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我有座花果山 > 第17章 刘主厨的小菜

我有座花果山 第17章 刘主厨的小菜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2-22 16:25:57 来源:转码展示1

【灵能值不足时,将会以使用者寿数冲抵,以维持。。。。。。大罗盘日常运转,当前灵能值为0,使用者现已折寿一日!】

尼玛!刘树的心情顿时不好了。

这特娘的,按照这样的节奏来算,是不是从此人生就要打对折了?

本以为自己只面临来自于经济上的压力,现在竟然连苟活都难。

如果可以,刘树很想把小岳岳那句话送给‘大罗盘’:我打死你个龟孙儿!

好在刘树已经琢磨出点儿增加灵能值的道道,只要对大自然有利,就能增加灵能值,施肥的方式已经用过,大不了再给花果山种点树,果树,茶树,桑树什么的经济类作物应该都行,一举两得。

唯一的难点是得先搞定那群泼猴,不过根据大憨所说的那群泼猴的特点,只要不动树上的果实,它们就不会发难,只要让刘树积累足够的灵能,兑换出灵水。

有了这个筹码,刘树有理由相信,泼猴不会成为障碍。

“予夺之必先予之!”中华民族老祖先留给后世子孙的每句箴言,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对付一群猴子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了,这些并不是刘树心情瞬间变好的理由。

而是上午这些意外的收获。

一点灵水残渣吸引来的水族生物实在太多,尤其是经过‘五花肉’的大后臀一阵蹂躏后。

直到凑不要脸青天白日之下罔顾鹅伦做完羞羞之事的‘小白白’,奋着余勇带着自己的两个爱妃也跑过来加入狂欢,虽然鹅对鱼虾并不感兴趣,但它们还有一群鸭小弟不是?大嘴一伸,就是一条鱼被甩上岸。

将灵水残余抢食的差不多的鱼群和虾群这才彻底散去。

刘树也没有赶尽杀绝,他此时已经意识到,这条从青龙尖流出,流程长达十几里地的山溪,或许将成为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点。

这里的鱼儿和小龙虾可都是纯野生的,相对于那些养殖的,绝对有着更高的市场价值。

刘树把被弄上岸的小鱼小虾都丢回山溪,留下的都是合用的。

饶是如此,光是捡各种鱼都捡了上十斤,每只超过一两重的小龙虾目测都有七八斤,看得上眼的山蟹有五六斤,最大的收获却是一只四斤多的野生甲鱼以及几个大河蚌。

满满的收获让同样睡了个大懒觉、这会儿才跑来找刘树的大憨嘴巴裂到了后脑勺。

不过,大憨开心的,却不是什么鱼虾收获。

毕竟这些玩意儿,对于一辈子没怎么出过村的大憨来说,实在是太常见了。

他开心的是,快到饭点了。

猪和狗,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刘树可不是城市的公子哥儿。

从大约**岁开始,就已经学会了自己做饭,在父母相继过世,他跟随着叔婶生活,甚至还要学着照顾比他小七八岁的小妹。

那些年,小叔和婶婶要是进山采药采茶或是把采集到的山货拿到镇上售卖,刘树就得背着小妹去村小学上学,放学后还得给她做饭喂得饱饱的。

幸好小妹从小都甚为乖巧,上课从不闹腾,甚至一直睁大着眼睛听着,刘树一度怀疑小妹或许从那会儿都已经开始学习,要不然哪能成就现在县高中第一,九溪村新一代的全村希望?

