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 第33章 当年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第33章 当年

作者:逐光设梦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3-11 00:20:17 来源:文学城

自那日后,张子安和陛下更加忙碌。

每每德怀来玉禾殿送东西时,总是跟我说,君臣两人正在长谈政事。我问德怀是什么事,德怀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告诉我,陛下正为军中名册顶替的事情劳神。

我想我真是聪明,结合上次张子安和陈伯在院子里说的话,终于想到新政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陈伯当时说那些“花瓶子”在名册上,走的却是别人,那一定出现顶替名字的现象了!

陈伯有这等经历,难怪那些等活的人对他那么信服!

大约过了半月,张子安把这个话题简略地拿到尚墨轩说了,他让这两个孩子思考,遣散冗官幼工这类人后,该当如何?

尹舒侃侃而谈,说出朝中之位布局的弊端,以及如何管束才能制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我听不懂,直觉这应该是晦涩的谋略,看到一旁的程晏睁着大眼睛瞧着尹舒,一脸佩服的模样,觉得这小孩子真可爱!

张子安沉声点头,看了眼程晏,让他也答。

程晏有些懵懂,乖乖站起来,却反问自己太傅一句:“太傅,那些被遣散的人怎么办?”

我被程晏这小模样逗得心悦,想程晏果然是个心软的小孩子,他大概觉得那些被遣散的人也一样可怜。我想了想,承认这些人数确实庞大,毕竟各地军中以及田地遣散的人应该有很多,年长、年幼皆有,程晏能够关心他们,着实令我惊喜。

转头去看张子安,我发现他一直蹙着的眉也有松动的痕迹。他难得表扬程晏,说:“太子考虑的是。”

程晏自然开心,我见他转头去瞧尹舒,忽有所悟的模样,对张子安说:“尹舒说的也很好,但我听不懂。”

这下我啼笑皆非,程晏当然不懂,他毕竟比尹舒小了几岁,我想张子安看重的,应当是小太子的一颗仁善之心。我觉得张子安不能重此轻彼,也应该夸一夸尹舒,于是笑眯眯对程晏说:“那阿晏得向人家好好学习啦!”

小孩子很郑重地点了下头。

我说完这话,发现张子安转头看我,他很少拿时政授学,我自然也很少参与。我想我和张子安斗法多年,之间到底是有一点默契的,大抵是他终于明白我想夸尹舒了,眼睛笑了一下,转头对尹舒说:“舒儿说的当然没错,平衡固权、安稳民心,两相得宜方是正道。”

我在一旁坐着,觉得太傅教的真不错。

.

转眼已是深秋。我忙着去内府女官那儿给两个小孩子添置衣服,忽然想到张子安的衣裳也很单薄。

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么多年我也从未想过。但这一次,我总是频繁想起,便让我思考是否要给张子安做一件。

到了最后,我屈服了。但我向来手笨,扎了自己好多次,最后我怒了,气冲冲扔了衣裳说不做了!

张子安忙的时候,便由着程晏和尹舒自己读书,两个孩子都很聪明,学的很快,交代的任务也能很快完成,于是剩余的时间他们便会在宫中四处游玩。偶尔会撞上程平,这个小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依赖着太子哥哥,我有次去找他们时,发现三个孩子呆在一起,开心极了。

我看着这一幕,想了一会儿,才发现奇怪之处在于于冉未在程平身边跟着,天知道那个女人有多宝贝这个小孩子!我便问在一旁侍候的宫女,她们说美人几日前风寒了一场,二皇子的吃食用度都无法事事经手,她病好了发现程平还是被人照顾的很好,便放心交由她们了。

真难得!我拍着手忍俊不禁。

有日晚上程晏心血来潮,跑到我这里要我讲故事,看到了我扔在桌上的衣裳,他问我是要给谁?我顺口回答了,没想到这小孩子第二日便告诉了张子安,我眼见张子安嘴角慢慢弯起,立刻明白自己丢人丢大发了!

以前我怎么不知道程晏这孩子他会学嘴传话?!

张子安到底给我面子,对我说:“书书,其实……若是平日私下穿穿,没什么好被人笑的。”他面色看起来很真心,我便跟着怀疑了,问张子安真的想要?

