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死后偏执帝君黑化了 > 第32章 黄粱

我死后偏执帝君黑化了 第32章 黄粱

作者:羁旅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04 10:25:37 来源:文学城

夭夭赶回公主府时,已是下半夜了。

立式宫灯明火煌煌,从府门一直燃到了宜春院。

长公主安宁的躺在紫檀大床上,嘴角带了一抹娇俏笑意,连眼角眉梢都蒙了一层春色,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期。

夭夭一连唤了几声“阿娘”,床上的人都毫无反应。她心里发慌,忙伸手去探阿娘的识海,可不知为何,长公主的识海竟如被设了结界,夭夭甫一碰触,便仿似被炽热烈焰灼了一下。

她“嘶”了一声,下意识缩回了手,额间一热,听见重明提醒道:“别碰,那大约是炎火幻境,强行进入只会灰飞烟灭。”

“炎火幻境?”

夭夭疑惑的反问了句,刚想再问,却见汪前白着脸跑了进来,俯在夭夭耳边道:“大娘子不好了,圣上大约是听闻了风声,竟遣了皇后娘娘漏夜前来,要探望长公主。”

汪前这句话刚说完,就听前头人声喧嚣,孙皇后已着了便服,携御林军而来。

石青大袖的孙皇后站在宜春院的连廊上,满脸关切:“岁岁,阿棠可还好?圣人听闻阿棠连日来不舒服,甚至连军务也未呈上来,担忧的睡不下,连夜遣本宫带了御医来,好给阿棠诊治一番。”

诊治是假,探一探虚实才是真。若皇家一旦得知长公主陷入了幻境,必然雷霆手段,将她手中的权柄悉数夺了,这公主府怕是再也不会有明日。

岁岁稳住心神,挡在殿门前,恭敬的行礼:“劳圣人同娘娘担忧了,阿娘这几日染了风寒,大夫说不宜见风且传染,因此只能闭门不出,今日唯恐过了病气给娘娘,是万不敢相见,只好由岁岁来谢罪了,待十几日后阿娘好了,再由她亲去宫中面圣。”

这一番话滴水不漏,孙皇后从来没想过,那个曾经恶毒任性的姜岁岁,今日竟能站在这里同她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冷笑一声,语气加重了几分:“岁岁,你可知如今乌恒虎视眈眈,若是长公主病倒了,这西北谁来守?还不速让御医给瞧瞧,以防耽误了病程。”

她说着一挥手,便有御林军拔出了明晃晃的剑,眼见要冲进殿内。

玄月隐去,夜色泼墨一般,益发浓了,乌云压下来,眼瞧着要下雨了。

冷风吹得院中的银杏哗哗作响,在这公主府风雨飘摇的时候,孙皇后眼瞧着那个曾经懦弱阴毒的长公主独女 ,似乎一下子成长了起来。

她站在门边寸步不让,身边公主府的亲卫团团将殿门围了起来,亦是毫不退让的姿态。

可下一刻,夭夭并未同孙皇后硬碰硬,她跪下来,行了郑重的叩拜礼,清脆的声音掷地有声:“皇后娘娘,十几年了,阿娘戍边卫国,从未有失,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还请给阿娘十几日的休养。若十几日后阿娘身体未愈,岁岁愿替阿娘出征,若败,则甘愿献出西北六路伏虎军的虎符,引颈就戮。”

天边有闪电划过,照亮了少女眼里坚毅的光,有理有节且丝毫不退让,她仰起头,直直回视孙皇后,竟让孙皇后不自觉后退了一步。

也恰在这时,殿内竟传来几声急咳,像极了长公主的声音。

孙皇后脸色突变,站在廊下变换不定,良久后,夭夭终于听见了她宽和的声音:“罢了,既如此那便让阿棠休养十日吧,十日后若还是不见好转,岁岁可不能再阻止御医前去查看了。”

十日而已,料想公主府回天乏力。

孙皇后笑里藏刀,带着一众御林军转身而去。

夭夭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还有十日。

她转身进了内室,遣散了奴仆,亲手替阿娘擦拭脸颊,问重明:“重明,你方才说的炎火幻境是怎么回事?”

