风,这拨霍海的安北将军之职应该是稳了。

早朝的大殿之上,众臣的腿都快站麻了,刘宏也没有出来,然而,这个时候一封自雁门郡来的急报,却是让安静的朝堂之上,如同炸开了的油锅。

檀石櫆时期,并州雁门郡的以外的诸郡已经彻底的陷落在了鲜卑人的手中,本应该是北方第一大州的并州,实际上有一大半都是在匈奴人和鲜卑人手中,朝廷如今能掌控的,也就是雁门军,太原郡,上党郡,以及半个上郡和半个西河郡。

可别看这是四个郡左右的地盘,实际上,它就已经有相当于一个冀州那么大的地方了。

因为,并州靠南的地方,大多都是山区,占地面积极大,整体算下来,并州的面积其实比两个冀州还大,只是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匈奴人和鲜卑人的牧场。

朝臣们之所以着急,是因为雁门郡现在是依托长城防御线来抵御外敌,一旦雁门郡陷落,它后面的太原郡,还有长城以内的半个西河郡,可能就都没了,真要是让鲜卑人打到上党郡这一带来,连洛阳都不算安全。

国家无法抵御外敌是谁的错?

当然是大将军何进的错,他管天下兵马啊!

所以,本就等的心情烦躁的何进此时脸色更黑。

“天子驾到~!”

小黄门的一声大喊之后,嗡嗡作响的大殿顿时安静了起来,脚步虚浮的刘宏面带笑意的从后殿走了过来,在主位龙塌上跪坐下来,接受百官朝拜。

实际上,就是大臣们的三鞠躬,在后世,这一般是死人才享受的待遇。

行礼完毕之后,理应是三公奏事,然而,此时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所以,由何进先奏事。

“陛下,凉州北宫伯玉叛乱越发势大,朝廷必须派兵平叛,否则,将危及三辅安全。

此外,鲜卑单于步度根亲率七万大军袭击我雁门郡,长城之外的诸县已经陷落,雁门关岌岌可危。朝廷必须派兵增援,否则,一旦破关,太原郡和上党郡也难保。”

太原和上党两郡是并州最富饶之地,因为其境内大部分地区地势平整,适合耕种,与相邻的冀州平原一样,是北方粮仓。

而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下,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这里一旦被人突破了雁门郡的纺线,那就无险可守,仅仅依靠城墙,可保不住田地里的粮食,人家鲜卑人南下,要的可不是你的城池,人家只要粮食。

“啊!~鲜卑人,也,也打过来了吗?”刘宏的好心情在何进开口之后顿时就没有了,有些发愣的回了一句话道。

“陛下,三辅乃汉室根基之地,并州乃洛阳北方屏障,都不能有任何闪失,必须出兵镇压平叛。”何进属下的一干武官,以及朝堂上许多主张抵御外敌为上的党人士大夫同时喊道。

只待刘宏说一句‘打’,那么问题就来了,钱粮从哪里出,兵马从哪里出。

跟平定黄巾的时候一样,卖西园的宝马,从内库里拿金银和祖宗传下来的家当以作军费么?

就现在的情况,随便打打,刘宏都可能破产,而一个破产了的皇帝,不能靠钱财来笼络人心,难道靠百姓们自发的爱国么?

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可没有像西汉时期一样,向百姓们大肆宣扬什么爱国主义精神,顶多就是百姓们在大汉治下近四百年,已经习惯了汉人对外时的骄傲而已。

而为什么说朝廷打这两场仗只愁钱粮,不愁兵源呢!

无它,大汉是真的不愁没有吊打这些外族的兵源。

君不见,霍海,褚燕,赵云三个这样的猛将在西园摆下的擂台,每天都还有数十人挑战他们么?

难道那些挑战的人看不到他们的勇猛?

谁的眼睛都不瞎,谁都看的到,只是这些看到了的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差而已。

因为,即便到了此时,汉民的尚武之风也普遍存在于民间,一个普通汉军士兵,干掉三五个胡人没有问题,随便一个厉害点的练家子去到胡人堆里,都能杀伤一片。

只是,他们没有钱粮,没有打仗的资本而已。

“大父以为,该当如何?”刘宏向跪在他身侧伺候的张让问道。

要不怎么说十常侍乱政呢!

在这种大朝会的时候,皇帝不向大臣问计,却直接向他这个宦官问计,那些大臣心里能舒服才怪。

“镇压叛乱和抵御外敌,是朝廷必须要做的,陛下可以先向大家公布祥瑞,提振士气,再由大臣们推举领兵人选,整军出征,至于出征所需的钱粮,老奴来为陛下想办法。”

要不怎么说刘宏喜欢这些宦官,讨厌那些大臣呢!

大臣们都只知道给自己提难题,薅自己的羊毛,而这些宦官,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用办法帮自己解决问题。

虽然他们所用的办法都一塌糊涂,让这个国家更加的衰败了,但是处在刘宏的情感面,就是宦官比大臣好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