小君子点头了。

于是我半信半疑,等我慢吞吞做完衣裳,展开一看,心情立刻便不好了。

太丑了!我眯着眼,瞧了好一会儿,觉得反正针脚都这样丑了,干脆又在袖口处绣了朵紫藤花。

如此丑上加丑,我觉得我的承受能力立马提高了许多!但衣裳送到张子安手里,他看上去却很开心,我庆幸张子安的审美跟我不一样,关照他这件衣裳私下穿穿得了。

也不知张子安听进去了没有,后来他难得向我讲起朝政之事,我瞬间转移了注意,拎起耳朵,仔细听他说:“这段日子陛下将沈家军交到了我的手上,我便顺势查封了些世家。”

我连忙问:“那被遣走的人如何了?”

张子安便说,他已将军中那些“花瓶子”都打发走了,并且尽力找回了无辜被顶替的人。

我大松一口气,夸道:“太傅好本事!”

一定是我夸得张子安开心了,他迷了眼睛,笑着给我解释:“书书,症结在世家,解决了他们,事情便好办多了。”

我稀里糊涂点了个头,又听张子安聊到陛下,他说陛下也很开心。

陛下已经连日未有好眠,而且甚少进食,平日里累了,便在榻上小憩一会儿后继续处理朝政。

张子安说这下他们终于可以稍作喘息,他其实很担忧陛下的身体。因为有好多次,陛下都没有避讳,直接当着他的面,一边由御医施针,一边继续听他汇报事务。

我想了想,对张子安说:“太傅,那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我便见到张子安笑了,他挑眉问我:“书书关心我?”

我当然关心。我觉得陛下身体已经被他自个儿折腾成了这个样子,旁人也不敢管,但至少我是可以管一管张子安的。谁也不是傻子,诚心要把身体弄成那么差。

张子安答应了我。

.

又是一年过去,除夕那日,陛下登临京中最高的城楼,一无既往祈福念诵。

张子安随行在侧,等我瞧见他时,我目瞪口呆。

这人是穿着规整的朝服,可是袖口不经意间露出的那个紫藤花图案是怎么回事?!

那不是……我的杰作吗?张子安竟然把它穿在了里面!!

我心中对太傅大人的审美痛哭流涕,直觉他会在别的朝臣面前惹了笑话,有种身为罪人的自觉。

终于找了个时机,我暗搓搓凑近张子安,盯着他袖口一根迎风飘扬的宝蓝线头,转弯抹角问他有没有被人嘲笑?

太傅大人显然错会了我的意思,他笑容平和,无端温柔,说道:“今日可登高处,现于众人眼前,自当高兴!”

奇也怪哉,我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小君子喜欢被人看??

.

正月里尹舒可以回府与张子安居住,程晏身边没了伙伴,嚷嚷寂寞的很,熬到了正月初三,终于忍不住,派了小宫女请示完陛下,便带着我直奔太傅府。

一路上,我沉浸在小孩子先斩后奏的气势中无可自拔。

出了宫,来到了张子安的府上。我进去时瞧见尹舒正在摆碗筷,见到我们来了,弯唇问了声好。

程晏蹦跶过去拉住尹舒的袖子,说他对四周的布局十分好奇,尹舒便向我说父亲正在厨房,然后一路为小太子介绍去了。

我便按照记忆去厨房找张子安,未进入便发现水汽蒸腾,瞧见张子安挽着袖子,正在灶台前忙活。

这一幕对我来说很是罕见,我觉得有意思极了,倚在门槛处看张子安。见他掀了锅盖,水汽扑了他满脸,他闭了闭眼,转身下了一把面入锅。

我先想:果然小君子不远庖厨啊。而后又忽然意识到:今日好像是我的生辰,要吃面的。

想到这,我忍不住笑嘻嘻道:“太傅太傅,你莫不是在为我煮面吧?”

张子安回过头,给了我一个“你明知故问”的眼神。我想对于这个技能,我已经学到炉火纯青了。

“帮我来看看火。”张子安指了一旁的柴,对我说道。

吃人家的东西态度当然要好,我乖乖地坐到了灶台前的小凳子上,观看了下灶火,慢慢添着柴。

火光四溢,扑面而来的是柔和的温暖。

我说:“太傅,难为你还记得我初三是要吃面的呀!”

