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古代搞娱乐圈 > 第21章 廿一 地黄

我在古代搞娱乐圈 第21章 廿一 地黄

作者:苏之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17 03:31:36 来源:文学城

“小姐吃慢些,别噎着。”莲蓉边上楼边说,趁着雨还没落下来,先给楼内换换气。这窗子关了一夜,闷得很。

“好。”

话是这么说着,许倾仍是大快朵颐,昨日伴着空肚子入睡,早上起来饿得很。倘若不是早上那一个橘子垫了垫,现在定是半点力气都没有。

“方才咱们是不是还买了灌汤包?”

“是,正晾着呢,这会儿吃烫嘴。”

“无妨。”灌汤包便就吃个烫嘴。

才吃完一个大肉的,许倾又拿过灌汤包,左寻右寻从哪边咬,也没找着个合适的地儿便一口咬上去,汤汁自咬破的面洞涌出,虽说此刻吃相有些难看,但入口之味极鲜,回味无穷。

小吃铺子总能找到意外之喜,许倾已经自诩为这家店的回头客了。

老赵才把灯笼挑起来,窗外雷声轰鸣,狂风起,涌入屋内,卷灭了两盏。莲蓉楼梯才下了一半过去关窗,到了窗边又险些被大风卷起的窗子给拍着了,老赵瞧她还心有余悸,赶忙上去关好了。

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

细雨斜斜地落下来,没一会儿便打湿了地面,外头支着摊子的商铺纷纷吆喝着收摊,嘴里含着几句不满。

早上的雨,耽误生意。

老赵站在窗边,看着雨势渐大,言语了句:“孟夏将至啊......”

买来的早点火速解决,许倾拍拍手,又拿起帕子擦了擦,琢磨着从哪开始。她想着,偷走帘幕的人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的。

地绢底下的钥匙早就被她收走了,且这街上行人众多,想必也无人敢在正门出入,那太过明目张胆。

许倾抬头瞧了眼窗子,两阶并一步走上去,莲蓉见了直叫她慢些。

许倾走到窗子旁,仔细看了眼窗子。每日过来时窗子都没开着,都是她亲手开,无论是前窗还是后窗,窗框都无撬开的痕迹。

这人究竟如何进来的?许倾站在楼上的阁楼往下看,可怕的认知闯进她的脑海。

莫非......

那人前一日便留在此处,留了一夜未走,是他们早上开门之后偷偷逃走的?许倾猛地转身看向紧闭的大门,一旁便是观众席,若要躲藏,便躲在随便哪张椅子后面就是了。

之前实在大意,,临走之前都没细细检查。以后,关门之前要先做好检查才好走掉。

门侧席位的地上许倾都看了,地上除了看客留下的果皮瓜子壳便没别的了,没留下什么能代表个人的证据,昨日没来得及打扫。

台子上自然也什么都没有,池塘里的鱼儿游得欢快,方才莲蓉撒了些食,可独有一尾躲在荷叶下一动不动。

只有鱼尾稍露在外侧,荷叶被拱得浮出水面。

方才被鱼食引开的鱼儿又聚回来,一下一下啄在那鱼身上。许倾寻了根固定花盆里绿植的细木棍,挑开荷叶看见那鱼已经是条死鱼了,白色的鱼肚朝上,被荷叶遮住了。

鱼身底下,似乎有些东西。

“莲蓉。”

莲蓉闻声过来,瞧见自家小姐手里的木头棍儿一端挑着条死鱼,可是吓了一跳,尖叫声还没出喉咙,见自家小姐镇定的样子自己也定下来:“小姐,这是?”

“我大概,知道是谁了。”

细雨摇落,蒙在短短的田垄间,给才冒头的绿芽儿润了润色。

有人喜雨,有人恼雨,雨却还是不问喜忧悠悠落下。

屋内两人对面而坐,食时不言,只有筷子和瓷器相碰的声音。

“兄长有话不妨直说。”早就看出李恒有话要说,不过是在等自己把话印出来。李琟心知肚明,自己这位“兄长”不会毫无目的地过来他这里,定是有什么话要说的。

李恒笑了两声,也放下手里的筷子,说道:“你还是那副样子,那我便实话实说,”

“跟我回宫。”

虽已料到是此事,李琟不愿,但仍旧面不改色,只是把碗沿上筷子摆好的手顿了顿。

“你在外多年,无论是父皇还是我,都是牵挂你的,”此话不假,李恒说得有底气,他身子往后仰了仰:“你也不过问宫中之事,父皇他近些年身子有些不好。”

“宫中御医医术高湛者不在少数。”

李恒摇摇头:“医术再高,高不过山清人,可此时寻不到山清人,只能寻到你,且父皇的病,是心病。”

屋外狂风大作,狂号着与房顶的瓦片叫嚣。方才的细雨已然成了急雨,打落了院中矮树的不少嫩叶。

这雨来得急了些。

“父皇从未对你有过限,即便你离宫多年不归,父皇也从未说过半分是非,父皇是皇帝不错,可他也是一位父亲,心里牵挂着自己孩子的父亲。”

“何时?”

