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 第15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第15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22 23:48:35 来源:文学城

得了嫂子的肯定,李清雯瞬间喜笑颜开,眉宇间些许愁绪消散,整个人瞬间就清朗了不少,引得许蕙娴频频侧目。

她心里暗叹,小姑子如今算是熬过来了。当然还是一如既往将儿子看得很重要,但眼看着温博然这孩子有出息了,她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许蕙娴也没有推搪,自然地接过了她的话头,“放心吧,我会好好留意,有消息了跟你说。”

细细琢磨,接触洪家的确算得上是个好办法,继夫人柳氏的名声一般,尤其是在李大姑娘退婚后。即使对外宣称是男方的问题,但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怀疑到柳氏身上。尤其她自己的女儿说是寄居在京城外祖家不回来了,更叫人怀疑是有什么龃龉不为外人所知。

李知府并非蠢人,当然也察觉到了些许不对,但大局为上,他跟女儿详细谈过,给了她允诺,之后不再插手她的婚事。也不知道他跟柳夫人说了什么,之后李家内宅反正是消停下来,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额意思。

外头的人不知道内情,怀疑当然是有,当着他们的面儿却不会说什么。许蕙娴有心想要亲近,自然就找了机会,在重阳扫墓后,带着女儿李治缡去了一趟本家。

李清雯已经帮着打听好了,今儿洪家的太太会到李家来,如果她的时间卡得准的话,正好能遇上对方。

李治缡大差不差知道了内情,往李家宅院走的时候,忍不住小声跟她娘亲嘀咕,“娘您真是的,姑姑若是有意,也应当是她自己来,怎的是你跑在了人家前头。”她认识李知府家的大小姐,逢年过节的偶尔能见上一面,的确是个标致的人儿,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只是在李治缡看来,她家两个哥哥都比温博然要年长,理应更着急些才对,偏她娘一心只为表哥着想,也不为自家哥哥花些心思。

翻过年她就十六了,相看了这么久,到底还是定下来许蕙娴娘家的一名后生,对方的才情一般,叫李治缡不甚满意。只是她今年也不小了,再拖下去,估摸着这样的人家都难。想到这儿,她忍不住回想起李家大小姐那张桃花般娇嫩的脸,那位姐姐还比自己大一岁呢……

“你懂什么,李家那姑娘我也见过,是个不错的性子,跟你舅母正合呢。”算起来他们还是同宗同枝隔房,若是能看着李家大姑娘嫁个好人家,也是好事儿一桩。更何况,温博然其实跟她儿子也差不离了,能为他出点力,许蕙娴也是很乐意的。

她没好气伸长手指戳了戳女儿的脑门,“白长这么大岁数了,你姑母待你这样好,偏还计较这些。”她自己的儿子她自己清楚,是真的不着急。

左右明年会试后,若李治续真的能更上一层楼有个进士出身,那婚事是根本不用愁的。到时候怕是多得好人家的姑娘找上门来呢,许蕙娴已经安排完女儿的婚事,了却心中一桩大事儿,其他的就随缘吧。

与此同时,李老太太也在跟洪家太太说着孙女的事儿。

她跟老太爷李明智相濡以沫走过大半生,一共有三个孩子。而李知府就是幺儿,最最受宠,也最最有出息。老人家念旧,他们并没有跟着去府邸,而是留在本家跟大儿子同住。若是叫老太太说,她最最喜欢的当然是洪氏这个儿媳妇。

洪老太太跟她交情也好,两家人常来常往,那孩子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只是洪氏福薄命苦,早逝后留下这一儿一女。她原本是要将李香香和李禾源接到身边来照看的,无奈李知府不同意。他迅速为自己找打了继妻,老太太见劝不动,也就不勉强了。

洪老太太时常会过来跟她说说话,逢年过节还是有往来。不说别的,就女儿留下的两个孩子还在后娘那儿拿捏着呢,她可放不下心来。

“香香到底答应了没有?我就说该给她好好相看了,将人选拿到她面前让她挑选,不能再由着她的性子来了。”李老太太知道儿子答应了让大孙女自己主张自己的婚事后就很紧张,生怕孩子自己不懂事儿想不开,拖了再拖,生生错过了最佳的时期。

