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第26章 高转筒车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第26章 高转筒车

作者:独饮人间烟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3 11:09:04 来源:文学城

又过了半月,正好是稻穗分化到抽穗最需要水的时候。

余下高转筒车都安置完毕,不论是县衙还是农户,皆松了一口气。

往日里安南县农户早出晚归,自处挑水灌溉稻田,每每遇见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今年却只在农田走走看看,时不时还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相邻的金监县和南场县农户好奇了。

“唉,你们今年不需要挑水吗?”金监农户问。

安南农户回:“不需要啊,你看我们稻田都有水的。”

“怎么回事啊?虽然说你们去年挖了河道、修了沟渠,可是这个水不是很小吗?”

“哦,你说这个呀?因为我们县衙特地装了水车,水流就变大了。”

旁边凑热闹的安南农户说:“什么水车啊?那是高转筒车。”

“对对对,高转筒车,瞧我这记性,总是记不住。”

看到他们两个人一言我一语,自顾自地聊了起来。

金监农户皱着眉离开了,高转筒车?

他得去县衙问一下,能不能给乡里装一个,毕竟挺需要这玩意儿的,种水稻没有水,可是不行的。

虽然说他们不缺水,但是农田实在太多了。每次到需要大水灌溉的时候,各村都会因为抢水闹出事。

以前都是拿隔壁安南县举例子,告诉大家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和为贵。

这会安南县不缺水了,稻子一茬又一茬,他们却不及,谁能乐意?

金监县县衙。

“来者何人?”守门皂隶问。

“官人,我是金监县辖下五米乡的乡长,他们是乡里各村的村长还有农户。有关于农田灌溉的要事请求吴县令。”一众乡民中的领头人答。

“诸位请稍候,我这就去通报。”

“谢谢官人。”

金监县因商业发展好、农田连年丰收、人口二十多万一直是虔州南部最耀眼的存在。

任职在此的吴县令,也多次受到州牧府优待,所以对这三方面格外重视。

尤其是农耕,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商业野蛮生长不必插手,人口只增不减无需忧心,但农田看天吃饭还是有变数的。

所以皂隶一听农田灌溉,就麻利地进官署通报了。

“五米乡?”五米乡因稻谷颗粒、色泽、质地、香味、口感独特而闻名,可以说是金监的招牌,这会乡长居然有要事请求。

“快!快把人带进来!”听到县令这么急切,一旁的县丞和主簿也有一点慌了。

“怎么五米乡长和村长都来了?发生什么大事吗?”县丞问。

主簿摇了摇头:“属下并未得到其他消息,昨儿衙役们巡查还报春耕一切顺利!”

“别猜了,待会问问就知道了。”吴县令说。

“是!”两人应声。

很快,五米乡众人就被带入内堂。

“参见官人!”

“无需跪拜,乡长求见本官有何要事?”吴县令问。

五米乡乡长示意村长答:“官人,我们村里的稻子快要进入抽穗期,迫切需要水源灌溉,可单靠人力提挑,远远满足不了。”

另一村长接着说:“对啊,隔壁安南县都有高转筒车,直接把水送到田间地头。”

县令:……你们在说什么?

等他们说完,乡长总结道:“吴县令,我们来此就是希望能够在县里河道水源充足处,设一架高转筒车,把水输送到乡里。

这样各村各户都不需要辛辛苦苦挑水灌溉,能够有更多精力伺候庄稼,争取更好的收成。”

不愧是乡长,表达诉求的同时,还给县令画了块饼。

吴县令:高转筒车=好收成?那自然是要满足的。

至于去隔壁安南县求一架,那就求,动动嘴皮子就能做成的事,有什么不可以。

“本官知晓。各位放心,这就修书给安南县令求一架高转筒车,不日就为五米乡架设好,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谢官人。”请愿达成,原路返回。

南场县遇到同样的情况,乡民自发来到县衙请求安置高转筒车。

北彭山东西走向,从安南山尾乡,一路延伸至山头乡。

可山脉是连绵不绝的,南场县同样依山傍水,可地势高的地方也会遇到水源不足的情况。

看到山头乡在高转筒车的助力下,能够从湍急的河流里,取出足够的水来灌溉田地,他们眼红了。

从去年,安南清扫临村周边山林、驱逐野兽时就开始羡慕。这会儿,实在是憋不住了,干脆找到乡长一起去县衙,向县官们请愿。

肃清山林,县衙不做,行!

