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与校草组队打暴兽 > 第31章 第31章

我与校草组队打暴兽 第31章 第31章

作者:墨觉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6-17 19:57:49 来源:文学城

肤色被晒得黑红的小战士,咧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语气轻快地说道:“辛苦你们了,都拿瓶水喝,一瓶不够可以多拿几瓶。”

另一位小战士补充道:“炊食班的战友正在准备午饭,等会你们也过来领一份吧。别的不多,饭菜管够。”

闻言,货车司机黄茂生好奇地扭头打探了一下四周,看见机场内围的铁丝网墙旁边,停放了三辆类似露营车一样的车子。

外面支了个简易的帐篷,穿着迷彩服的士兵,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揉搓面团。

透过打开的车厢门,可以看见里面还有两三名士兵,他们正在忙碌着炒菜、蒸饭、蒸馒头之类的工作。

见状,黄茂生有些感慨道:“现在军方的后勤是越来越好了,想当年,我还没退役的时候,大家伙外出训练,都是拿着把军工铲,就地挖坑做饭菜呢。”

肤色黑红的小战士听见这话,神色略微惊喜,“这位先生,你是退役士兵啊?”

黄茂生点头,“两年前退役的,”随即反手拍了拍后背肩胛骨的位置,语气有些惋惜地说道:“两年前的地震救援,被巨石砸到的后背,不能再高强度训练,我就申请退役了。”

了解到黄茂生退役原因的小战士,脸色瞬间肃穆起来,放下手中的矿泉水箱子,站直身子,毕恭毕敬地向黄茂生敬了个军礼,表示自己对黄茂生的尊敬。

黄茂生下意识抬起手臂,想向小战士回礼,可手臂举到半空却举不动了,后背的肌肉和神经已经绷直了。

他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敬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解释道:“后背受伤,导致我再也不能敬军礼了。”

比起那些因为身体残疾而退役的战友,黄茂生是幸运的,他四肢齐全,生活能自理。

而,比起那些身体健全的战友,黄茂生是不幸的,因为他手臂不能再举高,所以只能退役了。

退役后,黄茂生曾经沮丧过,但军部定期派人来慰问,帮他度过心理难关,令他重拾信心,走出受伤带来的心理阴影,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黄茂生心里很感激军部没有放弃自己,因此,这次他看到了军部需要支援,便火速前来提供帮忙。

虽然因伤退役了,但他的心没有退役,只要祖国有需要,他随时都能上!

给司机们派完水后,两位小战士回到连队那边,还把黄茂生的事情上报给班长,班长跟宋方圆连长提了几句。

于是,宋方圆主动走到黄茂生面前,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黄茂生表示身体状况很好,还说军部之后还需要货车运输物资的话,他随时都可以前来支援,并表示自己的心没有退役。

宋方圆点头,语气诚恳地代表军部表示感谢,又关切地询问了黄茂生在生活上的事项,了解他是否需要帮忙等等。

虽然不是同一批入队的战友,但黄茂生跟宋方圆之间还聊得挺融洽的。若不是宋方圆工作比较忙,两人还能继续多聊一会儿。

休息了半个小时左右,一名小战士过来通知司机们可以去领取午餐,四菜一汤,三个荤菜,一个素菜,满满整盘的大米饭、馒头,还有一份绿豆甜汤。

司机们一边跟刚认识的朋友闲聊,一边拿着餐盘自己装菜,然后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忙活了一上午,吃的那点早餐,早就消化完了,这会儿正饥肠辘辘呢。

原本大家伙还商量着要不要团购午餐,没想到军部那边还给提供免费的饭食,真是人性化的安排啊。

黄茂生自退役之后就没在吃过炊食班做的饭菜了,心里甚是想念,如今却意外能再次吃到,顿时感觉全身心都得到满足了。

不由得感慨道:“恩,还是这个味,大米饭够软糯,大馒头够劲道,炊食班的水平没有下降。”

坐在黄茂生旁边的老友,都知道黄茂生是退役士兵,听他说的那么怀念,便好奇地追问他炊食班都是牛人的传闻是不是真的。

黄茂生挑着些军部里的趣事跟大家讲讲,使得司机们这边的氛围格外地好。

宋方圆跟李少校完成货物的交接,确认数量无误了,便让士兵们先去吃饭。而他则是跟机场人员沟通,顺利借到一个暂停使用的候机室。

趁着货车司机们刚吃完午饭,宋方圆召集他们,说接下来还有很多物资运输的任务,想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继续提供支援。

货车司机们无一例外都表示愿意提供支援。

见状,宋方圆心里深受感触,这就是军民一家亲啊!

