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 第1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第1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22 23:48:35 来源:文学城

他在柜台前小站了一会儿,盘点了店里的库存,为下一次进货做准备。他们如今靠的是相熟的镖队每次来往青杭镇和京城之间。他提供单子给到镖队的人,到了青杭镇后会直接拿着单子才能够家里要货送到京城来,只需要一笔运费。

虽然这波操作下来,成本跟在京城直接批发采购没有很大区别,但是因为是自家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多融入他的创意,也让这门生意多了几分竞争力。

京城的茶馆不要太多,没有特色的话是很难维持生意的。除了说书先生外,他的这家茶楼竞争点还在这层出不穷的,结合了好些后世点子的茶叶上,比如青柑,比如花茶等等。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即使当年他舅舅的公司其实是做游戏的,但是运营岗位上呆久了,商业头脑还是不错的。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许久,直到街道外面传来声声喧闹,才知道原来是报喜的衙役出发了。温博然守着没敢走,从第一名到第十名都会有专人直接送成绩到考生的手上。之后殿试的成绩,更是会报到最后一名去,最大限度公正公平公开,也是彰显皇帝对人才的重视,让大家对科考有更多的向往。

只是很显然,他们都没料到的是,前十名并没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温博然这种原本就没什么想法的人也罢了,像李治续这个种子选手脸色都变了。他到底也只是个未到二十的青年人,还没有老练到能够掩盖自己的情绪,尤其屋里都是他的至交好友。

其他人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即使知道有一道题压中了,可考试卷子那么多,还得看其他不是。温博然上楼后,在表哥的肩膀上用了拍了怕,坐下来准备泡茶,给大家压压惊,也让李治续好好缓解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太失礼了。

只是他才刚刚坐下没多久,小厮们也结伴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了不错的消息。

这次会试的前十名是没有他们,不过李治续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会试录取将近三百人,他就在第二十名。而张柏邧等人都分布在中间段,连温博然也都不是吊车尾,甚至还比张柏邧排前了两名。

其中一名,同样是李家书院出来的,洪文锋,洪家的旁支,因为在最后一场生病了,他自己感觉是没考好。结果也就是这么个结果,跟李治绎一样都落榜了。但他显然是心有准备,这会儿也能淡然跟大家说出恭喜二字。

只是温博然很清楚,接下来他们就要分道扬镳了。

果然,他的一泡茶还没好呢,洪文锋已经开口:“承蒙大家这么多日来的照顾,接下来大家好好筹备殿试,我还是先行回乡了。”他跟温博然打听镖局来回的时间,准备先回青杭镇。

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大多数是第一次离乡过年,像温博然这种适应程度的是少数,既然已经落榜了,就不必要在京城浪费时间了。这时候回家去也挺合适的,好好休整,埋头读个三年,明年应该会有更大的可能。

“也成,到时候我把笔记都整理出来给你送去。”温博然还挺喜欢这个男孩子的,是洪家的旁支,并没有太沾本家的光,人挺聪明的,读书也肯下苦功夫,家里只有一个寡母,跟他相依为命,好在家财颇丰,日子过得不算拮据。

他能帮到的不多,也就这么些琐事上能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了。看着还想要推辞的洪文锋,边上的李治续也帮着开口劝到:“左右我们都已经考过了,这些笔记整理了给你,也不都适用的。你再好好研读,加些东西进去,说不定日后还能卖了换些钱!”

倒不是空话,就大家这段时间累积下来的一些点,整理之后拿去卖给下一届的举子,绝对能换不少钱。

当然了,也都不是缺钱的主,这时候也就是安慰洪文锋而已。温博然看了看已经缓过神来的李治续,又跟边上的张柏邧讨论起来,接下来的殿试,还需要一些指点,而在场的,有经验丰富的人可以请教的,大约就是如今寄住在张家的张柏邧了。

洪文锋也竖起耳朵听着,这些难能可贵的东西可不是花钱能够听得到的,累积下来,日后他自己上场时也都能用得到。

而另一边,温博然等人过了会试的消息传回青杭镇,由李清霖组局,几家人凑一起高高兴兴吃了个饭,交换了一些信息,才算是尽兴了。

他们的儿子是挚友,除了李家和温家这种有亲戚关系的,其他人大多都并没有太深入的来往。有了孩子们作为桥梁,同样是为人父母,同样是在青杭镇,走动起来也颇为方便,而且各取所需,谁也不会沾了谁的光。

