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250章 小卒俞大猷

我是王富贵 第250章 小卒俞大猷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07 00:34:15 来源:转码展示1

纵观整个朝堂,最缺的就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了,朱厚照驾崩之后,江彬被处死,外四家也废了,京中是真的没有可用之将,弄得阳明公一介书生,都不得不亲自统兵。kanshushen

现在连阳明公都在家丁忧,根本没法出战,而且阳明公虽然学究天人,文武双全,但他也只是个凡人,不懂海战……大明本来就缺少将才,至于能统领水师的将才,就更加是熊猫中的七仔,超级稀有品种。

怎么看,朝廷都不可能跟倭国开战,天子也只有低头,总算能过安稳日子了。

对于所有官僚来说,天生就喜欢平稳,害怕变革。

只有平稳,才不会出错,只有平稳,才能拿到属于他们的利益。而一旦出现变数,会是什么结果,就不好说了。

可能更好,但更有可能变坏,所以大家伙还是安安稳稳过日子算了。

明朝的文官系统,越来越多输出追求平稳的官僚,他们最喜欢的是杨廷和,蒋冕,毛纪之流的,就连杨一清都不被他们接受,张璁更是异类中的异类,要不是大礼议,根本没有崛起的机会。

天子打算向倭国问罪,着简直逆天。

万一真的成行了,光是出兵,就要花费多少银子?

假如战败了,那后果更不堪设想,不但国威扫地,更重要倭国会趁机入寇,整个沿海都会遭到荼毒,损失更大、

即便战胜了……那比战败还要可怕,因为战胜了,就要提拔一大批武将,要花费更的钱去赏赐有功将士。

更可怕的是天子会觉得,他可以靠着武力,解决一切问题,这往后就会战争不断,东南西北,到处烽火狼烟……我的老天啊!

这么看,还是让天子小败,倭国乖乖在他们的岛上捞鱼最好了。

无论如何,也不要出乱子了……

“这帮该死的文人,他们绝对想不到,咱们已经准备差不多了。”朱厚熜脸上带着淡淡疲惫,疲惫之中,还透着一丝欣慰。

没错,这些日子他虽然销声匿迹,没有半点动静,但那只是表象,暗中朱厚熜和王岳不停准备着,甚至一刻不停,全力以赴。

这一场和江南大族的博弈,除了胜利,没有第二条路!

首先,他们需要一位能领兵的将领……算来算去,在杨一清的推荐之下,他们找到了江防总兵汤庆,好歹这家伙是个会水的,不至于被淹死。

汤庆在三天前,秘密进京。

跟着汤庆一起来的,还有个年轻人,是汤庆的儿子,叫汤克宽!

王岳对汤庆毫无印象,觉得他最多就是个比路人乙强一点的路人甲。

可是在见到那个年轻人之后,王岳露出惊喜的神色!

名将!

绝对的名将!

汤克宽的资历甚至比人尽皆知的俞大猷和戚继光还要老很多,而且作战勇敢,毫不在二人之下,有人要问了,为啥他名声不那么大呢?

这就要说时运了。

汤克宽是追随朱纨的。

朱纨又是第一代抗倭统帅,原本的历史可没有王富贵指点,朱厚熜还摸不清楚状况,因此误杀了朱纨。

没跟对人,成了汤克宽最大的悲剧。

就在汤家父子之前,还有一个年轻人进京,准备办理手续,承袭父亲的位置,此人叫卢镗,正好被王岳撞见,留在了京中。

要说起来,他比汤克宽还惨,明明攻破海上倭巢有功,却受到朱纨牵连,下狱论死,坐了好几年黑牢,最后倭寇越来越凶,不得已才把卢镗从大牢里放出来,让他继续领兵。在这种情况之下,卢镗依旧表现忠勇,立下惊天动地的大功。

世人公认,在抗倭之中,卢镗的战绩,仅次于戚继光和俞大猷,绝对是一个猛人。

眼下的卢镗才刚刚十八岁,就像所有的将门子弟一样,卢镗的任务就是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等候老爹退下来,然后由他递补,在继续把位置传下去。

可是和一般武夫不一样,卢镗并不甘心只依靠祖上恩荫,他努力读书习武,练习弓马骑射,出身比一般人好,还比一般人努力,真是不让一般人活!

一位老将两个年轻人,框架总算有了。

负责这一次航海行动的,则是两个西夷,确切的说,他们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船队安全到达倭国。

既然提到了船队,那大明的船队在哪呢?