军人守卫边疆,救灾抢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当军人有需要的时候,人民也会鼎力相助,绝不袖手旁观。

考虑到接下来,货车司机们都要在外面不停地奔波,宋方圆让司机们先回家一趟,跟家人好好商量。

一旦决定了要留下来提供支援,就收拾几件衣服和一些洗漱用品,并做好大半个月内不回家的心理准备。

大部分货车司机都先自行开车回家,剩下少数司机的车上都准备了衣服和洗漱用品,不需要再回家一趟。

这些留下来的司机,各自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给家里人打电话。

吃完午饭的士兵,背着各自的行囊和黄脸盆,以班为单位,组成正方形的阵型,在宋方圆的带领下,一路向机场走去。

走进机场,一名工作人员带着士兵们往暂停使用的候机室走去。

候机室因为暂停使用,平时也没有安排清洁工来打扫卫生,所以里面的地板、窗户、一排排的座椅都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工作人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喊几个清洁工过来打扫一下吧。”

“没事,你们提供一些扫把、地拖和毛巾,我们自己来打扫就行。”宋方圆倒是没嫌弃,毕竟他们野外训练的时候,泥水地都照样能睡。

工作人员点点头,拿出手机,走到一旁去安排人员和清扫工具。

没一会儿,就有开着小电车的清洁工过来,车上放满了扫把和拖把,还有一些抹布以及垃圾袋。

一声令下,士兵们在走廊两旁放下行囊,然后拿着清扫工作,走进候机室开始搞清洁。

不过才半个小时,整个候机室就变得干干净净,一粒灰尘都没有,亮丽如新。

打扫过后,宋方圆让班长去安排各自带领的班的休息范围,随后让士兵们进去休息。

在超市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的士兵,都疲累极了,但谁也没有抱怨,如今有了地方可以睡觉休息,大家都是铺好了垫子,倒头就睡。

宋方圆向军部那边汇报完自己的工作进度,安排好值守的士兵,随后便在候机室门口的旁边睡下了。

坐镇在军部基地的彭海林首长,熬通宵熬得眼睛都通红,依然留守在作战指挥室里。

期间不是没人劝他去休息,但他心里装着事,睡不着,干脆就继续忙正事。

在指挥室的一面墙壁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倒计时器,显示着天、时、分、秒。

现在是25天、1时、00分、01秒。

下一秒,就变成了24天、23时、59分、59秒。

这个时间,是把地球意识告知的西森省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往前提了一天时间而设定的倒计时。

实际时间是25天、23时、59分、59秒。

原本钦承华召开秘密会议的时候,有人建议提前三天,即72小时再来倒计时。若是发生特殊情况,至少还有72小时来解决。

但有人仔细计算过撤离物资和人员的时间,认为提前72小时是做不到,极限是提前24小时了。

经过商讨,最后决定提前24小时,一旦过了时间,但还有物资或者人员尚未撤离,就紧急安排直升机去救援。

物资可以提前转移到空旷的地方,人员尽可能用直升机带走,若实在带不走,就找个空旷的地方等待大地震过去。

作战室里的军官,全员都忙得飞起,连口水都不敢喝,因为要上厕所,浪费时间,所以大家就是轻轻抿一小口,保证不会脱水就行。

负责统计的军官每个小时都会汇报一次进度。

“首长,物资撤离的进度很慢,目前就青山市内的物资撤离,才完成了不到10%,按照这样的速度,恐怕还要13天才能完成任务。”

“而这只是青山市的物资,其他城市、县级市都没还没开始运输物资。”

另一位负责跟西森省机构沟通的军官也汇报进度。

“西森省机构发来了更多已经收购完成的清单,那些商家和厂家都希望能尽快完成交割,他们赶着撤离西森省。”

坐在彭海林左手边的参谋长,快速地翻阅着递交上来的汇报文件,眉心紧皱,“首长,我们需要调派更多的人手。”

彭海林闭眼,用手指捏了捏鼻根,“暂时不能调用其他基地的军队。”

这时,一名军官提议道:“不如征召一些西森省本地的志愿者?我留意到西森省机构那边给出出省的名单。大部分的本地人都是留在西森省,等候机构的安排。”

“如今,他们都停工停学,留在家里等候安排,如果让他们参与到‘撤离行动’中,或许能够加快撤离工作的进度?”

参谋长听到这个提议,思考了一下,认为可行度很高,“如果要征召普通人当志愿者的话,那可以安排他们跟分派到青山市的连队合作。”

另一位军官则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军队跟群众合作的话,若是有些事处理的不好,很有可能会引发不少矛盾。”

一直以来,军队的主旨都是尽可能地不要给群众带去麻烦,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努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军队跟群众之间的关系都很和谐友好。

想要破坏一份关系,很容易,但想要修复就没那么容易了。

彭海林听着几位军官的话,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沉默了几分钟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向西森省机构通告,征召普通群众为志愿者,配合当地连队的撤离工作。”

西森省机构一把手的徐振南,接到军部基地那边发来的通告后,跟机构其他的管理人员沟通一番,大多数都认同这个提议。

于是,一个小时后,西森省的官方电视台、手机运营商都同时发布了一则“临时征召志愿者”的通告。

通告点出了征召志愿者的原因、人数、上岗的要求以及报名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