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第9章 愿者上钩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第9章 愿者上钩

作者:独饮人间烟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3 11:09:04 来源:文学城

“安南县今年无法征齐秋季税粮,来年一并补上。除了三岁及以下孩童可领口粮,三十五岁老丈亦然。”乐尧直截了当。

今秋不交税粮?!刘良心下震惊,面上越发恭敬。

“如果富户乡绅来申领怎么办?”

“一视同仁。”

次日一早,照壁公示区。

“哎,今天县衙出了一张告示。”路过的男子随口跟同行者说。

“八成不是好事。”

“走,去看看。”

蒋县蔚和其他七位衙役,在卯时遵照乐尧吩咐分别前往八处,召集乡长及各村长传播告示内容,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让安南地界每一位民众都知晓。或许早一分就能多拯救一条生命。

县城这块,由刘良和乐山负责。乐山此刻正站在照壁前,给不识字的老百姓读着告示。

“小郎君,这告示上说的都是真的?”背着竹篓的老汉问。

“当然是真的,县令亲自下的令!”

“老汉今年三十六,可以吗?”说着老泪纵横,周遭看热闹的人有所触动,忙安慰道:“老丈您肯定可以领口粮,告示上说现在就可以进衙内领取。”

老汉抹着泪不敢动,乐山笑着说:“老丈,您不用怕,新来的乐县令是我三叔,对老百姓可好了,我带您进去,还有符合条件的没?正好一起进去。”

如果是刘良说这话,围观的民众怕是早就跑了,可少年人一脸纯良,说话也中听,不由得让人放下心,其他人也想跟着进去瞧瞧。

想到乐尧嘱咐自己多听多说多做,并没有说不让旁人进衙门,乐山笑着吆喝众人,其他几位犹豫的老汉和老媪胆子也大了起来。

“三叔!这几位是三十五岁以上来领口粮的,其他人来看热闹,我先出去忙了哈!”少年一口气说完就跑开了,留下一群人和乐尧大眼瞪小眼。

乐尧挪到大堂门口的桌椅前站起身,朝众人微微一笑,随即看向领取口粮的几人:“几位老丈和阿婆,来这边排队,一个个上前,我给您们登记好,就可以去领取口粮了。”

按照乐尧要求迷迷糊糊地排着队,一旁其他人忍不住小声嘀咕起来。

“外头小少年骗人吧,怎么可能有如此和气的县令?”

“我也觉得,就算是我去铺子里买东西,小二都没有如此热情。”

“再瞧瞧,看看有什么名堂。”

“对!反正衙役们不在,出了事我们也能跑掉。”

“衙役们不在?去哪了?”

“这个我知道,今早卯时二刻在车马铺租了马就出城了。”

“蒋县蔚也不在吗?”

“也跟着去了”

......

乐尧这边。

“您的姓名、年龄、住处、家中人口......”一个个核对好,看着口粮进入自带的容器中,老汉和老媪笑的见牙不见眼。实在没物什的,可以借衙里的麻布袋,下次来领口粮记得还就是,否则不能领了,没人会因小失大。

一物一件都是钱,县衙没法创收时,该省的就得省。

旁边原本看戏的人,这会羡慕的眼都红了。

一个个着急忙慌地往家赶,生怕慢了一步就没有机会了,哪怕乐尧在后头喊着不用着急,这几天都可以来领,都没有一个人步子带停的。

山中乡。

田大忠一早就抱着幼儿出发县衙领粮,等粮袋在手后,又忍不住嚎啕大哭一场。对乐尧的感激之前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对方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来县城帮忙养猪时,当即点头如捣蒜。

这会儿的山头乡,李铁牛正手握盖着七品官印的告示,骑着马回来。

他这一路上都在回忆新县令上任发生的一幕幕,最后得出结论:好好办差,随机应变。

乡长是他本家大伯,正巧出来遛弯,就看到高头大马上一个熟悉的人。

“铁牛,你怎么回来了?不会是遇上什么事了吧?新县令折腾你了?”

连番追问,李铁牛赶忙下马回道:“大伯,您放心,我没事,新县令......人也挺好的。”

“那你当值的时段回来干吗?玩忽职守可不行!”李大伯面色一变,板起脸来。

“乐县令派衙役到乡里送这份告示,需要大伯您召集下各村长,一同来办理此事。”

“什么事?先跟我说说。”

李铁牛公事公办:“不行,乐县令要求乡长和村长均到场才可以打开,另外,还需要请两位三十五及以上老丈或老媪。大伯尽快,我还得回去复命!”

李乡长无奈照办,这侄子真是当官的料子,一板一眼毫不敷衍,可苦了他这个大伯,没有一点特权。

一个时辰后人到齐,李铁牛把告示内容念了一遍,提醒乡长和各村长把符合条件的人登记在册,明日他一并交到县衙,被一把抓住:“不用明天,名册马上就可以给,什么时候可以领粮?”

