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还没到深秋,昨天夜里一场雨下来,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明明前些日子还是艳阳高照得让人受不了,今天早起就需要多添件衣裳了。
柳如絮早起穿着身灰色褂子,头发为了方便动作用一根粗糙的木簪子束起来,三两下打开门,一夜风雨下来门口的梧桐树叶落了满地,柳如絮转头冲门里嘱咐:“梅梅,帮我拿下扫帚。”
现在正是吃朝食的时候,街上卖早点的早就占好了位置,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都摆的满满当当的,充斥着食物的香气,随着蒸腾的热气一块蔓延开来。摊主们一边吆喝一边手脚麻利地给人打包吃食。这条街邻着隔壁码头,在码头做工的,都习惯来这街上解决三餐,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柳如絮第一天起来本是有点晚了,但自家有个铺子,位置也好,就临着码头这边。虽然面积小到连转身都难,但省去了占位置的功夫到是也不急。
柳如絮手脚利索地把煤炉子推了出来,一把掀开盖子,烤的熟透了的红薯就一个个的摆在铁盘上头。表皮有点烤黑了,本来是没有胃口的卖相,香味却着实诱人。有些烤得蜜糖都流了出来,金黄粘稠的红薯蜜沿着表皮滴落,独有的香甜气息被碳火烤得蒸腾着往上,一时之间路过的行人眼神都瞟了过来。
“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那家铺子,以前没见过,刚开的吧。”
“摆的东西也没见过,好吃吗?”
看得热闹,一时之间还没人上前询问。
柳如絮也不着急,坐在林梅搬来的凳子上,摸了摸就坐在她旁边板凳上的小家伙毛绒绒的小脑袋瓜。
林梅是柳母娘家那边的孩子,今天过来帮忙的。刚刚十岁出头,手脚很麻利。这个铺子很久没有人来了,收拾出来就忙了一宿,小家伙帮了大忙了。
柳如絮伸手摸了两个红薯,今早起来忙着准备自己早饭也还没吃,这红薯大个,一人一个刚刚好。
林梅不好意思的接过,她也饿极了,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红薯烤得滚烫,用硬纸包裹着,这温度在清冷的早晨由着手一直温暖到了心底。香气也直往鼻子里窜,掀开表皮,烤得金黄的红薯仿佛冒着光。
迫不及待得一口咬下去,小家伙眼睛都亮了:“是甜的!”可爱的模样,惹得柳如絮不由得一笑,又摸了摸她的头。
一大一小两个人就坐在门前头也不抬地吃了起来,柳如絮还好,小口小口地吃着。林梅心急吃又被烫着,直哈气也舍不得吃慢一点。本来就被香气吸引了注意力的路人们看吃得这么香,不由得动摇了起来。
甜的味道又最招小孩子喜欢,平时里也不常吃到,再加上两人吃得欢喜,路过的小孩子就都走不动路了。
一对父子从铺子门口经过,小男孩个子还没父亲膝盖高。柳如絮不经意的抬头就看到这小男孩一直盯着自己。
看着男孩的视线落点,迟疑了一下,柳如絮把手中的红薯举了起来。
男孩的视线紧跟着往上。
柳如絮停了几秒,举着红薯到右边。
小男孩的视线紧忙跟着过去,被父亲牵着走的跌跌得。
柳如絮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爹爹我想吃那个。”
小男孩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连忙扯住父亲要吃。
父亲犹豫了一下,见儿子舔着手指头不住地往这边望,那馋嘴的样子。只能带着他往铺子走去。
“老板,这是什么,怎么卖?”
