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三国靠卡牌系统跳槽 > 第36章 夷犹(2)

我在三国靠卡牌系统跳槽 第36章 夷犹(2)

作者:瑞皮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7-13 16:17:47 来源:文学城

曹军帅帐。

谋臣与武将分列两侧,高冠博带,甲胄鲜明。帐内人虽济济,却无一丝咳嗽声。只有烛火噼啪,伴着众人的呼吸声。

自开战以来,这样大型的会议已经少有。

大多方略,都是曹操与一二心腹谋臣私下推定的。

只是,如今前线战事胶着,阵线时进时退,总不能有所突破,军粮却即将告罄。

军中人心浮动,曹操不得不集会以安众心。

他沉默半晌,开口道:“今日大会,本为广开言路,诸公畅所欲言,可也。”

说罢,环视周围。

过了半日,方有谋臣低声道:“如今军粮短少,如此下去,实在难以为继……”

曹操按刀立在正中,敛眸沉吟:“依卿之意,却待如何?”

“臣以为,应当还师许都,且加休整。何况……”

曹操看了那人一眼:“何况什么?”

“……陈龙骧。”那人道,“昔日明公派龙骧将军北上,本是为了令其牵制袁绍,以济战事。如今看来,恐怕并非陈龙骧助了明公,却是明公……为陈龙骧牵制了袁军!岂非本末倒置?”

曹操面色一沉,沉吟不语。

那人继续道:“倘若到头来,明公与袁绍苦耗,损兵折将,却令陈皎渔翁得利,割据并州……此乃养寇,是自为患也。”

曹操的脸色又阴沉了几分。

“臣以为不然,”又有人说,“陈龙骧不是才送来了许子远吗?只要我们奇袭乌巢,断袁军的粮食……”

“陈白浮狼子野心,安知不是许子远和她串通,设下诡计诈我?!”那人厉声反驳,“这不是那毒妇惯用的伎俩?臣以为连带许子远,一应不可信!”

“可是……”

那人继续说:“臣以为,既然并州已定,就应该令陈白浮率兵增援才是——万万不能令她据保一方,力量滋衍,愈发不可控矣!”

“臣以为……”

曹操听得脑仁疼,一拍案,扬起手:“好了!都别说了!”

众人沉默下来。

曹操挥一挥手:“都且先退下——公达,奉孝,你们留下。”

*

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转过身,在阶下立定。

曹操沉着脸道:“陈白浮之事,本是令君力劝我用她。如今看来,倒成了一块心病。”

郭嘉闻言,似笑非笑道:“哦?明公以为,陈白浮也够得上一块心病?”

曹操:“奉孝不以为然?”

郭嘉正色:“是。明公素怀天下之志,即便有心病,也该是能与明公争夺天下的枭雄豪杰。至于陈白浮——此人无经略天下之志,但为一员智将而已,何德何能,能令明公忧心忡忡呢?”

曹操看了郭嘉一眼:“你是说,她不会趁机自立?”

郭嘉笑道:

“陈龙骧性情淡泊——听闻她少时,连路上的野雉都能欺负她,实非君人之象啊。”

曹操徘徊踱步,感慨道:“人心难测,欲壑难填啊,或许她当初是胸无大志,但是一步步走过来,谁又能保证初心不改呢?一州之牧,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若只有她自己,那便绝不会。”郭嘉肯定地说。

曹操:“……只有她自己?”

郭嘉笑道:“臣自忖还算了解陈白浮——比起她,臣更担心的,是她身边的人。”

她身边的人——曹操警惕地眯起眼。

荀攸忽然开口:“陈白浮或无称雄之志,可她身边的人,却未必没有从龙之心。还望明公慎之。”

曹操:“那……今天众人所议论的,倒有些道理了。”

荀攸沉声说:“诸公所言,虽各执一端,却皆可有可取——只有一件,臣以为,许子远性情高傲,必不肯委屈自己,诈降来欺骗明公。兵贵神速,明公应即刻从其言,奇袭乌巢,则袁绍必然乏粮。”

看起来,荀攸真正急着想说的,只有这一件事。

——他见缝插针地把话撂下,便再度垂下眼睑,沉默不语。

显然对明公纠结陈白浮的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

曹操沉吟:“此计可行,只是,陈白浮……是否要把她调回来?”

郭嘉与荀攸再度对视。

半日,郭嘉肃然道:“若为保万全,召回她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并州本就胡汉杂居,又新定未久,恐怕不会安稳。需要一位能战之臣,内抚诸夏,外和夷狄。”

“袁绍至今没有回军攻击并州,明公可否想过,是何缘故?”荀攸忽然道。

曹操一愣。

荀攸再度开口,声音平静:

“——臣担心,袁绍会联络轲比能,夹击龙骧将军。”

*

“袁绍老贼命你去漠南,什么也不为——只为吃沙子吗?!”

法正双眼微眯,负手低着头,俯视着跪地之人,看起来十分危险。

士兵被反缚住双手,按倒在地。

他实在是走了霉运,不小心被陈龙骧的人捉住不说,还被她座下那位以暴躁凶恶著称的主簿亲自提出来审问——

何德何能啊,他真是何德何能!

