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 > 第16章 换米

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 第16章 换米

作者:安宫的竹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9 23:35:03 来源:文学城

“吴大姐,你中午先别急着走,到拐角那等我下。”苏晓燕趁着吴芳那边柜台空出来些没人过来了,这才抓住机会说话。

吴芳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眼底闪过喜色,小声点头应下:“哎好,晓燕你办事就是快。”

秋收后没多久村里按照规定的份额上交了粮食,又是火急缭绕地分了粮。

本来应该是到了年底再分粮的,但这几年村里人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一个个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饿得面黄腊瘦,大队长是个干实事的,和其他几个村干部商量后决定秋收后就发放粮食。

各家自己去安排,全都是按照公分来的,多了也没有,如果实在是过不下去就得去赊欠队里粮食,来年再还。

苏乐松也算是下地干了几个月的活,每天赚六个公分,在同年纪的孩子里面算是能干的了。分粮食是按照人头占七分公分占三分的法子来分的,总的算下来,她们家也算是分到了五六十斤粮食和十几块钱。

就这也把苏乐松也乐得高兴了几天,他觉得自己终于算是为家里贡献出力量,为大姐减轻负担了,整个人眉目明朗起来,也多了几分这个年龄的笑脸。

三个人肯定是不够吃的,村里人盘算得清楚,靠苏晓燕在供销社的工资,肯定还得像村里买粮。谁家有多余的粮食愿意卖,也都有上门主动问过。

为了掩人耳目,苏晓燕挑了家看起来比较友好实在,记忆中也没有欺负过苏家兄妹的,直接买了二十斤粮食。

这事后来传出去,村里人心底也有数了,这再买上二十斤粮食估计这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可见这苏家丫头哪怕是去供销社工作了,苏家的日子也还是不好过。

就这样,苏晓燕再次避过了村里人的打探。她这样同时也解决了明年粮食的事,不用担心别人瞎想些什么;再就是和吴芳换粮食也有了借口,毕竟她是真的有和村里买过粮食。

她还特意和吴芳说,村里人说要等稻谷脱谷后才愿意换。对此吴芳也是愿意的,直接买了稻谷回来反而麻烦,她自然是更希望直接买到处理好的米。

吴芳怕买不到,还特意交代苏晓燕:“晓燕,你回头帮我多问几家,家里老人小孩都想□□米,如果没有糙米也行,我想要四十斤,再多点也行。”

所以这回苏晓燕准备了三十斤的精米和二十斤的糙米,仓库空间拿出来的米自然是品质好点的,她又另外掺和上从村里人那买来的处理好的米。吴芳是个谨慎心细的,就怕她发现些什么。

中午苏晓燕下班后就先进拐角那,掏出一个麻袋来,里头有五十斤米。

她昨晚趁着半夜自己进了仓库空间,用上回村里买粮食送过来的那种麻袋重新装了三十斤精米和二十斤糙米,又把这两袋套进一个麻袋里,这样也方便吴芳提回家。

她等了没多久,吴芳就过来了,她是个谨慎的,还一直注意着拐道口那边的动静。等看到这满满的一麻袋米,她高兴极了:“晓燕这回可真是辛苦你了,还得帮忙从村里把这米提过来。”

话说着,她从衣兜里掏出好几张大团结来递给苏晓燕,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她也一早就准备好了钱。至于这一麻袋米没有上称就给钱,也是吴芳对苏晓燕的信任。

俩人都在供销社里工作,苏晓燕这个老实人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小钱破坏了她们之间的关系,相反苏晓燕还会再三检查这五十斤够不够称。

等回到家她自然是要再称一下斤量的,所以不怕。

苏晓燕知道这会两人站在这里都危险,要不是没有其他合适的时间点,她也不会冒这个风险。她利落地接过钱揣进衣兜里,善意地提醒:“没事能帮到吴大姐我也高兴,那你路上小心点,这五十斤米有点重。”

“没事我还是可以提得动的,你从村里提到城里来才叫累。”吴芳是知道苏晓燕今早提了米过来放着,中午再拿出来的。

被这么一说,她也想起家里老人孩子还在等着吃饭,这一麻袋东西走在路上也显眼。吴芳也不耽搁,她笑着说:“那我就先回家了,提着这一麻袋太显眼了,咱下午再聊哈。”

苏晓燕说:“行,那吴大姐你回去小心点。”等吴芳率先离开一会,她再走到那个不显眼的角落开始吃午饭,接着回供销社里休息。

村里秋收过后暂时不用上工,大多数人都窝在家里休息,很明显每天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也变多了,不过苏晓燕这边的柜台依旧很清冷,无人问津。

傍晚回到村里,恰巧碰上林舒笑着打招呼:“晓燕你回来了,今天还顺利吗?”