眼下李香香也已经十七了,勉强能算得上是适婚年纪的上限,再不筹备起来,等真的过了二十,别说好人家,就是想找都难,生生被耽误。

很显然她的话获得了洪老太太的极度赞同,“我连贴身的嬷嬷都派出去了,就是不肯松口,只说暂时还不想谈及此事。”她到底没把对柳氏的埋怨宣之于口,硬生生转移了话题,“老姐姐,我都想好了,我们先给她想看着,合适的人递到她跟前,不给她推搪的理由。”

现在可不比前朝,出家了也不一定清净,还是要有自己的家,日后和和美美过日子更好些。尤其是女子,世道总是对女子更苛刻些,她们作为过来人,有时候明白小年轻的想法,却不得而为之。

两人正说着话呢,许蕙娴带着女儿,在下人的引导下进屋了,她给两位老太太行了礼,才开口道:“早知道洪老太太您也在,就该把家里的普洱茶给您送一盘来,还有那小青柑。”她借机说起了温博然翻到杂记找到的制茶法子,跟最最喜欢喝茶的洪老太太闲聊着。

等将两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又旁敲侧击,开始打听李家大姑娘的要求,并且稍稍带出了温博然。李治缡在边上听着,忍不住对她娘刮目相看。原来自家娘亲也并不都是目下无尘的模样,这情商还挺高,值得她好好学习。

另一边的温博然已经在京城安顿下来,李治续带了个管家来,又有张家的人帮忙带路,在牙行买了人,又带着贵文贵武去了附近的店铺认路,总共三日的时间,好歹是帮着将家给安好了。

之后,在张柏邧的邀请下,温博然去了几趟张家,跟张家特意为张柏邧请的先生交流过后,静心待在家里好好学习。他自制力过人,每天列好时间表,读书练字,跑步锻炼,甚至还饶有兴致抽空逛了这北京城,闲适得很。

春闱在明年二月,同样是九天时间,考试内容在乡试的基础上加深,但方式大同小异。温博然挺有信心,他只是希望掉个车尾,并没有想要名列前茅,相对就要简单些。而且他打听过了,这一届的考官跟他风格理念还是有一定的吻合度,有些许优势。

李治续会选择这科下场也是有原因的,避开了好些风彩卓然的人物,要更容易出头些。他来到京城后,一改在青杭镇时闭门造车埋头苦读的样子,热衷于交际,拿着李明启和李清霖的帖子,拜访了不少人。

会试当然不简单,他毕竟不是京城土生土长的被圈子里的人熟知的世家子弟,想要出头,的的确确是得累积一定的人脉。别的不说,先混个脸熟,有个基本的印象也好。

青杭镇不大,温博然来到这世界的三年时间里,大多数时候都在书院读书,休息的时候也就跟祖母去踏青礼佛,偶尔替他娘到庄子铺子看看,大抵两三次就将青杭镇给逛透了。但京城不同,天子脚下,城池规划非常有特色,人与人之间相处多了功利戒备,少了青杭镇那种朴素及与人为善的氛围。

就他们这小小的两进宅子,位于住宅区,周围多是小官之家,少有开门互动的时候。温博然显然是很适应这样的氛围,毕竟后世也差不离。

最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西市的一家占据三层楼高的书坊,据说是某位皇亲国戚的产业,里头售卖的书籍囊括了方方面面。除了正经读书人需要的四书五经,到涉及衣食住行的各种游记,甚至还有关于农学、法律等等的书籍,温博然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里面泡着。

要不是还顾忌着会试,温博然简直如同掉落米缸的老鼠,沉醉在这些书籍里面,手不释卷,一天看它四五本,将相关的想要知道的内容都刻到脑海里。

到底已经是个成年人,将那种**克制住后,温博然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时间,超额完成任务的话,会奖励自己放松的时间用于看闲书。也亏得没跟家里人住在一起,不然被知道了考前还在这样放纵自己,绝对没有好结果。

也正是因此,温博然将房子的其中一间房改好,变成书屋。而迫切想要拥有自己感兴趣的那些书籍的想法管控了他的脑子,温博然再次兴起了要赚钱的想法。

京城居大不易,买房靠家里,那自己的兴趣爱好支撑点,当然得靠他自己,赚大钱不容易,赚点小钱将自己的书房给整出来,应该并不会太难吧……

日更有点困难,但是在努力了,目前是随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