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为渣男洗白操碎了心(快穿) > 第16章 六零年代不孝子(16)

67年的9月,季留上初中了,也是这一年,大林村引来了第一批知青,不过这些跟季留没有关系。

之前因为他是在村子里念小学的,所以有些东西的来处是没有出处的,所以也不能用功德值买的太勤,每个月自己买肉包偷偷的吃,现在初中是在镇上的,他就是带着东西回来,也没有人会怀疑。镇上也就是后世说的乡政府,大林村的上面是乡,整个乡就一个初中,当然现在叫公社。如果要上高中的话,得去县城。从大林村到镇上的初中得走一个小时,而从大林村到县城的高中,得走两个小时。不过村里会有牛车去县城,运气好的话可以碰上。

林家人六个孩子去上初中,又成了大林村的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林大牛和林二牛成绩差,如果他们是女孩,这上学就没有指望了,但是他们是男孩。林爱华本来不想再送女儿去初中了,他觉得女儿家小学毕业就够了,但是一看林爱中继续送林二花去上学,他就咬咬牙继续了,这是跟林爱中争着一口气,他没有儿子,他只有女儿。

初中两年,季留依然保持着第一名的成绩,这让邱爱芬炫儿子的技能彻底的点燃了,怎么都停不下来。

这两年,季留每个月会买一斤肉,或者买一条鱼,或者买几个肉包子,也给邱爱芬买过手套、围巾,理由很简单,他给同学教作业,他们给自己钱和票,自己用这个钱和票买的肉和鱼之类的,至于手套围巾,就说是同学妈妈感谢的礼物。这两年下来,倒是用了不少功德值,算上以前存的,只有7000了。好在季留不用买牛奶补身体,因为林大根的补贴有乳麦精和奶粉。不过季留算过,等到了县城念高中,得给邱爱芬买点老年钙片,他在邱爱芬的身上感受到了小时候求而不得的母爱,他希望邱爱芬的身体能健健康康的。

季留是可以跳级的,但是他没有,对于这样的读书机会,他是非常珍惜。上辈子后来读了夜大,补上了学历,可毕竟不是规规矩矩的学校,所以这辈子有了机会,他想好好学习一些东西,也好好的享受。

69年6月,林家孙子辈和季留初中毕业了,除了季留之外,其他人的学业也到此为止了。林大花今年17岁、林二花今年16岁、林三花今年15岁、林大牛和林二牛14岁、季留13岁。当中,林家三朵花都可以说对象了。

像林家三朵花这样初中毕业的姑娘,上门求娶的人是非常多的。但是,人家女儿念到初中毕业了,怎么可能再嫁给这些没有知识的泥腿子?像聪明的林大花早就在初中的时候,就在自己相看对象了,她脑子一向聪明,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偷偷谈的对象也是他的同学,这个同学家里条件还可以,就是身高不够,跟林大花差不多高的。17岁的林大花今年有160的个子了,但是这个男生也只有160。

林大花觉得个子不重要,条件才是最重要的。当然,男方也跟家里提了,男方母亲还来学校见过林大花的,见姑娘长相白嫩,身体苗条,又去大林村打听了消息,知道爷爷是革命战士,家里已经分家了,也不用扶弟,家长的风评也很好,所以马上就来林家说看了。

林爱华知道男方的条件之后,表示同意。男方家里有个弟弟,父母更看重这个长子,父母虽然是跟他们一样的农民,但是家里有个姑姑是工人,姑丈也是工人。男方表示,如果两人结婚,可以把林大花弄进厂里,虽然不是正式工,但临时工的工资也有15块钱一个月,正式工也才18块,差别在于正式工有福利,每年工资涨2块钱。但临时工如果努力的话,可以申请为正式工的。

冲着这个条件,林爱华也不用犹豫的答应了,更何况,男方还给了200的聘金。在这个时候200的聘金是非常大手笔的。

男方父母这样大手笔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林大花这个儿媳妇他们是看得上眼的,二是林大花工作后,就算是15块钱一个月,这200块2年也能赚回来了,何不给儿媳妇一个好,让大家皆大欢喜。

所以林大花初中一毕业,就订婚了。

相比于林大花,林二花倒是还没定下来,林二花长得也好,比林大花还要好看三分,可是林二花的肤色不如林大花白,林大花的皮肤像她娘,就是怎么晒都不会黑。

林大花林二花的这些事情季留没有兴趣参与、也没有兴趣给意见,他这两个月的暑假经常往县城跑,他想弄量自行车。自行车444商城里当然有,但是出处得想想。不然没有自行车,以后走两个小时去上学,这路程实在有点远。

季留看了百货大楼的自行车,要180块,又看了444商城的自行车,一模一样的,444商场要360块。不过这个价格他觉得还是444商城的便宜,毕竟未来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差的可不只两倍。

季留往县城跑了几趟之后,有一天跟邱爱芬说:“娘,我想买辆自行车。”

邱爱芬算了一下钱,这两年也存了100块钱,现在有800,给儿子买辆自行车倒是不困难,可是:“娘没有自行车票。组织里给了我们补贴、给了我们乳麦精,但是没给自行车票啊。要不娘去问问组织,看他们能不能找一张自行车票?”邱爱芬敢这么说,也是有点把握的,因为这七年间,她给组织里的人也寄了不少东西。首先是她每年晒好的野菜干、笋干、还有是每年从海里捡来的海苔做成了海苔酱、小蟹酱、还有豆瓣酱、螺丝肉干,有时候是番薯、玉米、土豆,还有时候是用乳麦精换来的大米,她基本是每隔两个月都会寄一次。因为乳麦精和补贴也是两个月来一次,所以她去邮局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寄出去。每次量不多,但是每次都寄,长年累月的,就是那困难的三年都没有停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