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秋带着媳妇去了一家旅馆先住着,晚上的时候,鄂秋用旅馆的电话跟段大龙说自己和媳妇已经搬走了,搬到了镇上去住了,因为这边离一家医院比较近,方便随时带着老婆去做孕检,还说特别感谢表叔的关照,等安定下来就请表叔来家里喝酒。
段大龙自然又是一番客套之语,责备鄂秋怎么搬得这么快呀之类的话,末了就是对鄂秋一番嘱咐,不要被人骗了多留心眼云云。挂断电话后,段大龙是真的舍不得鄂秋走,原因就是馋鄂秋的厨艺,鄂秋用他的厨艺征服了段大龙的胃。
次日鄂秋就骑着摩托车去了那家征租的铺子,约了老板见面,那间铺子本来是做家具厂的,但是由于这条街道的家具厂太多了,所以利润就相对少了,再加上固定的产品样式和根基不稳,最终导致原租户决定关闭家具厂。
鄂秋查看了老板的各项资料,老板又看了看鄂秋的介绍信,因为这时候也没个身份证啥的,所以这介绍信就暂时代替了身份证,是一个组织以自己的信誉来证明此人可信,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等等。
彼此谈好了价格后,就签约了两份租房合同,之后,老板和鄂秋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这间铺子有个二百多平左右,其中一百多平是空地,另外的七八十平米盖的是两间小屋,一间稍大些的是卧室,另一件就是厨房,不过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门,里面是卫生间。
鄂秋把卧室打扫得纤尘不染的,又去镇上买了老挝红酸枝大床和衣柜,并置办了一个电视机和冰箱,还给家里安了个电话。
南方的天气温暖,鄂秋和叶溪压根不需要厚被子,所以置办的都是薄被,叶溪把她和鄂秋的衣服挂进衣柜里,鄂秋拎着袋子对叶溪说:"老婆,我去买菜,待会儿咱家来很多客人。"
叶溪嘱咐道:"那你小心些,别骑太快了。"
"好咧!"鄂秋高兴得答应着,骑了摩托车就往菜市街去了。
这边有一条街全是卖菜的,不愧是南方,卖河鲜的真不少,什么鱼虾蟹贝的都有,鄂秋买了一只大白老母鸡,这买鸡就要专挑那种白老母鸡买,因为它身上的肉多,那种大红公鸡,虽然看着好看,但是身上都是骨头,肉太少了,这都是鄂秋买菜买出的经验。
买了一尼龙袋子的菜,鄂秋系好口给栓在了摩托车后面,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鄂秋本来就喜欢做饭,这下这么多菜可够他大展身手的了,更何况他在日本还学了几个月的营养餐,所以那做饭的功夫,可谓炉火纯青。
从下午三点开始忙活,忙活到六点多才做好饭,差不多这时候鄂秋的客人们陆续都赶来了,段大龙和他的朋友老马先过来的,这个老马之前收债收不回来,就是鄂秋帮他要回来的,后来,段大龙经常带着鄂秋吃席参加各种场合,所以鄂秋和段大龙的朋友们关系也都不错。
随后又来了很多打手,都是段大龙的手下。鄂秋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喷香四溢,鸡鱼虾贝,有汤有菜,更重要的是,经鄂秋的手过后,这些食物鲜香四溢,美味无比。
所以这一顿饭吃得相当愉悦,等吃完了饭,鄂秋和众人玩猜牌游戏,后来又玩打麻将,这一次聚会,宾主尽欢,最后那个老马都喝醉了,一直拉着鄂秋的手说:"鄂秋啊,你去我家教教你嫂子咋做饭的。"
"这是因为你吃嫂子做的饭吃得时间长了,冷不丁得改了口味,觉得新鲜,你要在我这儿吃个半月,那你绝对还是回家找嫂子。"鄂秋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马拍了拍鄂秋的背,"等你开张了,通知一声,这以后生意上的事,还要仗你多照顾照顾呢,哈哈哈哈。"
老马有个玻璃厂,专门生产家具上面的玻璃的,既然鄂秋要开五金店卖杂货,那么对于老马来说就不失为一笔生意,因为鄂秋可以批发他的玻璃卖,这样子两个人就是合作伙伴了,而且鄂秋为人大方豪爽,看起来不像缺钱的人,所以这老马乐得与他相交。
……
鄂秋的动作很快,每天都骑着摩托车跑出去,货比三家找厂子,之所以打算干五金店,是因为鄂秋看到了这几个街道居然没有一家五金店,全部都是家具小厂子,不过这种现象,鄂秋也能理解,毕竟但凡有点钱的人跑到这边来投资办厂的,自然都想套更多的钱,开家具小厂子,卖出去的利润特别高,而且市场潜力还大,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很多歪果仁华侨涌入国内市场,所以稳定的市场需求也是商人投资开家具厂的主要原因,但是,开的家具厂子多了,那经营模式和商品难免同质化,难免陷入僵局,自然就变得无路可走了。
像这几条街道全是家具小厂子,平时工人们买个工具都要跑到好远的地方去买,真的不方便,但是很多商人看重的是大利润,觉得杂货店卖的东西利润太少了,所以能开家具厂的绝对不开五金店,而鄂秋看重的是,这边同质化的家具厂子太多了,家具厂子多就意味着工人多,工人多就意味着对工具的需求大,因此,鄂秋觉得开五金店比较好,可以通过五金店去了解深入市场。
鄂秋去了好多家具厂子,对工人所需要的工具做了一个调查,又骑着摩托车去了中山找生产工具的厂子,找了很多,对工具的性能,价格,质量,型号等等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记录和了解,一个多月后,鄂秋的五金店终于开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