听李琟这样说,李恒便知此事有戏,松了口气,肩膀沉了沉。扬眉道:“今日。”说罢又拾起筷子。

李恒一直对李琟的手艺赞不绝口,拌菜虽清淡却爽口,小炒也与宫中的菜肴味道不同,更有烟火气,吃了上口便开始想着下口了。

雨声清脆,李琟从屋外接雨的木桶里舀了瓢水倒在木盆中,把碗筷浸进去,拿着丝瓜瓤沾了些稻草灰刷洗着瓷碗。

先前见面,都是在山中。有时是他父皇差他去,有时是他自己愿去。匆匆来匆匆走,心里是真挂念着他,也挂念着他做的饭菜。

这还是李恒是头一次见他刷碗,不过动作如此娴熟,想必这些年间没少做这事。

在他几位弟弟里,李琟是他最摸不透的一个,与之矛盾的是,李琟却也是他最信得过的那个。

李琟他娘淑妃在李琟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那时李恒还不到十岁,从未见到自己的父亲失态成那样过,就连他母后都不敢进御书房一步。那时他父皇还不是皇上,只是太子。

淑妃的名号也是后来追封的,他父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追封前太子妃为淑妃。

而李琟是淑妃的独子,爱屋及乌,李琟享受着他们父皇最多的宠爱。所谓宠爱,无非是不愿他以身试险,当李琟提出要习医术,皇上便让他从师于天下医术最高的大夫山清人。

当他提出要随山清人入山离宫,皇上更是没有半句阻拦。

那时所有人都不解,皇上既然如此宠爱李琟,那皇位便一定会传给他,这一来,人竟直接出宫了,不但出宫,还离了京城。

便也是离了权,离了势。

可唯有少数人心里知晓,正因为宠爱,才把他从风口浪尖送走,一世不沾染权谋,一世平安、快乐。

李恒虽是太子,不是淑妃的孩子,但年幼时没少受淑妃照顾,幼年时常去淑妃的院子寻李琟一起玩,李琟与他娘一样,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他母后那些心思,全都用来对付人,淑妃的心思,全都用来养花、种草、读书。

如此看来,李琟倒真是得了淑妃的真传了。

无心皇位和权利都不是李琟装出来的,李恒在宫里多年沉浮,也能看得出来。若是要想保他这个太子一路顺畅,还得需他这位兄弟帮衬。

宫中深似海,人心更如虎。

能寻到位能托付真心的,不多了。

何况这人还是自己的亲弟弟。

这雨越下越大,本是如烟的纱,顷刻下成了水帘。许倾在池塘里瞧见那枚熟悉的簪子之后心也不能平静。

这就是那日王如清早上过来时戴的那簪子,样式独特,她印象很深。

把木棍前端挑着的鱼放到台上的花盆里,许倾又用这根木棍儿把那簪子划过来,用帕子包住细看了看。

“就是这个。”

方才那鱼身上有个凹痕,定是这簪子将那尾鱼压在底下压死的,鱼死了以后重量变轻,升到了荷叶底下。

“只是不知那幕布在哪。”许倾自言自语道。

“小姐,幕布在这边......”

那日李琟找到幕布之后并未与许倾说,也未扔掉,而是把幕布交给了莲蓉,莲蓉把幕布放在了许倾工作间的书案下。

许倾看着破碎的幕布一时之间说不出来话,听莲蓉在她耳边念叨:

“李先生那日便寻到了,只是这幕布碎得不成样子,被人一刀一刀剪了。”

“李先生要我先别告诉小姐,等小姐查这事儿了再说,估摸着怕小姐难受吧。”

“还有啊,李先生说这个是从楼后身找到的,说是跟后窗可能有点关系,说或许是俩人办的。”

可不就是俩人吗。

一个在里边把幕布摘下来,从后窗递出去,不然怎么可能到了外边。

周钰的话语在许倾脑海中响起,她说那日瞧见徐娇和王如清了。

还有王若柔,说这事儿都是她表姐安排的。

......

这王如清究竟是有多大的胆子,有多毒的心啊。

那蝎子若是蛰得深了点,孙湘便会有性命之忧。

许倾恨只恨这不是现代,没有指纹检测技术,不然幕布上留下的指纹就能成为证据了。现在唯有手里一支簪子,她大可以说是不小心落下的。

把那支簪子收好,许倾在等雨停,有必要去王家走一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