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三国搞基建 > 第22章 科考开始

我在三国搞基建 第22章 科考开始

作者:漫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4 09:36:01 来源:文学城

对于谯县的科举,世家和庶民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态度。

士族自持身份,表面不屑,直言荒唐,觉得有辱斯文,暗地里却从科考前三天便注意着谯县动静,看有哪些人前去应考。

庶民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翘足企首,只觉进仕有望,三更起五更眠,手不释卷,寒窗苦读。

无论两者是何态度,是何心情,有何打算,在科考开始前,都只是隐忍不发,暗自酝酿中。

时间越临近,气氛越紧张。

可惜有的人实在没有眼力见。

明日就要科考了,这么紧张的关头,竟然在外面搞得噼里啪啦、鼓乐喧天的!

冠桂园内一还房备考的书生怒而掷书,打算出门看看是谁胆敢在一环喧嚣。

同住冠桂园的一士族也被这动静惊动,打算出门瞧瞧热闹。

寻着声响过来的人不少,两人到时,已经围了一圈人了,看不见里头到底是什么情况,站在人群外头,只听得噼里啪啦里夹杂的鼓乐声,见得漫天纷飞的红纸屑,以及高处一块红布盖住的牌匾。

终于,喧嚣归尽,有人出来说话了。

石韬站在大门前,拉下红布,言简意赅的介绍道,“谯县的百姓们,大家好。谯县图书馆今日开业,谯县百姓凭户籍可免费进内阅读,请大家于馆内务必保持安静,爱惜书籍,若想购买书籍,携书到前台结账即可。”

事了带着鼓乐队拂袖而去,不管百姓在原地颇多议论。

这样的态度,仿佛他宣布的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书生乐得跳起来,这是好事呀,急忙回家取户籍去了。

士族好笑的看了激动的书生一眼,摇了摇头,庶民就是见识有限。

不过他对谯县的藏书也颇为好奇,不过半年时间,他倒想看看谯县能有多少书,竟敢放言卖书。

进入图书馆,有两人静坐在前台,背后挂着密密麻麻的图书馆相关规定,通篇两个中心,爱护书籍、禁止喧闹。

在前台验看户籍之后,便可以入内,一入内书生乐了,士族惊了。

整排整排的书架,平行竖立,铺满在打通的房间,分门别类,蔚为壮观。

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摆满了线装书,书脊朝外,书名一目了然,单论语就摆了一书架子。

而且,他还看到的楼梯,还有二楼!

怎么会?就算谯县不缺纸张,就算谯县从制纸就开始为图书馆做准备,可短短半年时间,就能手抄这么多书吗?谯县有这么多读书人吗?

士族抬手取下一本,翻开封面,是一橙红色扉页,再翻开,字迹清秀工整,并不是仓促而就。

士族又取下另一本同样的书籍,同样的清秀工整,工整到士族觉得不对,然后两相对比字迹,发现每个字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意思,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谯县有办法能够批量的印书、卖书!

这意味着书籍不再是士族豪族身份家庭的象征,不再是各家传家的珍宝,不再是他们高人一等的底气,它便宜廉价到人人可看,甚至人人可买!

怎么会这样?

士族疯了一样,扔下手里的书,一书架一书架的疾步看过去,竟看到不少世家甚至自家的珍籍孤本像廉价的草鞋一样,密密麻麻的摆了一整排。

想也知道,普通的经义,怎会吸引郭嘉与诸葛亮一连在图书馆泡了好几天呢。

呆怔片刻,士族撩袍子拔腿就往家跑,大事不好了,这事得赶紧回家说与长辈。

书生早已选好书籍在静读呢,被这慌乱的脚步声惊扰,皱眉看向士族,心下很是不满,外县人就是大惊小怪。

郭嘉从图书馆走出,拍着腿笑得前仰后合。

被他一起逮出来的诸葛亮无语的看着他。

郭嘉笑到眼里泛着莹润的泪光,这才略为平息,说道,“走,我们去找元直问问,他是如何把各家的宝贝弄成如此这般的。”

诸葛亮已然猜出缘由,语露崇拜,笃定道, “这定是老师的意思,用谯县的生意利益交换,借书一观,而世家不知印刷之术方才至此。”

郭嘉笑道,“问话不过是个由头,如此乐事,难道不值得浮一大白?”

