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有一个废品站 > 第24章 第二十四回

我有一个废品站 第24章 第二十四回

作者:李明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21 01:52:43 来源:文学城

红姑来了,于欢心满意足的窝回椅子里。

小石头乖巧的坐在于欢身旁,甥舅两个滋滋儿的喝着茶,看红姑和人你来我往的应酬。

王掌柜:“你这弟弟真真是不得了,大虫都能猎得。”

红姑:“您过奖。我们乡下人自小在山间地头长大,身手难免灵活些。”

王掌柜:“看看这切口,多齐整!一般人可没他这两下子。”

红姑:“害!这孩子打小儿就能吃,力气可大!运气还好。这不,那大虫竟是自己撞上他柴刀来的。”

王掌柜:“令弟一表人才,可有相看人家?我有一远房侄女……”

红姑眼睛一转:“确有一门娃娃亲,逃荒时走散了,家里正找着呢。”

王掌柜:“哎哟,那真是可惜了。可需要我帮忙?”

红姑:“怎好劳烦您……”

那边,红姑和人唠的热火朝天。

这边,甥舅两个一副岁月静好。

小石头:“小舅舅,我给你倒茶。”

于欢:“乖啊。你小心些,别烫到手。”

小石头:“嗯呐!”

于欢笑眯眯的享受了小外甥的孝敬,拿着茶杯,边喝边看戏。

滋儿。

哎呀这茶真不错,不愧是大户人家的。

呲溜。

红姑可真厉害啊……

…………

适才刚被人带进来,红姑被那箱银子惊了一下。

但她很快便反应过来。

仔细验过成色,便镇定自若的看着王掌柜拿戥子秤银子。

期间,还能分神应付对方的各种问题。

虎尸被仆人们小心的抬了下去。

那虎尸足有好几百斤,几个汉子合力才抬的动。

王家二人看向于欢的眼神不免又灼热几分。

王思文适才没打听到什么有用信息,犹不死心。

他趁红姑分神的功夫,貌似不经意的聊了几句。

诸如:家中可还有其他人,祖上是做什么的,和于欢两家是什么亲戚之类。

哪知红姑比于欢嘴还严。

红姑说了半天,除了她家祖上几代都是种地的,老家在何处之外,竟一点多余信息都没有。

王思文:“你家那位二伯,既然能教出于兄这样厉害的徒弟,怎会默默无闻。”

“二伯……?”红姑转头看了于欢一眼,突然愤愤道:“我竟不知,二伯还会功夫。他还偷着教了你?果真是偏心!”

于欢立马低头认错:“是二伯不让说。表姐我错了……”

王思文:装,你俩接着装!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姐弟俩的防备心重的很。

再问怕是也问不出什么来。

不过有本事的人,有些小秘密也无伤大雅。

眼前这姐弟俩口音一致,那小童和于欢的态度也很亲昵。

她们又是本地的农户,想来身份不会有大问题。

心中打定主意,王思文当即便道:“这大虫我一家用不了,届时会送一部分到县衙去。你若有意,我到时可向县令大人举荐你。于兄弟如此好身手,定不会被埋没。你且在地方上磨炼些时日,待年岁再大些,或能去军中谋个前程也未可知。”

以王思文这样的身份,举荐个把人才本是稀松平常之事。

适才甫一见面,王忠虽然没有明说,但王思文是何等聪明人,王忠提到那大虫的情况,又重点说了是于欢一人所为,他当场就明白了王忠话中之意。

是以,王思文一上来便旁敲侧击,想要打听清楚于欢家中情形。

虽然这姐弟俩嘴都挺严,但基本情况他其实已经知晓。

家庭简单,除了一个姐姐,家里人都死光了。

尚未婚配,无家室负累。

年纪轻,身份是最普通的庶民。

这种人,通常只要有钱就能使动。

若是再配一个合适的家生子,便能把他死死绑在自家。

至于刚刚那位娘子说的娃娃亲,既然都走散了,那也可以是没有的。

在这个时代,举荐人才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本地县令能买他的好。

另一方面,被提携的人也承了情。他日再见,便有几分香火情。若到关键时刻,保不齐就有大用。

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户人家广结善缘,这种撒网的事情做的多了。

王思文问了人家八辈祖宗,这才轻飘飘的抛出一根橄榄枝,属于施恩。

不管表面如何礼貌周到,骨子里还是一种上对下的轻慢态度。

这事原是他做老了的,被举荐之人也从来只有感恩戴德。

是以,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

其实对于欢,他已经是用了些心思的。

当今皇帝昏庸,最成器的那个被他亲手逼死,剩下了几个歪瓜裂枣。

如今他身子破败的厉害,又迟迟不肯立下储君,似乎就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北方大旱才刚结束,南边又传来水灾的消息。刚一入秋,边关胡族也在趁机作乱。

