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六十章 惊人的棉布银价

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六十章 惊人的棉布银价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25 19:56:52 来源:转码展示1

黑岛海寇由于需要经常出海的缘故,岛上的屋舍修建的很是简陋,只是随意的搭建了一些帐篷。jiuzuowen

像他们这种长年累月在海上讨生活的海寇,基本上是住在船舱里。

下了船全都是拿着银子,跑到沿海的比较富庶的地方大手大脚的扔银子,直到把银子用完。

王由桢跟着大船东来到石屋里,外面修建的不怎么样,里面却是相当的豪奢。

官帽椅、茶几、屏风……全是清一色的紫檀做的用具。

喝水用的茶具,全是上等的官窑瓷器。

破破烂烂的石屋墙壁上,还挂着各种各样的字画,虽然摆放的杂乱无章,但全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大船东对石屋里面的摆件,十分的自得,雅不雅致另说,但绝对是有面子。

大船东等海寇做的是买卖有很多,纱锭买卖、棉布买卖、粮食买卖等等。

只要赚银子,来者不拒。

做的最大的买卖就是抢劫了,石屋里的摆件大多数是抢来的。

大船东不清楚王由桢这一趟来要做什么买卖,看在王二龙的面子上主动问了一句:“王先生这是要做什么买卖。”

王由桢没有直接说廉价的棉布买卖,先探探底:“听说大船东和盐仓村的槽口有着棉布买卖。”

大船东点了点头,承认了这件事:“不错,咱们虽说是在刀口上舔血。”

“但不可能每个月都抢得到商船,兄弟们每天的花销又比较大。”

“基本上是一边做着抢劫的买卖,一边做着贩洋买卖。”

王由桢确认了黑岛海寇和漕口之间的买卖,再次问了一句:“不知道漕口和各位英雄好汉买卖的棉布银价是多少。”

大船东听到这里,大概猜出王由桢的意思了,他这是要做棉布买卖。

大船东能够坐上整个黑岛二把手的位置,不单单是因为他比其他任何海寇都要残忍,更重要的是做买卖也是一把好手。

大船东本来想把棉布的银价往下压一压,看了一眼抚髯站在旁边的王二龙,难得的照实说出了银价:“棉布的银价不高。”

“三钱银子一匹。”

王由桢听到这个银价,略微点了点头,这个银价不算高了。

前往黑岛以前,王由桢对漕口和黑岛海寇的棉布买卖作出了一个预估。

最低得是三钱银子一匹。

黑岛海寇不是正经的商人,敢和海寇做买卖的本来就不多,银价自然要略微上涨一些。

另外还有官府的压力,漕口万一被官府查出来和黑岛海寇做买卖,少不了要去牢房走一趟。

这么一来,棉布的银价上涨一些,这才能对的起这个牢狱之灾。

王由桢没有想到漕口这么有魄力,竟然只卖三钱银子一匹。

大船东做的是贩洋买卖,不像符烟山的响马那样,吃下的货物有一个定额。

黑岛海寇基本上是有多少吃下多少。

毕竟,黑岛海寇手里的棉布不仅是可以卖给山东布政司附近的布庄,还能卖到江南,甚至是卖到南洋。

这么一来,黑岛海寇的商路就宽了,远远超过了符烟山响马。

王由桢想要搭上黑岛海寇这条线,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点。

黑岛海寇能够大宗的吃下棉布。

工业机械最大的优点是量产化和廉价化。

制约工业化发展的最大枷锁,就是市场。

只要是能够搭上黑岛海寇这条线,王由桢就有了一个让盐丁吃饱饭的大市场。

王由桢在心里谨慎的盘算了一番,算清楚这里面的明账暗底,直接了当的说道:“在下与和兰东印度公司搭上了线。”

“现在为和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船长买卖棉布,他给王家的银利不是月钱,而是股红。”

说起股红这两个字,大船东也是知道的。

不仅仅是因为大明已经有了股红的买卖手段,另外海寇接触的西方风气比较多。

红毛鬼早在万历年间就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和股票交易市场。

不过西方的票号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大明早就有了票号,红毛鬼在万历年间才成立了银行。

大船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王由桢的意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由桢很平静的说了一句话:“两钱五分银子一匹。”

大船东听到这个低到令人发指的银价,先是皱了眉头,然后有些不悦的说道:“王先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耍我们这些海寇?”

大船东听到二钱五分银子的银价,不仅没有激动和狂喜,反倒是出现了一股子怒气。

原因就在于,大船东绝对不相信有这么低的棉布银价。

绝对是王由桢在耍他们玩。

这时,一名脾气暴躁的船东突然站了起来:“你个小崽子不要觉着有王二龙在这里,就可以把我们这些海寇耍着玩了。”

“实话告诉你,老子杀过的人比你见过的都多。”

“现在好声好气的和你说话,那是因为敬重王二龙是条汉子,敬重王二龙把黑岛给打穿了。”

这句话还没说完,王二龙微眯的丹凤眼看了过去。

正处在暴怒里的船东,瞧见王二龙这个动作,顿时偃旗息鼓了。

凶狠的瞪了一眼王由桢,又坐回了那张紫檀官帽椅,脸上的火气没有半点的消减。

其他所有船东心里的想法,都和这名脾气比较暴躁的船东一样,王由桢这是在耍他们。

二钱五分银子,已经压在大明所有作坊织出的棉布的成本线上了。

王由桢知道说出这句话以后,黑岛的船东肯定是这个反应。

在这个没有工业机械的小农经济时代,棉布的成本价永远不会低于二钱五分银子。

不管是大明也好,还是西方的和兰东印度公司,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等等,棉布的成本线基本上都在二钱五分银子左右。

对于王由桢来说,就算把银价压在了二钱五分银子,还是赚的,甚至是比官僚乡绅的三钱银子还要赚得多。

足足赚了一钱银子。

王由桢也没想着打破黑岛海寇这么多年形成的人生观,认真的说了一句:“真的只卖二钱五分银子一匹。”

“不过,有一个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