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 第39章 关心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第39章 关心

作者:逐光设梦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3-19 00:50:46 来源:文学城

这年除夕颂词,德怀过来传旨,让程晏主持,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玉禾殿上下因此手忙脚乱,又是准备衣物车辇,又是备膳确认流程,好在车辇从宫中驶到高阁,程晏下车后,张子安已经等在那里了。

“太傅!”小太子见到他太傅,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颇为期待地唤了一声。

张子安面容平静,先瞥了我一眼后,应了程晏,对他道:“太子,登阁颂词吧。”

程晏点了点头,先踏一步上去了,张子安和尹舒随后,接着早等着的一众大臣也依次踏梯登阁。

我在下面等着他们,听着周围百姓山呼“千岁”,看着那个小孩子规矩又守礼,自带了一身华光。

我眯起眼睛,忍不住弯了嘴角。

筵席已经在宫中备好,只等太子祈福后便可带着众臣进宫,今日程晏没有出任何差错,开心之情溢于言表,下来时忍不住向我眨了眨眼。

小孩子身后跟了一众大臣,我自然得规规矩矩,微笑地伺候他上了车辇,才对程晏道了句“太棒了”。

一队车马进了宫,外界的喧嚣仿佛一瞬便被阻隔在外,我观察程晏,发现小太子自入宫后情绪忽然便低落下来,不由问他怎么了。

程晏没有瞒我,诚实道:“父皇病重,我为他主持,本来以为是帮他分担,可刚才忽然想:待在宫里的父皇见不到外面的热闹,会不会觉得孤独啊?”

我一愣,万万没想到程晏会这样想,还没说什么,马车忽然被叫停。

我大感疑惑,掀开车帘瞧向外面,见到张子安早下来了,正听身边的人说话。

那人佝偻着身体,赫然便是德怀!!

我震惊之余,张子安也瞧了过来,他对德怀点了一下头,后者便飞快赶着回去了,然后张子安走了过来。

“怎么了?”我问。

张子安的脸色看起来十分不好,我听出他在尽量平稳声线。

“陛下口谕,让太子速去。”

这话一出,我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程晏整个人都呆了,小孩子愣在原地,有些恍惚,还是尹舒拉了拉他,让他回过神。

“太傅,”程晏本能叫了张子安,“你会陪我一起吧?”

小孩子的恐惧显而易见,他从来没有见过生死,自然想有个人能陪着他。

他惶恐又无助,期待又信任。

但这次他太傅没有让他如意,张子安摸了摸程晏的头,眸光看向身后长长的车队,语气轻的似在叹息。

他说:“阿晏。”

张子安很少这样唤过程晏,因此这一声竟包含着太多温柔,他指引程晏:“你看——”

程晏顺着张子安指的方向一看,见到诸位大臣的马车跟在身后,规规矩矩停下来,因是才入宫门,所以最后的马车已排到了宫门口。

那么多辆马车,那么多人。

他们都不明白为何会骤然停下,有的探出头正在不解发问,有的规规矩矩坐在马车上等,有的已经下车,三三两两相互问了声好,瞧见了张子安的方位,往太傅这赶过来。

张子安缓声道:“还有很多人,很多事,等着我……阿晏也该做好自己的事。”

程晏便小声哽咽了下,但小孩子最后坚定地点了点头,嘱咐他太傅:“孤先去父皇寝殿,等着太傅。”

张子安微一颔首,马车重新行进,我看着张子安伫立在原地,同已到他身前的几位大人交谈,神情从容不迫。

明明前一刻他也有慌乱,但下一刻便收敛了所有脆弱的情绪,让我清晰地认知到:他是太傅啊,是天子近臣,是运筹帷幄、决掌朝局的恢弘栋梁。

我放下车帘,心中对自己说:我不担心他。

我随着程晏到了御前,发现殿里竟然没有旁人,只有德怀安静地守在一边。

尊贵雍容的帝王,没想到最后竟也是风烛残年的衰败模样。

我本不欲见到陛下,想在殿外守着,但程晏路上早提过让我到时站在他后面,我看着小孩子佯装镇定的样子,忽然便不忍心。

于是我也进来了,看到陛下行将就木的模样时,毫无疑问,想到了娘娘。

我闭了闭眼,想陛下其实是位很好的帝王,但是他对娘娘、对翠枳都不够好。

因为这些,即使我很感激他饶我一命,但是如今他垂危了,我却大逆不道隐隐从心中生出来一丝喜悦,像杂草从石缝中破土而出,风吹不折。

我又惶恐又无畏,将头垂得更低。

我听到德怀轻声唤醒陛下,听到陛下近似喟叹唤程晏过去,嘱咐他日后要做一位好君主,要听太傅的话,要采纳其他臣子的意见。

程晏连连点头,无有不应。

又过了一刻钟,张子安领着众多大臣求见,陛下应允了,我悄悄抬了头,见到很多人都踏入这座寂静的殿,但却像提前达成了某种共识,不喧闹,只安静、恭敬地注视着他们的君主。

陛下已经气若游丝了,但是张子安上前时,他仍然费力地握住了太傅的手。

帝王威严尤在,只是眸光闪着细微的光亮,他定定地与自己的臣子对视,不知是在回忆,还是在思量,最后他叹声道:“子安,交给你了……”

交给张子安什么?满腔的抱负?未实现的新政?还有尚且稚嫩的幼儿?

