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451章 很有精神

我是王富贵 第451章 很有精神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0-12 21:13:14 来源:转码展示1

张璁笑吟吟看着三位阁老,“怎么样,你们还以为我拜师是个笑话吗?抚远伯的学问见识,够不够当师父?”

霍韬憨憨笑道:“岂止是够了,简直是绰绰有余!元辅,你能不能问问抚远伯,要是他愿意,我想拜在抚远伯门下!”

“还有我!”

“也算上我!”

翟銮和李时都嚷嚷起来,张璁翻了翻白眼,想什么呢!我也不过是二师兄而已,你们现在啊,最多当个徒孙吧!

“三位阁老,咱们还是先聊聊我师的这番解读,你们有什么想法?”

依旧是霍韬,他感慨叹道:“抚远伯所讲,我们明明怀抱珠玉,却捧着顽石当圭臬,实在是不应该啊!”

珠玉自然是指大一统了。gsgjipo

大明帝国在经过了朱元璋和朱棣的两代经营之后,手脚已经伸到了草原,也掌控西域和安南,论起实际控制面积,绝对不比唐朝小,而且七下西洋,带来的数十个藩国朝贡,规模也是历代之最。

所以汉唐之后,也就是咱朱明王朝了。

而遗憾的是,大明长期以来,都缺少推陈出新,缺少一套拿得出手的新知识体系……结果就被程朱理学给局限住了。

在这套思想的主导下……对外步步退让,对内以休养生息为名,纵容士绅官吏,盘剥百姓,压榨黎民……结果就是太祖和太宗两朝,成天折腾,不是打架,就是在准备打架。

朱元璋前后九次北伐蒙古,朱棣打了五次,但是却组织了下西洋,手笔比他爹还大……按理说这是绝对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可是这两朝,国库充盈,并没有成天缺钱,而且民生也算可以,至少没有弄得遍地流民,卖儿卖女。

休养生息,注重民生……结果却是越修养,老百姓越困窘,越是注重民生,民生就越是艰难!

这些矛盾的局面该怎么解决?

是继续修德敬天,还是贵乎本心……这是阳明公和朱熹跨越几百年的争论……而在这个关头,一个猛男天降。

他告诉大家,争论什么啊!

我们是大一统的王朝。

根本不需要纠结什么正统,更不需要拿两宋的那一套画地为牢……咱们该拿出全新的东西,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不过是国政,还是学术……这是全新的时期,该拿出些新东西了。

“元辅,仆以为抚远伯提出警告非常有道理,我们丢了交趾,丢了河套,哈密等地也不在掌控之中,若不是抚远伯恢复了大宁都司,我们几乎要变成第二个赵宋了,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啊!”霍韬忧心道。

李时咳嗽了一声,“霍阁老,这话固然是对的,可你打算对外用兵,把这些地方都拿回来不成?可现在国朝却兵少将,粮饷匮乏,万一打败了,又该如何收场啊?”

这时候翟銮突然开口了,“不是还有清丈吗!”

“清丈?”李时低呼!

“没错,就是清丈!”翟銮笑道:“元辅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不断大声疾呼,为的是什么?一旦清丈之后,田赋财税就会增加,最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壮劳力就会空闲出来……有了钱,有了人,就能练兵,养兵……有了兵,就能对外作战,把这些土地都拿回来!”

李时悚然一惊,豁然开朗。

眼前的迷雾终于散开了,他也有了思路。

“对啊,原来这些年就走在这条路上,只是不自知罢了!”他忍不住对张璁道:“元辅深谋远虑,我等愧不能及啊!”

张璁哈哈一笑,“李阁老,你可夸错人了。要说起来,我师才是真正深谋远虑的那一位……他老人家支持清丈,又编练兵马,光复大宁,等于给咱们做出了榜样。如今他又放下官爵,一心教化门徒,是给咱们这些人铺路,提供便利。而日后师父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会沿着咱们的这条路走下去,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人亡政息了。”

“刚刚不还说,大元朝算不算正统?元朝有那么大的面积,那么强的国势……要我说啊,这事情也不麻烦……只要咱们拿出志气,开疆拓土,打出一个比大元朝还辽阔的疆域,文治武功,都走在所有大一统王朝的前面,那时候人们就不会拿大元朝为难咱们了……说到底,富国强兵,积极进取,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好!”

“说的太好了!”