张子安大抵是觉得我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太过惨不忍睹,他瞥了我眼,冷声道:“我答应你的事,何曾忘了?”

我心满意足,不再言语了。柴火充足,火势旺盛,我便起身去调酱料,过了会儿,张子安下好了面,他将清面捞出,倒入酱料里。

张子安将四碗热腾腾的面端上桌子摆好,我去喊程晏和尹舒。一方小桌,四人围坐,厨房里还有火势未尽的余温,一切都温暖极了。

程晏觉得很开心,我看到这个小孩子眉眼高兴地飞扬,喜滋滋道:“太傅,这好有意思,我想以后每年都像这样吃碗面!”

大概是正月,张子安大人大量,并没有计较程晏的要求,少见地答应了。我努力让张子安读懂我的眼神,向他表示:太傅!你这承诺也太轻易了吧?“以后每年”岂不就是一辈子?!你还不趁机教导一下这小孩子何为“君子一诺”?!

我也不知张子安读懂了我的几个意思,他弯了眉眼,对我轻缓道:“吃了长寿面,当然会长命百岁,以后我们总是在一起。”

我:“……”

我在张小君子赠予的花言巧语里,忍不住弯了眼眸。

.

出了正月,宫中突然开始传,说是于美人自染风寒后,身子一直不太爽利。陛下仁慈,觉得南方风景俊秀,气候宜人,利于养病,便划出南方一大块区域,作为封地赐给程平,封他为安南王,特赐于冉可随之一起去封地。

先前小宫女们一直议论,我没有当回事,毕竟宫中传言向来不少,我也没心思计较真假。但是德怀也来告诉我了,那么便一定是真的了。

我大感震惊,想着于冉也就算了,但程平还小,陛下怎么舍得?

这些年陛下劳累为民,德怀自然也跟着好不到哪去,他瘦削的脸上都是耷拉下来的皮肉,沟壑纵深,眨了眨浑浊的眼睛,回我:“每次二皇子来请安后,杂家看陛下,都觉得他有些感怀,许是想到了故人吧……”

故人是谁,我当然也不清楚。

我消化着这个消息,承受它给我带来的冲击与疑惑,但是还没等我细细想明白,圣旨已经到了于冉那里。

我知道之后,趁着程晏午休,去找于冉。

小宫女很快去禀报于冉,然后领我进去了。我进去后发现于冉正坐在榻上垂首,不知在想什么,应该是感觉到我进来了,我见她抬头缓缓眨了下眼睛。

我想:要不是看过你花孔雀的模样,我一定以为你是个娇滴柔弱的美人!

半晌后,我听到于冉问我:“你怎么来了?”这人一开口散漫的语气让我方才对她的印象消失的一干二净!我想果真是当了许久宠妃的人啊!

我坦诚回答:“知道半月后你要随安南王到封地的事情,所以来看看你。”你不欢迎我那我走了!

程平既是皇子,所以他不能威胁到程晏的地位,被封王赐地,这是早晚的事情。我挺多只是觉得,陛下让于冉随程平同去,有点意外。

这显然也在于冉的意料之外,她叹了口气,最后“哈哈哈”笑出了声。

我一时分不清于冉是高兴还是难过,但我想她高兴的成分居多,果然于冉笑道:“许书书,我真没有想到!有一日我会随阿平一起去往封地,去过悠闲的日子!”

我想于冉说的不错,因为她如果留在宫里,最后要么随陛下而去,要么青灯古寺相伴余生。但是这两者陛下都没有选,他让于冉跟着程平一起走——我想这是一个帝王的慈悲。

于是我对于冉说:“其实平心而论,陛下是个很好的人。”

于冉没有说话。我随她默了会儿,见不远处的烛火间或乍然一响,觉得于冉没有要对我说的话了,于是起身告辞。

她当然没有挽留。

只是我在转弯时,回头看了她一眼。

于冉瞳眸中有烛火反射的破碎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