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 > 我在聊斋养妖怪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上小偷事件

我在聊斋养妖怪 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上小偷事件

作者:易鹏1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1-03-28 06:52:45 来源:转码展示1

这一行人极尽奢华,连抬过来的轿子,都是用金子镶边的,上面还镶嵌着一颗颗的翡翠玛瑙,看起来布灵布灵的,闪瞎人的狗眼。

这长沙王真是好大的派头,竟然直接出动一个迎接客人的队伍,就搞得如此奢华隆重。

长沙王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其实,出身于帝王之家的皇室子弟向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封王后又妃嫔成群、侍从众多,还有大批的属官、卫士,衣食用度,开支浩大,而这些开支,几乎全都落在了长沙地方上。

大明王朝初期的潭王就藩,岁禄万石,就是从长沙租赋中划给。

潭王,就是大明王朝第一任的长沙王。

第二任长沙王是吉王,史书上记载,他奏立王庄,占田3万多亩,每亩纳银四分。

随后下一任长沙王,他占田达到了4.6万亩。

王庄园地增多,但朝廷粮赋不减,地方官只得将之分摊匀派,使长沙的粮赋大为加重。

此外,王府的各种供支、劳役,也都通过府县官吏强加到百姓头上。

如此沉重的负担,百姓不堪其命,连一些地方官员也深有怨气,曾大声呼道:“宗藩日盛”,“长沙之民不胜其苦矣!”

所以,这个长沙王,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算是为富不仁的典范了。

但是世事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

就在长沙百姓吃糠咽菜,卖儿卖女的时候,长沙王却在自己的酒池肉林中,和自己诸多的妻妾妃子寻欢作乐,逍遥似神仙。

他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感受过老百姓的艰辛。

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享乐。

据说,这一代的长沙王,其王府已经占了半个长沙城那么大,足见其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了。

当然,这些都是大势所趋,易鹏也无可奈何,只得坐上了轿子,跟着队伍一路向着长沙走去。

或许是因为沿途会路经不少崎岖山路的原因,管家前来迎接他,没有选择用马车,而是选择了方便灵活的轿子。

因为彼此并不熟悉,再加上初次见面,少说话,多观察的处事原则,易鹏并没有与管家过多接触,而是待在轿子内,修炼他的法术,背诵他的诗文。

就这样一路走了数天,终于,前面一条大河堵住了他们,不过这里似乎是一个渡口,来来往往的,有着不少商船。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来往经商的商人带着货物,从这里经过。

管家财大气粗,想要租一艘大船过河,不过今日沿途有不少商旅路过,因此他寻找了半天,只在一处稍微高档一些的大船上寻了几个座位。

这几个座位,肯定无法满足所有人过河的。

思来想去,管家便让易鹏带着自己的人先上船,为了保护易鹏的安全,几个王府护卫也跟随着他。

至于其他人,只能等下一趟了。

此时天气炎热,易鹏只想要找一处避暑的客栈,能够尽快渡过大河,也是他愿意的。

带着妙儿和龟妹上了这艘大船,至于孙二姑娘和李娇,则依旧待在油纸伞里。

这艘大船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福船,代表着,一路有福,一帆风顺。

这艘大船当天出发,次日下午便能到岳阳,夜来则会到达本次的目的地,长沙。

易鹏一想,这不刚好顺路吗?便给了船家直达长沙的钱。

整艘大船非常庞大,里面有不少房间可以供船客休息。

看着这艘犹如后世游轮一样的大船,易鹏在感慨古代造船术发达之余,不由对于这船外的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路上,易鹏带着妙儿和龟妹,都站在船舱外看着四周的江景,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一开始倒是真的赏心悦目,看的易鹏流连忘返。

不过看多了,易鹏也有些倦了,在到达岳阳之后,易鹏见天色阴沉,没有什么好看的,便回到船上的房间里睡觉去了。

睡到半夜时分,突然隔壁的房间内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人声鼎沸的,把易鹏直接吵醒了。

这时,他发现妙儿和龟妹也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听着隔壁的动静。

“什么事情,妙儿?”易鹏知道妙儿的听力是一绝,仅仅隔着这么一点距离,隔壁发生的事情,她应该全都听清楚了。

果然,妙儿听了一下,回答道:“似乎是有小偷,在偷东西什么的。”

小偷?

