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与校草组队打暴兽 > 第36章 第36章

我与校草组队打暴兽 第36章 第36章

作者:墨觉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6-17 19:57:49 来源:文学城

安排几千万群众的撤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登记所有群众意愿便花了五、六天的时间。

社区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逐门逐户地敲门,登记每户人家的意愿,偶尔还会被拉住问东问西,说得喉咙都快冒烟了。

若是碰到有安装电梯的小区,那还好,能乘电梯上楼;若是那种年代老、残旧的楼房,光是爬楼梯都能把膝盖爬废了。

因为统计的速度缓慢,比预期的时间要长,西森省机构那边便调派了一批新征召的志愿者,全都是西森省内所有大学的大学生。

有了大批志愿者的加入,统计进度猛地一下加快了许多,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8个地级市总共三千多万人口的登记。

剩下还有13个县级市,大约一千多万人口,由于比较分散且都是山区地方,暂时还在跟进。

就目前统计到的信息来看,愿意“北上”的群众比较多,将近三千万,其余的七、八百万居民都是选择去其他省份。

西森省机构与铁路运营部门、航空公司开会协商,临时增加班次和航班,尽量做到每天能够输送二百万的旅客离开西森省。

然而,在不影响其他省份列车运营的情况下,输送的极限是一百三十万人左右,再增加就只能昼夜不停地运行列车了。

经过商讨,最后决定调整运输的路线,长临省距离西森省最近,可以先把群众运送到长临省。

然后再根据长临省通往其他省份的列车,分批安排群众乘坐。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群众以最快的时间撤离西森省,又不需要额外增多列车,影响其他班次的行驶。

灾前撤离大批物资和几千万的群众,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这样集思广益,不停地摸索出合适的行动方案。

有了撤离方案,徐振南立刻安排宣传部门的人,把群众撤离方案通过本地的电视台、社交网络上的西森官方媒体等方式公布出去。

对西森省内所有群众做到尽可能的公开透明,而不是藏着掖着,让群众心生疑虑,失去对机构公信力的信任。

其中,第一批安排撤离的群众,是选择了去长临省的人。

他们心里是打算着,暂时先在长临省这边居住一段时间,等到大地震过去之后,他们就能回去西森省重建家园了。

手机运营商通过登记的手机号码,发短信通知这批群众收拾好行李,在各自的小区门口等候,会有人带他们前往高铁站和火车站。

由于之前为了更快地撤离物资,大量公交车都被临时征用了,剩下少量的公交车,不足以运载这么多的群众。

于是,有人提出可以临时征召旅游大巴来载客。

这个提议被通过了,有关部门紧急联系了省内所有旅游大巴公司,有偿征用他们的大巴车,甚至连同大巴车的司机也被征用了。

大巴车到位后,社区人员就乘坐大巴车前往各个小区接人。

自从西森省机构向民众公布了大地震的消息后,每个居民小区都会安排四名的社区工作人员进驻。

一来是为了把机构的消息传递给小区内的居民。

尤其是那些不会上网的老人家,或者是身体有残疾的聋哑人等等。这类人不一定能及时收到西森省机构发布的最新消息。

那就需要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通知,以免他们错过了消息,什么都不知情。

一来是为了收购小区居民的物资。

每家每户虽然不会特意囤积大量的米粮油等物资,但这家10斤,那家20斤,他家5斤等等,积少成多,加起来的总额将会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

人们撤离的时候,优先考虑带走价值贵重物品,然后是衣服裤子鞋袜等,接着就是各种电子产品或者是常用的物件。

而大米、面粉、食用油、调味料等,则是因为“可以去了别的地方安居后,重新购买”这个理由而放弃带走。

如果西森省机构不收购这些物资,那它们唯一的下场,就是伴随着大地震的到来,彻底掩埋在沙砾石头的下面了。

这种事情,对于脱离“人人都有饭吃,能吃饱饭”这个阶段才几十年的地饶人来说,是非常浪费的存在!