“接下来三天都可以领,粮食管够,不用着急。”看出众人的迫切,李铁牛照着吩咐继续说。

“如果出门不方便,也可以差人代领,或者把名额报上来,县衙安排专人送上门。切记名额不能作假,因为县衙随时会派人入村入户核查,一经查处,全村取消资格。”

连坐这一招,在封闭的时代格外奏效,毕竟谁也不希望因为别人的贪心,导致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本还有小心思的村长,一下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他乡也上演着这一幕。

富户乡绅们不淡定了,新县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动静大到他们下面的奴仆都按捺不住。

作为有头有脸的人物,怎的好意思豁出脸面准许下头的人去衙门领口粮。

被同行知道了,不得取笑他没有本事,连仆人都养不起吗?

吃得饱穿得暖的富户乡绅,当然不屑领取口粮,可被他们隐在高门大户中的贫民,却不愿意放弃,已经有部分人计划着逃离,反正活不了,所幸赌一把,成功了至少能吃顿饱饭。

此举正中乐尧下怀。

腿长在人脚下,他一时没办法让富户乡绅坦露隐户隐田,但如果这些被隐藏的人,自己走到阳光下,他必定收入囊中!

县衙发粮的消息在安南县各地传播开来,连续三日都有人来领口粮,回去乡里还有不少人上门求证。

“大郎,我们真的要逃走吗?如果被员外知道了,一定会被打死的!”小少年蹲在年长少年跟前问。

“你可以留下,可我必须带妹妹离开,不然她就要饿死了。”

说这话的少年十一岁模样,眼中有着与这个年纪不符的苍凉,怀中紧紧抱着小女童。

“不是我不想跟着你,而是我这个年纪就算去县衙也领不到粮食,在这里虽然干的活计多,可一天也有半个野菜豆饼吃,多喝点水熬熬就过去了。如果我和弯弯一样两岁多就好了。”小少年懊恼极了。

“如果我和弯弯真的跑走了,你就再也走不掉了。”

大郎和眼前的小少年一样,都没有父母看顾,在农庄里,每日按照庄头的安排,干着各式各样的杂活,没有银钱,没有饱腹的食物,被欺负了也只能互相安慰。

大郎原本还有母亲照料着,可在弯弯出生后,身子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春累到了,再也没能爬起来,他们三个人只能抱团取暖,每天半个野菜豆饼,掰出大半泡水喂妹妹喝下,才勉强让她活了下来。

可日子不能这么过,他也才十一岁,干得多吃不饱,几次都在田间晕倒,庄头都发话如果他死了,弯弯就要被卖掉,反正庄子里的所有人都不在官府的人口簿上,打杀了卖掉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所以在听到县衙里有放粮告示时,才会升起逃跑念头,而小少年小树,若是不跟着走,怕是只能死在这个庄子了。

“大郎,我跟你走!”小树带着哭腔说,心里还是止不住害怕。

“好。”拍了拍他的肩膀,大郎低声应道。

这会正是发粮的最后一日傍晚,乐尧坐在案桌后,翻看刘良汇总的领粮簿册。“安南县一万六千人在册,符合条件的拢共两百余人。”新生孩童和老年人也太少了吧,以目前的储备粮来看,都可以供这批人活个二十年。

“人数虽少,可长此以往,将大大提高安南县人口。”刘良回道。

新生儿有补贴,不愁养不活。老年人有保障,更害怕早死。这样一升一降,总人口自然会增加,这也是乐尧想看到的,毕竟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衙门大堂前的派粮案都要撤了,就见两个少年急匆匆地跑进来,怀里似乎还抱着一个娃娃。

“官人!救命!”

“官人救救我们!”

两个人边跑边喊,后头跟着一群持棍的青壮年,打前面的人看起来凶神恶煞,一看就是厉害惯了的,到了衙门也不见收敛。

廖三和李铁牛伸手把他们拦在县衙外:“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持棍擅闯衙门?”

一旁的青年上前一步弯腰回:“官人们恕罪,实在是家奴携款私逃,我们没法子只能追出来。”

“你说的是刚刚那两个小子?”廖三问。

“是的。官人明智!”

“可看他们衣衫褴褛的样子,也没见身上有什么金银财宝啊!”

青年被这话一怼,脸色不好看了,他肯定不能说那是庄里的黑户,不然庄头要剥了他的皮。

庄头恶狠狠道:“废话少说,赶紧把人交出来!”

【阅读理解】

码字的电脑桌旁有一扇大窗户,外侧不锈钢栅栏,内侧两边分别是一道窗纱和两道玻璃门,外头是空旷的田野。入夜后蛙叫虫鸣,黑暗处的唯一亮光,被飞虫们拼命追逐。

常年在外的隔壁邻居家有一窝蜂,一只有家不回的蜂不知疲倦地撞着窗纱,试图从漆黑的夜越进光亮的地界。努力有奇迹,它从窗纱和玻璃门的夹缝中钻进来了。

在房间主人尖叫躲避的那几秒,张扬肆意的飞翔着,随后往梦想的彼岸展翅,下一刻,被蜘蛛网绊住了脚步,不足它脑袋大的蜘蛛迅速加固狩猎工事,于午夜时分,斩获“天外来客”。几天后,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

问:小蜜蜂用生命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愿者上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