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555章 又要全世界圈钱了

我是王富贵 第555章 又要全世界圈钱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1-30 16:17:57 来源:转码展示1

“动起来了,真的动起来了!”

朱厚熜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快乐地跟个孩子似的。zhongqiuzuowen下一秒,他飞身上马,纵马驰骋,紧跟在火车的后面狂奔。

火车的蒸汽烟尘喷到了他的脸上,朱厚熜也不在意,只知道发狂大喊,紧追不舍。弄得王岳也不得不跟个傻子似的,紧随着朱厚熜。

真没有见过世面,不就是个小破火车吗?要是让你坐一次高铁,还不兴奋地昏过去,咱有点出息好不?

虽然王岳腹诽着,但是从他上翘的嘴角,也能看出王岳兴奋的内心。

蒸汽机这东西,研制起来并不容易。

一个成熟的蒸汽机,有上千个零件,装在火车上面,零件数量就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然后顺着产业链往上推,零件加工,冶金炼钢,采矿挖煤……需要的工人数量又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几十万的规模。

而给这一整套工业链提供服务,高端的有金融借贷,担保融资,低端的有工匠洗澡,吃饭……整个产业集群算下来,就是百万规模。

换句话说,整个北京、天津、承德、大宁,包括保定,通州……这些地区,扣除朝廷官吏,戍边将士,还有一些商贾学生,几乎所有的城里人,都自觉不自觉,卷入到了这个产业链里面。

组织起百万人,这个很难吗?

真的很难。

这一百万人?不是单纯让他们种田?或者打仗。

而是要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不同的领域?还要有效配合。

想想人家英国人是怎么干的?

先是羊吃人?把人逼到了城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向外殖民,抢占海外市场……等市场足够大?劳动力到了极限?农村已经没有劳动力可以向城市转移。

这时候就对技术有了强烈需求。

然后再靠着手握巨额金钱的资本家,用资本的力量,引领技术进步,组织生产革新?实现工业革命……

其实从这个过程看?由于属于野蛮发展的状态,还真没有什么优越可言,相反,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由资本主导。而资本又只想着获利,想着不断增值扩大。

资本几乎不会从全局考虑?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百姓?当然赚钱最重要了。

作为提前看过剧本的王岳,自然有更全面的考量。

他很早的时候?就在培养工匠队伍。

这些人最初来源于匠户?有工部的?有兵部的,也有内廷的,王岳把他们整合到一起。从制作火铳,生产火药开始。

不断增加,不断培养,鼓励技术进步,精益求精……然后再发展到采矿,冶金,制造机床……一路走下来,到了现在,在北京周围,已经积攒下超过五万跟工业有关的工匠。

这就构成了研发蒸汽机的人才基础。

尤其可贵的是,随着基础教育普及,工匠增加速度飞快,在三年之内,就能翻一番。

没办法,读书人多了,就没法全都往官场跑。

事实上,能进入仕途的永远都是少数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还就老老实实当个打工人,如果能掌握一门手艺,凭着技术,站着把饭吃了,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人到中年,就会明白,年轻时候,真的是想得太多了……

建立了工匠基础之后,王岳还做了一件事……像英国人那样,靠着海外市场,催生工业革命的路子,王岳是不屑一顾的。

说到底,发展工业,成果还是要惠及百姓,要让老百姓能得到好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百姓要怎么在工业之中受益?

同样不是简单的问题。

王岳开出的药方是建立统一市场,这也是他废除漕运的原因所在。

如果这一条运河,什么都没有,随便通航,根本就不用费事。

问题是在运河两岸,盘踞了太多的利益集团,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的堡垒。

将整个市场分成了无数的小区块。

不处理他们,想要让工业发展,惠及天下,那是痴心妄想。

总而言之,王岳靠着多年的布局,终于水到渠成,可以收获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好啊!真是太好了!”

朱厚熜追着火车,足足跑出了三十多里,浑身被热汗湿透,他勒住了战马,王岳也跟着停了下来。

火车跑得并不快,在最初的时候,朱厚熜甚至能轻易跑到火车前面,冲着车里的人,耀武扬威。

但是渐渐的,到了十几里之后,战马就冒汗了,可是火车不但不减速,还跑得更有劲了。

在奔驰的过程中,朱厚熜越来越明白火车的可贵之处了。

装得多,跑得快,还不知疲倦,这是什么神器啊?

火车所过之处,沿途的人力,物力,全都能集中起来……就算再也没有脑子的统治者也明白,一旦火车修好了,平时商贾物资往来,能够得到极大的便利。

到了战时,就能调动更多的物资和兵源。

过去周围的藩属小国,仗着天高皇帝远,仗着地利,仗着气候,不服中原管束。

而中原王朝,也确实受限于国力,没法管得了他们。

现在可不一样了,朕只要把火车修过去,谁敢跟朕闹,十天半月之内,朕就能把兵马派过去。

还没等这帮孙子反应过来,就打他一个屁滚尿流!

一想到这里,朱厚熜忍不住仰天大笑。

“你可真给了朕一个宝贝啊!”

朱厚熜狂喜,用力捶王岳的肩头。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火车慢慢减速,并且停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

不会坏了吧?

朱厚熜大惊,很快,朱衡和陈以勤气喘吁吁跑过来,两个人脸上都是黑灰,只是呲着白牙,嘿嘿直笑。

“回陛下,火车没事,就是煤不够了,已经有人去运了。我们琢磨着,以后还要在沿线建立补给站点,不然火车带的煤炭再多,也不够用啊!“

朱厚熜颔首,没有什么说的,这是应该的。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了不得问题。

火车这么好,那钱一定不会少吧?

……

“王岳,你算过没有,花费要多少?”

趁着休息的时候,朱厚熜单独拽着王岳,询问起来。

“这就要看修路的地形,工程的难度,还要原物料成本,运费多少了……不过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哪怕是平原地形,没有什么河流阻隔,每一里也要上万元成本,毕竟光是铁轨,就是不小开支。如果遇到河流,需要架桥,花费就会超过一万五。而且这还不算火车成本。”

王岳倒是没有继续忽悠朱厚熜,毕竟到了这时候,他宁可多说一点,毕竟朱厚熜已经上钩了,他能拒绝火车的诱惑吗?

答案显而易见,朱厚熜思忖了半晌,猛地一挥拳头。

“这个铁路朕修了,砸锅卖铁,也要修成了。”他顿了一下,突然又低声道:“你有没有点好主意?能节约成本的,赶快给朕说出来,不许卖关子了。”

王岳两手一摊,“陛下,这主意是现成的,修路最大的开支,无非是物料和人工,先前郭家、仇家就从安南弄了不少劳工,现在吗?或许可以把倭国也纳入进来。其实西夷那边劳力也不少,就是路途太遥远了,运劳工过来,未必划算。当然也可以试试。”

朱厚熜眼珠转动,突然冷笑道:“王岳,你就别卖关子了,朕不信你会放过西夷,你跟朕说,还有更好得办法没有?”

王岳笑道:“陛下真是神目如电啊,我琢磨着,那些西夷能争先恐后购买赎罪券。假如朝廷能发行一批债券,从西夷那边圈钱,用来修路,岂不是更好!”

用西夷的钱,替大明修路,这当然是好事情了。

“朕怕他们不上钩啊!”

“那就要看徐阶和严世蕃的本事了。”王岳信心十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