士兵脸贴着地面,浑身发抖:“不为了吃沙子,只是,只是……”

他没有誓死不说、报答袁公知遇的觉悟,只是心中慌张,说不出句子——

好在,法主簿也没有让他慌张下去。

“哦,我明白了——”

法正故作恍然,猛地压低身,揪起他的脑袋,凑到他耳畔,用气声说:“是不是派使者去交通外虏,联合着轲比能,打算夹击并州啊?”

“……是!是!郎君……英明神武!神机妙算!”

法正冷笑一声,将手一松,拍拍土站起身:

“还以为你们能有什么新鲜玩意,这样啊。”

陈皎站在一旁,沉默地充当桩子:“……”

法正走到陈皎身边,冷哼一声:“将军,恐怕并州将要腹背受敌。”

陈皎拍拍他的肩膀:“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孝直——咱们还是出去说话,还有,这里头有耗子,不能诱捕一下吗?环境太差了,犯人不会得病吗?”

法正:“……”

他放慢脚步,等待陈皎赶上来,与陈皎一前一后走出牢房。

法正突然停下脚步,转过头:“将军为什么不扩军?”

陈皎难得没有一脸真诚地反问“我为什么要扩军”,这种专治低血压的问题。

她只是一脸认真地说:“我想恢复生产。”

法正蹙眉:“现在岂是恢复生产的时机?您的那点人马,应付一两个郡的布防,倒还勉强可以支撑。如今一州之大,您的部曲根本不够用。乱世无雄兵,犹如稚子怀玉过闹市——您找死吗?!”

陈皎道:“即使扩了军,如今的情形,也没有时日加以训练。不过是拿鞭子赶着一群农夫上战场罢了——你愿意做炮灰吗?”

法正神情剧烈地起伏一下,半日,深吸一口气,心平气和:

“……什么叫炮灰?”

陈皎:“唔,一种灰,孝直不要在意……”

法正勃然大怒:“臣不在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臣怎么能不在意!”

“……”

陈皎已经做到了处变不惊。

法正在身边熊熊燃烧,她仍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语速,一面摸着下颌,一面说:

“唔……其实,我有一个粗浅的想法。”

法正:“愿闻其详!”

陈皎沉吟道:“既然没有兵,就尽量……不要打。对吧?”

法正沉默半晌:“将军英明——然后呢?”

陈皎搜索枯肠,一脸凝重:“……”

超纲了,超纲了。她需要一点时间。

法正默然注视着陈皎很久,突然说:

“轲比能,不足顾虑。臣能制之。”

陈皎连忙抬起头,一脸期待地看着法正,娴熟运用刘邦名言:

“且为之奈何?”

法正面无表情:“轲比能素来信服鬼神之道,近来,仿佛恰巧有一件鬼神之事……”

陈皎双眼一亮,与法正异口同声:

“建安五年……袁绍死!”

*

是夜。

一盏灯火在风中摇摇欲坠,时明时暗,法正就着微光,在帐中收拾行囊。

他拿起一卷书,低头看了看,丢到铺开的靛青色包裹上。

“孝直?孝直?你睡了吗?”

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线。

法正皱起眉头,将手中的一卷书放下,站起身:“……将军。”

陈皎拨开帘子,探进一个脑袋:“孝直怎么自己动手收拾起来?”

法正垂着眼睑,冷声道:“这是些政务,不便让人过手。再说,臣家里又不是奴仆成群、良田千亩,又没有什么可以命托付的忠仆,不自己动手,等它们自己蹦进包裹里去?”

陈皎搓搓手,拢紧披风,哈了一口气,走进来,笑道:“需要我来帮忙吗?”

法正抬起头,定睛看清了陈皎的打扮,不由瞳孔一缩:

“……!!”

若以陈皎来看,她穿得十分艰苦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任何惹眼的地方。

可是,在法正看来——将军居然没戴冠也没束发,浓黑长发如瀑,倾泻在肩头,更只穿了一件雪白内袍,外面裹着件黑色斗篷。

衬得她颜色雪白,眉眼愈发漆黑,身量单薄纤细,态度从容温和……

太不……庄重!

法正窒息地想——

完了,我居然看到了没戴冠、没穿外衣的将军。

我不干净了。

可她还像个没事人一样,大摇大摆,开开心心,一点不打算对此负责。

陈皎对着法正坐下,捡起案上的一卷简册:“这个是我可以看的吗?”

法正死死低着头,觉得脸有些发烧,不敢抬头。

“臣一身一体皆属将军,臣之于将军,还能有什么隐瞒?”法正低着头,脖子发酸,没好气道,“将军但请随意。”

陈皎开卷:“啊,是空白的,这个不带吧?”

法正:“……带上。”

“空白的也要带啊,孝直去一趟匈奴,还打算写点游记不成?”陈皎自顾自说,忽然眼睛一亮,“哎,孝直,你若愿意的话,可以写日记吗?我一直想看看匈奴的风土人情……”

法正一口拒绝:“臣是去出使,不是去当二道贩子的。”

陈皎或许只是嘴炮,被拒绝也并不在意,又高高兴兴拿起下一卷——

她不由一愣,神情有些古怪。

竹简上显然是法正锋芒毕露的笔迹,只是,这个内容……

重复度很高,反反复复就在写那几句。

感情似乎也很饱满,写到最后,怨怼之情溢出纸面……

她皱眉,念出声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①

①《氓》,《诗经》中知名怨妇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夷犹(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