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通古这个人, 韩熠是心存警惕的。xinghuozuowen
这个人有本事是真有本事, 之前五国来势汹汹, 最后虽然被秦国一通打, 打的一个个抱头鼠窜, 但秦国同一时间之内也只能对一个国家进行火力打击, 跟其他国家就只能僵持。
所以当时五国同进同退,被打成那样了都愣是不肯退兵。
颜徵推荐李通古去游说各国, 当时也没有别的什么特别好的办法,颜子荐秉持着反正也没什么其他危害,就让李通古去了。
结果李通古也不知道跟齐王和楚王说了什么, 这俩国居然真的退兵了。
他们一退,剩下三个国家也坚持不下去,浩浩荡荡的五国联盟就此瓦解。
李通古回来自然也受到了褒奖。
只是这样的功绩还不足以让他站在朝堂上跟各路大神对话, 他的官职一直都不是很高。
等颜徵继位之后也找不到很好的借口提拔他, 今天韩熠的突发之举郑重正中颜徵下怀。
李通古是实打实的法家弟子, 韩熠要单列两本法,那么还有比李通古更适合的人吗
这件事情颜徵压根就没跟大家商议, 反正也不是让李通古挑大梁,有韩熠在, 也不怕出乱子。
不管出什么事情, 韩熠总是会来先告诉他的。
李通古却很激动,终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了有没有
之前他游说各国, 到最后都怀疑自己是纵横家传人了, 在这样下去, 他如何将法家发扬光大
当年他选择秦国,就是因为秦国法制严苛,对法家接受能力最强,但法制又不是很完善,正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
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很合适的机会,他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要熬几年,等到颜徵真正压制住这帮老臣,或者跟颜子荐一样将朝廷上下换个血他才能出头。
真没想到现在就有机会了啊
李通古十分郑重拜下说道“臣必不辜负王上信任。”
对颜徵行礼之后,他也很圆滑的对韩熠行礼说道“下官经验浅薄,还请中书令多多提点。”
韩熠笑着说道“李大夫乃是出色的法家弟子,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颜徵说道“这两部法典一定要慎重,要辛苦两位卿家了。”
李通古听后一边表忠心一边心里嘀咕,对着韩熠就是爱卿,对着别人就是卿家,看来韩熠在王的心里地位果然不一般。
韩熠却没有说大话这只是说道“臣之前曾言要闭关,是以只能写出一个更改,细节方面,还要请李大夫多多完善。”
颜徵愣了一下,如果韩熠不提,他都忘了韩熠还要闭关这件事情了。
一时之间颜徵也有些心疼,韩熠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当咸鱼,结果反而事情越来越多。
他温声说道“无妨,你要闭关多久”
韩熠歪头想了想“不好说,但应该不会太久,法典的编纂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我想等我出关的时候还能细查一番。”
他说完转头对着李通古笑道“只是要劳烦李大夫了。”
李通古立刻说道“辅佐中书令本来就是下官职责。”
他听说韩熠要闭关的时候,整个人都更开心了一些,虽然这样他干活会比较多,但是做的越多,功劳越大啊。
而且韩熠还在颜徵面前过了明路,也就是说他的努力颜徵都是看在眼里的,根本不会存在他干了活,功劳却都是韩熠的这种情况。
中书令真是个厚道的好人啊
不管韩熠对李通古是什么态度,反正李通古对韩熠的印象真是好到爆了。
颜徵总觉得韩熠对李通古的态度有点奇怪,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大庶长跟姜不韦说话的时候,不就是这种态度吗
看不惯对方,但是又没有撕破脸,在维持表面平和的同时也会暗搓搓的挤兑对方。
当然韩熠是没有挤兑李通古的,只是他那种看上去就很表面和平的笑容和语气,让颜徵很不习惯。
长久以来,韩熠在颜徵眼里是一个感情很浓烈鲜明的人,敢爱敢恨,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哪怕是站在朝堂上,面对讨厌的人也敢不假辞色。
所以他从来没有见过韩熠如此虚假的一面。
这让他有些不习惯,同时开始思考,韩熠是不是觉得李通古是来抢功劳的
颜徵的思维进一步发散,难道韩熠是吃醋了吗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
无论是改税还是重新定制税法和商法,从一开始就是韩熠提出来的,而如今他却又喊来一个人跟他共同制定税法和商法,很明显就是给李通古了一块跳板。
阿熠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利用他
颜徵越想越是有些不安,在这件事情上,颜徵首先的身份是王,自然会从朝廷平衡,或者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出发考虑。
站在王的立场,这样安排很合适。
但是站在韩熠的立场看,就是心上人要捧别人,用他当跳板,那肯定是不甘心的。
颜徵犹豫了一下,决定回头跟韩熠好好解释一下,李通古这个人是真的有能力,他相信韩熠不是个善妒的人,更何况他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给韩熠补偿嘛。