“你还记得《十州录》中记载的黄粱怪噬心事件吗?炎火幻境,便是黄粱怪将人心炼化后,编制出的巨大幻境,可让被困者的神识永远沉溺其中,永不醒来,不得超生。”

重明顿了顿,语气里又带了些许疑惑:“可单凭黄粱怪是编织不出这巨大幻境的,上次炎火幻境诞生,还是上一位魔王利用黄粱怪所为,这次不知背后藏了何人,竟有如此手段。”

重明的声音让夭夭心里一跳,手中的巾帕便“啪嗒”一声掉入了铜盆中,脱口便问:“那你可知这幻境要如何破解?”

“《十州录》只提过用鲛人珠可进入幻境中,至于如何破解却未有提及。”重明亦有些无可奈何。

鲛人珠乃是鲛人的内丹凝结,至阴至寒,可庇水避火。只鲛人居于极北之海,又凶猛残忍,要想得一枚鲛人珠,绝非易事。

夭夭望着外面浓重的夜色,一时沉默下来。

在雨声渐止,青蓝的天际露出一丝鱼肚白时,她忽而转身寻了纸笔来,将公主府一应事物嘱托好,交给了汪前,而后低低道:“重明,我要去一趟极北之海。”

极北之海路遥地远,且捕获鲛人艰难凶险,她本以为重明定会劝阻她。

可重明只沉默了一瞬,便果断的应了一声“好”。

重明这声好出了口,便有一缕微光从夭夭的额间溢出,那缕微光瞬间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禽鸟,停在了院中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上古重明鸟眸生双瞳,羽尾火红,只因着尚未恢复灵力,依旧是半透明的形态,他转头,包容又宠溺,似乎夭夭所有的决定,他都愿意替她承担。

他说:“上来,趁着天还未亮,我带你去。”

夭夭却摇头:“不可,你尚未恢复,如果强行催动灵力,必然雪上加霜.....”

可她话还未说完,便被鸟羽卷上了鸟背。

重明低低嘶鸣一声,巨大的翅膀展开,便遮住了长安大半的天空。

风声在耳边呼啸,摧的夭夭睁不开眼,这一路越往北越冷,在夭夭冷的打颤的时候,终于听见重明道了句:“到了,越过这座雪山,便是极北之海的地界。”

夭夭睁眼,便见重明带着她越过了高耸入云的雪山,停在了山脚下一汪飘着冰块的碧湖旁,远处隐约现了城镇的轮廓。

她从他背上下来的时候,才察觉出重明宽阔的背脊隐隐有些发颤,是灵力耗尽的筋疲力竭。

夭夭顿住,心里一瞬间涌上内疚来,可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抱住重明的脖子蹭了蹭,又让他化作一缕微光钻进了她的识海。

极北之地向来苦寒,九月末的天已是银装素裹,万里冰封。夭夭裹了裹身上的披风,庆幸临行前带了件厚衣裳。

她迎着朔风,往城镇的方向走去,只刚走了几步,就听前面光秃秃的树枝哗哗作响,一抬头,竟见雪满枝头的桦树下,倚了一位清俊的少年郎。

少年人抱臂倚在树干上,有些漫不经心的慵懒,听见脚步声,他抬起眸子睨了夭夭一眼,昳丽又明朗,赫然便是沈阙那厮。

夭夭警惕的住了脚,问:“你.....你来做什么?”

沈阙漆黑的眼里似乎有探究有迷茫,一瞬不瞬的盯着夭夭,答非所问:“长公主并非你的阿娘,你为什么要为她来这极北之海?”

