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一章 土法炼硫酸

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一章 土法炼硫酸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9 12:36:30 来源:转码展示1

天启六年。maixi9

昌邑县,盐池村。

一名身穿粗布短打,脚踩草鞋的少年,站在盐池村附近的海边滩涂上。

滩涂上摆放着许许多多的石制晒盐槽。

形状如同砚台。

少年名叫王由桢,世代都是盐的盐丁。

自从几个月以前不小心在海里溺水,从昏迷中醒过来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

从那以后没有再说一句话,经常来到盐池附近四处转悠。

王由桢望着一方特殊的盐槽,上面盖着一块黑色的巨石:“我在221所的实验室发生爆炸以后,没想到回到了大明。”

“这样也好,那就在中华最后一个汉家王朝开启工业革命,用坚船利炮炮轰西方国门。”

“逼迫西方各国签订无数不平等条件,让那些西方人尝一尝西方人和狗不得入内的滋味。”

在大明开启工业革命,建立一系列工业体系,最需要的是一笔笔海量的银子。

王由桢作为一名一穷二白的盐丁家孩子,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没有银子开启工业革命。

这几个月闷不吭声的一句话也不说,是在熟悉这个时代的古话方言和风俗。

直到今天,已经彻底掌握看不出任何破绽了。

王由桢没了顾及,开始思索开启工业革命的第一桶金。

这个第一桶金,就来自眼前唯一压着黑色石头的盐槽。

盐槽属于一名姓孙的包户,孙姓包户因为痴迷《三国志通俗演义》,便效仿张飞在井口压一块巨石,在盐槽上压了一块铁磨盘。

盐槽底部放了一百两银子,谁要是能挪开重达一千多斤的铁磨盘,底部的一百两银子就归那人所有。

盐丁们又不是戏文演绎里的李元霸,哪里搬得动一千多斤的铁磨盘。

铁磨盘已经摆放了三年多的时间了,没有一名盐丁能够搬动磨盘,拿走下面的一百两银子。

王由桢同样是搬不动铁磨盘,不过他有另一种力量,可以取走里面的一百两银子。

科学。

接连看了几天,基本上清楚了四周的情形,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查漏补缺规划了一个多月的计划。

王由桢踩着松软的滩涂,迈步走回家里。

盐池距离盐丁们居住的盐池村不远,只用了半柱香的脚程便看见一片破旧土屋。

推开一面破旧的柴门,王由桢走到不远处的墙角。

谷雨时节刚过,各家各户忙着选种,为立夏的莳秧做准备。

土墙的墙角,放着一盆用水浸泡的稻种。

木盆旁边不远处,便是王由桢搭建的简陋化学实验室。

王由桢先是给临时搭建的土灶添上树枝,拿着一个小瓦罐坐在上面,看向了墙角的另一个大瓦罐。

从里面拿出一块青绿色的石头,放进小瓦罐里开始烧火。

王由桢认真的盯着小瓦罐,心里继续不停的盘算计划。

稀硫酸可以和铁发生中和反应,把铁块融化成水和气体。

只要有一定剂量的稀硫酸,就能在铁磨盘上面开一个大洞,拿出里面的银子。

硫酸的制备需要强大的化工基础,修建变换气脱硫塔、吸收塔、脱苯塔等等一系列化工机械。

王由桢所在的大明,就连蒸汽机都没有,更别说化工业体系了。

好在王由桢拥有大量的工业知识,土法上马,找到了一种简陋的硫酸制备方法。

皂矾干馏法。

有了制备硫酸的办法,接下来就是寻找原材料了。

王由桢前前后后找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打听到在盐池村西方几十里外的小山上,有类似于皂矾的石头。

随后找到了三叔,让三叔从小山上带回来几大块皂矾石。

前几天刚把皂矾石送过来,王由桢开始干馏硫酸,实行规划了很久的计划。

生产硫酸以前有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硫酸的储存。

一般是用密封性良好的玻璃器皿,现在是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的大明,王由桢只能因陋就简的继续土法上马了。

使用不会被强酸腐蚀的瓦罐,再找来一些生漆涂抹在盖子上。

连续干馏了几天。

制备了小半罐的硫酸,王由桢从墙角站起来活动了身体,开始配制稀硫酸。

王由桢端起旁边早就准备好的水瓢,往瓦罐里倒入蒸馏水。

盐池村由于靠近海边,井水里具有一定的碱性,只能倒入干净的蒸馏水进行配制。

直到灌满了硫酸罐子,稀硫酸基本上配制成功了。

王由桢把稀硫酸放在旁边的木架子上,疲倦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大明,生产出了全世界第一份化工产品。”

“我这也算是创造了历史。”

何止是创造了历史,说上一句化工业之父也不为过。

不过,王由桢瞧不上一个化工业之父。

他要做大明的工业之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