李通古退下之后,颜徵酝酿了一下问道“李通古这个人,你怎么看”
韩熠愣了一下,不知道颜徵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但他还是回答说道“身负绝学,心比天高。”
李通古对权势的渴望是看得见的,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同时他的学识也的确支撑得起这份野心。
韩熠的评价很客观,颜徵便问道“你觉得好是不好”
韩熠有些莫名地看着他“这有什么好不好的只要不是人品有大问题,什么性都无所谓吧,只要这个人好用就可以啊,如今王上手下能用的人不多,能把他提上来也是好的。”
韩熠这些话完全是站在颜徵的立场上考虑,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然而在颜徵看来,却觉得他忍下了所有的不开心,完全在为自己着想。
韩熠越是体贴他就越是怜爱。
颜徵忍不住握住他的手说道“你放心,我与李通古不过是君臣之义,再无其他。”
韩熠一脸懵逼地看着他“我我也没说别的啊。”
难道刚刚他说了什么,让颜徵误会自己把他们两个的关系想歪了
可是他回想了一遍,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啊。
颜徵应了一声说道“嗯,我知道。”
韩熠一瞬间觉得自己理解能力是不是有点问题,颜徵又知道啥了
难道颜徵是觉得调派李通古之后,他要闭关是因为颜徵提拔李通古他不高兴
韩熠顿时警醒,让颜徵有了这个印象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种说好听一点是孤傲,目下无尘,说不好听就是恃宠而骄想要称霸朝堂啊。
颜徵会不会担心干掉了姜不韦,他会成为第二个姜不韦
不行不行,必须解释清楚。
韩熠斟酌说道“李通古这个人很有能力,但是我有些担心。”
嗯是要说出来了吗
颜徵含笑小声问道“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韩熠觉得他问的有些奇怪,但还是说道“担心李通古制定的律法太过严苛,其实以我看来,大秦如今的法制已经有些矫枉过正了,以前是因为没有律法约束,百姓没有这个意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法制宣传约束,百姓脑子里已经有了要遵守法度的概念,那么等到适当时候就可以逐渐放宽,法家如今的主帐我不太清楚,但似乎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
颜徵愣了一下,忽然就笑了。
韩熠有些慌张地看着他“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
他在法制这方面了解的不多,大多数都是从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套用如今的情况分析出来的。
难道又是他想当然了吗
颜徵摆摆手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你想的很远。”
实际上他笑是觉得韩熠为了掩盖自己的小醋而找借口的样子挺可爱的。
不过,韩熠就算是找借口都找的很有水平,这个观点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确十分新颖,决定回头好好看看。
韩熠还是有些不明白,但没有去问只是说道“我让李通古全权处理就是想要看看他的主张是如何的,反正最后我还要把关,如果他的想法有哪里不太对,这两部法典足够让他暴露出来了,到时候王上也可以酌情看把他安排到什么位置。”
颜徵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说道“你总是想的这么周到。”
韩熠心里松了口气,只要你不觉得我会成为姜不韦第二就行
颜徵拉着韩熠说了会话,虽然很想让韩熠留下来,但是想到韩熠连续两天留宿宫中,传出去不太好听。
主要是他现在还在孝期,到时候下面的人不敢骂他,肯定都要冲着韩熠招呼过去了。
他心疼韩熠,只好克制住了自己的念头,放韩熠离开。
韩熠回去之后就直接写出了税法和商法的总则。
他对这些了解的其实不多,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在这方面的留白足够多,而且他也没非要将方方面面都想到,啥他都想到了,底下人是干啥吃的
又不是真的只有李通古他们两个人干活,还有其他一些法家弟子也参与进来了,不过他们资质有限,只能等着上头派任务,而不能参与编纂讨论。
第二天,韩熠派人将李通古请来。
李通古一进韩府就忍不住拔了拔腰杆虽然韩府的陈设比不上王宫,但以他游历各地来看,韩熠府上的陈设算得上是他看过的最好的了。
尤其是有些东西他见都没见过,让一直以来都为自己眼界而自豪的李通古产生了怀疑。
等到韩熠将两本总则交给他说道“这个你先拿回去看,有哪里不解或者觉得有缺漏再来与我讨论。”
李通古接过来之后恭维了韩熠两句,而后就大致浏览了一下税法的总则。
原本李通古对于韩熠并不如何看重,因为到现在他也不知道韩熠到底是哪家弟子,之前有传他是儒家。
法家跟儒家那可真是在很多理念上都不太一样。
是以他知道韩熠提出了重新制定律法的时候,他也卯着劲想要让韩熠见识见识什么是专业的。
结果这一看,李通古忍不住大吃一惊“中书令,侯爷难道也是我法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