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义听着县衙外面要求驱逐流民的吵嚷声烦不胜烦,重重地将手中的碗摔在桌上,哼了一声道:“谢家这乳臭小儿,自己有多少本事何不以溺自照?捅出来的篓子倒要我来给他填补!”
县衙主簿道:“县尊勿恼,为今之计需谨慎果决。及锡国虽是我大聿属国,可到底是一群胡贼,野蛮彪悍。加之流民数量又多,眼下若是不加以控制只怕是要生祸端。咱们歧县这一缺口一旦被打开,周遭所有的流民全都会闻风而来,更不要说及锡国里还有十万的灾民,倘若都强渡恕河进我大聿的话……”
孙明义猛地回头,愤恨道:“我岂会不知开了城门的后果?谢家小儿满嘴仁义道德,却不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理!这才几天胡贼就已经不服管束到处惹祸!我看那竖子并非不知后果,他肯定也明白其中风险,只不过一心想着为谢家冒险争功罢了。”
主簿道:“看来只有将流民再次驱逐了。”
孙明义坐了下来,眉心犹如刀刻:“现在说要清出去他们哪里能肯?咱们的歧县的兵力也不过三千人,当初仗着城墙易守难攻还能抵挡,现在贼在城中,若是将他们逼急了只怕到时候狗急跳墙,引起大乱!”
“临县兵力正在调配,谢公这两日也该回来了。县尊不若再劝一劝谢家公子,若是歧县乱了牵连的将是整个绥川,谢家自然逃脱不了干系。谢府若肯出借府中部曲或可缓解眼下流民之疾,等支援抵达一切就好办了。再不然,能请谢府的云孟先生出个主意也是好的。”
孙明义想了想,烦闷地哀叹一声后站了起来,将破旧的袄子穿上:“罢了,我去趟谢府。”
谢随山听家奴报说孙明义求见,知道他定是为了流民一事而来的。
流民在歧县生出的事端,其实也出乎谢随山的意料。
流民难训甚至威胁到了百姓的安危,到了如今地步他自然晓得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公仓的粮食早就被搬完,强征私粮差点儿引发官民冲突,最后根本没能征到多少。没想到歧县的百姓根本不愿意把粮食贡献出来给流民。这些人平日里看似淳朴团结,谁承想到了关键时刻居然这么吝啬。
当日他在城墙之上夸下海口说流民之事他全权负责,如今这才几日工夫,如果出尔反尔将流民驱逐出城的话,他谢随山岂不是成了全绥川的笑柄?
父亲知道了骂他个狗血喷头都算小事,肯定得将他绑去祠堂家法处置。而他妹妹阿熏呢,又能看他笑话。
谢随山脑子疼,挥了挥手,让仆人跟孙明义说他不在府里,赶紧打发走。
孙明义和主簿被拒之门外,气不打一出来,打算守在谢府门外等着逮这谢随山。
等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县衙的几名士兵跑来找他,说流民在城中到处乱窜,青天白日□□劫,已经出了人命。
孙明义一个头两个大,让主簿继续在此候着,且选了个精壮士兵让其快马赶去临县催调兵马,他则尽力集结城中兵力镇压流民。
阿来从市集跑出来往桃源寺去,没跑两步便看见前方一群人惊魂未定地迎着她而来,衣服凌乱,有些人甚至还带着血。
阿来抓住一位老妇问她出了什么事,老妇满头是汗气喘如牛,说流民闹到城北去了,不仅抢粮食还抢人,有人反抗就是一顿暴打甚至杀人,简直和土匪没两样。她就是从城北逃过来的,如今城北百姓全都跑光了。
果然是这样!
当初在流民被放入城中时阿来就有不好的预感。
及锡国那些腌臜凶残的发迹故事她从阿母嘴里听过不少,对这帮胡人没有一丝好感。及锡一族是有名的贪婪凶残的民族,其族中男子野蛮好战崇尚武力,女子地位低贱甚至不如牛羊值钱。从前还未归顺大聿之时就常常滋扰大聿边境,烧杀掳掠无恶不做。后来武帝出兵征讨,及锡虽投降称臣,可这群胡人依旧抢劫掳掠哪一样也没少干,尤其是抢女人。大聿女子在及锡国一个抵得上及锡女十倍的价钱,价格等于一匹上好的战马。近两年及锡依旧不安分,仗着是大聿属国便四处惹是生非。如今赶上灾荒又被另外三个小国联合攻打,大聿的援军还未到,及锡国的国民就溜了一大半,全涌到与大聿的接壤地绥川来了。
说是大聿属民,这城门也是万万不该开的。及锡人骨子里刻的是凶残成性和贪婪无厌,与崇尚儒学饱读诗书的大聿百姓从来不是一类人。阿母就曾经教导过她无数次,见到及锡族人一定要多加提防。
阿来逆着慌乱的人群推推搡搡,始终没有见到四姨的影子。
好不容易靠近桃源寺,远远地看到桃源寺石阶下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在晃动。阿来心里一跳,立即躲到树干之后,小心地露出眼睛往那处窥视。
是流民。
三个脏到看不清脸,衣不蔽体的流民正蹲在一起不知道在争抢什么。阿来屏气凝神眯着眼睛想要努力看清情况,却见一只发紫的手忽地从石阶上滚了下来,被其中一流民踩了个正着。流民低头一看,立即抓起来就啃。呲牙咧嘴时发黄的牙缝间全都是血。
阿来急忙捂住差点惊叫出声的嘴。
他们在吃人!