夭夭一惊,一时不能确定沈阙是不是真的识破了她的身份。

她挺了挺小胸脯,打算装糊涂:“我不懂九皇子在说什么,长公主就是我的阿娘,至于我来不来这极北之海,也不关九皇子的事。”

少女说着,便一甩发尾,昂首挺胸的向前走去,她精致的鹿皮靴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脚印,固执的指向了北海的城镇。

沈阙瞧着那个雪地里娇俏的背影,有一瞬间的分神,而后才轻轻嗤了一声,抬手间便捏了个诀。

他指尖的那抹荧光直冲夭夭而去,夭夭仿似有所觉,回头的一瞬间瞧见了迎面而来的仙诀,忙就地一滚,躲了开去。

仙诀扑了个空,落在了树下一块青石上,那青石动了动,竟顷刻间变成了一只猫,还是一只有着狐狸尾巴的小奶猫。

夭夭错愕的张大了嘴,不明白沈阙为什么要把她变成一只猫。这小变态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心思,定是想把她变成一只小猫带回去,好狠狠欺负呢。

夭夭生气的哼了一声,朝他扔了一团雪,转身便跑。

那团雪洁白细腻,纷纷扬扬的落在了少年肩头,在他的少年朝气里又添了疏离的冷淡。

他眯了眯眼,眸子现了一点戾气,抬手便要去揪夭夭的后领。

可下一刻,雪山上忽而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鸣,随着这声响动,大团大团的雪沿着陡峭的山峰纷纷扬扬滚落下来,似乎雪崩要来了。

一个大雪团砸在夭夭脚下,让她猛然顿住了步子,她抬头看见山峰上不断涌来的雪团,仓皇的环顾四周,竟发现四下里除了几棵稀稀拉拉的树,毫无遮挡。

夭夭踌躇了一瞬,退无可退,只好一咬牙,跳进了冰湖中。

沈阙看见那抹石榴红的披风一闪,竟径直落入了湖水中,他下意识的伸了伸手,便要追上去。

可也是在这一刻,他听见了指骨断裂的咔嚓声,这断骨很快蔓延到了他的小臂,伴着全身经脉皆断的痉挛,魍魉军监司三月一次的诅咒又开始在他身上应验了。

蚀筋断骨的剧痛不断蔓延,少年人一动不动,神情依旧浅淡,可额上却已然沁了一层冷汗。

在铺天盖地的雪砸下来的一瞬,沈阙闭了闭眼,便被巨大的冲击力掼进了湖水中。

湖水冰凉刺骨,寒气顺着沈阙断裂的筋脉碎骨一寸寸渗透,让少年本就冷白的肌肤更是一分血色也无。他长睫垂下来,浑身的骨头断了个干净,软绵绵伏在一块浮冰上。

断骨刺破他的血管与肌肤,大刺刺露出了骨头茬子,温热的血涌出来,很快将他身下的湖水洇成了明艳艳的红色,因着血液的温度,那块浮冰正在渐渐融化,沈阙的身子便一寸寸没入了冰水中。

他长睫垂下来,面上依旧浅淡的看不出波澜,一个卑贱的人,生来便无人在意,便是死,也无人多看一眼。

他似乎早习惯了,就那样静静感知着冰冷的水一点点湮没他,可是这一回,有一个少女自湖水中探出头来,她摸了一把脸上的水,转头施予了他有温度的目光。

下一刻,她破开冰水,艰难的朝他而来,手一伸,便拽住了即将坠入深渊的他。

沈阙的目光落在那只拽住他胳膊的小手上,那样温暖那样坚定,让那双深渊般幽静的眸子有一瞬间的波澜。

他恍惚听见夭夭带了关切的声音,问:“你没事吧?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此处,是为了躲雪崩掉进湖中的吗?”

