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434章 谁是圣贤!

我是王富贵 第434章 谁是圣贤!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0-07 15:10:37 来源:转码展示1

为天下读书人说话?固所愿尔!”王阳明笑着答应,“只是配享孔庙什么都,就用不着了。zhongqiuzuowen而且我一个大活人,若是弄个生祠,还不把我拜死了?守仁兄,你不厚道啊!”

林富嘿嘿一笑,“阳明公,你洞若观火,我可不敢欺瞒。如今孔家被迁徙去承德,圣位悬空。天下读书人惶惶然,心惊胆战,寝食不安。遍观天下,阳明公平定宁王叛乱,远征大漠,重创鞑虏,功盖当世,心学之盛,无人能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心学门人,如过江之鲫。”

“立德、立言、立功,不朽之功……当世圣贤,舍阳明公其谁?”林富侃侃而谈,不得不说,他的话还真有那么一些道理。

其实自汉唐以来,历代的儒者,就希望探索出一条道路,推出一套学问,能够说服天下所有人,立地成圣。

成为继孔孟之后,真正的圣贤!

纵观古今,距离这个桂冠最近的人,就是南宋的朱熹和他的理学。

为什么说最近呢?

因为理学虽然得到了官方承认,却没有得到士林的完全认可,毕竟陆九渊的心学可是一直有传人的。

再有不可否认,南宋的历史实在是太拉胯了。

朱熹舌绽莲花,努力辩经,论证两宋的正统,替赵宋的皇室擦胭脂抹粉。

可朱熹的笔再厉害,他的舌头再能说,却也改变不了偏安的事实,靖康之耻,崖山之败……任何人提到了两宋,都不免怒火中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诞生于大怂的理学,又如何能慑服天下?成就圣位呢?

正因为如此,虽然大明官方承认理学,可实际上各种思想激荡,学术争论稀松平常,绝不是什么万马齐喑。

重兴汉家山河,恢复失去的疆土,扬国威于天下,四海臣服。

文治武功,得国最正。

傲气的明人甚至觉得,三代之下,也就是大明最刚猛了!

所以更需要一种学说,为这个骄傲的朝代,做一个注释。从开国到如今,一百多年里,历代读书人,推陈出新,不断努力,冲击着象征着文人最高成就的圣位。

而王阳明,就是那个集大成者!

他的功绩摆在这里,心学的门人又遍及天下……国家大势,个人魅力,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此时不请阳明公成就圣位,更待何时!

林富仗着酒劲儿,面色微红。

“阳明公,不只是我,还有许多人,都是这么想的,这就是天意,你可不要迟疑啊!”

王阳明脸上含笑,默默听着。

面对这个读书人的终极诱惑,他显得很冷静淡然。

哪怕林富嘴角冒沫,说得无比热情。

阳明公也只是笑笑,不停让他喝酒。

到了最后,林富不得不把酒杯放下,“阳明公,莫不是你怀疑小弟,想要听我酒后的真言?要知道即便说梦话,也是这般看法,你万万不要怀疑啊!”

王阳明淡淡一笑,“守仁兄的诚意我是知道的,只不过凡事还要讲究水到渠成……这样吧,我答应去曲阜!”

成了!

听到这里,林富的脸上就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果然,谁都跳不过诱惑啊!

虽说王阳明修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境界,可就像孔圣人,一样要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理念一样,王阳明也不是一无所求。

相反,他登坛讲学,广收弟子,大肆宣扬心学,不就是想青史留名吗?不就是想成为孔孟一般的圣贤吗?

好啊,机会就在眼前。

甚至不要你做别的,只要去曲阜走一圈,自然会有无数人站出来,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大家伙都会为你竭尽全力的。

当然了,既然得到了圣位,如何能不明白投桃报李的道理!

只要能替读书人说几句话,能劝阻一下王岳的疯狂举动,最好再讲两句反对清丈田亩,要求体恤士人的高见……那么一切就完美了!

用计的高明在于一切都摆在明面上,让你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又不得不跳进去,乖乖上套。

林富扪心自问,自己也苦读了多年,在易学的造诣上,十分了得,放眼当世,也算是学问大家。

他若是有机会,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会毫不客气,拼了老命去争取,谁挡在他的面前,谁就是他的敌人!哪怕天王老子,亲爹亲妈都不行!

所以……王阳明已经入瓮,在对抗王岳的攻势上,总算多了一张好牌!

林富心满意足,到了第二天,阳明公就召集弟子,动身北上,自从返回老家讲学,王阳明身边的人,就越来越多。

平时就要数百人聆听,到了重要的内容,甚至会有万人齐聚的盛大场面。

而且阳明公所讲的内容,会被许多报纸登载,传播到各处,三教九流,心学门人,遍及天下,或许某个车夫,在忙碌一天之后,一边洗脚,一边掏出来阳明公的书籍,读上几段,再心满意足地睡觉。

这就是思想的魅力,也是心学的恐怖之处!