易鹏觉得这也正常。

毕竟,这艘大船上人多杂乱的,有小偷偷东西再正常不过了。

此时也没有监控,小偷混迹在人群里偷东西,还是很难被发现的。

反正被这帮人吵的睡不着,易鹏索性爬了起来,穿好衣服,然后带着妙儿和龟妹走出了房间。

此时,易鹏看见前方围了一大群人,在人群里,似乎有两个人正在激烈争吵着什么。

一个人正在指手画脚的,似乎是在指责对面的那人偷了他的东西。

这人操着一口江西话,应该是江西九江那边的人。

看他的打扮,应该是在河岸两边贩卖货物的商人。

而江西商人所指的,那个偷了他东西的人,看起来打扮也是不俗。

这人穿着一身官府官服,虽然只有不入流的府吏,但是毕竟是公差,按理说不可能干出偷东西这么猥琐的事情。

这穿着官府之人留有一口八字胡,生的白面短须的,一看就是一个读过书的斯文人。

这样的人竟然被指责是小偷,易鹏主观判断之下,有些不太相信。

反而那个江西商人,由于常年往返江水,贩卖货物,皮肤晒的黝黑,像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粗人,这样的人,倒是符合小偷的形象。

四周围观的群众也和易鹏一样,先入为主的,看了白面短须,身穿官服的斯文人之后,也不相信他是小偷。

但是那个江西商人似乎非常确定,指着那斯文人,硬说对方就是小偷,偷了他的东西。

两人再这里纠缠不清,顿时引来了船家。

能够经营这样一艘大船的,这船家身边自然不可能没有几个充当护卫的壮汉。

这不,船家过来的同时,他身后也跟来了六个五大三粗的壮汉,那手臂上的肌肉,比易鹏的大腿都还要粗。

船家还算讲公道,他听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不由对着那个江西人说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你捉到了这人所偷的赃物没有?”

江西人摇头道:“没有找到赃物,但是我可以确定,我的东西,就是他偷的。”

这话说的有些蛮横又武断,船家不由皱眉道:“这就奇了怪了,既然你没有找到赃物,你凭什么就确定对方是小偷,偷了你的东西?”

这身穿官服的读书人似乎也有些不耐烦,指着这江西人的鼻子就骂道:“王八羔子偷了你的东西,你哪只眼睛看见了的?有本事拿出证据出来?”

没想到这个白面短须的斯文人,态度竟然也这么强硬。

易鹏细看了一下这斯文人所带的行李,他运用透视功能,见除了一个穿着衣服的包裹之外,就只有一个装着候补县令的推荐信,按照大明王朝的官制,只要拥有这一份推荐信,对方就可以通过候补,成为县令。

也就是说,眼前这个斯文人,竟然还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官,不过只是一个正在等待候补的官员罢了。

什么叫做候补县令呢?

毕竟,大明王朝虽然地大物博,有不少州县,但是每天都过科举出来的举人,也有不少,因此他们都等着排队,分配官位。

而科举出来的学子,最初也只能获得一个县令的职位,想要把官做大,就需要上任之后,做出政绩,然后一步步往上升了。

每年都有不少人等着被授予官职,但是朝廷每年出缺的县令官职也只有这么多,僧多粥少之下,自然就有一个先来后到了。

于是,有些学子便被授予了官职,转正成为了县令,而有些学子,则运气较差,成为了候补县令,等着朝廷内有县令出缺,再让他们补上。

但不管怎么样,眼前这个斯文人的的确确就是官场中人。

官场中人怎么可能偷别人东西呢?这不是吓唬闹吗?