沈阙一愣,古怪的瞧了她一眼,而后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不再是他原本的模样,他此刻竟变成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半大小少年,面貌清秀而模糊。他微诧异的瞧了一眼方才雪崩的山峰,长睫颤了颤,又恢复了浅淡神色。

夭夭叹了一声,心道这孩子定是吓傻了,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也是,一个凡人小孩,骤然碰见雪崩,还差点被淹死,不害怕才怪呢。

她这样想着,便出声安抚了句:“别怕,我不会让你出事的。”

“我不会让你出事的”,这声音柔柔的,带着关切与少女温暖的坚定,莫名让人心安。

浮冰上的小少年长睫微颤,仿似第一回听见这样的话,他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夭夭,又淡漠的转了头。

夭夭眼见着小少年身下的浮冰将要融化了,也没心思关注他的神色,忙四下一顾,寻了一块浮木来。

她托住软绵绵的小少年,吃力的将他推上了浮木。

他们二人此刻正位于湖中心,离着岸边尚有不短的距离,夭夭望着茫茫湖水,重重叹了口气。

可叹完这口气,她活动了下胳膊,又扬起了充满希望的笑脸。

她推着那截浮木往岸边游去,看见浮木上的小少年软绵绵的垂着眼睫,生怕这孩子万一睡过去便再也醒不来,忙没话找话:

“你叫什么名字?”

“家住哪里?”

“你不要睡觉,你看湖边有一只鸟儿,羽毛好生漂亮。”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会是个哑巴吧?”

.......

北地天黑的早,这会子天色已有些黯淡了,因着大团大团的雪融化在了湖水中,这湖水益发冰凉刺骨。

少女大半个身子浸泡在冰水中,明明冻的嘴唇都紫了,风一过,便忍不住发颤。可她脸上依旧挂着温暖的笑意,琐碎又轻柔的同沈阙说着话,她甚至伸出冰凉的手,轻轻揉了揉小少年的发顶。

沈阙漆黑的眼里明灭一瞬,本能的想躲开,可那只小手绵软又熨帖,轻轻抚上来,让人怎么也躲不过。

湖水轻荡,夭夭留下一路涟漪,终于在体力枯竭前将小少年推上了岸。

她躺在岸上喘息了一瞬,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很快让她冷的受不住。

夭夭忙去林中捡了些枯枝,在岸边升起了一堆火,她靠在火边暖了暖手,便要脱下身上湿透的外裳烤干。

可她刚解开外裳的扣子,就听一旁的小小少年冷声道:“不许脱。”

夭夭转头,便看见了小少年脸颊上一闪而逝的薄红,她指尖顿了顿,失笑:“你原来会说话呀,只你才多大啊,竟也规矩这样重了吗?可我们若是不烤干,不一会儿便要冻死在这里了,你说是命重要还是那点子名节重要?”

夭夭说着便褪了外裳,着了雪白中衣,在火边烘烤起衣裙来。

有时候她对这人间的规矩实在有些无奈,人都要冻死了,还得顾及这些虚礼,便是这样小的孩子都不能免俗。

她见那小少年靠在树干上,软绵绵的一动不动,便起身来拽了拽他湿漉漉的外袍,道:“脱了吧,我替你烤干。”

可小少年却骤然抬起了眼,一副阴郁的防备神色:“你真是.....不许动我!”

夭夭竟在这语气里听出了些许沈阙的口吻,仿佛他要说的是“你真是不知羞耻”。

夭夭顿住,清澈的杏眼眨了眨,觉得自己可能是晕头了,怎么会事事都联想到沈阙。

她摇摇头,又坐了回去,很快烤干了外裳。眼瞧着天色马上就要黑透了,夭夭担心再晚城门就要关闭了,便匆匆套了外裳,要往前面的城镇而去。

她理好衣领,蹲下来问树下的小少年:“你家在哪里?现在可能走动?能的话就自己回去吧。”

沈阙漆黑的眼凝着她,低低道:“家?我没有家。”

