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 > 第22章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2)

“何至于此!”沈谦益惊呼一声。

秦离洲自幼长在边境前线,大漠黄沙日复一日消磨着对皇权的敬畏,饶是如此,他决定跟随沈明恒时依然有百般犹豫。而沈谦益生在长安,天子威仪最盛的地方,周时誉与文黎此番谈话着实有些超出他的接受范围。

倒不是说真就如此迂腐,但……是不是太过突然了?

周时誉面色平静,轻描淡写:“圣上正值壮年,自当该用非常之法。”

可这是谋逆啊。

一旦事发或落败,在场的只有沈谦益不用担心九族,其他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身败名裂、满门抄斩。

沈谦益神色踟蹰:“南阳文氏,可知先生有此意?”

周时誉家中人少也就算了,文家可是大族。

“若无济世安民之心,家中何必送我出来?”文黎笑意盈盈,“我家还是有一点隐居经验的,保全几分血脉倒不成问题。”

“可文家满门清誉……”

哪怕沈绩是个昏君,谋逆这事也不光彩。衍国公堪称文臣表率,文家亦是备受推崇,若是蒙上这份污名,少不得遗臭万年。

文黎是当世君子,温文尔雅,恭而有礼,而今却少见地流露出几分傲然:“是非功过,后人评说。不争一世,文家争的是万世之名。”

他决定行此事时曾向祖父修书一封,祖父年高,收到信后专程到长安城外与他见了一面。

祖父问他此举可是为了天下苍生,他答无愧于心。

祖父又问可有五成把握,他答八成。

“既是顺心之举,又非无望之事,因何犹疑?”

文黎这才恍然,当了二十年君子,原来他也是一个离经叛道之人。

沈谦益没话说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从来不否认他有意皇位,最多不过一死而已。他若是不能夺得皇位,让沈承孝登基,他照样是一死,横竖都不亏。

“我知道了。”沈谦益郑重一礼:“多谢两位先生为我筹谋。”

他知道他们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比他艰难许多,所担负的一定也比他多许多。

沈谦益目光忽而又黯然了一瞬,“我知两位先生放不下皇兄与宋先生,还请千万节哀,我向先生保证,我会为皇兄正名。”

周时誉与文黎不是没有更好的方法,沈绩对他们信任有加,长此以往,就是让沈谦益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也不无可能,只是他们想用最短的时间做成这件事。

而让他们这样着急的原因,除了那两位亡故之人,沈谦益不做他想。

沈谦益知道其实先生们都更属意皇长兄,可皇长兄已经离世。他心里倒也没太多不平,他想,他会秉皇长兄遗志,终有日,两位先生或许会真心实意效忠他。

周时誉有些微的不自然,然而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他拱手回礼:“多谢殿下这些时日的照顾,往后若有不当之处,在下来世做牛做马,向殿下赔罪。”

怎么好端端地突然说到来世?沈谦益有些不解。

文黎神色变换则剧烈许多,他目光复杂,深深躬身,愧疚道:“殿下,抱歉。”

沈谦益只以为此番怪异表现是因为先前对他隐瞒了谋逆一事,忙安抚了几句:“我知先生是为我,不妨事的,只是若有下次,还请先生提前告知。”

*

沈明恒这一等待时机便等了三个月。

秦离洲终于知道沈明恒的底气从何而来——柳家商队送来的粮食还没吃完,外头又来了一支杜家的商队,同样的十大车粮食,不仅有肉,连运输存储不易只有京中贵人能吃到的果子都有不少。

在那之后又来了几家商队,有的送来衣裳棉被,有的送草药,神通广大的连盔甲和刀枪剑戟等铁器也能送来,让秦将军暗自咋舌,只觉得自己不是效忠了一位主君,而是给军中拉来一位财主。

财主道:“秦将军,你想去幽州还是檀州?”

“啊?啊!”秦离洲猛然回神,激动地确认:“殿下是说可以发兵了?”