不过,小妹最大的缺点,就是嘴太叼,饭菜味道不好,你休想她吃一点。

若是换成忙成狗的小叔婶婶,估计连饿上几顿,叼嘴估计也治好了,偏生‘宠妹狂魔’刘树却是见不得小妹嘴巴狠狠撇着满脸委屈的小模样,这也导致刘树的厨艺大幅长进。

这一点,做为发小的大憨自然是再清楚不过。

于是,一条昂藏大汉就这样坐土灶台前帮着添柴火,打死都不离开。

除了想第一口尝到美味,更重要的是,这会儿还有抢食的。

一条蹲旁边不断摇尾巴的舔狗和一头哈喇子流老长的猪,大憨绝不能给这两货机会。

难得有这样的新鲜食材,在城市里久未亲自动手的刘树也没理会三个各怀心思的家伙。

先把从小叔家拿来的本地米进行清洗,看看大憨和一狗一猪,刘树裆下略微有些忧郁的倒了足足五斤。

有这两个大胃吃货的存在,光是米,估计都能把普通人家给吃破产。

虽然家里有电饭锅,但刘树一向认为,混合着木头清香蒸出来的米饭才有米饭该有的灵魂。

不过,刘树并没有急着将米放进铁锅蒸煮,而是先做起了菜。

主菜。

不是鱼也不是虾,要拿来换钱的老鳖自然更不在中午的菜单之列。

是河蚌。

把黑乎乎的大河蚌剥壳取肉,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再将大憨从家里带来被腌制至通红的老腊肉切成片配在一起,加上冬笋干葱姜蒜一起爆炒出锅,放进陶罐小火焖上半小时。。。。。。

厨房的地面都被‘五花肉’滔滔不绝的口水给打湿了。

刘树不忍直视的给这馋货一脚,将至赶到门外。

五花肉猪脸上满是委屈的趴在厨房门外,不时的探出猪头观察着厨房内的动静,以免大憨趁它不注意先行偷吃。

或许,在猪的理解中,大憨和它的地位差不多-----咱哥俩都是老大的小弟。

单从这一点来说,倒也没错。

趁焖蚌肉的空挡,刘树把米饭给蒸上。

水,用的就是山溪里的水。

相当于国家一级水质的山泉水经过数十米的竹管输送到水缸,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没有任何杂质。

而且,没有城里自来水那种经过漂白粉处理的气味儿,丝毫没有破坏大米天然的香气,更是将山泉水特有的甘甜融入其中。

然后,刘树就近取材,在鸡窝里找了几颗鸡蛋,就着菜园里摘的青西红柿炒了一大份青西红柿炒蛋。

城里卖的西红柿基本都是熟西红柿,只有在农村,才会把还未完全成熟的青西红柿拿来做菜,或许没有熟西红柿那般酸甜,但青西红柿却有着熟西红柿没有的特有鲜味儿。

特别注重提取食材本身鲜味儿的江南许多地方,本就对青西红柿情有独钟。

或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青西红柿中含有微量毒素,但醋能中和,稍微放一些醋或用滚油过一下就没关系了。

做完这些,估摸着米饭也差不多了,刘树开始做汤。

这显然要更简单,弄上十来条马口,就丢上两片姜和一根葱,再配上几片青龙尖里采摘的野山菌,不放其他任何作料,完全凭借马口自身的鲜味儿。

不出一个小时,刘大厨回乡的第一顿饭就此完成。

两个人就在小院里的木桌旁坐下,一人倒上一碗太爷留下的自酿黄酒,开吃。

‘五花肉’和‘肘花’两个家伙各自的食盆也都堆上它们各自喜爱的食物。

肘花的主菜是腊肉,五花肉则简单实在一些,就是蚌肉汤浸泡的大米饭。

甩开腮帮子猛吃的猪,让人看着都觉得胃口大开。

反正大憨绝不会承认仿佛看见一头肥硕的年猪在向他招手的样子。

他怕某‘年猪’现在都会对他下毒手。

ps:经过昨日去千岛湖和镇民交流,确认当地也有喊阿叔的习惯,决定将小伯伯的称呼改回来,前面已经发布的,等风月回家后会一一修改。风月这几天都在江南,陪生平最重要的朋友(你懂的)的同时也算是一种采风,所以更新的会稍微慢一些,希望书友们谅解一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