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 第12章 第 12 章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南方赤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17 07:17:14 来源:文学城

当前社会铜钱紧俏,卖东西并不一定能收来钱。几十文、一百文的小买卖尚可支付现金,但当做大额生意、钱的数量以“贯”来计的时候,有些人自然而然地拿粮食、布帛等物来换,并且对于当前“汇率”,大家都烂熟于心,没有在这方面耍心眼的。

很快,阮晓露身后堆满了铜钱,还有几匹布、几壶油、甚至一罐子盐,让她啼笑皆非。

有人挑担售卖香薷饮和卤梅水。阮晓露摸出几个钱,买碗饮料,没时间咂摸,一饮而尽。

一个人很快忙不过来。好在她有后招。找到当初的客店,掌柜李小二正跟浑家一块儿,趴在柜台上算账。

阮晓露往那儿一站,李小二抬起头,哆嗦一下,想起来被阮七郎揍得叫爷爷的那个下午。

上次意外撞破这姐儿俩的身份,李小二抬出恩公林冲,主要是为了跟这些梁山贼寇套近乎,生怕人家一个手抖,把自己给杀人灭口了。

至于这几个姓阮的人品如何,李小二不敢多做憧憬。林冲这样的老好人,如今稀罕得凤毛麟角。不指望别的梁山好汉都这么助人为乐。

“姑娘……有何贵干?”

阮晓露友好地提醒他:“上次央你帮忙卖鱼,你可是答应得好好的。这不,用得着你的时候到了。别担心,辛苦费不少你的。”

李小二半信半疑。上次这女大王确实跟他提过什么“卖鱼”,什么“辛苦费”,他怎敢相信这等好事,只当是她安抚自己,随口画大饼。

他都保证绝对不报官了,她怎么还不放过自己啊?!

阮晓露见他不信,摸出刚收的一锭热乎乎银子,拍在他手里。

老实巴交的李小二当即把账本丢给浑家,脖子上搭条毛巾,又叫上几个短腿跑堂:“醒醒,干活了!”

*

到了下午天气最热之时,几船活鱼已经卖出去大半。剩下的奄奄一息,开始翻肚皮。

阮晓露爽快将这几桶鱼送给李小二的客店,让他们腌制保存,以后待客。

李小二这才相信,女大王提的“辛苦费”竟然是真的,而且出手大方,赶紧千恩万谢。

虽说客店里有相熟的渔民进货,但从没进过十几斤的大鱼。大宋小市民推崇精致生活,这些鱼中赤兔摆出来,就算只是个看头,也能给他客店带来不凡的声名。

“这些鱼,就算腌了也能卖不少价钱。小的不能白拿……姑娘你看……”

他从怀里掏出刚才阮晓露给的那小锭银子,犹豫着要还回来,那手却伸得不是很长。

阮晓露想了想,还是谢绝了:“你拿着。”

自己在梁山外头举目无亲,能有这么个安全歇脚的地方不容易。就当是交个朋友。

也许是跟好汉们混久了,她也有了那么点仗义疏财的习性。一小锭银子,几贯钱而已。若是她一穷二白,也许还会当宝贝捂着。

但如今她捧着百来贯钱,这五贯嘛……也不过就是个数字而已。

没错。物以稀为贵。这近百条新鲜巨大的鲤鱼卖出去,收来的铜钱装了几大担。阮晓露请李小二浑家盘账,除去“分销成本”,一共九十贯足钱,得用小车拉。

看着挺多。但这是水寨兄弟共同劳动的成果。

李小二看得有点呆,悄悄跟他浑家说:“这年头山大王都改做生意了,难道比打劫还赚钱?”

浑家瞪他一眼,“嘘!”

