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292章 小觑王岳的下场

我是王富贵 第292章 小觑王岳的下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0 16:26:16 来源:转码展示1

大军北上,猛虎出笼。jiuzuowen

整个朝野,都为之震动。

谁也没有料到,折腾了这么久,新君的新政,最终掀开,竟然是从整军经武开始……这个举动出乎预料,可仔细思量,又在情理之中。

太祖和太宗为什么那么牛逼,还不是能牢牢抓住军权。

有兵马在手,还有什么好怕的。

想掀桌子就掀桌子,根本不用顾忌什么。后面的皇帝,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想要做到,又何其困难。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具备,受制于人,几乎是必然的。

可谁也没有料到,在这么糟糕的局面之下,朱厚熜竟然生生拉出了一支人马,一支完全属于他的人马!

小皇帝是真的厉害!

只是他把一切托付给王岳,这小子年纪轻轻,能扛得起来吗?

若是王岳垮了,朱厚熜也就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君臣简直就是绑在一起的,干掉一个,另一个也就孤立无援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相比之下,还是王岳比较好对付,毕竟他军事才能不好说,又离开了京城。找他的破绽,不是难事!

努力!

三年来,所有明面上,暗中的仇敌,全都动了起来,寻找王岳的破绽,试图铲除这个小奸贼!

不得不说,他们还真是锲而不舍。

对于这些人,王岳没什么好说的,唯有用事实,狠狠抽他们的驴脸蛋子,这帮人才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认识王富贵是什么样的人物!

王岳很有自信。

他的自信不光来自卢镗和俞大猷两员猛将,还包括他的幕僚班子。

没错!

王岳已经有了他的幕僚群。

他的首席幕僚叫张经。

这个人刚刚而立之年,相貌魁伟,文武全才,而且还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被派到了嘉兴当县令。

嘉兴是心学的大本营之一,张经本身也是心学门下,他是受到了阳明公的指点,在进京述职的时候,找到了王岳,主动担任宛平县参议。

王岳发现张经的才华之后,提拔他作为自己的首席幕僚。

在张经之下,是另一位心学门人,名叫郑若曾,此人是祝枝山推荐给王岳的。郑若曾的才情弱于张经,但是他做事认真,心思周密,而且眼界开阔,是个绝好的谋士人才。

光是这两位也就罢了,让王岳非常意外的是心学的几位大佬,联名推荐了一个年轻人,到王岳的手下做事。

这个年轻人叫唐顺之!

提到了唐顺之,或许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但是这位有个了不起的徒弟,那就是戚继光!据说戚继光抗倭用的鸳鸯阵,就是出自唐顺之之手。

此人文武全才,少年聪明,在江南有神童之名。

王畿和钱德洪等人都说,只要唐顺之参加科举,必定高中三鼎甲。按理说这么个前途远大的神童才俊,根本没有必要往王岳什么凑合,人家靠着自己的本事,功名唾手可得。

当问题是心学这边发现,王岳虽然跟他们关系很好,但是王岳的几个门人,崔士林就不说了,张璁不算心学门下,杨博也不是。

而徐阶虽然是心学弟子,但却不是正宗嫡系。

大家伙商量好久,决定将唐顺之弄来。

一是提前打好关系。

二是凭着唐顺之的才华,估计能轻松拿到王岳的衣钵传承,这样一来,心学跟王岳就算绑在了一起。

阳明公做事,没有这么多功利之心,可是这些心学大佬就不行了。只是他们没有料到,天才唐顺之到了王岳的手下,竟然不辞辛苦,跟新军一起训练,他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追平了大家的训练成绩,他的拼刺,射击,都非常了得。

此时的王岳,也勉强算是人才济济,实力不凡,天时地利,都捏在了手里。

王岳在大军北上之后,把手下的人都召集过来,开了一个临时的会议。

“我们这次北上,是肩负两个使命,对内,咱们要整顿蓟镇,把兵权,事权统一,增强防务。对外呢,我们要伺机用兵,反击鞑子……我的计划是五年之内,要恢复大宁都司!”

听到这话,年轻气盛的唐顺之立刻道:“大人眼界果然高明,要不是当年太宗皇帝放弃大宁都司,又岂会有这么多麻烦!”