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上山的唯一道路被流民占着,她不敢往正门走。有条弯弯绕绕的林间小路也能上山。平日里没人走,一些不守清规的和尚有时候会找娼妇消遣,被她不小心看到了几回。小路隐蔽,专门供娼妇出入。
惦记着四姨的安危,她也管不了那么多。在衰败的林间薅了半天薅来几片枯叶和一大团的草。枯叶插在头发里别在腰间,草揉碎了多少挤出些绿色的汁水,全抹到脸上。简单易容之后,阿来娇小的身子往林子里一跃,打眼一看的确不易发现。
上山这一路阿来都提心吊胆,好几次和流民擦肩而过,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避开对方。
林间树杈无数非常妨碍她前进,阿来从腰带中抽出个事物,夹在双指间,灵活的手指飞速转动,快到看不清动作。手所到之处树枝被斩得一干二净,立即清出了一条路。可她实在着急,半砍半闯,一半的树枝是被她削去的另一半则是被她鲁莽撞断。看来这帮和尚近日也挺守规矩,小路有段时间没人走了。
好不容易来到桃源寺大门口,发现寺庙大门紧闭,上百流民闹哄哄地拍打大门,嘴里骂着听不懂的及锡语。
阿来沿着桃源寺外的野林子又绕了一大圈,犹如翻山越岭,浑身都是被树枝刮出来的小伤口,始终找不到进去的入口。
桃源寺所有的门都关得严严实实,无论外面的流民怎么叫骂它都像一口梵钟,巍峨不动。
坐在树上喘气的阿来心下略宽。
既然流民进不去也就威胁不到四姨。
可是,如果四姨已经离开桃源寺了呢……是否会在别的地方遭遇危险?
应该不会,她说了祈福繁琐要耗费很多时间,应该还没结束就被流民围了寺庙。
但愿。
见无法撬开桃源寺大门,不多时流民便自行散了。毕竟城里的待宰肥羊不少,他们没必要在这儿浪费时间。
流民一散,阿来从树上跳下来狂敲大门,希望大门开启时能见到安然无恙的四姨。
六娘睡了个回笼觉,懒洋洋地起床,肚子咕咕叫,饿了。
叫了婢女来伺候用膳,随意一问,发现四姨还没回府。
“还没回来?这都什么时辰了。”六娘打开窗子往外看,居然已经天黑。
王家夫人向来不好客,她被阿母拖着去过几次,常常没喝上两口茶对方就拉了脸一副要送客的模样。难道今天阿母带去的绫罗还真讨了对方的欢心?
“什么?走了?”
双手拍门拍到红肿嗓子叫到沙哑,才有个小沙弥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一丝缝隙。
阿来见是先前迎她们的那位,便赶紧询问情况。没想到对方说四姨插了几炷香捐了点香火钱之后叫了两位师兄帮她拿篮子,早走了。
“可是去了王家?”阿来焦急地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
完了。
完了完了完了!
阿来心里大叫不妙,又沿着小路风风火火地奔下山去。她这满身泥泞一头杂草,路上歧县的百姓见了都绕着走,显然是将她当成了及锡来的流民。
到了王家巷口,还未等上前叫门就被两位护院给叉了出去。
“不长眼的瘟骚奴,竟敢来此撒野!”
阿来顾不上摔疼的屁股,连忙爬起来叫住他们:“我不是及锡人,我是谢府的花匠!”
听到阿来的歧县口音以及谢府二字,两位护院顿住脚步回过头来打量她,问道:“谢府的花匠怎么这副鬼样子?”
阿来急切道:“小仆随府中四姨出来敬香祈福,在桃源寺分开时四姨说要来拜访贵府夫人,小仆来的路上遇到流民才扮成这副模样。敢问二位大哥,我家四姨可曾来过?”
两位护院相互看了一眼,摇头道:“流民闹城大家都躲起来了,谁还出门寻灾祸?今日没人来访,更不曾见到你家四姨。我劝你还是回府里问一问吧。流民在北城生事,你家四姨可能已经回府了。”
听见两个护院的话阿来如遭重击,脑子一阵阵发胀。
如今最后的一丝希望只能寄托于四姨改了主意真的早早回府。
天色已晚,在匆匆回谢府的路上阿来一面要谨防流民,一面又心急如焚。心中不断祈祷能在府中看见安好的四姨,千万别出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神初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