王思文之所以没有继续科考,去争那个少年状元的名头,正是缘于此。

如今入局,风险太大。

就连他的祭酒爹,也是整日窝在书院里,不肯轻易站队。

正是因为朝局动荡,武力值高强之人,出人头地的速度只会更快。

在乱世,多认识些能人异士,便多一份安全保障。

是以,王思文从一开始态度便很好。买下那虎尸,张口就是一千两。

当他这种人有心想要交好一个人,很难让人产生恶感。

所谓君子如玉,如切如磋。王思文便是这种人。

大家族里养出的公子,言谈举止、品貌教养,皆是上乘。

王思文为家中谋划,态度坦坦荡荡。

这是为了双方都好的阳谋,他不信有人傻到拒绝。

没想到,眼前之人就是个万中无一的“傻子”。

于欢:“不了,我胆小。见了当官的容易说错话。”

王思文:我信你个鬼。

他堂堂一个举人,能和县令平起平坐,父亲又是当朝三品大员。

就这样,于欢看到他也没半点畏惧之色。

连带那个表姐,说话也是滴水不漏。

这样的人会怕见官?!

王思文转头看向红姑,想说当人姐姐的,总要关心一下表弟的前程吧?

他刚才可是听说了,这位表姐独自抚养小儿,若是有个靠山,将来日子也能好过些。

谁知红姑立马点头应和:“对对对,我们就想老老实实当个小老百姓。”她欢弟的身份可不经查,不见,说啥都不见!

这姐弟俩当真是油盐不进!

王思文简直要气笑了。

一旁的王忠还要再劝,被他拦住了。

王思文不是那等强人所难之人,只摇头笑道:“罢了,人各有志。于兄弟日后若是改了想法,可随时再来,若我不在,便去找王忠。”

王掌柜当即点头应和:“对对,你若想通随时来找,我平日都在店中。除此之外,于小兄弟以后若是再打到什么野味,或者这位娘子采了新鲜的山货,也尽管送过来。我保管给你们一个好价钱。”

王掌柜的态度十分殷勤。

不管这人将来能不能有出息。

单就眼下来讲,这可是能独自猎杀大虫之人,以后定还能打到不少好东西。

哪怕为了他们酒肆,这关系也得维护好了。

双方顺利结束此次交易。

于欢和红姑因有了个卖货渠道,亦是开心。

于欢把那箱银子放进红姑的背篓中,一把背在肩上。

谢绝对方留饭的好意,三人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从王家酒肆出来,未时已过。

于欢在附近小摊上买了几只大肉馒头。

三人边走边吃,吃饱后买了些东西,便匆匆往家中赶去。

刚走出临安城,天便黑了下来。

…………

她们其实拢共只去了几家店。

第一站去的布庄。

红姑买了些布料和棉花。

于欢买了两床现成的棉被,并做好的各式男子衣衫、鞋袜等物。

第二站是米行。

家中粮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地里的庄稼还没到收获的时候。

刚好挣钱,于欢便趁机多买了些。

第三站就在米行隔壁,是家杂货铺子。

于欢顺路在这儿买了些油和盐。

最花时间的主要是最后一站。

糊窗户用的油纸不在本区。

于欢打听过,要去北边卖书籍纸张的那条字画街才有的买。

于欢和红姑不熟北城地形,颇费了些时间才找到地方。

彼时天已经晚了,她们买好油纸便赶紧出城往回走。

路上,于欢挑了个挑子,左边是整整三袋粮食,右边是红姑来时背的那个大背篓。

背篓里面,最底下放着于欢装银子的木箱,周围塞着于欢买的衣服鞋子。

小石头挤在这堆东西中间,屁股底下坐着银箱子,半躺在背篓里,身下垫着被子,身上还盖着另一床厚厚的棉被,睡的正香。

红姑背着另一个小些的背篓,里面装着油纸、棉花、盐巴、油等零碎物件儿,怀中还抱着两匹布料。

今日是个上弦月,月光朦朦胧胧的,不是很亮。

漆黑一片的旷野中,红姑背着背篓、抱着布匹,跟于欢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村里走去。

…………

人在赶路时,总爱想些事情打发时间。

这真真是叫人惊奇,红姑边走边忍不住想。

短短几个月,她竟然已经拿身边这人当亲弟弟看待。

若是换做村里其他男子,便是年纪再小,红姑自认也不会放心跟着对方走夜路。

可换了于欢,她却只觉放心。

最开始,红姑便注意到于欢的特殊之处。

当时她想着,管他是山间精怪,还是下凡的仙童,总归只是借势一用。只要能让她们母子在新的地方站稳脚跟便好。

在那之后,于欢做什么,跟她便没有关系了。

因此,刚到村子的一个多月,红姑带着小石头,几乎没有主动接触过于欢。

就连于欢家房子盖好,她家还在建的时候,红姑宁可带着小石头睡在废墟上,也从未想过去隔壁借住。

那么,她们是从什么时候熟悉起来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