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241章 霸道的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 第241章 霸道的王富贵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04 10:09:53 来源:转码展示1

嘉靖元年的腊月,大明朝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mengyuanshucheng

比如在京城之外,李东阳被剥夺了一切哀荣,李家也被驱逐到了云南,豪门衰败,凄凉如斯。

岂止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简直是落了一地鸡毛……一个家族衰败,可不会这么简单结束。他们欺压的那些人,曾经的仇人,依附他们的奴才,每一个人都在尽力表演,趁机告发,反噬主人,侵夺财产,归结起来,只有四个字:世态炎凉!

而在另一边,一位老臣也去世了,那就是阳明公的老父,王华王老大人。

老人家很坚强,他想撑过冬天,最起码跟着儿子,在一起好好过个年……奈何老爷子身体太衰弱了,年前接连的几次降温,钱塘江甚至下了雪,老爷子没有实现目标,匆匆离去。

听说王华去世,整个东南都惊动了,匆匆赶来吊丧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是王华的好友,但更多的则是心学门下,当然,也包括许多被阳明公威名吸引,想要趁机巴结的势利之徒。

但不管怎么样,能来这么多人,和李家的衰败放在一起,似乎告诉所有人……时代不同了。

王阳明不但是文武全才,更是当世鸿儒,心学祖师,再加上天子宠臣的身份,种种光环加身,让他的地位非比寻常。

俨然在野的宰相,若是能得到阳明公的一句赞许,立刻就要名扬天下,飞黄腾达,因此很多人都视此为终南捷径。

“我不会再去京城了。”

这是阳明公对待门下弟子的宣言,让大家意外的表态……

“先生,您老人家正在盛年,虽然老大人离去,可您也不能意志消沉,更不能置苍生百姓于不顾啊!”

面对弟子们的急切,阳明公微微一笑,“我没有那么大本事,天下苍生,这四个字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朝廷要清丈田亩,这一把刀是砍在了士人的头上,你我师徒,也在其中啊!”

阳明公呵呵笑道:“你们能告诉我,若是朝廷清丈,你们会作何打算?”王阳明笑眯眯看着弟子们,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心。

“我想听真话。”

这些王门弟子互相看了看,面对阳明公洞穿一切的目光,他们又如何能撒谎……有人羞愧地低下头,有人情不自禁握紧了拳头。

“弟子惭愧,未能明晓心学真义,还请师父指点?”

阳明公哑然一笑,“师父能指点你们什么?这就是人的心性啊!天生便是如此,谁人能够逆天?”

“为师在京之时,结识一小友,从他那里,为师以为心学未必完善,应该再补上一门学问。”

“是什么?”

“功利!”

阳明公含笑,说出了让门人惊叹的两个字……先生这是疯了吗?千百年来除了杨朱,还有哪个人敢公然宣扬功利啊?难不成心学教化,要让人变成追逐名利的小人?这还是他们笃信的心学吗?

“尔等或许不解,为师只要你们想清楚为何以津贴取代优免,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若只是清丈,就天下汹汹,无人赞同。”

“若要成事,不修行功利二字能行吗?”

……

或许连王岳也想不到,阳明公居然在晚年彻彻底底,改变了心学的走向,片面强调心的作用,心学不免流于释教的“一切唯心造”,跟真正的入世儒学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身为祖师爷,如果不能彻底修正心学的弊病,力挽狂澜,那么后辈徒子徒孙,必然会越来越偏离心学本意。

阳明公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他这次返回南方,就是一心讲学,培养人才,从源头上壮大变法一派。

他已经老了,该把位置和机会留给年轻人。

入阁拜相虽好,却不是王某之愿。

我就在江南看着,看着那些年轻人,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的惊喜……

“诸位,天冷路滑,你们可一定要小心,千万别溜脚了。”王岳耐心提醒,跟在他后面的那些勋贵,尤其是三大国公,更是怒目而视。

大冷的天,姓王的根本是折腾人。

王岳却浑然不顾他们的幽怨,反而笑呵呵道:“瞧啊,漫山遍野,白雪皑皑,雪地上还有脚印,多好的风光!”

这帮人脸更黑了,只有风,刺骨的风,哪来的光,你丫的别信口开河行不?

此刻年老的英国公张仑黑着脸,气喘吁吁道:“王大人,年关将近,我们都是家大业大,事务繁忙,爬一段也就是了,有事说事,没事我们可要回去了!”

说着,他竟然停下了脚步。

见有人带头,其他勋贵也纷纷停下了脚步,怒视着王岳。

王岳看了看张仑,笑道:“我听说第一代英国公是张辅张老将军……当年他领兵平定安南,深入酷热之地,平定贼寇,不辞劳苦。你是……”

张仑哼道:“我是他老人家的嫡孙!”

王岳笑道:“如此看来,孙儿远不如祖父啊!”

“王岳!”张仑怒喝:“老夫的家事,岂是你这个小辈能随便议论的!老夫告诉你,别以为仗着天子宠幸,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我等乃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与国同休,岂是你这等后辈晚生能比拟的?”

“对!我们祖上为了大明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出生入死,没有我们,哪有今天的大明朝?你敢随意欺辱勋贵,就是在小觑大明朝!”

几十个人,纷纷指责王岳,大声痛骂。

尤其是成国公朱辅,大口喘息,晃着肥硕的身躯,声音略显结巴,责备道:“王岳,你可以指点老夫,但是凭着你,还不能指指……点点!”

“对!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跟我们指指点点的!”

王岳嘴角上翘,微微一笑,“说得真好,你们既然不愿意被指指点点,那你们就睁开眼睛,好好瞧瞧,瞧瞧脚下的路,是谁清扫出来的!”

这些人一阵迟愣,定国公徐光祚首先看到了,就在不远处半山腰,观景台上,有一大帮人正在蹲着,每个人给发了一个窝窝头。

凉如冰,硬如石。

可是到了这些人手里,却成了宝贝,他们小心翼翼,大口大口吃着,仿佛什么山珍海味。

徐延德眼睛尖儿,他看到了好几个人竟然光着脑袋!

是和尚!

这帮勋贵也顾不上疲劳,大步流星,走了几十步,赶了过来。

听到脚步声,有一个光头看了眼,连忙低下头,身躯向后退,想要躲进人群。可问题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往哪里躲啊?

这不是僧慧师父吗?

英国公张仑几步跑过来,痴痴看着,去年的时候,这位还去他们府上**,尤其是张仑的孙子,还是这位给起的名字。

“大师,你,你怎么落到这步了?”

僧慧无奈抬头,冲着张仑苦笑,“原来是国公爷,小僧有礼了,小僧还有事情要做,请国公爷自便。”

说着,僧慧把脑袋深埋,不敢多说一个字,和其他僧人纷纷站起,扫帚换成了锹镐和铁钎。

崔士林提着一根牛皮鞭子,对他们大声呵斥道:“快走,都给我挖矿去……每人挖不够五百斤,晚上就饿肚子吧!”

这帮僧人连忙小跑着前进,生怕落到后面。

张仑都看傻了。这里面不光是僧慧,还有法严,慧戒……还有好几个人,全都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出入王公府邸,谁不把他们当成座上宾。

“崔士林!你,你怎么敢?”

崔士林翻了翻眼皮,两手一摊道:“我有什么办法,这可都是太后送过来的劳力。”

“太后?怎么会?太后仁慈,怎么会干这种事情?你,你们在亵渎太后圣名!”张仑急了。

这时候王岳笑着走过来,抱着肩膀道:“在这里只有劳力,没有什么高僧大师,也没有什么世袭罔替的贵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