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在三国搞点事 > 第4章 呜......走你!

我在三国搞点事 第4章 呜......走你!

作者:千里风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19:15:02 来源:转码展示1

走过那热浪翻滚的大鼎,即便隔着有十步远,仍能感觉面色被灼得发烫。kanshushen可想而知,人一旦被扔了进去估计会死得很痛快。

嗯,又痛又快的那种。

这一刻,何瑾的心脏不争气地砰砰跳了起来。虽然面色看起来还算平静,但人类本能还是无法用理智完全抑制。

好在,一路只是有惊无险。

可随即,董璜便过了两排卫士排成的甬道,就在两兄弟也要随着跟过去时,忽然领头的那卫士暴喝了一声,兵刃出鞘之声齐发。

何瑾立时做出了战斗准备,却发现那些卫士并未向他们兄弟发难,只是

只是随后的情况,更令人头疼!

随着董璜一步步走过去,身后的卫士依次双刀对搭,一道道冷森森的刀门阵就此形成。每道刀门的高度,又恰好低于七尺。

也就是说,两兄弟从刀门底下走过去,完全是可以的。

只不过,要一路低头弯腰地进去。

在汉代这等讲究‘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如此刀门阵就是为了威吓来人,令其心惊胆丧,未进入正题就从心理上矮一头。

更别提,旁边还放着那口大鼎,用意实在明显不过。

一下子,两兄弟就被阻在了刀门之外。

而已走到对面的董璜,还故意嘲讽地回头来了一句:“二位,怎么了?还不速速跟上,叔父可还在堂中等着呢。”

‘等你奶奶个腿儿!’何瑾当时就后悔了,后悔之前没摔死这孙子。

不过生气解决不了问题,他熟悉历史,记得这种状况呃,古代当然也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就曾豪言壮语:“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

然后主父偃就被灭族了。

还有一位,历史上不太有名,但他说的那个成语却流传了下来,叫作‘沐猴而冠’。

那人是项羽手下的一位门客,听闻项羽打下了霸业后要回江东,还说不回老家显摆,就跟穿了锦衣夜里走路没人看见一样。

‘锦衣夜行’这个成语之后,就是这门客讥讽项羽无谋短智,说项羽就跟猴子一样穿上人的衣冠一样,装腔作势,毫无雄才大略。

然后这位门客就被项羽扔油锅里了。

一时间,何瑾都有些要哭了。不知道自己为啥老想起,这些被扔油锅里的故事,一点没想到顺利躲过被烹的典故。

但就在此时,他忽然有所感应般,一抬头看到台阶上的正堂门外,另有一人正怒目看向此处。

那人身披鱼鳞铠,戎装威武。只是一脸的桀骜不驯,面部狭长,鼻尖鹰钩,是相书上说的青锋之相——这种相貌的人,大多褊狭狠戾。

不过,这种人一旦被折服,又会忠心耿耿。而且这种自傲之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本事的。

何瑾就奇怪,这人为何怒目看向此处?而且,他的怒意明显不是针对自己两兄弟,而是针对这刀门阵。

好像,是自己人?

不管是不是自己人,反正他过去了,自己肯定也有法子。随即就向那人抛过去个眼神儿,那人一愣后,居然秒懂了何瑾的意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这下何瑾就心里有谱儿了,扭头儿向何咸言道:“长幼有序,兄长先请”

何咸当时就愣了,不敢置信地看向何瑾:你特么这时候给我讲礼数了?而且,还在刚才信誓旦旦说你来对付董卓之后?

但随即,他就明白自己误会何瑾了。

此时何瑾一把撩起袖子,来到第一个向他发难暴喝的卫士身前,继而诡秘地微微一笑。

那卫士有些懵,当时的心理台词应该是:这少年是被吓傻了吧?

可随后他就乌哇哇地乱叫了起来,因为何瑾一把揪过他的皮甲,随手向后一扔,嘴里还自动配乐:“呜走你!”

