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 第49章 【第049章】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49章 【第049章】

作者:雨落窗帘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0-07-10 15:10:04 来源:转码展示1

第四十九章

陆征能挡在门口, 很礼貌地问“是, 请问您是”

中年男人扬起笑脸“您好,我是镇中学的老师。kanshushen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现在食堂改革。我们听说你们家卖包子馒头, 就想说能不能在您家这边订一些。”

陆征能眼睛一亮,他们家卖包子一直都是散卖的, 虽然也挣钱,但每天卖多卖少总没个定数。如果能卖给学校就不一样了。

学校学生多,要的量就大,但手的钱或许没有零售高, 但胜在稳定。

陆征能一下子就变得热情了起来“您好您好, 快屋里请,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刘,免贵姓刘, 请问您贵姓”

“刘哥, 我姓陆,名字叫做陆征能,您叫我小陆就行。”陆征能与刘老师两人一边商业互吹, 一边相约着往屋里去。

进屋后刘老师说明来意, 何夏跟陆奶奶也很开心。

何夏笑着道“刘老师,你看我家这包子卖的好, 一个也没有剩下, 也没有办法让您品尝了。您看要不然这样, 我明天做好包子后先送几个到中学让您尝尝, 您要是觉得这真的好啊,您再买,怎么样”

刘老师笑着摆摆手:“这就不用了,你们家的包子的味道我是尝过的,要是味道你不好我也不会来订了。”

刘老师并非是普通的老师,他是秦山镇中学的校长。在当校长之前,他已经在秦山中学任教好多年了,他们学校管理食堂的人是前校长的亲弟弟,每次学生们上交的口粮他都能扣下个一小半。

这年代的学生家庭本来就不富裕,上学都是各家各户省吃俭用送来的。这本来就吃不饱,口粮还被克扣了,一来二去的,这件事情就被捅到了县教育局。

县教育局的领导将秦山镇原先的校长撤了职,食堂的原先负责人也因为贪污被逮捕了。作为新上任的校长,刘老师对食堂的管理这一块儿是真的没接触过。

这不开学都快一个月了,学生们的伙食还没有以前的来得好呢。特别是早餐,那是许多学生都不吃的。

再三思索之下,刘老师决定从外面买东西回到学校充当早餐。

他寻摸了许久,终于将早餐的品种定为了何夏家的包子。为此,刘老师还特地买了好几天的来吃已考究口感。

在经过重重赛选后,刘老师目光投向了最便宜的馒头。何夏家做的馒头有一个拳头那么大小,成年男人像陆征能吃个两三个就能饱。初中的学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顿早餐吃个一两个也就够了。而两个馒头的价钱学生们也能付得起。

刘老师要的量多,数量一多,价便被压了下来,何夏在心里算了算,发现以刘老师说的那个价,哪怕是他们订得多,何夏也没有什么赚头,连最基本的幸苦费可能都无法保证。

她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看向刘老师“刘老师,既然你吃过我们家的馒头,那你就应该知道,我们家的馒头全都是用面粉做的,没有掺杂过一点别的粮食。那你给我的这个价实在是不合适,这样,如果你是成心想要,那么咱们就降低成本。我用玉米面跟面粉混合着来做怎么样”

h省这边山多,玉米每年的产量也很多,于是玉米面的价比起面粉以及大米的价是最便宜的,现在到供销社去买玉米面都用不着票,都用不到一毛钱就能买到一斤,而这个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玉米,去农村收购回来的价会更加便宜。

而何夏如果用玉米面做馒头,那他们都不需要特地去找人,光万安村跟陆家村的玉米他们都用不完。

何夏觉得前半年来一直用面粉做馒头的自己傻乎乎的,明明玉米面也可以做馒头,味道也很棒。

刘老师是没吃过玉米面馒头的。像他们家,新鲜的玉米要么拿来就这么煮,要么拿来做玉米粑粑,而玉米面一般都是拿来跟米一起做两掺饭或者煮粥喝的,极少数才会用玉米面做窝头,但那并不好吃。

听了何夏的话,刘老师皱了皱眉头。

自己出来给学生们订早餐本来就不符合规章制度,要不是他们现在学校的厨师实在不行,他也不会出此下策。

刘老师原本的想法是用最少的价钱给学生们谋最大的福利,但现在这个想法可能并不能成功了。

看出刘老师的为难,何夏便道“这样吧,刘老师,我明天会做玉米面馒头,到时候我送点到你们学校让你先尝尝看,如果你觉得好吃,那咱们这庄生意就继续谈,如果你觉得不好吃,那咱们就当结个善缘,你觉得怎么样”

刘老师能怎么样,他出的价太低,人家不愿意做,现在人家都给出解决的方案了,他还能拒绝不成

反正也只是试一试,要是不好吃,大不了他在找别家嘛。

“那行。”想通了的刘老师点头答应。

天色渐晚,刘老师告辞回家,陆征能跟何夏将他送出家门口。

关上门回家,等待在家里的陆奶奶便道“原本瞅着还算是好的老师,怎么一说起生意就变得那么市侩了”