顿时,易鹏不由自主的,便站在了斯文人这一边,觉得这个江西人是在胡闹,栽赃嫁祸别人。

那江西人见众人全都不信他的,不由急的满头大汗,他大声说道:“我如果不把话说明白,你们肯定都以为我是在说谎,既然这样,我便索性把所有话,当着大家的面,说个明白,让大伙都听一听。今晚我和我一个伙计刚睡下,突然,我身旁的伙计说有贼,我立即爬起来一看,便发现放在房间里的一个包袱不见了,而且房门有被撬开的痕迹,我连忙便追了上去,结果在半路上便撞见了他,这人挡在路上,让我没办法追人……”

江西人讲到这里,船家突然插话道:“就算他挡了你的路,可这也不能证明就是他偷的啊?说不定这位先生是睡不着,出来散散步呢?”

江西人冷笑道:“出来走走,也是正常的事情,不过今日夜晚,天阴月黑的,四周根本看不见什么东西,这人没有点油灯,就这么站在过道上,你觉得他能是出来看风景的?这分明就是装模作样,站在这里望风的,我可以确定,他和偷我东西的人,是一伙的!”

还别说,江西人这么一分析,易鹏也感觉到了奇怪。

他之所以回到房间睡觉,就是因为今日的夜晚太黑了,根本看不见任何景色,黑灯瞎火的,还不如回去睡觉呢。

既然看不见东西,这人为什么会挡在过道上呢?

这就很奇怪了。

顿时,易鹏心里也产生了疑惑,感觉这件事情里,恐怕真的有蹊跷。

江西人看着那斯文人,说道:“我说的对吧,好了,快把我的东西还给我,不然的话,就让我进你的房间内搜一搜,一搜,我的东西便全都出来了。”

见这江西人要搜房间,那斯文人顿时有些恼羞成怒了,他大喊道:“我是候补县令,身上有文书,在房间里,还有一些机密文书,你敢乱动!”

江西人生的五大三粗,是个惯常跑江湖的,怎么可能被斯文人三言两语的唬住,他转头对着船家说道:“今日如果弄错了,得罪了客人,全都算在我的头上。”

说完,他又回头对着斯文人说道:“怎么样,让我搜吗?”

见江西人强硬的要进他的房间,斯文人这一下有些慌了,连忙堵在门口,不让江西人进去。

但是,这瘦弱的斯文人,怎么可能是粗壮的江西人的对手,江西人像抓小鸡一样,便把斯文人抓在了手中,丢了出去,随后他便大摇大摆的进了斯文人的房间,搜查了起来。

此时,围观的众人全都七嘴八舌的讨论疯了,都觉得这个江西人太冲动了。

对方可是一个候补县令,是官啊,这个年代的官,就是官老爷,岂是他们这些跑江湖营生的人能够得罪的?

众人都替江西人捏了一把汗,假如什么都没有搜出来,这件事情,可不容易下台了。

说不定,斯文人会叫人抓住江西人去见官。

冒犯官府中人,这可是要蹲大牢的。

江西人似乎很笃定对方就是小偷,他来到对方床下,随意在床下一摸索,顿时拉出了不少东西出来,有烟斗,有崭新的布鞋,甚至还有女人用的内衣肚兜。

围观的众人见了这些,顿时看傻了眼,其中有一人嚷嚷道:“那烟斗是我的,我是说怎么今天白天刚抽了几口,就不见了呢,原来在这里!”

又有人道:“这布鞋是我的,是我媳妇临走前,给我做的。”

随后就是一个女人羞怒的声音:“你这个杀千刀的,竟敢偷老娘的衣服,老娘的包袱是不是也在你这里!”

……

事实一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这小偷,还真的是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看起来斯文的候补县令偷的。

一个堂堂的候补县令,竟然干出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船家看见这些东西,听了四周群众的话语,顿时脸色沉了下来,让身后几个壮汉把这个斯文人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