三位阁老频频点头,表示发自肺腑的赞同……其实事情就是这样,成为上位者之后,不是喊打喊杀,。而是如何说服更多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就拿王岳来说,他说服了张孚敬,而张孚敬又进一步说服了三位阁老……内阁统一了意见,这些想法就会不断传递下去,成为大明朝官僚体系的集体意志,而后转化为国策。

过去王岳的任何冲撞,都只能砍掉火车的一节,而其他节车厢,则是会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往前奔驰,并不会停下来。

这一次的情况却是很不一样。

王岳从思想着手,张璁在内阁凝聚共识。

等于重新铺好了轨道……这样一来,火车会驶向何方,就能够预期了……

一句话,他改变了大明!

这不是王岳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阳明公的厉害,更非张璁的手段高明……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之,大明开始从上到下,进行彻底的蜕变。

“王岳,王岳!你给我出来!”

徐光祚气哼哼杀来了,他见面就劈头盖脸,大声质问。

“你给我们家徐延德灌了什么**汤?他竟然跟我说,要我交回丹书铁券,别仗着世袭罔替,为所欲为了,他嫌弃丢人!”

徐光祚吹胡子瞪眼,哪有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这不是挖了他们的祖坟吗?

要知道这个定国公的爵位,可不容易得到啊!

那是当初徐增寿用命换来的,世袭罔替,手里还有实权,就连一些藩王都没有他们威风,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

这不是败家子什么才是!

他觉得是王岳没安好心,忽悠了傻孩子,这才来算账。

可王岳听在耳朵里,却是忍不住一笑。

“这孩子不错啊!至少比崔士林有胆气,从今天开始,他就是我的正式弟子了!”

“王岳!”

徐光祚跳起来,“王岳啊王岳!果然是你怂恿的……你给我说清楚了,到底安的什么心?”

“好心!”

王岳毫不客气道:“有关勋贵的改革,前面已经做了不少,现在剩下的,也就是这个世袭罔替的问题了。连藩王都迁居了,你们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莫不是觉得朝廷不敢动你们?”

这下子可把徐光祚吓到了。

岂止是敢,简直不要太敢!

就算捏死他们,也是情理之中啊!

徐光祚下意识打了个冷颤。

“王岳,真的到了必须改弦更张的时候了吗?”

王岳点头,“的确如此。”

徐光祚点了点头,他起身,晃晃荡荡往外面走,迈门槛的时候,脚下一绊,竟然摔倒,双膝重重砸在地上。

“定国公!”

王岳连忙跑过来搀扶,却发现徐光祚伏在地上,痛哭流涕,泪水不停往下流淌。

“你为什么要这么狠啊?怎么就不给人留个活路?我们家的爵位也不是白来的!”徐光祚气哼哼道:“当初靖难之役的时候,我祖上徐增寿为了给永乐皇帝送信,把命都丢了,还多亏了他的姐姐是永乐皇帝的皇后,要不是有这层关系在,怎么可能得到世袭罔替的爵位?我们这是拿命换的啊!”

徐光祚絮絮叨叨,哭得稀里哗啦。

王岳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一声叹息……而徐光祚也不需要他说什么,这家伙努力从地上爬起来,然后跌跌撞撞,一路走回了家里。

他连马都没有骑,回到府里之后,就下令人把定国公府的匾额摘下来!

“爹,您老这是干什么啊?”

徐延德叹息道:“就算是废除了世袭罔替,您不还是定国公吗!”

“放屁!”

徐光祚气得爆粗口。

“小崽子,告诉你!你可以任性,可以要志气。我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把这块牌子给你了。你这辈子,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拼出一个国公来!到时候,你捧着这块牌子,一起火化,来阴间见我。你要是做不到,你就别进徐家的祖坟,我他娘的不认你这个不孝子!”

徐光祚扯着嗓子大吼,“都听到没有!给我记下来!这是老徐家的祖训!别的我管不了,这个家我还说了算!挣不会来国公,就不是徐家人!听到没有?”

“听到了!”

“大声点!”

“听到了!!”

“再大声点!这么点声音,还想挣个国公啊?”

徐延德用尽了力气,大声怒吼:“听……到……了!”

徐光祚微微颔首,“很有精气神!”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讪讪苦笑:“我要是年轻一点,该多好啊……王岳,你这个王八蛋,老子明明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的,你偏要打断勋贵好梦,你就不能让我们多梦一会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