“都是那样,下班就赶着回家做饭。”苏晓燕笑着应道,她和林舒也是上个月才熟悉起来的。

村里有不少的知青,十几年前来得最频繁,一次分配到大队里的能有三四个,这些年下来大多都和村里的人结婚生孩子了,当然也有还能熬住的住在知青点里,盼着回城的那一刻。

近几年倒是一年只来那么两三个,林舒是去年来的女知青,长相秀丽,目前还住在知青点里。

苏晓燕之前一直没和知青点那边的人接触过,哪怕是原主也没有的。和林舒说得上话,还是上个月的休息日在村里河边碰上。

那天林舒蹲在河边洗衣服,水流有点湍急,一不留神衣服就顺着往下漂。正好苏晓燕从另一头走过来,衣服漂到岸边,她顺手给捡起来还给林舒。

为了这事,林舒还特意拿了五六颗大白兔糖上门道谢。她其实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和苏晓燕同龄,就不得已下乡来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那天之后,苏晓燕偶尔回来碰上林舒,对方都会主动打招呼搭话,也聊过几句她发现其实林舒真的人和善又不娇气,很多想法都挺像的,很有话题。

又是一个休息日,苏晓燕也没闲着,赶着上县城去逛逛,想着说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路子。

镇上的各个家属片区她基本上都去过,暗地里也碰上一些在交换东西的,但基本上都是两人在那一对一地换,或者喊上些邻里一起来换,没有传说中的地下市场。

从三里屯到镇上需要半小时,到县城的时间翻了又翻,苏晓燕走到有点脚疼了,才见到县城的大门。

这边的氛围显然是要比镇上的活跃点,没走几步就见到人潮汹涌的供销社以及对面的百货商店,国营饭店里坐着不少人,吵杂热闹地吃着饭,还能瞧见里面烟火气冒出来。

这些都不是她的目标,苏晓燕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简单化成之前的装扮,挎上熟悉的竹篮子就往附近的家属片区走去。

县城这边不仅有肉联厂、纺织厂,还有钢铁厂等,家属片区更是比镇上的要大上不多,这些粮食需求更大。

她先是拿了两三斤鸡蛋打头阵,刚拐进一栋家属楼楼下,就碰见两个大婶高兴地把所有鸡蛋全买了回去分,还期盼地问苏晓燕有没有细面,家里的孩子想吃。

仓库空间里细面都是有很多,不过苏晓燕也不急着赚钱,她压低嗓音说:“细面暂时还没有,等有了我会再过来这边的。”

“哎好好,那要是有细面了,你直接上我家去找我也行,我家就在那。”其中一个大婶有点激动,指着对面那栋楼的第三层说着,“你到时候在楼下喊一句老李,乡里的表妹来了,我就知道赶紧会下来的。”

“这细面可就拜托你了,我家孩子天天嚷着说想吃饺子。”

她会这么积极,也是因为今天从苏晓燕这买到九毛钱一斤的鸡蛋,想着说在她这买细面说不定也会便宜点,更何况这交代了就是费嘴皮子不费钱的事,先交代了再说。

这俩大婶实在是太热情,苏晓燕好不容易走出那片家属区,又往另外一片家属区走去。每回都是挎着个竹篮子,里头装上两三斤鸡蛋,很快就转手出去,顺便把里头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她会特意过来县城这边打探情况,一是为了找到个更大的市场,镇上的人毕竟有限,鸡蛋米面这些买一回能吃挺久的了;二来也是怕她经常去家属片区那和人交换东西,惹人怀疑。

这样折腾下来,也耗费了两三个小时,仓库空间的小柜子里也多了将近十块钱。苏晓燕重新找了条没什么人的小巷子把脸上的东西给卸掉,再次走出巷子就和来时一样了。

天色还早,苏晓燕也不急着回家,她走到供销社里逛了一圈。

里面人挤人,一个个都热情得很,抢着和售货员说自己需要什么,售货员更大声地吼回去。

不变的是,卖农具和种子饲料的那个柜台依旧冷清。

想着上回林舒给的大白兔糖,苏晓叶这丫头嚷着说好甜好吃,苏晓燕在这边供销社里正好看到了,也就买了半斤。

这丫头最近勤勤恳恳洗碗,就当时奖励她吧。苏晓燕的仓库空间里有红糖白糖,就是没有这些小朋友吃的糖果。

那时囤货一分钱都是珍贵的,仓库空间里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无价的,她舍不得买这些相对较贵又无用的糖果。

要不怎么说不能瞎念叨人,苏晓燕前脚刚迈出供销社大门,就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咦晓燕好巧啊,咱又碰上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换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