何夏坐到她的身边,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他私自出来外面给学校订早餐本来就不合理,但这也是为了学生谋福利,比以前好多了。”

“超儿之前在中学上课,每个星期从家里带十斤玉米面,有时候还会带大米。但这些粮食在上交上去,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他这些家里离得近的还好,只要出来了就多少能回家吃点,要是离得远的啊,吃不饱饭就只能饿着了。”

中学生每个星期都吃不饱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那时候g都还没有就结束,镇上又只有这么一个学校,能送 孩子去读书的,谁家不是想要靠孩子读书来改变门庭的,吃了这么大的亏大家也不敢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陆奶奶她们家属于王家村镇,上中学不来秦山镇上,反倒是去离王家村镇不算特别近的湖田镇上,他们那边还从来没听说过类似的问题。

听了何夏的话,一时间,陆奶奶还有些唏嘘。

一夜无梦,次日早晨何夏做了包子让休息在家的陆征能去摆摊,而自己带着陆奶奶回了村里。何夏将来意一说,彭文慧便让何弘超去扛玉米去碾碎。

何夏他们村是没有碾碎玉米跟给大米脱壳的工具的,但是在镇上的粮站却有。何弘超将一袋玉米扛上推车,推着往镇上粮站去。何夏也跟着去了。

到了粮站,何夏将自己要打玉米粉的要求跟粮站里上班的人说了,粮站里上班的同志疑惑地看了一眼何夏。

玉米这东西天天都有人来打成粉,但是还从来没有谁的要求像何夏这么多呢,特别是打粉前还要脱壳那一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过来都是没有这个要求的。

但这个要求也不是特别离谱的要求,看在何夏兄妹都长得好看的情况下,粮站的工作人员便没反对。

机器打粉就是比石磨推粉要快,不过十分钟的时间,何夏他们带来的玉米便被尽数打成了玉米粉,因为在打玉米粉之前还有脱壳的那一步。因此打完后的玉米粉比没脱壳的看起来要细腻许多。

何夏虽然觉得这玉米粉还不够细腻,但在现在这个大环境内,还是不要那么挑了。

何夏直接让何弘超将玉米粉拉回了家。

回到家后何夏洗了手便开始发面。

玉米面粉与普通面粉以3:1的比例混合,喝在嘴里不烫嘴的水中划开一颗糖精,再加入足量的酵母粉,用温水将面团和到光滑,放在灶台内发面。

灶台内部比较温暖,不到两个小时,玉米面团就被发成了蜂窝状的一大盆,何夏将面取出来揉搓。

做馒头是最简单的,面团揉好分成三个部分,搓成长条后切成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样子,两只手握着分好的小面团在案板上转一转,一个圆形的大馒头便成型了。

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将馒头放进篦子上蒸十五分钟玉米面馒头就做好了。

玉米面馒头黄橙橙的,何夏发面也发得很好,大大的,十分煊软。

因为何夏在和面时放了糖精,于是玉米面馒头便带着微弱的甜意,味道也很好,比起白面馒头,这样带着一点甜味的玉米面馒头更合时下人们的口味。

何夏觉得以前只知道用白面来做包子馒头的自己真的是一叶障目了。明明用玉米面来做馒头更加符合时下人们消费的特点,而且玉米面价低廉,用来做馒头的利润可比用白面做出来的要大得多。

何夏觉得自己仿佛错过了一个亿

何夏让何弘超送几个去给刘老师,何弘超在初中上学时就是在刘老师教的,听何夏说要给刘老师送馒头,何弘超有点不情愿。

何夏推着他出门“我看着刘老师人挺好的,为人也不严厉,这笔生意能不能做成就看你了,快去。”

何弘超被何夏推出门,无奈只好往秦山中学去。

秦山中学不大,这个年头学校门口也没有保安,何弘超轻而易举地便进来学校。现在正在上课时间,整个学校里空无一人。

何弘超在教师办公室对面等了很久,一直到下课铃声响了,何弘超才见刘老师咯吱窝底下夹着一本教案回来。

秦山镇这个小地方g对他们的发展远没有市区县城那么大,大家对老师还是很尊敬的,何弘超在刘老师手底下上学时便有些害怕他。

这会儿见着刘老师,何弘超深吸一口气便走了过去,刘老师见帮何夏送馒头的人是何弘超也有些意外。

“做包子卖的人是你姐啊”看面相,刘老师已经将何弘超跟何夏的关系猜了出来。

“是。”在刘老师面前,何弘超特别乖。

刘老师点点头,洗了手拿了一个玉米面馒头放到嘴里吃。

在吃完一个馒头后,刘老师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带着何弘超去了何夏家,何夏让何弘超去将陆征能换回来。在陆征能的见证下,何夏跟刘老师签署了一份馒头供应协议。

刘老师走后,何夏将属于她的合同仔细收好。心里十分愉悦。

打从今天起,她也是有大客户的人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