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13章 十万贯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3章 十万贯

作者:安静的九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6-02 13:25:21 来源:文学城

明远的原身,确实是横渠先生张载①的弟子。

最近这段时间,明远从薛绍彭那里旁敲侧击,打听了不少关于张载的消息,知道他是关西赫赫有名的大儒,开创一派“关学”,并且亦是隔壁“四吕”家中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的老师。

原本明远还纳闷,张载一代大家,怎么会教授自己原身那样小小年纪的“蒙童”。后来与母亲聊了聊,明远才明白。张载曾寓居凤翔府眉县横渠镇,而舒氏娘子正是眉县人,娘家与张家是邻里。

明远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有机会拜在张载门下,进学开蒙。而吕氏四贤中的三位,算起来也都是他的“师兄”。

当然了,对于明远这样的小小蒙童,张载自有弟子服其劳,带领他们念“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但是对于做人与学问的基本态度,张载却是时不时要向所有学生宣讲,从未有半刻放松。

张载身为大儒,却如此认真地对待德育教育工作,明远现在想象一番,也是很佩服的。

六月暑热,明远也不怎么出门,便将原身留下的书籍都取出来,大致翻翻——这越发坚定了他不想读书的心思。经义与古文,对他来说实在太过诘屈聱牙,而且入学读书,只会为他增添价值两条咸肉的束脩,于花钱大业无益。因此每天明远温书都温得唉声叹气的。

谁知到了六月底,消息传来,因为天气太热,张载微恙,因此暂时留在京中,**月秋凉时再返回长安。

明远听见这个消息,顿时送了一口气,手边的书本又丢到一边去了,每天该在外面跑的时候还是在外面跑,四处看着哪里有可以供他“花钱”的项目。

这天他惯例尝过一碗张家豆腐坊出的“白玉豆腐”,路过官牙,与相熟的牙人们打了声招呼,顺路到城门外看了一眼“自来泉”。

天气愈热,“自来泉”前聚的人越多。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贩在城门外搭起了简易的凉棚,支起小摊,贩卖一些凉茶食水之类,供路过的人消暑解渴。

明远并不关心“自来泉”旁的钱箱内每天能收到多少钱,那些自然有他的堂兄明十一负责。他只关心“竹笕水龙”的运转是否正常,水量多寡,水质是否纯净……见一切正常,明远就放心了。

从竹笕龙头跟前转身,明远就对上了一张肤色白净,额头上爬满了汗珠的胖脸。

来人穿着打扮的像是一位豪商,头上戴着方者巾,身上穿着的是织有花开富贵图样的锦缎衣袍,颜色甚是鲜亮,但衣料偏厚,密不透风。正午还未到,这位便已经出了一头一脸的汗,连明远都替他觉得热。

豪商见到明远从龙头前退开,连忙凑上去,刚刚学着拧开“龙头”,双手捧了一捧清泉,要送入口中,一瞥眼看见一旁摆着的钱箱,一时竟吓得不敢入口了。

后面的人觉得清泉可惜,连忙将水桶凑了过来接着,同时向这商人解释:“这是我们长安城鼎鼎有名的‘自来泉’,在此饮水取水,以能力为限,不拘多寡,给几个钱便是。”

“是,是是——”

那商人连声答应,候在一边,见旁人大多是一文两文地放进去,他自己也在怀中摸了半天,最后放了一枚铁钱放进去。

是个惯会节省的——明远对此倒不觉得什么。

在现代社会他见过太多这种人了,外表光鲜无比,但对待自己却是苛刻至极,一分钱都不肯多花。

“这是蜀商吧!”

有人语带嘲笑,猜测了这商人的籍贯。

胖子一边擦着汗,一边用着与关中人有异的口音点着头说:“是……是蜀地来的……贩蜀锦去汴京……”

他身边停着一辆骡车,骡车上堆得高高的,全都是用油纸包起的一匹匹锦缎。

蜀中到汴京通常有两条道路,一是沿江而下,越过三峡天险,抵达襄阳之后转陆路往汴京;二是循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道路,进陕西,再折向东,便是往京师去的官道。

这胖蜀商贩卖上好蜀锦,自然不愿冒三峡漂流的风险,因此选择借道陕西。

饮过“自来泉”,胖蜀商擦了一把汗,招呼着车夫将他的货物赶向陕西城门口。在那里有税吏对往来商旅征税。

“什么!”

明远原本已经打算离开,忽听胖蜀商那边无比吃惊地大喊一声。

“过税竟提到二厘②了?”

这蜀商口中的“过税”,区别于长安本地商户所缴纳的“驻税”,是指长途运输货物时,经过税卡时缴纳的路税。过税二厘是指缴纳货物价值百分之二的税金。

这个税率看似不高,但是蜀商每经过一个税卡,都要缴纳一次税金。从长安到汴京,一路上税卡不知凡几。而越往汴京去,这些蜀锦的价格就会被累加得越高,商人要缴纳的过税费用就越高。

明远听说过“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说法,知道柴火和米粮这些利润率比较低的商品完全不适合长途贩运。

但他原以为,蜀锦属于利润率较高的商品,从蜀中贩运到汴京去,价格能翻上好几倍,两厘的过税,应当还是支持得住的。

可时此刻,那胖胖的蜀商额头上的汗一下子又冒了出来,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大声哀求眼前的两名税吏。“差官大哥行行好,两厘的过税一收,我这一趟就真亏得狠了。”

其中一名税吏双手一摊:“官府定的税率,又不是我们空口白牙说的。”

另一名税吏也摇摇头:“没办法,朝廷要打西夏党项人,朝中的相公们天天愁着筹措军费粮饷,不从你这豪商身上想办法,难不成还从那些将将糊口的小民们身上刮油水吗?”