我等着陛下接下来的话,却只有一片寂然,但张子安却像是都懂了,他应承道:“臣遵旨。”

无形中,有什么东西,被张子安接了过去,陛下上扬了嘴角,舒了口气,但下一刻,陛下的眼角便有泪水缓缓流下。

我惊得浑身一颤,不可置信般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想:那个至高无上的帝王,原来也会流泪吗?

我有瞬间的失神,耳边隐隐回响起陛下最后一叹。

众人次第匍匐,行最周正的拜礼。有位官员急急奔出,须臾,远处丧钟声起,相比我记忆中的每一次都绵长低沉。

钟声持久不歇,带了点哀婉,覆盖笼罩在京城的上空,告诉百姓们一位帝王的陨灭。

我同众人一起跪拜在地,磕头送别这位功绩卓悦的帝王,初春虽至,仍觉寒凉,额头贴着大理石地面,我感受到从地底溢出的凉意。

我忽然就想到了许多往事,想到有一次天光倾下,陛下看娘娘堪称温柔的目光。

……原来那样静谧的时光,已经离我许久了。

我忽然忍不住叹息一声。

一代帝王的陨灭停滞不了时间,张子安扶起在旁呆呆坐着的程晏,与诸位臣子商量陛下的后事,以及新帝登基的良时。

而德怀找到我,让我陪他去收拾陛下的遗物。

到了里间,德怀轻车熟路地打开一个个格子,而后他捧出一件衣裳发了呆。

我过去瞧,认出那件青衣,愣了一下:“没想到娘娘为陛下做的这件衣裳到现在还留着。”

德怀缓慢叹道:“是啊——陛下的东西,老奴都好好帮他收着呢!”

我默了默,忍不住问:“后来陛下有穿过这件青衣吗?”我想自己到底还存了些奢望,企图从这些细枝末节间窥得帝心。

但德怀摇了摇头,他慢慢站起来,一边站起,一边叹气,将这件青衣和另外一些东西都轻轻放入朱红箱子。

伴君多年的老人开了口,语气很沧桑:“咱家陪陛下这么多年,还是不怎么会揣测陛下心思。这些东西,陛下一次都没有提起,可老奴一直存着,陛下知道,却没有怪罪。”

“我想……现在把它们收拾起来,与陛下葬在一起,想来他也不会怪罪……”

我低头看德怀放进去的物件,发现其中有支金光灿灿的牡丹簪子,这显然不是陛下的,或许是他那位心上人的旧物。

我问道:“这个是什么?”

德怀见了那簪子,笑了一下。

“这原本是要送给娘娘的,内府打好了簪子,先呈到陛下这来给他瞧一瞧。当时陛下盯着这簪子不说话,良久才道这簪花里胡哨,与娘娘并不相称,便把它扣下了。”

我愣了神。

记忆中,娘娘确实有一支牡丹簪子,比这个小很多,她却很喜欢,总也舍不得戴。

翠枳曾说过,是因为那支易丢的小簪子是有年陛下夸赞牡丹衬娘娘,让人打造好送来的。

原来在送来前,还有这样的小事,我想帝王心思,果非常人能揣测。

“德怀,”我瞧着德怀收拾妥当,问,“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德怀已经在宫中蹉跎大半辈子了,我看着德怀白眉稀疏,很想让他出宫去过过寻常人的日子。

于是我忍不住提议道:“出宫吧?”

我盯着德怀,他暗沉的眸光未曾闪动,不出我所料,最终他固执地摇了摇头。

“出宫又有什么意思呢?反正——”德怀轻声叹气,“杂家已在宫里待了半辈子,人在哪里不是活着?”

陛下的遗物并不多,德怀已经收拾好了,他抱着那个箱子,走了出去,声音悠悠的,传入我的耳中。

“若太子还念旧情,老奴想在他身边,好好看着他。”

他年老体虚,竟然比陛下活得长久,不如便替自家主子看着小太子帝位稳坐,国泰民安。

我有些伤感德怀的执拗,但心中又松了点气,得到了一点故人未曾失去的慰藉。

前殿百官山呼,隐约有声音在念着陛下的功德,鼓声间或一击,伴着低低的木鱼声。

我出去时,发觉寝殿内笼罩着一层有序的安静,入目皆是雪白,臣子们的袖上都系了一条白绫。

尹舒此时走过来,默然为我系上白绫,我瞧了瞧,发现这个小孩子眼眶也红红的。

还未等我出声,尹舒开了口,道:“方才陛下洗漱更衣完,已经入棺椁了……在正殿,父亲和太子都在那里,这边等念完颂词,各位大臣也跟着去正殿了。”

我听到最后,应了声,安静思考了许久,对尹舒说:“那我先回玉禾殿。”

这里并不需要我。

路过正殿时,我忍不住瞧了眼,发现殿门大开,一个黑漆描金的棺椁静然安置在正中。

程晏正跪在陛下棺椁前的蒲团上,这个小孩子一身白裳,低垂着头,显得很落寞。

张子安在他身侧,他比我多了一个白色官帽。

我跪下来,遥遥给陛下磕了几个头,站起身走了。

天尚未亮,雾气朦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