沈明恒一指帐外,轻哼一声:“兵强马壮,军备完善,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秦将军用力闭了闭眼,手指微微颤抖,只余粗重的呼吸声。

秦离洲也是贫民出身,战乱时官府强行征召兵役,他那时也不过十几岁,运气好活过了几场战役。

他像是为打仗而生的,明明字都不认识几个,明明没学过兵法,连身手都是上战场之后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结果偏偏就能屡建奇功。

后来他被上一任将军收为弟子。幽檀陷落,将军战死,边境成了一团烂摊子,多方博弈之下,他成了新的将军。

他答应过师父会收复幽檀,横亘在心中十二年的执念一朝看到成功的希望,一时间几乎要涕泗横流——自军中有了另一位不世将领,他的情绪起伏便剧烈了许多,再不必时刻撑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姿态。

沈明恒的年纪比他小许多,可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依赖对方。

秦离洲略微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回道:“臣领兵往檀州,檀州路遥,不宜大军长途奔袭,还请殿下为臣点五千骑兵。”

骑兵向来是军中精锐,从前战马少,骑兵难得,今日不同往日,这五千人在秦离洲手里,能敌万军。

“可以。”沈明恒点头:“孤带兵先行,孤在明,牵制北狄大军,你在暗,以最小的代价拿回檀州。”

幽州与檀州尚有一段距离,北狄不知道他们有兵分两路的魄力,大军聚于幽州,檀州的压力就小很多。

退一万不说,纵然北狄猜到了,以他们的兵力分两路回援也是自取灭亡。

秦离洲有些犹豫,“臣的副将,也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沈明恒翻了个白眼:“信不过孤?”

“当然不是!”秦离洲态度激烈地反对,他哪里敢质疑沈明恒的能力。

秦离洲委婉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宋景年闻言也翻了个白眼:“将军,这些话我早已说过不下百次了。”

多少有点怨气在里面。

沈明恒只做听不见。

*

接连的战报传到了长安,圣上大喜,少见地拿出了几分魄力让朝廷全力支持征战。

他再多疑,再窝囊,也不敢拿宗法国土开玩笑,试问哪个皇帝不把疆域被夺当做耻辱?从前边防衰败,朝中重文抑武之风盛行,他有心无力,如今可是仅有一线之隔啊!

明面上,秦离洲依然对沈绩忠心耿耿,随着他这一路的高歌猛进,皇权声势大涨。

沈绩文有周时誉,武有秦离洲,一时间风头无两,当真找到了几分当皇帝的感觉。

世家愁得要命,章惟德和尹则诲都不得不冰释前嫌,连辞官多年的章振都开始频繁接触朝臣。

虽然觉得秦将军最近如有神助般顺利,但他们本就对燕丘事知之甚少,秦离洲走到这一步半点不靠朝廷,以至于他们甚至没办法钳制。

他们倒是想尝试拉拢,可历年来被扣下的军资还躺在他们的仓库里,秦将军从前就没同意,如今更不可能突然得了失心疯。

如此又是两月后,幽、檀二州收复,重归大周。

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有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但一定都会为国朝强盛而激动不已。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大周饱受北狄威胁良久,长安纵不受战乱之苦,也一样有着相同的仇恨与信念。

这一战彻底奠定了秦将军战神之名,民间竟也有了对当今皇帝的歌功颂德。

可见百姓对皇帝的要求当真低得很。

边境之危既解,天子下令,让秦将军回京受赏。

四方宇内载歌载舞为大周贺,朝堂之上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世家推己及人,若他们是沈绩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那是神勇过人的秦将军啊,那是护佑大周的三十万大军,一旦回京,朝廷岂非就成了天子的一言堂?

从前他们把控政权,可沈绩军权在手,大不了血洗朝堂、重振朝纲。更何况周时誉此人实在难缠,寒门学子声名鹊起,人心已在天子,连血洗都用不上。

但若是要他们束手就擒,他们委实是不甘愿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世家这些年拿皇帝当傀儡摆弄,沈绩会放过他们才怪。

为今之计,只有先下手为强。

如果沈绩不在了,看秦离洲还能效忠谁!

愁的何尝只有世家,沈谦益也正勤勤恳恳奋战在造反第一线,哪想到天忽然变了。

他自然是欣喜于这种变化的,大周若能国富民安,他也不会生出争夺皇位的野望。

沈谦益慎重道:“先生,我们这时候收手还来得及。”

周时誉挑眉,轻笑一声:“就算来得及,这皇帝一日还是沈绩,我便不可能收手。”

“先生!纵是把控城防又如何,区区禁卫军,根本不可能是燕丘大军的对手。”沈谦益深深吐出一口气:“先生没见过秦将军,那是当世英雄,我曾研读过他的多场战役,兵法谋略心性都是上佳。”

他心有凌云志,想过登九五后定要夺回失地,故而这些年一直有关注燕丘。

若是这世上没有沈明恒,沈谦益这话定然让两位先生欣慰异常,但——

两位先生心中略微骄傲,太子殿下对边境,可非只是关注而已。

沈谦益:多谢先生为我筹谋。

周时誉:……

为数不多的良心隐隐作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