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218章 新阁老

我是王富贵 第218章 新阁老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29 10:49:54 来源:转码展示1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组合……天子第一宠臣,长公主之子,一国总宪,还有个第一富商的小少爷,四个人撅着屁股,将一堆黑的,黄的,白的,胡乱混在一起,加水,挫成一个个跟鸭蛋差不多的球。gsgjipo

本来王岳是不想动手的,可问题是他被三个笨徒弟气坏了,这么点小事也干不好,你们还能干什么,都让开,瞧为师的。

很快,王岳就比三个徒弟还惨,两个手上都是泥水不说,脸上,衣服上,全都脏的不像样子,比小鬼还惨。

崔士林盯着他,看了好半晌,突然放声大笑,笑得太开心了,干脆躺在地上,四肢晃动,跟个发了疯的大号娃娃似的。

王岳气得甩了他一脸黄泥!

“快滚去烧火,把这些煤球烤干!”

崔士林也不知道王岳要干啥,他也不敢问,只能听从师父的吩咐,闷头去忙活了。王岳他们一直忙活到了天黑,总算是挫出了一大堆的煤球。

而且这些煤球的原料配比各不相同,每做出一种,王岳都小心标记起来。

张璁似乎有所察觉,师父这么干,是有目的的。

“我们需要研究出煤球的最佳配比,既要成本低廉,还要效果够好,尤其是烟火气要小……只有这样,咱咱们的煤球才能取代木炭!”王岳笑呵呵道。

崔士林还是不懂,“为什么要取代木炭,用木炭不是很好吗?”

“滚!”

王岳再也受不了了,一脚把这个笨货踢走,不然自己会被气死的。

剩下两个,就聪明多了。

杨博眼珠滴溜溜转,仰着脸,低声道:“比木炭还好,是不是往后全京城的百姓,都会买这个?”

不愧是商人之子,就是有眼光。

王岳笑道:“你要增加一点想象力,不是京城,而是整个大明!你想想,这是多大的生意!”

“啊!”杨博瞪大了眼珠子,这些黑不溜秋的玩意,简直一下子变成了银蛋蛋,成了发财的宝贝。

至于张璁,他还在思索,师父所讲,能够助他成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难道真的是这些黑乎乎的玩意吗?

“师父……你的意思,是不是用新的取代旧的……用这个,取代木炭?”

王岳含笑,“差不多吧!其他的学问都太关心现有利益的分配。而为师则认为财富的增加,才是一切的核心。就拿咱们清理了郭勋的田地之后,产生了什么效果?得到田地的百姓,干劲倍增,他们手里有了更多的剩余,可以买新的农具,甚至是耕牛……然后耕田的效率提升,他们就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打零工。对于一个农户来说,他一年产出的粮食和商货就比以往大为提升,这就是解放生产力,释放劳动积极性,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财富!”

“当然了,创造财富的方法不光是激发百姓的积极性,还有提供更好的工具,运用更新的产品……对,就比如咱们正在做的事情……”

王岳笑呵呵讲解着,张璁听得格外仔细。

“师父,过去理财讲究开源节流,而您这一套,似乎都是开源啊?”张璁思忖道:“鼓励人的干劲儿,寻找更好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张璁感叹道:“这么明显的事情,却没有多少人能用在治国之上,师父的确是师父啊!”

王岳道:“也不是没有,其实诸葛武侯不就是发明了不少东西吗?关口是要用这个思维,去指导所有的行为……衣食住行,任何一件事情的一点进步,合在一起,就是个庞大的变革。这也是我坚信咱们会成功的奥妙所在,毕竟哪怕最保守的士人,也扛不住物美价廉的冲击啊!”

此刻的张璁,反复咀嚼着王岳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前途光明……原本只有一丝的光亮,此刻已经开了一道缝儿。

或许真的能做成吧!

就连张璁自己都不清楚,他为什么要不顾一切,选择上这条路……古往今来,试图力挽狂澜,扭转国运的猛士不是没有,但他们的下场普遍凄凉,所谓变法新政,又总是免不了人亡政息,甚至人还活着,就已经面目全非。

注定要失败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

做个舒舒服服的士大夫,难道不香吗?

张璁很是感慨,他这个年轻的师父,的确够资格教导自己……既然如此,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干活吧!

这四个男人,围着一堆黑泥巴,玩得不亦乐乎。

此刻还在宫里跟皇后缠绵的朱厚熜,丝毫不能体会他们的快乐……没事搂着媳妇,好好享受生活,难道不爽吗?

非要瞎折腾什么啊!

朱厚熜是天天都往皇后宫里跑,行敦伦大事,发誓一定要搞出个小小猪出来。

只不过除了这件头等大事之外,还有一个事情,他不得不发愁了。

蒋冕向朱厚熜请辞,而且言语恳切,希望天子能尽快挑选贤臣,充实内阁。

眼下的内阁,的确是很糟糕。

老师袁宗皋病得越来越重,已经没法处理政务,看着日渐消瘦的老头,朱厚熜心里很不是滋味。

剩下一个贾咏,这货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一国宰相的风度。

看起来是真的要选拔新的宰相了。

事情到了今天,能够胜任内阁大学士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

朱厚熜责令群臣推荐。

谁都知道,杨一清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因此贾咏向朱厚熜提出了建议,只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他还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兵部尚书王琼,一个是左都御史张璁。

“贾咏这家伙啊,还真是走狗的性子,都到了这时候,还跟老夫耍心眼,你弄出这俩人,还能压得过老夫吗?”

杨一清嘴角上翘,充满了不屑。

王琼的资历,功劳,都在他之上,按理说是个绝好的人选,可是这老头早就坏了名声,无论如何,也别想成为百官之师,领袖内阁。

至于张璁,开玩笑,什么资历,也敢跟老夫争!

也就是凑热闹罢了!

果然如同杨一清预判的那样,在廷推的当天,只有他一人,拿到了足够的票数……所谓廷推,就是遇到了重大人事缺口的时候,由高官一起举荐,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以及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吏,都有资格参与。

一旦通过廷推,则是代表获得了文官集团的认可,轻易皇帝也不敢否了廷推结果。

很显然,这是文官集团和皇帝多年斗争下来的结果……放在洪武和永乐朝,还敢侵夺天子权力,不怕被打出脑浆子啊!

只可惜,朱家子孙不肖,后续的这帮皇帝,不是妥协,就是准备妥协,属于皇帝的权柄,流失大半。

弄到了今天,面对着廷推结果,朱厚熜也就只能认了。

在内阁递上去第二天,朱厚熜就降旨,加杨一清少师衔,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预机务。

这个任命下来,既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因为目前的大学士贾咏,是东阁学士,属于最末一档大学士。

尽管内阁讲究先来后到,可杨一清胜过贾咏太多,完全是碾压态势,老爷子出任首辅,已成定局。

只是让人们意外的是,在杨一清后面,竟然还有一个人。

左都御史张璁为政勤勉,不辞劳苦,表率群臣,特加太子太保衔,文华殿大学士,入阁,预机务!

怎么回事?

大学士还带买一送一啊?

还真有,这玩意叫做特旨入阁!

说白了,就是绕开文官集团,皇帝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人,入阁办事。

张璁去年中状元,才一年多,竟然入阁拜相!

这速度,哪怕好些穿越前辈都要吐血啊!

你丫的才是穿过来的吧?

满朝文臣的震撼,就更不用说了。

有不少人都急着来拜见新阁老,而此刻的张璁,正在干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