但农田灌溉是大事,安装一个高转筒车都不乐意,总说不过去了吧?

身为地方父母官,百姓有所请求,自然不能无视。

毕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尸位素餐之徒,还是有一些想做实事的,如金监县和南场县的两位县令。

下首的县丞出了个主意,找安南县令支援。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好虔州南部,皆大欢喜。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各司其职,从无交集,所以只能先下拜帖。

乐尧收到消息,当即安排工匠制作高转筒车,打算跟对方谈好条件就直接交货。

至于什么条件,那当然是要有利于安南的。

但考虑到大行朝不允许地方官员交往过密,还是派黄禄和李业成两位副主簿分别前往两地。

对方也知情识趣,遂派出主簿交涉。

“黄主簿年轻有为啊!”

“过奖过奖!”黄禄心想,对方有眼光。

“……呵呵!贵县高转筒车的图纸可否予我县拓印一份。”南场县主簿开门见山问。

“当然没有问题,在下就是奉令来处理此事的。这是拓印好的图纸,外头还有一架建造成的高转筒车。安南和南场毗连,自得以邻为友!”想到乐尧的吩咐,黄禄笑着说。

“自然!自然!”南场县主簿连连点头,安南虽穷,可县官也太好说好了吧?

“既然是友县,两家老百姓若想要走动,肯定也不能拦着不是?杨主簿您觉得呢?”黄禄微微一笑。

“这是何意?”杨主簿疑惑道。

“意思就是,如果安南的百姓想要来南场,希望南场县令给予方便;当然,如果南场的百姓想要来我们安南定居,也希望南场无条件放行。”黄禄顿了顿继续说:“以百姓意愿为先。”

“黄主簿所言当真?”说话者激动地想要从座位上起身。

“当然!发自肺腑。”

“一言为定!”

“我们再白纸黑字落契吧,这是我们乐县令盖了印的契券,您看看贵县县令可方便?”黄禄从怀中掏出契券。

杨主簿展开一看,按耐住喜悦之情:“好,我这就去面见县令。”

南场县令看到这个契券也乐了:“安南县令真实是一心为民,为了给他们谋一条出路,竟然求到了我头上。”

“是啊!这契券内容一公布,安南百姓不得争着抢着来我们南场啊?谁不知道南场日子比安南好过,百姓都不是傻子,自然是人往高处走。”

“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安南再穷困,起码也是下等县,下辖有一两万人,等人走光了就只剩空衔了。”南场县令落笔盖印念叨着。

“还是我们南场好,十几万人呢!再过两年升为上等县也不是难事,这都是陆县令您治下有方。”杨主簿恭维道。

“也多靠你们帮衬着,同喜同喜!”

这头和乐,黄禄也没闲着,来到衙役身边聊着天。

“你们南场衙役有随年礼吗?”

当值的衙役转头看向他:“回上官,没有。”

“这么惨啊?我们安南临时衙役都有一两银子的随年礼,更别说正式的了,多一月俸银呢!”

短短几句话,搅乱了衙役的心:安南县衙待遇这么好?八成是吧。不然县令和主簿为什么如此礼待他们。

多一月俸银,那就是五两银子,这么大方啊!

他哪里知道,安南县衙役俸银比他低得多,黄禄只是换了个说法罢了。

看到衙役微微耸拉着头。

黄禄:耶!宣传安南目标初步达成!接下来就是契券到手去各处逛逛,讲讲安南的乡土县情了。

明知安南不敌,乐尧仍嘱咐他和李业成要与南场县和金监县达成友好协议,就是抱着吸引穷困人群来的。

安南想要从下等县到中等县,五万人口是最低要求。

目前吃饱喝足难,出生率太低,只能另辟蹊径,自给不足,外力来扶。

至于为什么要吸纳人口,当然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安南县,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有了人才能盘活一片土地。

人口两万四,太少了。

安南这边若有想离开的民众,他自然不会拦着。金监、南场两地再好,也有穷苦之人,加上隐户,不用算都知道是不小的数目。

这些人大多没有地,只能佃富户乡绅的,合上税赋、佃租所剩无几。

若邻县助开荒、分田地、免税赋,他们会不来吗?安南人口会不涨?中等县还会远吗?

三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目前算是皆大欢喜,在契券上签字画押的这一刻都是无悔的。往后会如何想,时间会给出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