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我行走于过去,延续未来 > 第三十七章 答案是....

阿赖耶之前说的话,夏连之后其实认真思考过。

祂想表达的观点不是过去的人比未来的人强,而是过去的人不输未来的人。

许多人有着某种认知,觉得爱因斯坦、牛顿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拥有这种成就,是因为他们幸运的生在了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提前占据了一个萝卜坑。

事实上,这种说法的逻辑确实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因为科研确实是越往后越困难。

但他们也同样忽略了一个问题,在爱因斯坦时期,他们的计算机的算力,甚至还不如一台小天才电话手表。

用算盘打出核弹跟用计算机算出核弹,在难度上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他们没有后世那样每秒钟可以计算兆亿次的计算机,没有可以观察宇宙微观粒子的粒子对撞机,也无法前往宇宙去测量恒星的引力数据。

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由无数科学家积累起来的基础。

他们所能依靠的,绝大多数时候只有大脑跟数学,甚至可以套用的数学公式也要少的多。

他们是生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但他们也同样生在什么都没有的时代。

时代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幸运,也同样是限制。

科学这种东西与其说是萝卜坑,倒不如说是起高楼,越高的大楼越难建立,但若是没有地基,高楼也是空中楼阁,完全不具可能性。

即使是另起高楼,之前建立地基的经验,也可以用上。

未来的科技确实更加困难,但若是没有前人的技术积累,后人也根本无法突破这些更加困难的科技。

即使是错误的理论,也同样是为未来的人试错,删除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文明就是如此,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技术的积累,才慢慢走到如今。

人类的科学发展是连贯的,而不是割裂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过去的理论最终会被革新甚至是推翻,但革新与推翻这些理论,就意味着质疑过去被称之为权威的理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对于时空的了解是来自于牛顿,在牛顿的理论中,时空是绝对的,永远也无法改变,而这也是当时的权威。

但爱因斯坦并不认可,或者说,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时空是绝对的?”这也导致了后来相对论的产生。

相对论诞生后,多方质疑,甚至就连许多人觉得足以与爱因斯坦站在同一高度的特斯拉,也同样在新闻上公开嘲讽爱因斯坦是一个骗子。

如果不是时代不同了,爱因斯坦或许也将获得像哥白尼一样的结局。

科学家们想方设法的想要否定相对论,但随着多方人员的验证,他的理论也在这种否定中被证实。

他将牛顿拉下了属于他的神坛,自己坐了上去。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没有谁会是神。

爱因斯坦区别于其余科学家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智慧,而是在于,他从来不会因外界的因素停止去询问“为什么?”

觉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占据了一个萝卜坑,其实某种程度上,是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种即使是未来都难以被推翻革新的真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正如牛顿的理论被相对论革新一样。

相对论受其时代限制注定了被革新,当科技越发进步,人们探测世界的方法越来越多,计算机越来越快,萝卜坑也会越来越多。

而这些萝卜坑,也会被其余“爱因斯坦”发现,成为新神,甚至是推翻旧神,当然,这不代表否定爱因斯坦。

正如爱因斯坦也从未因此否定牛顿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爱因斯坦跟牛顿等人,都足以被称之为“伟大科学家”的原因。

因为开拓者永远值得尊敬。

夏连之所以会选择最初的爱因斯坦,是因为智械时代的历史灭绝导致的记载缺失。

夏连并未听过之后出现的那些“爱因斯坦”的名字,既然知识与时代的差距可以抹除,那么他不用浪费时间去寻找。

整个人类史的科学家储备可是相当庞大的。但夏连只能带走几个,不然的话就会影响时空,从阿赖耶给出的一堆名字中去一个个的挑选,可是非常头痛的。

直接选择自己知道的名字就好了。

在夏连出现在这梧桐树下的时候,不远处的一栋白色的双层木屋中就传出了小提琴声。

并不算特别优秀,但还不至于到沃尔特说的那样像是在锯木头。

夏连并不着急敲响这位科学家的家门,只是站在这梧桐树下静静聆听,一直到小雨越来越大,大到梧桐树无法遮蔽风雨时。

小提琴声停止了,大概过了几分钟,木屋的大门打开,一位穿着毛衣,花白的头发乱糟糟的老者站在门口对着夏连摆手打了一个招呼。

“进来避避雨吧,孩子。”

