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虐文里面当村长 > 第6章 第六章

我在虐文里面当村长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优秀的元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17 04:36:27 来源:文学城

稍许,表姑邓氏做好了饭菜,就去找刘敬和,让他过来跟沈舒一起吃饭。

刘敬和被叫过来时还兀自茫然,他今个儿私自炖了村民们送给沈舒的鸡,准备改善改善伙食,让自己舌头沾点油水。

因着沈大同去世,他已经连续吃了几天的素,嘴巴都快淡出个鸟来了。

沈舒正跟沈文庆谈着村财政,听到没有赤字松了一口气,就见刘敬和抱着一锅鸡汤,老远能闻到鲜香味儿。

刘敬和恐是怕沈舒骂他,见他瞥来,连忙上前略带讨好的说:“你近些日子操劳,看着似是瘦了不少,我特意炖了鸡给你补身体。”

沈舒看穿他的想法,说都懒得说他。

原著里,苦情受竟会被这样一个人骗得神魂颠倒死去活来,真他妈不合理。

随后,沈文庆和邓氏招呼两人上桌吃饭,刘敬和就像是饿了那八百年的小猪崽子,埋头苦吃,丝毫不注重礼节。

沈舒一忍再忍,还是没忍住,拿筷头打他的手,不许他再夹半块肉。

刘敬和“哎哟”一声,痛呼出声,便闻得邓氏笑道:“你爹生前想看着你们成婚,可惜没看到,等孝期过了,你们就筹备起来吧,介时表姑亲自给你缝喜服。”

沈舒忽然没了胃口,白了刘敬和一眼:“不急。”

刘敬和亦是敛起委屈之色,抓耳挠腮的含着几分尴尬,肉眼可见的不愿:“是不急。”

一顿饭,两人吃得心怀鬼胎,沈舒跟刘敬和是一刻钟都待不下去了,提出了告辞。

刘敬和也赶忙离开,亦步亦趋跟在沈舒身后,见沈舒走得飞快,一头雾水:“舒舒,你怎么了,我惹你不高兴了?”

沈舒骤然止步回过身来,眼神清冷:“学堂的事我已与表姑父商议好了,事情迫在眉睫,敬和哥你早点到县城去吧,早些回来。”

刘敬和一愕。

怎么还带赶人的?

从前沈舒不是这样的,他待他很是柔情蜜意,怎么如今却……

难道,自己与县里千金有染的事被察觉出了端倪?

不。

若真露出马脚,依沈舒的性子,必然不依。

沉思片刻,刘敬和点头应允:“好,舒舒你在家好好照顾自己,我明日就去县里。”

虽不知沈舒为何态度大变,但他还不伺候了呢!

等他成功娶得那富贵小姐,成为人上人,有的是金银和前程,沈舒就守着他这个破村长的职位自个儿过去吧!

看他能当出什么花儿来。

次日,沈舒送走了刘敬和,就召集了全村的村民,宣布了办学堂的想法。

村民们瞪大眼睛,一片哗然:“村长,你想建学堂,那请谁做夫子?”

沈舒指了指自己:“我。”

原著里,苦情受也做了夫子,只不过是在继任村长无望后,被渣攻顾怀瑾带到了他的封地,才当上的夫子。

不过,撇开这些令人糟心的剧情不谈,沈舒认为以自己现代本科的学历,教几个孩子认字绰绰有余。

等孩子们学得深一点,再让刘敬和教,也算废物利用。

村民们十分沉默,向来村长都是有事就忙,没事就闲,能少干绝对不多干,怎么沈舒还给自己揽活儿?

在他们眼里,沈舒此举完全就是吃饱了闲得慌。

“舒娃子,这事儿不行,俺要是让俺家狗蛋来上学,谁帮俺家干活?”

“就是,这么多活谁来干?”

“马上就是芒种了,咱们村所有人都要割麦子种稻子,你让咱们去上学,这些麦子稻子谁来割谁来种?”

……

沈舒站在村口大榕树下,一身蓝袍斯文俊秀,说话的语气却分外有力:“我知道大家农务繁忙,尤其是割麦子的时候,一个人恨不能当两个人用;但乡亲们也知道,咱们平梁村至今三百余年,总共就出了三位秀才,没人做官,没人走出平梁村,也就没人领着咱们鸡犬升天。”

“倘若咱们一直不重视学业,咱们就永都没有出头之日,难道这是乡亲们希望看到的吗?”

“当然不是。”

谁想看到自己村子一直受穷啊?

他们也想村里有人做官,带他们鸡犬升天,可是谁敢保证自家孩子有那个灵光劲儿,一读书就能中秀才中状元?

要是书书没读好,活活干不了,岂不是在家养了个白吃饭的废物?

村民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又听得沈舒说:“一个学不进,就两个人学,两个学不进,就一群人学。咱们村儿有那么多孩子,我相信总有两个聪明的,可以承托起平梁村的未来。且,作为村长,我愿意为此付出——”

“即日起,但凡肯送孩子上学的,奖励十个鸡蛋;孩子读书读得好,送菜送粮。”

“若是日后谁侥幸能够读出名堂,考试的费用和进京的盘缠我亦全权负责。”

轰地——

村民们脑子如雷鸣贯耳般炸响,一下子啥都听不进去了。

沈舒说什么?!