柳如絮擦了擦嘴,站起来,丝毫没有刚刚调戏完人家孩子的自觉。
“这个是烤红薯,甜的,好吃顶饱,一斤两文。”
一点都不走心的宣传词。
她从小就不嘴巧,像是隔壁小摊贩那样的吆喝她就做不到。像她这样不出声全凭客人自己上门,应该是招揽不到什么生意的。可抵不住这味道实在是香得勾人,路过的行人少有可以忍住不咽口水的。
这价钱也不贵,再加上离得近了,那香甜的气息一阵阵的,不止小孩子喜欢,就连男子都有点心动。
“那就帮我拿这两个。”
柳如絮麻利地把男子挑的红薯拨出来称好。
“刚好一斤半,收您三文钱就好。”
男子正掏钱呢,怀中的小孩子就急不可耐得伸出手来接。买的这点功夫,他一直看着板凳上的梅梅吃红薯,一边看一边咽口水。这会儿再也忍不住了,接过来就开始学着柳如絮她们的样子拨开红薯皮。男子特意挑了个有蜜糖渗出来的,看起来甜上一点。小孩子一揭开就惊喜地叫了出来。
“小心烫。”男子帮忙弄开皮,小心地喂给孩子。
“爹爹这个好好吃!”
才吃了一口,小孩就彻底地爱上了红薯的味道。软绵香甜,少纤维,入口即化,正合了小孩子的口味。一口接上一口吃得糊到嘴边一圈了,也止不住嘴,吃得眼神亮晶晶的。
红薯有些地方烤得狠了,带上点焦黄的颜色。却是最好吃的地方,甜的能到人心底里去。
这红薯顶饱也容易消化,正适合小孩子和老人食用。在吃一口糖都得等到过年过节的家庭里头,甜甜的红薯就是可以让人飞到云端的味道。
做父亲的看着儿子吃得开心,自己也剥了一个。一口咬下去也觉得惊艳。烤红薯并不干,可能是红薯本身就水分多,烤熟了之后软乎乎的,咬下去满嘴生香。
没想到这个叫红薯的东西,味道会有这么好。
柳如絮笑着看着父子两你一口我一口,边吃着边走远。回头从林梅手里接过自己还没吃完的红薯,也咬了一口。明明对于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很稀奇的味道,也觉得甜得很。
第一个客人上门后,接下来的就容易多了。
见着父子两吃得香甜,还观望着的人也纷纷上前。铺子门口不一会就排起了队。
柳如絮两三口解决掉自己的,忙不迭地忙活起来。林梅也赶紧过来帮忙,长得没有煤火炉子高,就帮着收钱。一人称重招呼客人,一个收钱。两人分工合作,摊子渐渐地热闹起来。
买了红薯的人人往往刚走出铺子就急急忙忙吃了起来,咬了一口就满脸惊喜。
虽然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可是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吃。在刚刚下过雨的早晨,一个个热乎乎甜滋滋的烤红薯下肚,一天都仿佛有了精神。
吃的人满脸欢喜就是一个活的广告招牌,这个早上买烤红薯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个新事物很轻易的就走入了早餐市场被人们所接受。
本来以为准备的红薯应该够了,结果不一会儿就卖了精光。买到的人吃得高高兴兴,没买到的就只能散去,走之前听柳如絮说每天都会有,也是满满的期待,心里想着明早可得早点来。
这边忙活了一早上的烤红薯两人也是好不容易才喘口气,顾不上其他早点铺子上打量的眼神,柳如絮坐在凳子上锤着腿,刚刚全程站着没挪动过这会回过神来有点腿酸。
林梅还是精神万分的样子:“如絮姐,快看,好多钱!”
小孩子就是精力好。
林梅拉着装钱的袋子就往柳如絮手里头放,小孩子第一次见着这么多的钱可高兴坏了。
柳如絮也高兴,这可是来这边一年多了第一次赚钱。
想起收留自己的柳家夫妇,柳如絮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
今早卖了得有50个红薯了,不是不想多卖掉。烤红薯的煤炉子就这么大,这已经是极限了。不过明天可以多拿点,烤好中午也能卖上一次。
看着包裹里满满的铜钱,柳如絮瞬间也精神满满。伸了个懒腰站起来,看着站起来还没到自己腰部的林梅:“来吧,我们收拾好了就回家!”