这是把矛头指向朱棣啊!

张经咳嗽道:“没有这么简单,当年构筑九边防线的时候,人丁匮乏,内地空虚。靖难之役以后,成千上万的兵马南下,造成九边空虚,就算不废弃大宁都司,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同样的道理,还有河套,哈密,交趾……”

唐顺之道:“张大人教训的是,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人口生息繁衍,人丁众多,重新恢复大宁都司,移民实边,正在其时啊!”

这时候郑若曾笑了,“若是能恢复大宁都司,以此为据点,不论攻守,都能随心所欲,操之在我,整个九边的局势就不一样了。”

郑若曾又转向王岳,笑呵呵道:“大人,我查阅卷宗,发现永乐朝,蓟镇的编制就有八万五千多人,经过历年的增加,兵力已经突破十万。若是能好好训练,以十万大军,攻破鞑子,保卫边疆安宁,不算难事啊!”

他说完,张经就先笑了。

“十万大军?这恐怕只是纸面上的,实际数目,要大打折扣啊!”

郑若曾道:“就算打折扣,七万,八万还是有的,这还不够吗?”

王岳哈哈大笑,“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当年我和陛下校阅过京营,十多万人,最后剩下的不过三万出头!”

“啊!”

郑若曾发出惊呼,三成多?缺额在七成以上?这还是京营?

我的老天爷啊!

大明朝干脆解散兵马,让鞑子长驱直入算了,反正守与不守,也没什么区别了。

“军中情况之糜烂,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咱们来说,整顿内部,远比抵御外敌来得艰难。你们都要做好准备!这是一块不太好啃的骨头。”

做好了心里准备,王岳率领大军,邻近蓟镇的中枢——三屯营城!

镇守总兵官,协守副将,分守参将、守备、游击等等将官,悉数在这里屯扎。每逢战事,鞑子入寇,就从这里出兵,援助各个关隘要塞。

三屯营,云集了蓟镇一半以上的精兵,还有超过七成的战马,是当之无愧的战线核心,最最紧要的所在。

而王岳的到来,并没有让这里的将领官员有丝毫的紧张,在王岳来的头一天,总兵柯广繁庆祝幼子满月,一直喝到了后半夜。

等王岳要来了,这位才爬起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临行的时候,竟然又喝了一斗多。

这位总兵大人,眼光迷离,一身酒气,骑着一匹老马,在一群将领耳朵簇拥之下,前来迎接王岳。

说他们是将领,实在是有点委屈了他们。

这些人没有一位穿着铠甲,全都是长长的儒衫,一副文士打扮,幸好还都留着胡子,要不然还以为是一群文人去开诗会呢!

距离三屯营还有十里,双方碰在了一起。

王岳立身马上,注视着眼前的这些人,没有半点下马的意思。柯广繁不得不晃晃悠悠,从战马跳下来,走到了王岳的面前。

“末将见过提督大人!”

王岳依旧没有吱声,柯广繁翻了翻眼皮,什么意思?没把俺老柯放在眼里啊?好小子!要不是看着你是天子的红人,我才不来接你呢!

“提督大人,末将已经准备好了营地,请大人带着弟兄们去休息吧!末将还准备了猪牛鸡鸭,犒赏弟兄们,另外……”他压低了声音,“提督大人,末将还有一份心意,要单独孝敬大人!”

王岳呵呵一笑,“听你的话,柯总兵还是很有心的。你能准备如此妥当,却不知道,你对抵御鞑子,又有什么高见?”

柯广繁迟疑,“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不如慢,慢慢聊!”

“哈哈哈!”王岳大笑,用马鞭一指,“柯总兵,若是我跟你聊诗词歌赋,你是不是张口就来啊?”

“这个……”柯广繁的怒火就上来了,“提督大人,弟兄们可都是出生入死,为了大明流血流汗的好汉子,打鞑子从来没有手软过,还请大人明鉴!”

“是吗?”王岳笑呵呵道:“那好,就让我领略一下将士们的风采。立刻传令,所有兵马,立刻出动,御敌城外。”

王岳笑呵呵扫视了所有人一眼,意味深长道:“你们可要把弟兄们都叫出来,不然吃空饷的罪名,就落在你们头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