送鸡蛋送菜送粮?

天底下能有这么好的好事么?

“村长,是真的送鸡送菜送粮么?你可不要把俺们孩子骗过去了不给。”

“村长,学堂搁哪儿建,我可以帮忙!”

“村长这份心意大家伙都感受到了,我们绝对支持村长的决定!”

……

什么东西能有蛋菜粮重要哩,小孩子能干得了什么?

把他们扔到地里,一天也割不了几斤麦子,上了学堂他们还能读书,万一就读进去了呢?

再谈远的,日后自家孩子大了,即便考不上,去县里谋个差事也是好的。

读书人的路总归是要比普通人的路要广,这么一想,他们才意识到沈舒多么有远见,当即纷纷表示赞同。

沈舒见办学堂的事顺利推行,松了一口气,笑容也灿烂了许多。

接着他告诉想送孩子上学的村民,什么时候报名,该如何报名,报完名该几点到,几时放学。

按他和沈文庆商量的,早期不知道有几个人入学,学堂便先不建,就只在村口空地上堆几个沙盘。

等粗浅的知识过了,孩子们要做文章了,再添置些纸笔,让他们省着点用。

不过,沈舒有更好的想法。

他想复刻现代的黑板与粉笔,给孩子使用以此节约成本,毕竟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至于学堂先不建这事儿他同意,一则建学堂耗费人力和时间,会耽搁孩子们的学业;二则若能让村民们每次经过村口时,听到自家孩子的读书声,会生出许多满足感。

待交代完了详细,沈舒便回到了家,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翻沈大同留下的祖产。

原著里,沈大同堪堪去世,刘敬和就打着未婚夫的名义将沈家财产悉数收入囊中,让他连见都没见着。

要不是刘敬和跟沈文庆主动提起,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个东西。

于是,沈舒翻箱倒柜良久,从床板凿出的格子里翻出了个精美的匣子。

只见那匣子花纹极其华丽,光是制作的材料就无比昂贵,看那匣身漆黑油亮的色泽,犹如流银一般,沈舒觉得这匣子少说十两。

好在这匣子没上锁,一掰就开,沈舒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看,竟是几张房契和地契。

那房契和地契都不是现在的格式,上头的文字也颇为复杂,沈舒继承了苦情受的学识,竟都没能看懂。

沈舒顿时哑火,这让他上哪儿兑去?

看来,这几张契纸是动不了了,只能图个心理安慰。

接着,沈舒又翻了翻,发现这匣子竟分两层,第二层放着一沓万两的银票。

沈舒:“!”

不愧是祖产,诚不欺我!

饶是经过社会毒打被迫佛系惯了的沈舒,在见到这些银票时也忍不住目光一热呼吸粗重。

他捧起这些银票,想到原著里刘敬和把他这么多钱都卷跑了,不禁咬牙切齿——

刘敬和个狗,真该死啊!

好半天,沈舒摸够了银票,才恋恋不舍的把它塞回匣层里,又将匣子藏回原来的位置。

所谓财不外露,贵不独行,若违此理,必招横祸。

沈舒想,万一原著渣攻又来渣他,他携款潜逃也不是不行。

有了这些祖产托底,他对于办学堂的事更有信心了。

第二日,他早早来到村口,就见村民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站在榕树下,等着报名。

沈舒请来了沈文庆,让他帮忙做公证,证明自己所说的话真实有效,然后记下了孩子们的名字。

这一记,就记了四十多个,从两岁的到十五岁的都有。

沈舒对抱着两岁孩子的村民道:“志伯,您家的孩子太小了,等他大一点再让他来吧。”

志伯眼睛一瞪:“三岁了三岁了,差一个月就三岁了,实在不行,你看俺来行不行了?”

沈舒顿时哭笑不得:“志伯你来倒是可以来,但是不送米粮,就只能干学。”

志伯嗐了一声,甩了甩袖子:“不送鸡蛋,俺才不学哩。”

沈舒绝倒。

好在丧心病狂到把两岁孩子抱来上学的只有志伯一个,其他人排着队在从沈文庆那儿领了十个鸡蛋等额的铜钱,就在沈舒这儿顺顺利利报了名。

而其他来看热闹的村民见沈舒真发钱,无比的眼热,这可是十个鸡蛋啊,平常他们哪儿舍得吃?

而当他们以为这事跟他们半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时候,沈舒忽然对他们说:“乡亲们,我这里长期收鸡蛋、鸡蛋壳,鸡蛋五文钱一个,鸡蛋壳一文钱收。你们要是有吃了不要的鸡蛋壳,不要扔,都送到我这里来。”

村民们一惊,还有这种好事?

但是沈舒要鸡蛋壳做什么?

架空背景,物价我定,谢绝考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