税吏的话说得甚是漂亮。路过的百姓听见顿时一阵哄笑与奚落。那蜀商额头上的汗水顿时更多了。

显然路税涨价不在他意料之中,而这样一去一回,就算能把车上的蜀锦在汴京卖掉,再从汴京带货回蜀中,估计也要亏钱。

明远对那名蜀商并不如何同情。做生意除了精明头脑以外,消息耳目灵通,为人随机应变,甚至拥有及时止损的魄力都是很重要的。

只不过宋代的普通人确实正忍受着太多名目繁多的税负,朝廷的手伸向了每个人由生到死的每个方面,试图将任何一枚可榨取的铜板都榨出来。临时措施也就罢了,但绝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此刻胖蜀商一脸欲哭无泪的可怜模样,但始终拿不出一个办法来,令人围观的人都为他着急。

然而明远却看到了一个机会——

于是他从袖中抽出一把折扇,缓缓打开,面对折扇上龙飞凤舞的“1127”四个阿拉伯数字,一面轻轻挥动,一面小声交流。

“1127,你说的‘等价交换’,有地域限制没有?”

系统沉默了好一阵,终于回答了一句:“在这一方面没有详细的规定。”

没有详细规定就是没有规定。

明远微微一笑,将折扇一收,缓步上前,问那蜀商:“这位仁兄,你这一车蜀锦,在汴京能卖多少钱?”

胖胖的蜀商正失魂落魄着,半晌才答道:“大概七、八百贯……”

明远眯着眼笑着:“我看看货色。”

那蜀商浑浑噩噩地从骡车上取下一匹,扯开外面包裹的油纸。围观众人都是“啊”的一声。

果然,眼前只见锦绣灿烂的一幅,是芙蓉叶内织梅花的纹样。锦缎反射着夏日耀眼的阳光,一时间流光溢彩,仿佛天上的云霞被嫁接到了人间。在旁围观的人们,顿时连暑热都忘了。

“这样吧!”

明远点了点头,说:“我以八百贯作价,从你手中买下这一批蜀锦。你便无须再交这过税,不妨在京兆府住两日,看看我们关西的好出产,带些回蜀中去吧。”

蜀商听见了明远说话,一时竟没能反应过来,面色古怪地望着明远。

按照路途与路上要缴的各种税负计算,这些蜀锦在长安,总共卖六百贯是顶了天了。

而八百贯,即使是在汴京,也是他能够卖得的最高价。

他哪里想得到会有这样一名清秀儒雅的小郎君,要以八百贯的价格,把所有这匹蜀锦都买去,既免了他在酷暑中路途奔波之苦,又让他免于缴纳那多如牛毛的各种税金。

自己的损失,怎么能平白无故让他人来全部承担?

这胖胖的蜀商顿时开口:“六百贯!”

明远一怔,没想到会有人这样和他讨价还价,当下也顺口说:“七百五十!”

“六百五十贯!”

“七百……”

“成交!”

双方喊定了七百贯,明远和那蜀商大眼瞪小眼——如今他们都有点儿闹不清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买家还是卖家。

围观旁人一起拊掌大笑。

人群里不知是谁认得明远,吆喝了一嗓子:“明小郎君这既是帮了外来的客商,也是帮了咱们本地人。他刚才不是说了,让这商户多看看咱关西的出产,这也就是帮了咱们本地的生意人呀!”

听了这话,一时间城门口人人对明远赞不绝口。

连那两个税吏都十分高兴:在本地交易就要收驻税,驻税比过税还要高上一厘钱。

明远便以“等价交换、约定成交”的方式,比寻常价格多花了一百贯,买下了一批蜀锦,而且是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

待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位胖蜀商高兴得快要哭了。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自己随身的行李中取出一卷书册,递给明远。

“明小郎君高义,在下无以为报。这本诗集是我蜀中文学大家所著,得来不易。因观小郎君姿容出众,文采斐然,唯有以此书赠之,望小郎君莫要推辞。”

说罢,胖蜀商将这一卷看起来成色很新的书册推到明远手中。

明远听对方说“蜀中文学大家”,心中就有点感觉,接到手中一看封面,封面却平平无奇,印着三个字:《南行集》③。他赶紧翻开扉页,一眼瞥见了合著者的姓名,果然与他所想一样,是三个极其响亮的名字——

苏洵、苏轼、苏辙。

①横渠先生张载。

张载(1020-1077),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生于长安,后寓居于凤翔府眉县横渠镇,被称为“横渠先生”。

他的个人经历颇为传奇,少时就喜欢谈论兵事,并且曾尝试纠结一众小弟收复洮西失地,后来结交了范仲淹,范仲淹对他很是赏识,并且劝他弃武从文,研究经学。张载便开始虔心研究儒家学说。

他于1057年前往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当时他已经是三十八岁了,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与他同科中进士的,还有苏轼和苏辙这两位。

张载中进士之后只做了一两任小官,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研究经义与讲学上。

张载过世之后,因其自身成就而被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他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为“北宋五子”,他的学说后来被称作“关学”,也叫“气学”。

但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被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

张载这位老师我们以后会见到的。

②没有查到熙宁二年过税的准确税率,这个算是作者蒙的。

③《南行集》是苏氏父子三人于嘉祐四年从眉州前往汴京时,于路上旅途六十日中,所做的诗赋一百篇合成的诗文集。如今已没有传本,有一部分能从三苏的文集中寻绎出来,但是散佚的诗文还是有三分之一左右。——参考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十万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