王阳明动身北上,追随者多达二三百人,光是亲传弟子,也有二十几位。

看到这么多人,林富更加笃定,王阳明这是要一举奠定圣位啊!

要不然,他带这么多人干什么?

还不是为了造势!

佛陀**,有五百罗汉,孔夫子也有三千弟子。

到了王夫子这里,也不能短了牌面啊!

所以说啊,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圣贤,有的只是一个个普通人罢了。

林富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却丝毫不敢流露出来。

他们一行人,顺利进入山东地界。

而进入了山东之后,就能明显感觉到齐鲁大地的躁动……尤其是鲁西南,运河两岸……孔家和鲁王府,两个最庞大的怪兽倒下去了,留下的遗产不可谓不丰厚。

清丈田亩的官吏已经行动起来,许多的百姓翘首以盼,他们每天都去田间地头转悠,盼望着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产业。

这种热切的棋盘,是没有人能阻挡的。

“守仁兄,你觉得清丈如何呢?”

林富顿了顿,道:“阳明公,以当下的情形来看,鲁王一脉百多年来,不断生息繁衍,兼并土地,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人尽皆知……朝廷的处置并无不妥之处……只是孔家……”

“孔家?”

“是啊,他们生息繁衍两千多年,田亩多一些,也是情理之中。我倒是觉得,清丈田亩并无不妥之处……就像张阁老抚远伯他们所讲,有多少田,有多少人,总要知道。但是若能说清楚田亩的来历,确系正常经营所得,似乎就不该剥夺。毕竟就算抚远伯,也是很鼓励经商。”

林富笑了笑,“阳明公,说实话啊,我是很敬佩抚远伯的,他在北境治理地方,是规定耕种三年以上,土地就归田主所有……放眼中原,别说三年,恐怕三十年,三百年都有的!若是能照顾到田主的想法,取消土地上限,并且明文规定出来,保护田主利益,那就再好不过了。”

林富满脸诚恳,用近乎恳求的语气道:“阳明公,天下之望,您就站出来,说两句话吧!要不,要不我给你跪下了!”

王阳明哈哈大笑,伸出手抓住林富,他的力气惊人,林富根本跪不下去,只能僵持着,仰脸巴望,很类似那些讨好主人的萌宠。

王阳明微微颔首,“我晓得了。”

林富也就不好说什么了,他盘算着,自己的要求如此卑微,而下本又是这么巨大,王阳明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瞧着吧,我们会赢的!

这一行人,终于到了兖州,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

到处都是人,也不知道是三万,五万,还是十万,八万,甚至有人估计,会超过二十万!

就在这些人群的前面,来自山东,南直隶,河南,甚至还有江西,湖广,各地鸿儒大家,也都赶来了,他们一起欢迎阳明公。

声势之大,前所未有!

大家伙都仰望着王阳明,期待着这位天降猛男,能够拯救他们!

王阳明一切了然于胸,他只说要休息两天,三日后登坛讲学。

这天夜里,三更时分,阳明公的住处之外,来了个提着食盒送夜宵的。

“阳明公,这可是上好的黑狗,又肥又壮,尝尝地道不?”

王阳明瘦削的脸上,尽是笑容。

“王岳!你小子怎么来了?”

王岳摘了帽子,笑呵呵道:“不敢不来啊!您老人家北上,惊天动地,风云变色,我敢不过来,打探一下您老人家的口风?”

王阳明摆手,大摇其头。

“你这是高抬老夫了,你敢驱逐孔家,炮烙郡王,就不用太在乎这些小伎俩,大可以行霹雳手段。”阳明公满脸笑容,突然压低声音,笑吟吟道:“王岳啊,说实话,我早就想跟你一样,酣畅淋漓,杀一个痛快了!只可惜,我只能羡慕,却是做不来啊!你小子是好样的!”

阳明公给王岳伸出了大拇指!

“先生谬赞了,我会骄傲的。”王岳轻笑了笑,可随即面色凝重起来,“阳明公,若是想法扭转不过来,我杀再多的人,也未必管用啊!说到底,还要看您老人家扭转乾坤啊!”

阳明公笑容可掬,随手拿出了一份报纸。

“小子,你看看这个故事。”

王岳扫了一眼,原来上面说的是一个木器行的老板,在木料被焚毁之后,无法按期交付家具……他挨家挨户,向每一个客人解释,并且写下欠条,保证偿还定金。

一圈转下来,这位木器行老板收获的不只是原谅,还有多达五万两的借款!

订货的客人们相信他的人品,愿意借钱,帮他渡过难关,重新恢复木器厂的荣光!

阳明公满脸含笑,“王岳,历代儒者谈了一辈子教化,却未必想通,这才是真正的教化!老板待人以诚,客商报之以义……圣贤道理,尽在其中。他们比我更像是圣贤啊!”王阳明满脸欣慰,“若人人如此,就真如活在君子国一般惬意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