正好王老爹有一支四十艘船组成的运送木材的船队,停在天津外海,按照计划,他们是要给北京外城建设提供物料的。

当然了,这也是对外的借口。

锦衣卫已经出动了,他们把船队所有的人都给控制起来。

那些当头的,悉数被控制起来,船队不回来,他们别想逃跑。

至于剩下的水手,则是要归两个西夷鬼子率领。

将领、船只、技术,万事俱备。

可王岳和朱厚熜丝毫高兴不起来、

这是讨伐倭寇吗?怎么弄得跟做贼似的?这也太滑稽了。不过他们两个都清楚,江南大族手里是有船队的,而且还豢养了许多亡命徒,一旦他们嗅到了味道,出动兵马,全力以赴,这支杂牌船队,有可能提前全军覆没。

半点侥幸都没有,所以他们必须瞒天过海。

“陛下,现在就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去倭国问罪,总要有强悍的实力,能够打赢对方吧?

不然千里迢迢,跨越大海,跑去送死么?

一定要有一支强悍的步兵,保证百战百胜。

为了这一支人马,王岳和朱厚熜出现在了校场。

君臣在行走之间,朱厚熜就叹道:“朕还记得,一年半之前,就是咱们君臣,一起来到军中,给士兵发放俸禄。他们高喊着领陛下的饷,吃陛下的饭……朕现在的耳边,似乎还有他们的喊声……王岳,朕觉得这一次我们君臣还能赌赢!虽然没有多大把握,可朕就是这么想的,这就叫天命所归!你说是不是?”

“那是自然,臣一直对陛下信心十足,胜利属于……吾皇!”

王岳发自肺腑赞叹,朱厚熜笑得开怀。

他丝毫没有注意到,王岳已经挖坑了,反正这一次的主谋是你,如果出事了,自然也是你的责任。

军营深处,一共一千五百名士兵,全副武装,正等待着他们的皇帝。

当朱厚熜驾临的时候,士兵齐刷刷跪倒。

“拜见吾皇!”

听着士兵激动人心的吼声,朱厚熜没来由的平静了不少。

光是这一个见面,就让他多了两成胜算。

这才是朕的爪牙!

大明的利剑!

王阳明在京期间,整顿禁军,挑选精锐,严格训练。这些人就是王阳明心血的一部分。从知道了争贡之役开始,王岳和朱厚熜就在军中挑选精通水性的士兵。

奈何,这是北方,会水的太少了,很多人也就能狗刨,不至于被淹死罢了。

可即便如此,也被挑选出来,成为这一次前往倭国的主要战力。

另外意外的是,在一群人里面,竟然还有个熟悉的面孔,不是别人,正是崔士林!

王岳很想不通,这兔崽子怎么一听说,就嚷嚷着要去倭国,他连狗刨都不会,去了能干什么?

“陛下,师父!这一次失去惩罚倭国,必须脸皮厚,心黑手狠,不在乎规矩。你们想想,礼部的人行吗?朝中谁能行?或许师父是合适人选,可问题是一旦出事,师父有了闪失,就会搓动锐气,影响大明威风。我去就不一样了,若是办成了,陛下可以事后授予我官职印信,功劳是朝廷的。”

“如果出事了,我死在了海上,就,就当是我胡闹,不干朝廷的事!”

“放屁!”

面对徒弟如此卑微的要求,王岳直接爆粗口了。

“你要是死了,我们会用十年时间,造船,练兵,然后彻底荡平倭岛,杀个干干净净,不留一个活口。全都让他们给你陪葬!”

崔士林惊喜交加,抹了一把眼角,大声道:“弟子可以放心赴死了!”

朱厚熜二话不说,掏出了一块玉佩,塞在了崔士林手里。

“拿着吧,这是朕一路带进京城的,能保佑你顺利归来。别动不动就死死的,该死的是倭国人,还有江南的那些大族!朕对天发誓,任何勾结倭寇的人,朕都不会放过他!”

朱厚熜和王岳在军营待了两个多时辰,他们给每一个即将出征的将士发军饷,然后询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要跟家里讲的话,全都写下来,万一他们牺牲了,天子会完成他们的遗愿。

会写字的自己动兵,不会写的,就请人代笔,写好之后,交给王岳保存……就这样,王岳将一份份简短,字迹拙劣的书信,仔细收好,半点不敢含糊。

王岳收了一大半的信,突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有个年轻人,运笔如飞,工整的楷书从笔尖儿流出,写的字竟然比王岳好了无数倍,这家伙都能去考秀才了。

“这是你的家书?”

对面的年轻人脸上泛红,“这,这是我操练火器的心得,我觉得这一次对付倭寇,必须以火器制胜,正好可以在船上演练。”

王岳拿起他写的东西,一忍不住瞪大眼睛,有点真才实学,绝不像是普通的无名之辈!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的话,小卒……俞大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