世家的天然优势,自这图书馆起,会逐渐消失了。

郭嘉一则为寒门子弟乐,二则,为自己乐,他真是找到了明主。

当日他曾言,主公女子的身份恐为士族所弃,无人来投,结果主公一手开科考给寒门晋升之阶,一手图书馆断士族傲世之本。

短时间内,世家凭借家学渊源,还是会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会被逐渐拉平,因为寒门太多,基数太大,总有那么几个会成长起来,而所有成长的寒门,天然的会靠近主公。

长此以往,不说主公,天下掌权者谁还愿意折节去顾虑世家的感受?

刚才那些士族失态奔走,必定也是预见了这样的未来。

所以这人纯粹是心情好,想找人喝酒罢了。

诸葛亮断然拒绝,“先生自己去吧,亮还有册书没看完呢。”

郭嘉眨眼,他这是被小朋友嫌弃了呀,不过他举止随意惯了,并不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笑呵呵的自去寻人饮酒了。

不待世家做出反应,或者说,世家也根本无力做出什么反应改变什么,谯县在谯县公主手里真的太稳了。

武,谯县连西凉骑兵都攻之不下;文,谯县文气已成;商,那得他们求着谯县;民,谯县公主民心在握,甚至因为化肥和曲辕犁,在谯县以外的地方都有不错的名声,得百姓敬重。

第二天,谯县的第一次科考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并不多,就两百多人,所以考场直接布置在政务大楼的各个会议室,从政务广场开始戒严。

参加考试的多是原本的谯县人,他们的生活最先因为陶淘而改善,也见识过谯县初建时对读书人的需求,所以有余力也有意愿供家人读书。

此时政务广场上,送考的人殷切的嘱咐着,尤其谯县本地人更是全家出动,气氛紧张中透着温情,严肃又热闹。

一妇人替丈夫理了理衣襟,两人并未多言,相对而笑,片刻丈夫拍了拍妻子的手臂,转身朝广场走去。

两人看外表很年轻,可行动、相处中却有一种老夫老妻的默契。

科考正式开始了,考生们在各个会议室落座,监考官开始计时,分发试卷。

拿到已印好题目的试卷,外县来的考生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然后扫视了一遍题目,都是些简单的经义题,只要略读过几本书的都能答得不错。

再看第二页,也是如此,没将这场科考放在心上的考生,傲气自信的考生,都懒得再去翻第三页第四页的题目,兴致缺缺,不紧不慢的开始答题。

而一些谯县原住民,才读书没多久的,倒是仔仔细细的全部翻开了一遍,一看到附加题,本来就高度紧张、担忧的小心脏差点没当场去世。

直到看到附加题旁边的注释:该题为求贤题,本次科考主要招考基层官吏,故本题选做,不计入成绩。

考场突然响起一阵不约而同、此起彼伏的呼气声,有的人还拭了拭额头的汗水,拍了拍胸口。

这一动静让其余人或好笑或鄙夷。

然而等他们翻到最后一页的附加题,情况变了。

刚开始读题,这也太简单了吧,比之前面还要不如,这样的题用来求贤,真是贻笑大方。

然后他们读到问题,忐忑不安,有点慌了。

怎么会不对呢,哪里缺一文钱了?糟糕糟糕,时间要来不及了。

自认贤才的他们,战略性的选择先略过,看下一题。

第二题,好像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出来的,此时坐立不安,真的慌了。

到第三题呢,只能瞠目结舌,内心忏悔。

父母师长再上,学生惭愧,学生竟读不懂题!

以上是大多数自认贤才,轻视这场科考的人的心路历程。

于是,这次科考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考试开始时大呼一口气,搽汗庆幸的,一脸欢快的出了考场;相反那些开始时淡定自如,并且鄙夷前者的人,一脸浑噩,步履僵硬。

而男子如同走进考场一样,面无表情、沉着冷静的走出了考场,看他的神态举止,一点看不出他究竟考得如何。

男子在一僻静阴凉处寻到妻子。

妻子安慰道,“既已考完,多想无益。”

男子这才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两人相携归家。

原来他也是考得不如意的么?

考试结束,一直关注着谯县科考的世家很快知晓了考题,原本他们还想着无士族子弟下场考试,这场科考考题是难是易,等科考结果一出,他们都有由头嘲讽鄙夷一番。

可如今,唉,也不用等科考结果了。

罢罢罢,只能偃旗息鼓了。

他们不着急科考结果了,可陶淘他们却紧着批改试卷呢,致力于在短时间内不断叠加此次科考冲击。

当天下午,考试一结束,几人就在会议室判试卷,记名次。

最后三题若是有人答了的,交由陶淘判卷。

因为不一定要完全正确的答案,一些有价值的思路也是可取的,而这只有陶淘能把握。

“呀,是他!”陶淘惊叫出声。

大家猜猜这次来的是谁~

绝对是位大佬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科考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