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我是演技派 > 第五章 剧本围读

我是演技派 第五章 剧本围读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2-28 07:57:45 来源:转码展示1

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瘦的跟猴一样,套在身上的运动衫松松垮垮的。zhongqiuzuowen

这是贺新见到李兵时的第一印象。

“嘿,哥们,您就是演小贵的那个?”

未等贺新开口,李兵歪歪斜斜地靠在墙上,嘴里还叼着根烟,一副痞里痞气的样子,一开口就是一口京片子。

“对,你是演小坚的李兵吧,我叫贺新,你好!”贺新笑着打了声招呼。

对于李兵一副中二的模样,他并不在意,这种十七八岁的孩子,满大街都是。

“贺新,这名字听着挺耳熟的。”

李兵嘴里嘀咕着走过来跟他握了握手。

“大概还有人叫这个名字吧。”

贺新顺口应了一句,同时打量了一下房间,虽然是招待所,条件还不错。两张床,中间一个床头柜,一台21寸的电视机,空调没有,不过顶上装着吊扇,门口还有个独立的卫生间。

显然先到的李兵已经占据了南边靠窗口的床位,他便顺手把手里的塑料袋放在另一张床上。

李兵瞥了一眼装着衣服毛巾的塑料袋,再次抬起头来,神情明显带着优越感,从口袋里拿出烟递给贺新一支。

“您外地的?”

“嗯,老家东北的。”

“多大?”

“二十。”

“哟,那得叫哥啊,哥,新哥!”

“客气,你多大……”

未等贺新说完,就听那孩子惊叫起来:“新哥!卧槽,我想起来了,贺新,新哥。你这名字就是那香港电影,叫赌城什么来着?对,赌城大亨!刘德华演的,就叫贺新,老大!江湖人称新哥!我说嘛,难怪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是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贺新二十岁外表装着一颗四十多岁老男人的心,实在get不到眼前这个中二少年的兴奋点,再说那电影他也没看过。

“你没看过?刘德华、万梓良主演,还有王祖贤跟邱淑贞,可带劲了……哦,我八二年的,今年刚满十八,那以后我就叫你新哥了。”

可能是沾了刘天王的光,贺新跟李兵讯速地熟悉起来。这货是本地人,还在职业高中上学,酷爱技巧单车。当初试镜的时候,混在人堆里来了好几次,最后才被王晓帅挑中,出演小坚这个角色。

他和李兵算是来的最早的一拨演员,接下来两天一干主创陆续聚齐,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

演小贵表哥秋生的是一位中戏毕业,来自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演员,顶着一张日后经常在抗日神剧中出现的熟悉的脸。挺糙的一爷们,名字倒是很文艺,叫李梦楠,咋一听倒象个女孩子的名字。

当然最熟悉的还是潇潇的扮演者高媛媛,着名美女啊!上辈子生病的时候,贺新还记得她嫁给了一个湾湾,刚刚生了个女儿。

此时的高媛媛就已经很有名的,着名的“清嘴女孩”,真人确实非常漂亮,大大的眼睛,稍稍带着点婴儿肥,脸上充满了胶原蛋白。

说起来贺新倒是挺羡慕李兵的,这小子在戏里不但要跟高媛媛谈恋爱,最后还亲了她一下。

最逗的是潇潇新男友大欢的扮演者,这不是动物园服装市场卖牛仔裤的嘛!贺新身上那条牛仔裤就是从他手里买的。

一介绍才知道,这货是这一片玩技巧单车的头。当初王晓帅找人的时候,都是他帮着张罗的。戏里扮演小坚的同学,大欢手底下的小痞子,都包括李兵在内是他手下的小兄弟。

虽然戏里有李梦楠和高媛媛加盟,但看看自己、李兵、动批的老板以及一干痞子,一开始贺新还真怀疑这是不是就一草台班子。

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知道了原来那个名字听上去有点耳熟,被他暗地里打上“不入流导演”标签的王晓帅居然很牛逼。

他之前拍过几部电影都在国外获过奖,去年拍了一部叫什么《梦幻田园》的还获得过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的学会奖。

尽管他拍的那些电影贺新一部都没看过也听说过。

《十七岁的单车》是王晓帅的第五部作品,出品方是京城电影制片厂,尤其当剧组出现了两个来自法国的老外之后,让两辈子都没啥见识的贺新不禁肃然起敬。

而且戏里的小保姆,据说王导还打算请大牌来客串,具体是哪位大牌,目前还不得而知。

所谓剧本围读,不单单是把各自的台词读一遍,除了演员,包括制片组、编剧、摄影、美术等幕后都要参加。

大家边读边听,谁觉得有问题不舒服了,就提出来,导演编剧和大家一起讨论修改。

这时候,贺新才拿到真正的剧本。上面不光有台词,还有具体拍摄场景的设置,灯光、机位、演员动作走位等等。

灯怎么打,机位如何摆,还有美术设计啥的,这些专业的东西贺新看不大懂,但导演在剧本中对于场景的设置,有不少居然跟自己想象的场景差不太多,或者说有共通之处。

当然绝大部分剧本上描述的设置,经过回味,然后恍然大悟,显然导演的想法更加高明。

在朗读的时候,贺新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哪怕是他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台词的语气、节奏,甚至连表情都用上了,但读出来的声音跟李梦楠的台词不是一个味道。

也不是说他的声音难听,也不是说李梦楠的台词有多么的浑厚、抑扬顿挫,可总觉得有些别扭,似乎不在一个频道上。

而当他跟李兵对词的时候,却没有这种情况。而当李兵和扮演小坚父亲的演员赵益伟对词的时候,贺新神奇地发现他们俩同样也存在那种别扭。

赵益伟也是中戏毕业,跟李梦楠都是来自中央实验话剧院。

贺新注意到王晓帅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却没吱声,可能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或者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贺新没吭声,下来之后想刻意模仿他们那样说台词,但不管怎么模仿总感觉不是一个味。

他这人其实挺简单的,一门心思想把这活干好,可一旦心意不通,被事堵住了,整个人就不好了。

经过几天的相处,在贺新有意识的迎承下,总算跟李梦楠的关系处的不错。眼看火候差不多了,当天晚上趁着有空,赶紧把人拉到招待所附近的一家小饭馆。

整俩硬菜,两杯酒下肚,兴头上来之后,贺新便把自己的困惑说了一遍。

“哈哈!你这哪跟哪儿呀!”

李梦楠一听就乐了,筷子点点他道:“你以为我们这口条随随便便就能模仿的?我们那可是实打实的童子功,练了好几年了都。”

“哥,那您跟我说说呗!”贺新忙道。

“我跟你说啊……”

看到贺新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还这么有诚意,李梦楠打开了话匣子。

学表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用李梦楠的话来说,他那会在中戏上学的时候,早上六点多就要出晨功,开嗓子、活动身体、练声音、练嗓子、练嘴皮子,绕口令一类,比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等等。

随着年级上升还会有作业,独白、诗歌、散文、台词之类的,这些都必须在吃早饭前完成。到了晚上还会排作业,就是排小品或者剧本,排到半夜甚至凌晨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说表演是一种很专门的学问,根本就不是你以为的做个表情,做个动作这种表面化的东西。学表演就必须得要台词、声乐、形体和表演四项并进,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所谓声台行表。”

“你看,比如像我平时在团里演话剧的时候,在舞台上那是要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就必须把台词说的让观众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有表现力,有魅力。有句行话叫:嗓音有天赋,嘴里须用功。就是说声音不加训练,就不会有铿锵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