这是越国最南边的海湖镇,临着水路也临海,水产丰富,水运发达,所以来往有很多船队商队,算得上是周边最繁华的地方。不过柳如絮她们没住镇上,而是住在离这不远的柳村,所以忙活完了还得回去,炉子什么的可以就丢在铺子里头,也还很方便。
收留了柳如絮的柳家本来是镇上专门酿酒卖酒的人家,酿的桂花酒酒味醇厚酒香四溢,在周边村镇都颇为著名,听说最盛时还曾有过商队专门绕路来买,带入京城去卖。可惜这一朝变故,只能变卖家产,柳家夫妇也回了村上老家。
名声在外的桂花酒仍在,却是改名换姓。现在成了镇上富商曹家所酿。其中种种虽不足以让外人统统知晓,也能够探得半分。
码头这边算的上是这个镇子最繁忙的地段了,这个铺子是柳父第一个盘下的铺子,也是柳家留的最后一个铺子。实在舍不得卖,现在被柳如絮收拾出来重新开张,只是不再卖酒。
柳如絮牵着林梅面无表情的从曹家酒肆门前走过。
一年前,她孤身一人来到这陌生的朝代,举目无亲,寸步难行。当了随身带着的项链才度过了最开始的几天,正当她发愁钱用的差不多,却还没有落脚地方的时候,幸运的被柳父柳母收留了。听到她没有去处,还收她做了义女。
当时老两口已经收拾好了一切,搬回了村上,远离了这个伤心地,但是柳父因为这场变故生了心病,大病了一场,从此一蹶不振。发生的变故虽然没人跟她提及,其中龌龊还是被她慢慢发现了。
另外两个穿着应该是在附近码头做工的,从酒肆门前走过的人也在讨论这件事。
“诶,这事也真奇怪。这桂花酒以前不是柳家酒肆的招牌吗,怎么突然就成了曹家的了。”其中一人看着曹家外挂着的牌匾上排在第一位的桂花酒,颇为疑惑地问道。
另一个黑衣男子嘿嘿一笑:“我倒是听说了一点。”
“那你快说。”
男子朝酒肆里努了努嘴:“曹家少爷新娶的那个媳妇,你知道是什么身份吗?”
“不知道。”
“我也是听别人跟我讲的。”男人继续压低声音说道:“曹家新进门的少奶奶就是原来柳家掌柜的女儿。”
“什么!这不可能吧!没听说过这两家是亲家呀,要是亲家,这曹家还能去告柳家的?”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这曹家少爷前脚刚娶了个媳妇,后脚就得了酒方子,哪有这么巧的事。要我说这曹家也是吃相难看。居然还去衙门里头告状,倒打一耙说桂花酒的酒方子是他家的,让柳家赔偿。”
“柳家偷了曹家方子?开什么玩笑,柳家都做了二十几年的桂花酒了,这曹家现在才说是他们家的方子,谁信啊?”灰衣男子不以为然,也压低声音回道,“现在谁不知道是这官老爷收了曹家的钱,乱判案子。就是不知道曹家手里的方子是怎么来的,难道这酒方子是这新少奶奶的陪嫁?”
黑衣男子一把扯过他,头挨着头压低了声音继续说:“这事可蹊跷着呢,我问你,要是曹家和柳家是正常议亲,这镇上的人能不知道少奶奶是谁吗?当初大婚的时候也没大办吧,悄而无声的这事就成了。而且你想呀,这酒方要是陪嫁,陪嫁单子上可要黑纸白字的写着,那在衙门的时候,柳家还会输?”
“那这岂不是新娘子偷......”
灰衣男子听了之后一阵惊呼,随后两人对视一眼,其他皆在默契的神色中不再提及。
“唉,家门不幸啊。”
听了一耳朵八卦的柳如絮依旧是面不改色,快步超过还在长吁短叹的两人。
柳如絮低头看向林梅。小家伙正兴致勃勃地四处张望,看起来是没有注意到两人的谈话,柳如絮松了口气。只是思及柳家夫妇仍是不由得心中暗叹一声。
这事情就是有这么狗血。
自家养大的姑娘为了嫁给曹家大少爷,偷盗家里安身立命的桂花酒方。曹家更是得了酒方后倒打一耙,伙同知府状告柳家。
柳家用了这桂花酒方二十几年,但凡有点良知就能知道这个状告实为无稽之谈。
可这无稽之谈却在这成了真。
知府判柳家不准再酿造桂花酒,更是需要赔偿曹家损失。
柳家小姐倒是如愿出嫁,家中老父老母却是落得个变卖家产的下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