要知道,国外还有很多地方还年年闹饥荒,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呢。

有群众向西森省机构反映这件事,而机构给出的处理方案,就是安排了工作人员入驻各个小区,负责收购米粮油等物资。

大巴车抵达各个小区的门口,社区人员拿着名单,每喊到一个人,便会有人拿着身份证和行李上前验证身份。

等工作人员确认证件没问题了,才放人上大巴车。

旅游大巴公司的车虽然可以装载许多群众,但车辆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一辆大巴车最多就是装载64个人,而撤离群众的方案里,要求每天至少撤离200万群众,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呢。

这个问题很快就反映到徐振南的面前,他在机构内部的聊天群里提出这个问题,广开言路,让大家思考一下,目前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中一名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提议,说是让那些有小轿车的群众参与进来。

在最初临时征召大货车的时候,就有小轿车的司机响应征召,愿意开小轿车帮忙拉货,提供支援。

然而,小轿车本来就不是为了拉货而存在,装载的货物有限,因此,并没有征召小轿车加入支援队伍。

可如今,在公交车被大量征召、旅游大巴车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小轿车反而成为了一个最优的选择了。

小轿车的车里可以乘人,车尾箱可以放行李箱子。若是放不下,可以放到车顶上,扎牢固就行。

徐振南很快就通过了这条提议,并让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发布消息,征召西森省内的小轿车司机。

时刻关注着最新消息的西森省群众,第一时间就关注到这条临时征召的消息。

得知征召小轿车司机是为了载送居民去高铁站或者是火车站,许多拥有小轿车的司机都主动响应。

报名的入口早就放出来了,征召和调派志愿者的流程也很熟练了。

基本上是,小轿车司机这边刚报名,那边确定没问题就录用,然后会有管理小组的组长联系小轿车司机,接着拉进聊天群里,等候统一分配。

进了群里的司机们,有情绪比较亢奋的,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

还说“之前征召大货车小货车,没我的份,之后征召摩托车和电动车,也没我的份,现在可算是轮到我上场啦!”

言语间,满满都是为自己能被临时征召而感到了自豪。

毕竟,人的一生中,真的很难遇到一件能够证明自己价值和存在的大事件哇!

等到以后自己老了的时候,既可以跟老朋友吹牛当年勇,也可以跟子子孙孙讲述自己曾经参与过的大事件,那是多有荣耀的经历啊!

时间紧急,所有的调度都非常迅速,小轿车的司机们按照各自所在区域,组成车队,由车队的队长带着车队去小区门口拉人。

一辆五人座的小轿车,挤一挤,可以拉七、八个人。

尺寸小的行李箱和旅行袋,可以放在车尾箱里,尺寸比较大的行李箱全都放在车顶上,用松紧绳扎牢固。

一支车队有将近一千多辆的小轿车,一辆小轿车可以拉七个人,走一趟差不多可以一万人。

而征召到的小轿车总共有十万辆,那就是说,一趟可以拉走将近一百万人了。只需要所有小轿车来回两趟,就可以完成每天拉两百万人的任务目标了。

再一次证明,征召群众加入撤离行动中的决定,是真的非常明智。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群众都能够做到这么有凝聚力。

至少,目前除了地绕国的群众能够做到之外,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的地步。

一共七、八百万要撤离去别的省份的群众,在短短三天半的时间内,就顺利撤离到长临省省内了。

长临省这边,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并没有安排撤离过来的群众去居住旅馆或者酒店,一来是西森省为了收购物资,财政已经有点吃力了。

二来,是因为这几百万的群众不会停留太久,时间短的,可能上午抵达长临省,下午就乘坐列车去别的省份了。

因此,长临省机构这边临时租用了距离高铁站和火车站不远的展馆、室内体育馆等大型空旷的室内场所。

馆内放置了一排排可折叠的简易床,床上放着干净的枕头和被褥。利用半人高的挡板进行间隔,把群众进行分流。

让去往同一个省份的群众会安置在一个区域。

只要有符合班次的列车出发,管理人员能以最快时间通知和组织去往同一个省份的群众出发,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找人。

既不会浪费时间,又不会出现遗漏了人没通知到的情况发生。

而且,这些去往同一个省份的群众,临时聚在一起,之间可以相互熟悉,打个招呼,以后就算到了另一个省份也不会太孤立无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