阮晓露侧头看了看他俩。对上两张忐忑赔笑的脸。

她笑了笑,带着点暗示,说:“以后我十天半月来一次,你做好准备。”

让李小二也意识到,跟土匪商业合作,收入源源不断,以后他的“恩公”得换人。

李小二心虚,殷勤地问:“要不要给姑娘雇个车儿,运这些钱回……嗯,回……”

阮晓露摇头。

这些钱不能带回去,否则都让好汉们喝酒喝掉了。

梁山逻辑轻财重义,视金钱如粪土的才是真好汉。今天她带着喽啰捕鱼赚外快,要是赚来的钱都进自己腰包,不用说肯定是死罪,再说这钱捂着也没处花;若是贴补水寨,那就是私自创收,绝对会被领导拿来当典型敲打;要是孝敬整个山寨呢,不够塞牙缝的,谁也不念她的好。

这些钱的用途,她另有打算。

*

水寨里多了个女教练,悄然转换了训练风格。这种小事不值得上报领导。晁盖几天之后才听闻,也只是“嗯嗯”两声,嘱咐两句“别松懈”。

晁盖操心的另有其事。

李家道口的朱贵酒店里招待了两个过路的军士。听他们议论,官府上次围剿梁山失利,很可能卷土重来。

酒店里的喽啰慌了神,早早把人给麻翻剁了,没问出更多细节。

总之练兵不能松懈。

可是练着练着,缺勤的喊累的越来越多,精神面貌越来越无精打采。

开始大家以为是饿的。直到有人开始发烧。有人呕吐。每天都有两三个新病倒的。

再过几天,晁盖自己也开始不舒服。头疼,吃不下饭。

他觉得是暑热邪气。管公孙胜要了道符贴门口。不管用。

大小兄弟齐来探望,热热闹闹齐聚一堂。没几天,来探病的兄弟们,半数也都开始发热。

吴用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和阮老夫人当初的病症,似有异曲同工之相啊。”

梁山终究不是孤岛。在济州府已经爆过一轮、眼下接近尾声的时疫,终于传过来了。

生病没什么。有的穷苦百姓一辈子没看过大夫,难受了就扛着,扛不住就躺平。有人躺着躺着就好了。有人躺着躺着就躺棺材里去了。

但眼下的梁山容不得躺平。打仗讲究士气,讲究同进同退。喽啰们都是泥腿子出身,都不是军神,不太懂随机应变。好容易训练成的阵法,缺几个人,关键位置全是窟窿眼儿,战斗力一泄如注。

官兵这时候若是大举来攻,简直是趁你病要你命,不讲武德。

领导们终于想起来:“快,事不宜迟,快下山去请那个……大夫姓什么来着?咱们库房里钱够吗?问问人家能不能赊账……”

人都有侥幸心理。没病的时候,觉得未雨绸缪是白花钱,囤药囤物资的都是傻子。一旦倒霉落到自己头上,才想起来临时抱佛脚。

掌库的周老三裹着被子来应,说头领们别动怒。大家都生病,“劫富济贫”的事业也得暂时搁置。山上已经十天没有进账了。

众人傻眼,聚义厅里喝闷酒,商议却敌之策。说来说去,却都离不开“生病”两个字。

门外脚步声响,飘进来一股酸菜味儿。

“各位大哥,”水寨的何成拱手见礼,放下肩上褡裢,解开小布包,“事不宜迟,这是牛大夫的‘清毒丸’,刚从山下送来的。不能根治此次时疫,但没病的能防病,病了的减轻症状。每日两粒,连吃七日。多饮水,多休息。七天之后,便无大碍。”

何成文盲一个,这一串台词像是背熟了的,咬字困难,断句诡异,好歹说清楚了来意。

吴用双眼一亮,马上联想到:“上次给阮老太君开的药,难道还有剩余?剩几个人的量?”

大家赶紧围过来:“甚好甚好,快拿来,给晁天王压压病气。”

晁盖也喜出望外,但马上挥手:“不不,我还撑得住。林教头练兵辛苦,万万不可病倒,还是先给他吧。”

那边林冲立刻回绝,说他正当盛年,用不着药。倒是当初王伦手下的杜迁、宋万两位大叔,眼下年龄渐长,更需照顾。

杜迁宋万连忙谦让,说自己一辈子没生过重病,此次也尚无症状,何必浪费好药。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

一时间,聚义厅里温情脉脉,几个年迈的喽啰悄悄抹眼泪。

何成朝外招招手,几个小喽啰鱼贯而入。人人肩上挑着扁担。卸下打开,整整齐齐,一包一包,都是药丸。

“都是兄弟,不用谦让。”何成笑道,“一共八百人的分量,人人有份。其中水寨兄弟已经分得了。余下的快分下去吧。”

大家假期过得咋样?我先举手,我家里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