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 第21章 静修身;俭养德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第21章 静修身;俭养德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22 23:48:35 来源:文学城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温博然就在青杭镇热热闹闹筹办婚事,虽则距离正日还有不到小一个月时间,家里也已经将聘礼和宴席的大部分东西准备好了,可他却每天还是忙得脚不点地。

首先是宅子,虽则两人成婚后就要上京,可温家的祖宅就在青杭镇,自然是要好好给小两口收拾出来。日后若是回来,也有落脚的地方。尤其家里的长辈都盼着他能够尽快开枝散叶,给孩子们准备的院落都有两三个。

温鸿敏是个讲究人,带了个风水先生上门,好好给重新规划了一遍,请来的匠人们日夜赶工,希望能在正日前完成。李家也派人来量了尺寸,一些特殊的家具还是要重新规划好的。木头都是已经准备的,部分雕花也都做好了,稍作调整即可,不怕耽误了好日子。

李香香早早就已经将自己的盖头给绣好了,剩下的礼服自然是有绣房的人帮着做的。但她也是不得闲,还得给男方的长辈准备一些针线活儿,以表明自己的小小心意。

最好当然是也给新郎准备一份,增进夫妻感情。

虽则她没了娘,可祖母和外祖母都在,两位老人见多识广,有些想法的确是迂腐,但为她好的心思是一样的,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总让李香香觉得暖心。她忍住了不少的不同意见,耐着性子学着去当她们口中的好女子。

只瑞安,到了青杭镇就不见人影,李香香身边只剩下四个新来的丫鬟伺候着,每日忙前忙后,生怕小姐出嫁了不带她们。

其实原先李香香身边伺候的人并不少,但是成婚之前她就都给做好了安排,除了瑞安继续跟着她,其他人不是嫁给了管事就是配给了小厮,统统安排好了。都是她母亲当年留下来的,年纪也到了,不该耽误她们太久的。

李香香知道祖母还给自己准备了两个性情温顺且容貌中等的丫鬟做特殊用,但没有要。她知道自己很难说服她们,但是态度很坚决,“祖母不用担心,孙女知道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会吃亏受委屈的,若是日后有事儿,定要给您写信让您撑腰!”

说着,整个人如乳燕投怀一样,埋在老太太的怀里。洪老太太在旁边看着就眼热,没好气地吐槽道:“都快要嫁人了,还跟个小姑娘似的粘人,被看到了岂不是要被笑话。”说着,还伸手戳了戳李香香的额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其实她们俩当时也商量过,让李知府张罗女儿的婚事是不是要更好些,怕日后孩子嫁过去真真受了委屈,她们俩年事已高,也不能帮着撑腰,岂不是吃亏了也没地方申诉。后来还是李老太太看得开,劝了几句并且做了决定。

在她看来,儿子娶了柳氏之后便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孝顺孩子了,人家都是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没必要因为以后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白白叫现在的李香香受委屈。

再则,即使是李知府张罗婚事,未来李香香受委屈了,也不见得他就会帮着撑腰。

三言两语就道出了真相,也让洪老太太改了主意。唯一庆幸的就是,李知府的哥哥对这个侄女显然也颇有好感,洪老太太的儿子,也就是李香香的舅舅,对这个外甥女也还不错,两家人帮衬着,足够让李香香风光嫁出去。

“乖一些,不要总作怪,到了被人家里,成了人家的儿媳妇孙媳妇,可就跟在家完全不一样了。”李老太太摸着孙女柔顺的黑发,语重心长继续劝到,即使知道李香香不爱听这些,却还是努力想要让她记住这些道理,这些自己当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才领悟到的真理。

“女子本就是要侍奉丈夫,侍奉公婆,生儿育女的,我们出身好些,家里有奴仆帮衬着,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已经是万幸,不能再任性妄为只跟着自己的心意,懒惰成性不管不顾,若是如此,就是被教训了,怕是我们也没脸去给你撑腰。”李老太太说到这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洪氏早逝这件事儿是她心中一痛,如今好不容易熬到孙女出嫁了,可将李禾源留在继母身边她也不是很放心。“等你成婚后,女婿定是要带你上京的,到时候我再去书一封,让你爹将禾源送到李家的书院来。”自己叔公开的书院自然是不怕受欺负的,加之如今书院的名声,也不怕儿子拒绝。