紧接着,那人就跟个稻草人一样,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吧唧跌在了地上。

高阶上的那位将领,不由神色一动。

同时,搭着刀门的那些刀手也表情大骇。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何瑾脚下不停,手上也不耽误,一个接一个将那些刀门手全丢了出去。

何咸就在弟弟特殊的开路方式下,一步步畅通无阻地走到董璜面前,最后还傲娇地整理下衣冠,道:“董公子,我等兄弟二人已跟上了,烦请前去通报”

董璜这时的脸色,就跟吃了苍蝇一样:自己已知道何瑾力大无穷,就该早些提醒叔父,别整这些幺蛾子的。

这下可好,震慑的作用没达到,反而还让人家兄弟给打了脸他只能铁青着脸一句话没说,走上台阶进去通报。

两兄弟这时也登上了台阶,那武将就赶上来对着两兄弟施了一礼,道:“见过何公子,不知这位是?”

“此乃舍弟何瑾。自去年从南阳接来后,一直留于府中攻读诗书,先父并未如何让他接触众人。”何咸也还了一礼。

从两人的对话来看,显然是认识的。

何瑾却一脸的迷糊,正准备让何咸引荐一下,就听堂里董璜特有的漏风声音传来:“有请何家公子入堂。”

这下就没时间认识了,不过何瑾觉得这人跟自己挺有默契,便笑着向那人施了一礼。

那人同样善意地回了一礼,看起来对何瑾的印象也很是不错,还来了一句:“不曾想二公子武力不凡,改日必前去讨教。”

何瑾顾不上回答,也不知人家是客套还是真心,就含糊先笑着应下。

随即走到大堂门前,解下刀剑的他便深吸了一口气:历史上那位著名的杀人魔头、祸乱汉室的煞星董卓,终于要见上一面了。

何家能否躲过这一劫,全看自己的前世研究过的那些历史解密,究竟是后人的胡乱猜想,还是真有道理了。

两兄弟对视一眼,就此缓步步入堂中,此时已有不少人。何瑾先直望上首,并以余光迅速扫了四周。

堂中大约有**人,正上首坐的是个魁梧大汉,约莫四五十岁左右,虎背熊腰,头戴进贤冠,身穿华贵玄裳,绣以珠玑装饰。

至于面相则是方脸虬髯,粗眉倒吊,隆鼻阔嘴,面带横肉。一双狭长的细眼睁合之间,不时迸射出一股粗野凶狠的威势和煞气。

这种凶悍的面相,不用懂什么相面之术,寻常人见到就会有多远躲多远,太给人不好相与的畏惧之感。

也没时间细打量其他人,何瑾就学着何咸的模样,向董卓行了两下空首礼,便听何咸不卑不亢地言道:“议郎何咸”

这时何瑾就跟上,言道:“白身何瑾,”随即,两人又同时言道:“见过司空大人。”

上首的董卓就沉默着,没有发话。一张脸很是阴沉,府堂中也静得怕人。

何瑾能够察觉到,此时董卓和左右七八个人,都在打量着自己兄弟二人。并且,更多的目光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

他也神色沉着,平静以待,心中开始揣测起董卓的想法。

片刻之后,董卓才扭动了一下肥壮的身子,用低沉且带着恼怒的声音言道:“某家命璜儿好意延请,汝等却不识抬举,是不将我董某人放在眼里不成!”

说着,小山一样的身子猛然起来,呼啸的压迫之势,顿时随着董卓的走来一步步迫近。并且半途当中,还伴随着利刃出鞘的声音!

何瑾不由抬头看去,只见董卓满面杀气,手中提着的竟然是一把刀,而不是剑!

要知道,汉代上层人都是佩剑的,那才是身份的象征。

汉初韩信落魄的时候,为何会被无赖看不过眼欺辱?就是因为他明明已穷得叮当响,却还整天怀抱着一柄剑,努力证明自己身份不凡。

而刀这等杀器,在汉代人看来是粗鄙的事物,是武人才会佩戴的。

董卓如今已位列三公,身上却还佩着刀表明他对汉礼那一套,根本不放眼里。做事还是以当初在凉州征战,那种弱肉强食的法则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