原是这山下的孤儿吗?那真是麻烦了,她总不能丢下一个生病的孩子在野外,夜里别说冻死,便是野兽也能把他吃了。

夭夭只好又问了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阿余,多余的余。”小少年别开脸,终于开了尊口。

夭夭认命的叹了声,道:“成吧,那你随我进城吧。”

她说着便将小男孩背了起来,往远处的城镇而去。

北地的夜凄清寒凉,一轮玄月斜斜挂在天边,洒下水一样冷寂的光。在这月色下,瘦弱的少女弯着腰,吃力的背着一个小小少年踽踽独行。

少女的背脊实在不够宽阔,沈阙现下虽变成了十岁的身量,可依旧比她的肩宽,他伏在她肩上,一伸手,便仿似能将她牢牢锁在怀中。

她发丝软软的,柔顺的垂下来,沈阙垂下眼,正好能看见她娇柔的侧脸,白嫩嫩的脸颊带着婴儿肥,小包子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戳一戳。沈阙手指动了动,可最终没有抬起来,只淡漠而鄙夷的别开了眼。

夭夭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了,终于在城门关闭前入了城。

这座北地小城街道狭小,城郭紧凑,可却出乎夭夭的意料,热闹非凡。

街道上点了明晃晃的风灯,从街头亮到街尾,行人熙熙攘攘,脸上都带着安宁的笑。

夭夭抬眼望去,竟觉这里的每一张脸都有些相似,眼角带笑,连嘴角翘起的弧度都一样,她在心里纳罕的咦了一声,又觉得可能是自己多想了,便背着沈阙挤进了人群。

她穿过街巷,进了一家客栈,终于将沈阙放下来松了松肩背。

这会儿腹内空空,夭夭便叫了些饭食,在楼下同沈阙用了些。只用完了才发现,这北地用的钱币乃是一种稀有的贝壳,夭夭带来的大周银钱在这里完全花不出去。

客栈的老板抓住她的袖子,扬声道:“这里有一个外邦人,她竟想吃白食,定要交给城司大人审判。”

客栈中来往的客人们纷纷停了下来,扭过脸来看夭夭,有些激愤,不断的喊:“审判!审判!交给城司大人审判!”

夭夭本能的往后退了一步,没想过这小小的城邦竟如此律法森严,这下真是有些棘手。

周遭的客人们益发愤慨了,纷纷围了上来,要拿住夭夭送去城司大人处。

眼瞧着几个大汉已伸出了手,夭夭正要祭出漓骨剑,忽听一道懒洋洋的女声喝到:“放开她,我替她付了。”

木质楼梯上缓缓走下来一位丰腴的年轻妇人,她拨开人群,往掌柜手中抛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道:“拿去吧,这是我们家中远道而来的客人,非是什么擅闯的异邦人。”

她说着,便示意夭夭跟着她进了楼上的雅间。

雅间内铺着厚厚的绒毯,踩上去静谧无声,夭夭将沈阙放在软榻上,忙对那位妇人道谢:“多谢夫人出手相助,小女感激不尽。”

那位妇人坐在袅袅的茶香中,脸上神情看不真切,只不住的喃喃:“你是异邦人?你是异邦人?还未被蛊惑的异邦人?”

夭夭有些奇怪,按住心思回道:“是,我们今日刚入城。”

那妇人猛然抬起了头,一伸手便攥住了夭夭的腕子,她的手在抖,力道却大的很,好像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生怕手一松她就不见了。

她连脸颊都开始抖,哆哆嗦嗦的将夭夭拉到了窗前,声音颤抖又恐惧,指了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你看,你看,他们都不能再称为人了,如今只有我,只有我啊。”

夭夭一惊,顺着她的手看下去,便见这热闹祥和的街市上空仿似罩了一层密不透风的阴云,同街道上明亮的光线撞在一处,异常维和。

街上的每一个行人都仿佛戴了面具,笑的如出一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黄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