想到这儿,李老太太又提了一口气,将自己打听到的一些事儿跟李香香说了一遍,“你爹糊涂,也不知道你未来公爹会不会心有芥蒂的,到时候你嫁过去了,找个机会要与孙婿细说,不叫这事儿留成隐患……”她絮絮叨叨,说完了洪老太太还要补充,口水都干了也不停下来。

李香香看着两位老人,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总归她亲缘还未断,日后夫婿若是对她好,她定是也要好好护着他们的小家。

很早之前,在柳氏进门后她就明白,从此自己再没有家了。有时候李香香都忍不住想,或许嫁出去也挺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未来能有跟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她定要好好保养身子,不叫孩子经受跟她一样的痛。

远在京城的张家也说起了张柏邧以及他带回来过的几个孩子,尤其在张英对张柏邧的成绩表示遗憾,并且赞叹了李治续几句之后。

“儿观那温家李家孩子是性情温和,为人端方的好孩子。治续虽爱交际了些,可少年人心性,不过就是初来乍到好奇了些罢了,从未听说过流连烟花之地,估计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儿。博然与他完全是两种性情,显然也更值得托付。”张廷玉跟他爹说着话,眼睛却一丝没有离开自己手上的书本。

这些话张英已经说过几遍,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索性就直接将他的话给说出来,让他爹无话可说。其实张廷玉心里明白,自家爹不过就是想要给姐姐的女儿找个好人家,那孩子今年都十三岁了,家里条件着实不佳,的确很难找到这么好的人家。

不拘着是李治续还是温博然,先定亲,等能成亲的时候,他们应该都已经在京城站稳脚跟,能谋外放了。到时候张家再给出把力,能叫他们平步青云。

有人保驾护航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张家,这个已经经历了两朝仍然屹立不倒并且慢慢还在往上爬,颇受皇上重视的张英坐镇着。

张廷玉心里很清楚,这种事儿本就是讲究一个两情相悦,他爹有这个意思却一直按耐住不说,温博然和李治续回乡祭祖,多的是想要借此攀上关系的人。若是动作快的,估计都要带上媳妇回来了,哪里还能等到他爹下手。

不过显然,张廷玉不想就这么跟他爹说。

“也罢,等他们回京了再找他们聊聊。你先给柏邧去一封信,让他尽快回京才好。”虽则成绩还算不错,但是不好好谋划,也是去不了好位置的。翰林院那么大,每个人手上都在跟不同的项目,修书的,编纂的,整理的,到六部观政的,里头的讲究还真的是不少。

即使相中了孙女婿的人选,但是张英第一个想要照顾拉拔的,还是张柏邧这个沾了点亲戚关系并且还姓张的孩子。

张廷玉看了一眼又坐回书桌前的老爹,以及那本打开很久也没有翻页的书,不禁感慨了几句,老爷子如今跟年轻时确实是大有不同,儿女情长了许多呢。

皇上带着宫里头的嫔妃们到畅春园避暑,天气炎热,他在书房办公时习惯会摆两个冰盘,一旁还有打扇的太监,梁九功低垂着眉眼站在边上守着,也没叫底下的小太监动手,自己亲自给皇上墨墨,顺便听一听他的吐槽。

他批折子还是挺快的,中途休息的时候拿起一直放在旁边的单子,这是吏部送过来的名单以及相关的分配,这一次殿试录取的人里面有几个他还挺喜欢的,就想看看能不能留在自己常看得到的地方。

一甲前三毋庸置疑都是放到翰林院里去,至于官职,其实也都是固定的。至于后头的这些人,他随意勾勾画画,总算是修改完成。看到温博然的名字时,就联想到了他的策论,想了想,还是将他名字后面的吏字划掉,改成户。

那孩子虽然策论答得很不错,但是皇上仔细问过了,是个擅经营且算学也还不错的人才,可以放到户部去看看,观政观政,还是要出报告的,皇上很期待,不知道温博然能不能让如今困扰他的内务府的事儿有所突破。

他反正是挺看好的。

旁边的梁九功眼观鼻,鼻观心,静心墨墨,丝毫不敢分神去看,甚至不敢往脑子里记。要知道,皇上贴身伺候的人都是他最信赖的人,容不得有半点外心。御前当差最最要小心,他已经是多年的好手,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是贪得无厌收了那些人的贿赂帮着传递消息,事发之后便只会让皇上定性为他们跟外臣勾结,背主忘恩,只怕碎尸万段都不能解皇上心头之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