夏连缓步穿过雨雾,走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并未在门口等他,只是转过头为他留了一个门。

老者给自己,也给夏连倒了一杯热饮,他坐在窗边,静静看着窗外的细雨。

“你是普林斯顿的学生?”爱因斯坦开启了话题随口问道。

“不是。”夏连说。

“难怪我没见过你,我看你在那树下站了好一会儿了,是想来找我吗?”爱因斯坦说,“你可以直接敲门,我很乐意解答你的一些疑惑。”

“只是想听听您的琴声。”夏连说。

爱因斯坦笑了笑,“我拉的不是很好。”

“你是希腊人吗?”爱因斯坦看着夏连的黑发好奇的问道。

“我有一部分东方血统,我来自那里。”夏连说。

“日本?”

夏连摇了摇头。

爱因斯坦恍然,他道:“我去过那里的租界,令我印象深刻。”

“您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夏连问道。

“大概....是1922年吧。”

夏连抬起眉毛,“显然....不会是什么好印象吧。”

这个时间段是清末民初,算是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你想让我说实话吗?”爱因斯坦道,“我不是一个会修饰的人,我所见的一切,或许仅仅只是描述出来就会让你觉得刻薄了。”

“当然。”夏连坦然说,“唯有正视历史,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介意我抽烟吗?”爱因斯坦摇了摇手中的烟斗道。

“您抽吧。”夏连笑道。

爱因斯坦点燃了烟斗,咬着烟嘴,在缭绕的烟雾中回忆着。

“起初,我的旅程是很愉快的,直到我去到了港口,接触了那里的底层人民。

那里街道狭窄,挤满行人和脏兮兮的黄包车,空气中各种恶臭。温顺、漠然、被忽略的人们为生存而奋斗。

在那里的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那里原本的主人则成为了他们的奴仆。

他们是受折磨的、鲁钝的,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

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在劳动着,在呻吟着......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甚至还不如牛马。

人们麻木着,没有任何思想,像是一个个只为劳动的机械。”

“一个存于世间数千年的文明沦落于此,令人唏嘘。”爱因斯坦感慨道。

“很客观。”夏连点头道。

“您的见解,与我们那的一位学者相同。”夏连道,“他原本是在日本学医,但最终意识到学医无法医治民族的灵魂,最终选择了从文,想以文字启蒙人们的思想。”

“伟大的人。”爱因斯坦颔首道,“想要启蒙一个已经麻木的民族的思想,可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但是我们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夏连说。

爱因斯坦不可置否的颔首道。

“我只去过两次那个国度,当时,我并未在他们身上看到任何那个古老的伟大文明的影子。

但现在看来,那个伟大文明在你们血液中留下的不屈与坚韧仍在流淌着。

你们面对侵略的坚韧与团结,即使远隔重洋,也依旧震撼到了我。”

“也非常感谢您与罗曼等科学家们对于我们的声援以及经济支持。”夏连道,“您是最早站出来,号召所有国家抵制日货、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的西方人士之一。”

“我所带来的帮助是有限的,真正让你们获得胜利的,是那片土地上的人跟他们不屈的信念。”

爱因斯坦说。

“当初罗曼曾将人类的希望寄托在那个红色的国家,但现在看来,历史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那个国家已经在逐渐失去罗曼在他们身上看见的希望。

但好在,星星的火焰未曾熄灭,反而蔓延到了你们的土地,伱们延续了它,而它,也拯救了你们。”

“我对此充满信心。”夏连笑道,“您在未来如果再回到那里,一定会颠覆您的认知。

他们终将超越西方,首先就是您所擅长的数学。”

爱因斯坦温和的笑了笑,“你们的文明是古老的,也是伟大的,如果有一天,你们真的能再次崛起,对于这个阴云笼罩的世界来说,或许会是一件好事。

可惜,我是无法等到了。”

见夏连还站着,爱因斯坦指了指一侧的椅子,“坐下吧,这场雨可能得下一会儿。”

说着,他放下了烟嘴,拿起了一侧的一张纸,在计算着什么。

夏连走上前看了一眼,这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它是一个数学题,但有趣的是,整张纸上一个数字都没有。

满满的都是由各种字母与符号组成的公式。

“答案是,y=ce2”夏连道。

爱因斯坦抬起眉毛,他拿起笔在那张纸上计算着,很快,他就得出了一个与夏连一模一样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