洪文锋的母亲也来了,李清雯得了儿子的书信,对她颇为照顾,一时引为知己。她知道李清雯张罗着要给儿子定下李知府的女儿,不禁感叹她的眼光好。

“的的确确是个好姑娘,从前在老太太那儿也见过几回,”她常常去给洪老太太请安,家里的生意多亏了主枝这边的照顾,当然了,也跟她儿子争气有些关系。洪文锋还不到二十已经是举人了,就是再不往上考直接回来青杭镇也能谋个小官做做,稍微有些情商有些手段的,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呢。

毕竟,洪家如今的家主就不是靠正经科考出身,以至于家族里对于这些潜力股都颇为照顾,不敢轻易得罪了去。

谁知道哪天就翻身做主人了呢。

“我也是打听到了的的确确是个好姑娘,才动了心思。只不过我家孩子如今还在京城赶考,那李家姑娘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呢。”李清雯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不是很着急,毕竟会试都过去了,殿试只不过是再排个名儿而已。

再不济,混个同进士,回来了让李清霖想想办法,应该也能当个小官。或是回来再继续读书,三年后再考也来得及。

草长莺飞,三月初出了会试的成绩到四月殿试,中间只不过是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天气渐暖,天空也开始清朗起来,人间芳菲四月天,人们的心情也开始跟着愉悦起来。

温博然对于殿试的了解全部来自史书记载以及后世的一些电视节目,当然,还有这段时间请张家的先生帮忙讲课传授的一些经验拼接在一起。这个时代的人对皇权天生的敬畏是温博然能够理解却不能够感同身受的,他只能尽力去模仿,但是却不能做到一致。

也正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紧迫感,让他从始至终都是谨慎有加,任何言谈答辩都会做到有理有据,什么都得找找史书出处。若是初次了解,很容易给人一种照本宣科的的感觉,只是细细品读他的作品,又能看到些许推陈出新的味道。

殿试就一日,流程很琐碎,温博然全程垂眸,也没有偷偷看看这千古一帝长得什么模样。按照四阿哥的样子推测,如今年近五十,应该也是个保持的不错的帅老头子。

康熙出题很谨慎,先是讲了不少客套话,“……兹欲令**小廉,民安物阜,渐几于淳庞之治,何道而可?”

温博然审题几次,将脑海中关于吏治的内容都翻出来过一遍,然后专心致志,埋头将自己想到的点在草稿纸上记录下来。因为是初稿,虽字迹工整,可思绪有些杂乱,内容自然就是东一点西一点。到了中途用餐时间,他才算是整理了点思绪出来。

“愉快”地用完简单的餐点,下半场开考后,温博然将自己写下的东西稍加整理,然后誊抄在考卷上。他很认真,当然也注意到了下来巡视的皇帝以及他身后坠着的几位大人,只是考试时间一点点减少,时间紧任务重,还挺紧迫的,不容他开小差。

这道题应该难倒了不少人,温博然心中有数,康熙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家,清朝开国皇帝的确都挺有本事的,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真正将清朝的统治巩固下来,并且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是在位六十余年的康熙。

皇上问询吏治,自然是希望能看到一些人的真心话,只是尺度怎么把握,还真的需要自己斟酌。

最后一个字写完,温博然长长舒了一口气,挺身的时候正好留意到斜上方的李治续已经完成,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他收回自己的心神,专注在眼前的考卷上,认真审阅,做最后的查漏补缺工作。

走出大殿的时候温博然还有些许恍惚,前世他当然来过故宫,只是如今这场景容不得他继续逗留。很快,相熟的几人就凑到了一起往外走,路上时不时跟认识的人打招呼,也不敢多说什么,寒暄着往外走,一同上了车回各自的住处。

他们今天考完,明天整理答卷然后封印给考官先审,然后将前十或者前二十呈递给皇上,让他来做最后定夺。中间耗时不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一般是四月份下旬会有成绩出来。

而这一次,温博然并没有跟前几次考试一样将答案再次誊写去给求教,而是选择低调静候。他也不到处交际,每天都泡在自家的茶馆里,研究着怎么将生意巩固下来并且发展第二家分店。当然了,也是为了能够强迫自己静心等待。

这道题应该很多人都用过,是康熙三十九年的殿试题目,很长,不想水字数,也没有看过当时的答卷,所以不涉及那部分内容了~

每天都在艰辛码字,每天都想写多点,无奈手速不够快,哭辽

再次感谢 忘了 小可爱的1个地雷;明天会继续努力,争取日更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